一、与颜色有关的诗句有关颜色的诗句:碧、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红: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黄: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白日依山近,黄河入海流.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四月南风大发黄,枣花未落荫桐长.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绿: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白、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白、黄、青: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白、绿: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白、红: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黑、金: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紫: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黄、金: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红、绿、蓝: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红、绿: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红、青: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二、与紫有关的诗词1. 缥缈危楼紫翠间(宋·苏轼·《浣溪沙》) 2. 紫陌闲随金轹辘(宋·欧阳修·《蝶恋花》) 3. 紫菊初生朱槿坠(宋·晏殊·《蝶恋花》) 4. 紫府群仙名籍秘(宋·晏殊·《蝶恋花》) 5. 十年不见紫云车(宋·苏轼·《临江仙》) 6. 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先秦·屈原·《九歌 湘夫人》) 7. 紫陌朱轮去似流(宋·无名氏·《鹧鸪天》) 8. 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先秦·屈原·《九歌 少司命》) 9. 紫贝阙兮珠宫;灵何惟兮水中;乘白鼋兮逐文鱼(先秦·屈原·《九歌 河伯》) 10. 紫宸寤寐思英表(宋·无名氏·《满江红》) 11. 紫髯冠佩御炉香(宋·辛弃疾·《虞美人》) 12. 忺随紫橐步红茵(宋·朱敦儒·《鹧鸪天》) 13. 塞上燕脂凝夜紫(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14. 紫陌香尘少(宋·晏几道·《清平乐》) 15. 垂杨紫陌洛城东(宋·欧阳修·《浪淘沙》) 16. 紫微朱槿花残(宋·晏殊·《清平乐》) 17. 漫惹炉烟双袖紫(清·纳兰性德·《浣溪沙》) 18. 紫玉钗斜灯影背(清·纳兰性德·《浣溪沙》) 19. 只应长伴端溪紫(清·纳兰性德·《采桑子》) 20. 万山紫翠映云重(宋·张孝祥·《浣溪沙》) 21. 借问吹箫向紫烟(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22. 紫艳红英照日鲜(宋·晏殊·《采桑子》) 23. 浅画香膏拂紫绵(宋·陈克·《浣溪沙》) 24. 玉箫吹罢紫兰秋(宋·袁去华·《浣溪沙》) 25. 紫泉宫殿锁烟霞(唐·李商隐·《隋宫》) 26. 紫府分香月下身(宋·侯置·《鹧鸪天》) 27. 黄云紫塞三千里(清·纳兰性德·《菩萨蛮》) 28. 龙烟日暖紫曈曈(唐·王建·《宫词》) 29. 紫微宫女夜焚香(唐·王建·《宫词》) 30. 御前新赐紫罗襦(唐·王建·《宫词》) 三、关于“紫色”的诗词有哪些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出自: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2、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出自:宋·欧阳修《画眉鸟》。 译文:千百声的鸟的鸣叫声,随着自己的心意任意回荡着,就在那山花万紫千红绽放在高低有致的林木里。 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出自:宋·朱熹《春日》。 译文: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4、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出自:唐·韩愈《晚春二首·其一》。 译文: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纷纷争奇斗艳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5、漫惹炉烟双袖紫,空将酒晕一衫青。人间何处问多情。 出自:清·纳兰性德《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 译文:香炉中的熏烟轻轻地萦绕,双袖在炉火映照中泛着紫红的颜色,身着青衫而脸上胀红了酒晕。人间何其广大,竟然还是无处寻觅、亦无处寄托那一份多情。 四、与紫有关的诗词缥缈危楼紫翠间(宋·苏轼·《浣溪沙》)紫陌闲随金轹辘(宋·欧阳修·《蝶恋花》)紫菊初生朱槿坠(宋·晏殊·《蝶恋花》)紫府群仙名籍秘(宋·晏殊·《蝶恋花》)十年不见紫云车(宋·苏轼·《临江仙》)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先秦·屈原·《九歌 湘夫人》)紫陌朱轮去似流(宋·无名氏·《鹧鸪天》)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先秦·屈原·《九歌 少司命》)紫贝阙兮珠宫;灵何惟兮水中;乘白鼋兮逐文鱼(先秦·屈原·《九歌 河伯》)紫宸寤寐思英表(宋·无名氏·《满江红》)紫髯冠佩御炉香(宋·辛弃疾·《虞美人》)忺随紫橐步红茵(宋·朱敦儒·《鹧鸪天》)塞上燕脂凝夜紫(唐·李贺·《雁门太守行》)紫陌香尘少(宋·晏几道·《清平乐》)垂杨紫陌洛城东(宋·欧阳修·《浪淘沙》)紫微朱槿花残(宋·晏殊·《清平乐》)漫惹炉烟双袖紫(清·纳兰性德·《浣溪沙》) 紫玉钗斜灯影背(清·纳兰性德·《浣溪沙》)只应长伴端溪紫(清·纳兰性德·《采桑子》)万山紫翠映云重(宋·张孝祥·《浣溪沙》)借问吹箫向紫烟(唐·卢照邻·《长安古意》)紫艳红英照日鲜(宋·晏殊·《采桑子》)浅画香膏拂紫绵(宋·陈克·《浣溪沙》)玉箫吹罢紫兰秋(宋·袁去华·《浣溪沙》)紫泉宫殿锁烟霞(唐·李商隐·《隋宫》)紫府分香月下身(宋·侯置·《鹧鸪天》)黄云紫塞三千里(清·纳兰性德·《菩萨蛮》)龙烟日暖紫曈曈(唐·王建·《宫词》)紫微宫女夜焚香(唐·王建·《宫词》)御前新赐紫罗襦(唐·王建·《宫词》)。 五、带有“紫”的诗句有哪些1. 《浣溪沙·浅画香膏拂紫绵》 宋代:陈克 浅画香膏拂紫绵。牡丹花重翠云偏。手挼梅子并郎肩。 病起心情终是怯,困来模样不禁怜。旋移针线小窗前。 2. 《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宋代:贺铸 紫府东风放夜时。步莲秾李伴人归。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香苒苒,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3. 《定西番·紫塞月明千里》 唐代:牛峤 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梦长安。 乡思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画角数声呜咽,雪漫漫。 4. 《菩萨蛮·黄云紫塞三千里》 清代:纳兰性德 黄云紫塞三千里,女墙西畔啼乌起。落日万山寒,萧萧猎马还。 笳声听不得,入夜空城黑。秋梦不归家,残灯落碎花。 5. 《望庐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六、有关紫色的古风诗句,非常急,谢谢1、宋·陈克《浣溪沙》原文:浅画香膏拂紫绵。 牡丹花重翠云偏。手挼梅子并郎肩。 病起心情终是怯,困来模样不禁怜。旋移针线小窗前。 白话释义:浅画黛眉,轻抹胭脂,轻拂过那紫色首饰锦盒又回想起那往日时光回想往日,那戴在发间的牡丹花重的快要把发髻压偏。捻梅浅尝,与你肩并肩同行。 大病初愈心情总是郁闷难解,身体疲乏无力,精神困顿无法出门。只能移步在小窗下慢慢的做着针线。 2、宋·辛弃疾《虞美人·赵文鼎生日》原文:翠屏罗幕遮前后。舞袖翻长寿。 紫髯冠佩御炉香。看取明年归奉、万年觞。 今宵池上蟠桃席。咫尺长安日。 宝烟飞焰万花浓。试看中间白鹤、驾仙风。 白话释义:翠绿的屏障和丝罗帷幕遮挡着前后,舞池中舞女的长袖上下翻飞正跳着祝福长寿的舞蹈。紫髯君侯居中而坐,两侧众臣相陪,殿中御香炉里香烟缭绕,且看明年此时再敬献祝您福寿万年的祝酒。 今晚恰似瑶池蟠桃宴,皇帝到了,宝树飞焰万花浓是指烟火之盛,试看中间白鹤驾长风是指庭院里的白鹤灯令人望之似欲飘飘如仙。 3、宋·苏轼《浣溪沙·菊节》原文:缥缈危楼紫翠间。 良辰乐事古难全。感时怀旧独凄然。 璧月琼枝空夜夜,菊花人貌自年年。不知来岁与谁看。 白话释义:高楼缥缈在紫绿双色之间,良辰与乐事都凑齐全,从古至今,着实很难。感时怀旧,独自凄然。 圆月和玉树只闪现于夜夜,菊花与人貌却经行在年年。不知来年,我将跟谁一道赏观。 4、宋·欧阳修《浪淘沙·把酒祝东风》原文: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白话释义:端起酒杯向东方祈祷,请你再留些时日不要一去匆匆。 洛阳城东垂柳婆娑的郊野小道,就是我们去年携手同游的地方,我们游遍了姹紫嫣红的花丛。欢聚和离散都是这样匆促,心中的遗恨却无尽无穷。 今年的花红胜过去年,明年的花儿将更美好,可惜不知那时将和谁相从? 5、宋·晏几道《清平乐·烟轻雨小》原文:烟轻雨小。紫陌香尘少。 谢客池塘生绿草。一夜红梅先老。 旋题罗带新诗。重寻杨柳佳期。 强半春寒去后,几番花信来时。 白话释义:春光归去匆匆,一夜细雨轻烟过后,充盈着紫色花花草草的道路上人烟也稀少了,池塘草绿,红梅变老,春天也就过去了。 离愁缠绵不断,只有通过做诗题句以追怀相聚的美好时光。而当春寒去后,花信风轮番吹拂之时,那离别相思的愁绪更是难以排遣的。 七、有关紫色的诗句珠峰的确切“身高”还要等到今年8月才能公布。 所谓高度,其实都是相对而言的。珠峰的高度是相对于海平面的高度。我国以青岛验潮站测得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为海拔零点,因为测绘人员此前已经知道西藏拉孜县相对于这个点的精确高程,所以珠峰的高度只要从拉孜起测就可以了。在测量的前半程仍采用传统而精确的水准测量法,就是每隔几十米竖立一个标杆,通过水准仪测出高差,一站一站地将高差累加起来算出准确数字,这样一直算到珠峰脚下。 从珠峰脚下开始,测绘人员改变了测量方式,他们在海拔5200米到6300米之间选出了六个相对平坦、便于架设仪器,同时又能看到珠峰峰顶的测量点。 登顶队员在峰顶把觇标架设成功后,这六个测量点上的测绘人员就利用激光测距仪向峰顶发出激光,经过峰顶觇标上的三棱镜反射回来后,可以测出测量点与峰顶之间的直线距离和水平仰角,再运用几何学中的“勾股定理”等基本原理,计算出珠峰峰顶相对于这几个点的高度差。这种测量方法叫“三角高程测量法”,我国1975年珠峰测高得出8848.13米的结果,就是采用的这种方法。这是目前国际上采用最广泛的一种。 为了让今年测得的珠峰高度更加精确,在运用这种方法的同时,测量人员还同时采用了现代的GPS卫星测量法。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大地测量部高级工程师陈现军:“GPS天线它通过接受卫星的数据,直接可以把峰顶的坐标测出来。同时这个坐标本身就包含了高程的量,这个精度和经典的办法进行比对,作为新的技术手段来确保我们测量珠峰高程的精度。” 这两种办法都可以算出珠峰峰顶到我国海拔零点的距离,但珠峰峰顶厚厚的积雪可不能算在内。准确测量雪深是这次提高测量精度的重要一环。1975年测高队员是用向雪中插一根杆子来量取冰雪深度的,这种方法容易因力气、角度、冰冻层等原因产生误差。今年我国首次携带雷达探测仪在峰顶测量冰雪深度,得到的数据更准确。 不论采用哪种测量方法,在测量的过程中由于温度、气压、重力等多方面原因,测出的高度总会有误差,需要通过复杂的计算来消除误差。这个计算过程大概需要一个多月,然后数据还要经过审核,所以珠峰的确切“身高”最早要在今年8月才能对外公布。 有关的研究表明,地球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至今仍然充满活力,每年都要向北水平移动数十毫米,向上“长个儿”近10毫米。 1975年中国首次测量珠峰高度活动.得到的是8848.13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