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中描写春的诗句

1.描写春天的唐诗宋词

确实很多啊,但我不想给你草草了事,上百度去搜,这样就有点对不起各位了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孟珠》

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细雨中--宋。释仲殊《绝句》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名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这些都很有名

2.【求古诗词中描写春天的句子两个】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若个:哪个? 唐·东方虬《春雪》 马踏春泥半是花 唐·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 见:显现. 唐·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唐·刘方平《代春怨》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刘方平《夜月》 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 唐·令狐楚《春游曲三首》 落花满春光,疏柳映新塘 唐·储光羲《答王十三维》 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 野渡:野外渡口. 唐·李嘉佑《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 风弱知催柳,林青觉待花 两句写初春将近时的景色. 唐·卢僎《岁晚还交台望城阙成口号先赠交亲》 南园桃李花落尽,春风寂寞摇空枝 唐·杨凌《句》 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 唐·温庭范《题望苑驿》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渌:清澈. 五代前蜀·韦庄《菩萨蛮》 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 五代后蜀·魏承班《玉楼春》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宋·钱惟演《木兰花》 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 冰笋:冰棱.意谓从冰棱的融化看到冬天已悄悄过去;从柳枝梢头看到春天已偷偷归来. 宋·张来《春日》 老树着花无丑枝 宋·梅尧臣《东溪》:“野岛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翠色:嫩绿的草色.和烟老:随着暮霭变成深绿. 宋·梅尧臣《苏幕遮》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宋·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春色恼人眼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宋·王安石《春夜》 恼人天气又春阴 宋·晏殊《浣溪沙》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料峭:形容春天的寒意. 宋·苏轼《定风波》 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 信:消息.露:显示. 宋·苏轼《一丛花》 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春风自恨无情水,吹得东流竟日西 竟日:整日. 宋·苏轼《往年宿瓜步梦中得小诗录示民师》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意谓春雨为春天的路旁增添了更多的鲜花,花儿在春风中摇动,满山弥漫着春色. 宋·秦观《好事近》 芳菲消息到,杏梢红 芳菲:指春花季节. 宋·贺铸《小重山》 午睡渐多浓似酒,韶华已入东君手 韶华:美好的年华.东君:春神,这里指春天. 宋·周邦彦《蝶恋花》 二月风光浓似酒,小楼新湿青红 青:绿叶.红:红花. 宋·葛胜仲《临江仙》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宋·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乍暖还寒:忽冷忽热.将息:养护,调养. 宋·李清照《声声慢》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宋·李清照《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柳眼:柳叶.梅腮:指梅花. 宋·李清照懈恋花》 洛阳城里又东风,未必桃花得似、旧时红 宋·陈与义《虞美人》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杨柳句谓杨柳遮不断春大的景色. 宋·陆游《马上作》 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 宋·陆游《豆叶黄》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枝枝不教花瘦 宋·辛弃疾《粉蝶儿·和晋臣赋落花》 东风吹雨细于尘 宋·辛弃疾《浣溪沙》 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 杜宇:杜鹃. 宋·辛弃疾《浣溪沙》 满眼不堪三月喜,举头已觉千山绿 宋·辛弃疾《满江红》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 春事:春景.十分花柳:花柳最盛之时. 宋·辛弃疾《感皇恩·为范倅寿》:“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唤得笙歌劝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旧.”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春阴:春天的阴云.幽花:清幽的花.明:绚丽. 宋·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春在乱花深处鸟声中 宋·陈亮《南歌子》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荠麦:芥菜,麦子,泛指田间作物. 宋·姜夔《扬州慢》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宋·姜夔《淡黄柳》 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 著物:春风润泽万物. 宋·程致道《过红梅阁一首》 春到人间草木知 宋·张栻《立春偶成》:“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微雨洒芳尘,酝造可人春色 酝造:酿造.可人:喜人. 宋·石孝友《好事近》 瘦雪一痕墙角,青子已妆残萼 瘦雪:残雪.这里用以形容春花的飘零.青子:青青的小果于. 金·王庭筠《谒金门》 东风轻扇春寒 轻扇:轻轻地吹动. 金·段克己《望月婆罗门引》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飞红:花瓣飞舞. 元·白朴《天净沙·春》 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觉来:醒来. 元·胡只遹《阳春曲·春景》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袅:飘浮不定.晴丝:虫类所吐的丝,春日常在空中飘游. 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 春到人间万物鲜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娇写百年长恨》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清·卢道悦《迎春》 春色撩人,爱花风如扇,柳烟成阵 清·洪异《长生殿·禊游》。

3.描写春天的宋代古诗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

其全文诗句如下: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 草原上的野草长得很旺,每年都会经历枯萎和繁荣的过程。野火也无法将它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长了出来。

野草的香味远远传来,阳光下,翠绿的野草通向那荒凉的城镇。又送走了亲密的好朋友,这繁茂的草儿也充满着离别之情。

《白鹿洞》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白贞。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译文】 我们应当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知识是靠时间积累起来的,为充实和丰富自己,应十分珍惜时间才是。

《春望》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其全文诗句如下: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国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尚存,长安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荒深。

感伤时对花落泪,听鸟鸣惊心。战火长时不息,一封家书都极其珍贵。

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春夜喜雨》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

其全文诗句如下: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 多好的春雨啊,好像知道时节变化,到了春天,它就自然地应时而生。伴随着和风在夜里悄悄飘洒,滋润着万物轻柔而寂然无声。

野外的小路上空乌云一片漆黑,只有江面小船还亮着一盏孤灯。清晨观赏细雨湿润的处处春花,朵朵沉甸甸地开遍美丽的成都。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其全文诗句如下: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 皇城下着小雨把大地湿润得松软,小草钻出地面远看一片浅绿近看却无。

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它远远胜过了满城烟柳的京晚春景。 《清平调·其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

其全文诗句如下: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译文】 看到彩云想起她的衣裳,看到花儿想起她的面容,春风吹拂着栏杆露珠闪艳浓。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也会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

《元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其全文诗句如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

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家家户户都被太阳的光辉普照着,每年春节都取下了旧春联换上新春联。

《绝句》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其全文诗句如下: 第一首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翠绿的柳树,在河边摇荡,引来了爱嬉闹的黄鹂。

两只可爱的黄鹂鸟,不断的鸣唱,好像在赞颂柳树的美丽。抬头一看,许多只又白又可爱的白鹭排着整齐的队伍,一齐向蔚蓝的天飞去,样子真是令人喜爱。

从小小的窗户里望出去,西边的山岭依然被白雪所覆盖,那洁白的雪,好像是永远溶化不掉的样子,一直罩在山顶上。接着,我打开门,望着远远的湖泊,看着那正要远征的东吴战舰,一排排,一排排,真像是一条条水中的蛟龙啊。

第二首: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阵阵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飞翔的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美丽的鸳鸯睡在沙上晒太阳。

《春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朱熹。其全文诗句如下: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东风的面貌,东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登科后》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郊。

其全文诗句如下: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译文】 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题名,郁结的闷气已如风吹云散,心上真有说不尽的畅快,真想拥抱一下这大自然。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今日的马蹄格外轻盈,不知不觉中早已把长安的繁荣花朵看完了。

《钱塘湖春行》作者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其全文诗句如下: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掩映于绿杨浓荫下的白沙堤。 《忆江南》作者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

其全文诗句如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译文】 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景我熟悉。日出。

4.描写春天的宋词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 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答:春天美景富有层次感:首先看到了东风乍起,春波绿水,波面生纹,如细皱纱縠;然后是杨柳初醒,嫩绿浅碧,遥望一片青烟薄雾;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喷火蒸霞。春的风光正是这样一层一层展开,故用了“渐觉”一语。

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让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5.描写春天的宋词,完整的

扬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欧阳修 丰乐亭游春三首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春云淡淡日辉辉,草惹行襟絮拂衣。行道亭西逢太首,篮与酩酊插花归。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卜算子 王观

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6.古代诗词中有关春的句子

1、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2、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3、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4、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5、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6、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7、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8、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9、春兴(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 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 又逐春风到洛城。 10、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1、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12、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13、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4、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15惠崇春江晓景(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6、春日(朱 熹 )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17、《绝句》志南和尚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8、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树阴里白沙堤。

19、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0、《入彭蠡湖口》(谢灵运) 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 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

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 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

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 露物{乂/厷}珍怪,异人秘精魂。

金膏灭明光,水碧缀流温。 徒作千里曲,弦绝念侄亍。

21、《登池上楼》(谢灵运)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狥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22、江南春(杜牧 )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23、忆江南(白居易 )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24、游园不值(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5、泊船瓜洲(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26、早春(石阶寻迹 ) 金花艳丽耀葱茏,唱彻迎春白雾中。

我挑青帘高望处,红梅煮雪润东风。27、村居(高 鼎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28、渔歌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29、春意 (孟浩然) 佳人能画眉,妆罢出帘帷。

照水空自爱,折花将遗谁。 春情多艳逸,春意倍相思。

愁心极杨柳,一种乱如丝。30、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1、春望 (杜甫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32、春行即兴(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33天净沙 春(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34、《春郊》(钱起) 水绕冰渠渐有声,气融烟坞晚来明。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35、苏溪亭(戴叔伦)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36、城东早春(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37、春别曲(张籍)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

38、春游曲(长孙皇后)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39、春。

7.找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和宋词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南朝(宋)·谢灵运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宋)·谢灵运

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 ——北朝(北周)·庾信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孟浩然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鸟明春涧中。 ——唐·王维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李白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李白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李华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唐·李山甫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唐·韩愈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 ——唐·柳宗元

春之日,我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气血。 ——唐·白居易

东风方来满面春。 ——唐·李贺

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 ——唐·赵嘏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唐·李商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刘方平

落花满春光,疏柳映新塘。 ——唐·储光羲

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 ——唐·李嘉

南国桃李花落尽,春风寂寞摇空枝。 ——唐·杨凌

落梅着雨消残粉,云重烟轻寒食近。 ——唐(五代)·冯延巳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五代)·李华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王安石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宋·王安石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山副使家。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宋·王禹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宋·晏殊

红杏枝头寒食雨,燕子新泥,不住飞来去。 ——宋·毛滂

清明后,风梳万缕亭前柳。 ——宋·周邦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宋·苏舜钦

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宋·梅尧臣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宋·欧阳修

解鞍敧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宋·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宋·苏轼

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 ——宋·苏轼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宋·黄庭坚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 ——宋·秦观

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宋·秦观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宋·无名尼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宋·辛弃疾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宋·辛弃疾

更能销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宋·辛弃疾

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宋·张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宋·王令

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 ——宋·程致道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清·卢道悦

8.描写春夏秋冬的唐诗宋词

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 描写山水景色的古诗 描写冬天景色的古诗 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

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

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

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

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

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

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

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

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

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

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

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

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夕照。

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合:长满。

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马宅》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

嗾:怂恿。 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

唐•杜牧《秋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宫中的台阶。 唐•杜牧《秋夕》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秋阴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阴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

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听雨吉:雨打枯荷,单调、凄凉。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