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清明祭祖诗句

一、找一首描写清明节祭祀祖先的诗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也为后人留下了描写清明节的著名诗句: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宋】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 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下面是从历代诗词中节选出的与明月、中秋有关的名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

二、清明节祭奠亲人的诗句有那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1]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地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 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 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 杨万里《寒食上冢》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 王安石《壬辰寒食》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 孟浩然《清明即事》

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 —— 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 孟云卿《寒食》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 孟浩然《清明即事》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 程颢《郊行即事》

听风听雨过清明。 —— 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 —— 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 黄庭坚《清明》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 高翥《清明日对酒》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 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 —— 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 韩偓《夜深 》

三、请推荐几首清明祭祖的古诗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途中寒食》(唐)宋之问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闾门即事》(唐)张继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宋)王禹俏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宋)杨万里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郊行即事》(宋)程颢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明)王磐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闾门即事》(唐)张继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 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 高翥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 白居易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

中桥车马长无已,下渡舟航亦不闲。冢墓累累人扰扰,辽东怅望鹤飞还。

四、关于祭祖的诗词

《寒食前有怀》 作者:唐朝 温庭筠 万物鲜华雨乍晴,春寒寂历近清明。

残芳荏苒双飞蝶,晓睡朦胧百啭莺。 旧侣不归成独酌,故园虽在有谁耕。

悠然更起严滩恨,一宿东风蕙草生。《寒食江畔》 作者:唐朝 白居易 草香沙暖水云晴,风景令人忆帝京。

还似往年春气味,不宜今日病心情。 闻莺树下沈吟立,信马江头取次行。

忽见紫桐花怅望,下邽明日是清明。《清明日龙门游泛》 作者:唐朝 李峤 晴晓国门通,都门蔼将发。

纷纷洛阳道,南望伊川阙。 衍漾乘和风,清明送芬月。

林窥二山动,水见千龛越。 罗袂罥杨丝,香桡犯苔发。

群心行乐未,唯恐流芳歇。《长安别》 作者:唐朝 王建 长安清明好时节,只宜相送不宜别。

恶心床上铜片明,照见离人白头发。《清明日青龙寺上方赋得多字》 作者:唐朝 皇甫冉 上方偏可适,季月况堪过。

远近水声至,东西山色多。 夕阳留径草,新叶变庭柯。

已度清明节,春秋如客何。

五、清明节祭祖的名诗名句

清明祭奠亲人诗句1、相逢易,离别苦,他日回首情何处。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3、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吕氏春秋》4、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5、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清·郑燮6、明晨坐相失,但见五云飞。

——唐·李白《游泰山》其六7、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8、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9、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飏,飞飏,飞飏,——/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10、雨是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朱自清《春》)11、重到钱塘异昔时,潮头东击远洲移。

人间莫往三千岁,沧海桑田几许悲。——[元]张以宁《浙江亭沙涨十里》12、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北方有南方,上帝关上一扇门,总会打开一扇窗。

13、一望烟光里,苍茫不可寻。吾乡争道上,此地说湖心。

14、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15、老觉人间岁月遒,愔愔窗户一灯幽。

读书已废虚长夜,护塞无共负盛秋。病齿何堪食粱肉,残躯惟念制衣裘。

重阳卧看登高侣,满把茱萸只自愁。《秋夜》南宋·陆游16、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17、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

不我以,其后也悔。《诗经.召南.江有汜》18、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19、流水来天洞,人间一脉通。

20、山行本无雨,空翠湿人衣。21、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

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白衣来。元瑜正及从军乐,甯戚谁怜叩角哀。

红旆纷纷碧江暮,知君醉下望乡台。《阳日寄浙东诸从事》唐·李郢22、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2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24、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25、欲织相思花寄远,终日相思却相怨。--李商隐26、在在飞花尽是侬,不留一点旧时容。

何当大计出关右,满盏干戈红袖中。27、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28、仲夏夜之梦垂柳依依西湖暖风醉游人。29、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30、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六、描写古人祭扫祖先的诗句

你好!古人关于祭祀的诗词挺多,常见的有:

1. 关于先秦《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谷,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2. 翻译为:

看那莪蒿长得高,却非莪蒿是散蒿。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大太辛劳!

看那莪蒿相依偎,却非莪蒿只是蔚。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大太劳累!

汲水瓶儿空了底,装水坛子真羞耻。孤独活着没意思,不如早点就去死。没有亲爹何所靠?没有亲妈何所恃?出门行走心含悲,入门茫然不知止。

爹爹呀你生下我,妈妈呀你喂养我。你们护我疼爱我,养我长大培育我,想我不愿离开我,出入家门怀抱我。想报爹妈大恩德,老天降祸难预测!

南山高峻难逾越,飙风凄厉令人怯。大家没有不幸事,独我为何遭此劫?南山高峻难迈过,飙风凄厉人哆嗦。大家没有不幸事,不能终养独是我!

3. 唐代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4. 原诗为: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5. 翻译为:

乌鹊啼叫发出聒噪的声音,在昏暗的高大树木下,是哪家在清明寒食的节日里哭泣?

风吹动空旷野外中的纸钱,纸钱飞舞,陈旧的坟墓重重叠叠,上面已经长满了绿草。

海棠花与梨花掩映着白杨树,这都是生死离别的地方啊。

亡者在昏晦的黄泉中听不到我们的哭声,来祭奠的人在傍晚潇潇的雨声里回去了。

希望对你有帮助。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