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我国传统家具的诗句还有

1.【描写我国传统习俗的诗句】

1`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2`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3`腊月今知晦,流年此夕除.拾樵供岁火,帖牖作春书.柳觉东风至,花疑小雪馀.忽逢双鲤赠,言是上冰鱼.4`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6`雷奔电逝三千儿,彩舟画楫射初晖.喧江雷鼓鳞甲动,三十六龙衔浪飞.灵均昔日投湘死,千古沉魂在湘水.绿草斜烟日暮时,笛声幽远愁江鬼.7`中庭地白树栖鸭,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社日,六畜祭祀2.元宵,看花灯3.除日,贴春联4.重阳,扫墓5.重阳,登高6.端午,赛龙舟7.中秋,赏月中秋:王建有诗云:“月似圆盛色渐凝,玉盆盛水欲侵棱.夜深尽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灯.”徐凝的诗云:“皎皎秋月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一年无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春节: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历代诗人着力描写的重要内容.在这些诗章中,有记录各种传统习俗的,有抒发个人情怀的,有描写喜庆气象的,可谓五彩纷呈.腊月廿五日,人们开始打扫卫生,以迎新春.清代诗人写道:“茅舍春回事事欢,屋尘收拾号除残.太平甲子非容易,新历颁来仔细看.”年末岁尾,百姓希望来年五谷丰登,有“祭灶”风俗.晚清诗人罗昭隐这样描述:“一盏清茶一缕烟,灶神老爷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为道文章不值钱.”除夕守岁,一家人开怀畅饮,团圆取乐,共祝新年.宋代席振起在《守岁》诗中云:“相邀守岁阿咸家,蜡炬传红映碧纱.三十六岁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岁尾年初,家家爆竹,户户焰火,不绝于耳,气势如虹.元代诗人赵孟頫在《岁月》中说:“柳絮飞残铺地白,桃花落地落阶红.纷纷灿烂如星陨,霍霍喧逐似火攻.”描写春节喜庆气氛者,王安石可算写到极致,他的《元日》诗脍炙人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文天祥:“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七夕: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重阳节: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

2.描写我国传统佳节的诗句还有

▲春节的诗歌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卖痴呆词》 (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 玉楼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3.描写我国传统习俗的诗句

1`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2`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3`腊月今知晦,流年此夕除.拾樵供岁火,帖牖作春书. 柳觉东风至,花疑小雪馀.忽逢双鲤赠,言是上冰鱼.

4`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6`雷奔电逝三千儿,彩舟画楫射初晖。喧江雷鼓鳞甲动, 三十六龙衔浪飞。灵均昔日投湘死,千古沉魂在湘水。 绿草斜烟日暮时,笛声幽远愁江鬼。

7`中庭地白树栖鸭,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1.社日,六畜祭祀

2.元宵,看花灯

3.除日,贴春联

4.重阳,扫墓

5.重阳,登高

6.端午,赛龙舟

7.中秋,赏月

中秋:

王建有诗云:“月似圆盛色渐凝,玉盆盛水欲侵棱。夜深尽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灯。”徐凝的诗云:“皎皎秋月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一年无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

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历代诗人着力描写的重要内容。在这些诗章中,有记录各种传统习俗的,有抒发个人情怀的,有描写喜庆气象的,可谓五彩纷呈。

腊月廿五日,人们开始打扫卫生,以迎新春。清代诗人写道:“茅舍春回事事欢,屋尘收拾号除残。太平甲子非容易,新历颁来仔细看。”

年末岁尾,百姓希望来年五谷丰登,有“祭灶”风俗。晚清诗人罗昭隐这样描述:“一盏清茶一缕烟,灶神老爷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为道文章不值钱。”

除夕守岁,一家人开怀畅饮,团圆取乐,共祝新年。宋代席振起在《守岁》诗中云:“相邀守岁阿咸家,蜡炬传红映碧纱。三十六岁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

岁尾年初,家家爆竹,户户焰火,不绝于耳,气势如虹。元代诗人赵孟頫在《岁月》中说:“柳絮飞残铺地白,桃花落地落阶红。纷纷灿烂如星陨,霍霍喧逐似火攻。”

描写春节喜庆气氛者,王安石可算写到极致,他的《元日》诗脍炙人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文天祥:“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4.描写红木的诗句

宋 贺铸 《小重山》

梦草池南璧月堂。绿阴深蔽日啭鹂黄。淡蛾轻鬓似宜妆。歌扇小烟雨画潇湘。薄晚具兰汤。雪肌英粉腻更生香。簟纹如水竟檀床。雕枕并得意两鸳鸯。

宋 晏殊 《浣溪沙》

三月和风满上林。牡丹妖艳直千金。恼人天气又春阴。为我转回红脸面,向谁分付紫檀心。有情须殢酒杯深。

宋 欧阳修 《玉楼春》

春葱指甲轻拢拈。五彩垂条双袖卷。雪香浓透紫檀槽 胡语急随 红玉腕。当头一曲情何限。入破铮鏦金凤战。百分芳酒祝长春,再拜敛容抬粉面。

5.求助一些描写家具的词语、句子

因为我是做韩式田园家具的,对这方面比较专业,希望能帮助到楼主!!! 韩式田园风格家具; 近两三年来,在国内包括本地的室内设计领特别是家庭装修领域由沿海地区起(以上海,福建地区为代表)刮起了一阵田园风格的风潮且愈演愈烈并且也开始吹向了内地大部分地区各种式样的,如或庄重或飘逸的门洞,或艳丽或柔和的色彩,或奇异浪漫或古拙朴实的装饰品,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个家庭和各种商业,展览馆所等各种公共空间在纷繁的媒体上,无论是铺天盖地的装修杂志,还是网络中各个装修甚至时尚论坛里,电视的服务频道里,装饰品商店中,在人们关于装修的闲聊或讨论中,有关田园风格的内容也是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甚至在某些方面大有赶超以前占统治地位的现代简洁之势(在国内家居杂志里,可能会有40%~60%的内容会出现田园风格的设计方案或带有田园风格的饰品而在家居用品店的货架里,田园风格的装饰品比如体现原始材质或手工制造的装饰品更是占据了大部分位置,而且专门的售卖田园风格装饰品的实体店铺或者网络店铺更是比比皆是,比如在TAOBAO这样国内著名的大型网络销售平台里,带田园风格的装饰品更是可以用浩如烟海来形容了因此在一定条件下,田园风格的这种对以前现代简洁发起冲击趋势表现得尤为明显!) 那么,这个时常出现在现代生活各个角落,出现在字里行间和人们嘴边的所谓田园风格究竟是什么?是不是应该归结为一类风格还是一个由各种细分风格所组合成的体系?她的真正内容和特点又是什么?为什么她可以有如此多的表现形式?并且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一阵风潮?她与人们平时的生活甚至社会的进步变化有何联系?这些都是需要了解的问题只有了解了这些问题,才能真正掌握到她的踪影,并且能够准确的运用她,能够使她发挥出真正的魅力! 1.何谓田园风格? 田园风格的定义是什么?说到这点,很多人会突然模糊起来,确实,平时说得不少的这个词汇,却不太容易能找到如同歌特或者巴罗克这样拥有权威定义或者几乎定性的官方背景资料这样不妨让我们从字面上来进行拆分分析,来从中取得对于田园风格如何定义吧: 田园:田地和园圃,泛指农村 风格: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流派或一个人的文艺作品所表现的主要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 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定义:田园风格就是指的拥有田园风格的东西具体一些表述既为:以田地和园圃特有的自然特征为形式手段,能够表现出带有一定程度农村生活或乡间艺术特色,表现出自然闲适的内容的作品或流派 田园风格在多个领域中均有体现比如诗歌领域中,西方的田园诗是忒俄克里托斯(公元前310?-245?)首创的他传下的诗有二十九首,这些诗描写西西里美好的农村生活和自然风景,清新可爱而古希腊的田园诗对后世欧洲带有贵族倾向的诗歌有很大的影响在古代的中国的诗歌史上,更是有以唐朝的王维,孟浩然为表的山水田园诗派 具体到室内设计领域里,田园风格可以总结为:自然风格装修的一支,以回归自然为设计核心运用带有乡村艺术和生活气息的形式元素为表现手段,体现出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的联系,表现出闲适生活特色的室内装修流派 跟任何表现风格一样,田园风格的来源也是跟自身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息息相关的但是她也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与其他的带有明显时代烙印和表现形式的风格相比(无论是歌特,巴洛克还是现代风格,后现代风格),由于作为田园风格源头的物质基础环境乡村几乎早在人类的原始社会末期阶段(原始公社性质的远古部落)就出现,到了奴隶社会阶段,已经构成雏形(比如中国殷周时代就有城内为朝,城郊为野之分,野几乎可以看作是乡村的指代)并一直延续至今而且作为人类社会的最基本组织形式,只要有人类的活动踪迹,无论是在哪个国家哪片地区就必然会形成乡村所以田园风格有着不同一般的宽广的时空跨越性当然也并没有明显的阶段性的人类社会影响的时代烙印(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巴洛克,机械工业时代的现代风格)另外由于乡村的分布范围和数量远多于城市,比城市环境要更接近于原始自然环境,而乡村的居住者一般又属于远离行政或商业中心的人群因此各种因素所形成的田园风格的室内设计虽然属于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但是却表现出受到的自然环境影响相对更多于受人类社会人文环境的影响(比如宫廷文化,宗教文化)的特征她没有明显的创始者或者代表人物,因为创造她和代表她的就是广大的劳动人民;她没有十分明显的特征或者特意让人记住她,因为她就处于人们平凡生活的周围,属于人们普遍生活的一部分;她没有专门的理论或者权威的资料来定义她自己,因为每个人都可以有权用自己的观点和生活方式来定义她 2.田园风格设计的核心以及在当今的流行背景: 综上所述,那么是不是田园风格因为如此宽泛而且无明显理论支撑就如同水罐里倾倒出来的水一样是漫无目的的到处横流而无形状呢?当然不是水虽无形却有势,虽无向却有律田园风格还是有她自己独特的规律和核心特征可追循的 田园风格的核心:回归自然,不精雕细刻 因为田园风格几乎可以等同于乡村风格所以作。

6.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有哪些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中秋

苏轼《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重阳节:

作者: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元宵节

《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元日

[宋』王安石

爆 竹 声 中 一 岁 除 ,

春 风 送 暖 入 屠 苏 .

千 门 万 户 曈 曈 日 ,

总 把 新 桃 换 旧 符 .

7.描写我国传统佳节的诗句有哪些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七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重阳: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春节: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来更长的 嘿嘿 元宵节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 隋炀帝 **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词声。 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 羞逐乡人赛紫姑。 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注:珍品这里指元宵)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 元夕 》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

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 折桂令 元宵 (元)失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 金梁桥外月如霜。 《元 宵》 (明)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夜踏灯》 (清)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

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元宵月正圆》 闽南歌谣 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 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 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 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元宵节诗词】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 隋炀帝 **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注:珍品这里指元宵)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注:一说此诗为朱淑真所写。)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 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

折桂令 元宵 (元)失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