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带别字的古诗句去年一别如今又逢春, 双鬓银丝添生了几缕? ---《长安遇冯著》 作者:韦应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长干行》 作者:李白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长恨歌》 作者:白居易 嗟余好古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 ---《石鼓歌》 作者:韩愈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列女操》 作者:孟郊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无题》 作者:李商隐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古从军行》 作者:李颀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 ---《哀江头》 作者:杜甫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月夜》 作者:杜甫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作者:王维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贫女》 作者:秦韬玉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作者:沈全期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何满子》 作者:张祜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逢入京使》 作者:岑参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寄令狐郎中》 作者:李商隐 2.白居易含有别字的诗句白居易 《赋得古草原送别》(又名《草》)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 赏析: 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原上草的顽强生存坏境。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第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写“枯”,一句写“荣”,是“枯荣”二字意思的发挥。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原上草顽强的生命力。第五、六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接”刻画春草蔓延,绿野广阔的景象,“古道”“荒城”又点出友人即将经历的处所。最后两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点明送别的本意。用绵绵不尽的萋萋春草比喻充塞胸臆、弥漫原野的惜别之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韵味无穷。 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写景抒情水**融,意境浑成,在“赋得体”中堪称绝唱。 3.白居易含有别字的诗句白居易 《赋得古草原送别》(又名《草》)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 赏析: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原上草的顽强生存坏境。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 第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写“枯”,一句写“荣”,是“枯荣”二字意思的发挥。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原上草顽强的生命力。 第五、六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接”刻画春草蔓延,绿野广阔的景象,“古道”“荒城”又点出友人即将经历的处所。最后两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点明送别的本意。 用绵绵不尽的萋萋春草比喻充塞胸臆、弥漫原野的惜别之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韵味无穷。 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写景抒情水**融,意境浑成,在“赋得体”中堪称绝唱。 4.含离别字的诗句1、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赏析:此诗是送别的名作。 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 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2、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这是一首极负盛名的送别之作。它曾被谱入乐曲,称为《渭城曲》或《阳关曲》(《阳关三叠》),在唐、盛时代广泛流传。 安西指唐代的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境内。渭城在长安附近。 阳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南,为自中原赴西北必由之路。当时行人到西北去,都要经渭城,出阳关(或玉门关)。 此诗所写,即诗人送别友人的情景。在唐代,西北地区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各民族之间也经常有政治上的交涉,军事上的冲突,因此,往来道途的人很多,而在当时,两地的生活水平、风俗习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当亲友到这种辽远艰苦的地方去工作,人们自然会更多更深地表示自己的殷勤惜别之情,如这首诗所写的。 从诗中可以看出,元二并非离家作客,而是已经游宦长安,这一次,又奉使到更远的西安去。 王维也是在游宦之中,并非居家,这一次,乃是客中送客。元二从长安出发,王维送到渭城,置酒饯别,诗即从渭城风物写起。 前两句布景。地是渭城,时是早上,细雨濛濛,沾湿了微细的城土。 天气不好,增加了旅途的困难,当然也就增加了别离的怅惋。客舍写明客中送客,并显示远送渭城,暂留复别的情况。 古人送别,都要折柳为赠,所以柳色青青,见之不免触目惊心。朝雨画出凄清之景,新柳勾起离别之情,只写景物,而别情已有丰富的暗示。 后两句抒情。使命在身,分手在即,虽然远送,势难再留,这时,也没有其它的办法,只能劝元二再饮一杯,再待一会而已。 用一“更”字,则此前之殷勤劝酒,此刻之留恋不舍,此后之关切怀念,都体现了出来。所以这一个字的容量是很大的。 为什么如此地殷勤、留恋、关切呢?因为元二一出阳关,就再也没有象自己这样的知心朋友了,何况他还越走越远,要到安西呢?从此以后举目无亲,还是在故人面前多饮一杯吧。只这廖廖十四个字,就将好友之间的真挚情谊,抒写无余。 言简意赅,语浅情深,正是这首诗的成功之处。 3、《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天 赏析:宝十四载(755),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 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 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我们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首先送行者是谁不得而知,次句却不象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 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 “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 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 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 (《唐诗别裁》)显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这首小诗,深为后人赞赏,“桃花潭水”就成为后人抒写别情的常用语。 由于这首诗,使桃花潭一带留下许多优美的传说和供旅游访问的遗迹,如东岸题有“踏歌古岸”门额的踏歌岸阁,西岸彩虹罔石壁下的钓隐台等等。 非常普通的一首小诗,却是对友情的最好诠释,此诗更是被后人所传诵。 4、《别董大》二首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 丈夫贫践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赏析:在唐人赠别诗篇中,那些凄清缠绵、低徊留连的作品,固然感人至深,但另外一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诗作,却又以它的真诚情谊,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与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高适的《别董大》便是后一种风格的佳篇。 关于董大,各家注解,都认为可能是唐玄宗时代著名的琴客,是一位“高才脱略名与利”的音乐圣手。高适在写此诗。 5.带有“不”字的诗句【游后湖赏莲花】李璟 蓼花蘸水火不灭,水鸟惊鱼银梭投。满目荷花千万顷, 红碧相杂敷清流。孙武已斩吴宫女,琉璃池上佳人头。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将进酒】李贺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泣, 罗屏绣幕围香风。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劝君终日酩酊醉, 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李白 我昔钓白龙,放龙溪水傍。道成本欲去,挥手凌苍苍。 时来不关人,谈笑游轩皇。献纳少成事,归休辞建章。 十年罢西笑,览镜如秋霜。闭剑琉璃匣,炼丹紫翠房。 身佩豁落图,腰垂虎鞶囊。仙人驾彩凤,志在穷遐荒。 恋子四五人,裴回未翱翔。东流送白日,骤歌兰蕙芳。 仙宫两无从,人间久摧藏。范蠡说句践,屈平去怀王。 飘飘紫霞心,流浪忆江乡。愁为万里别,复此一衔觞。 淮水帝王州,金陵绕丹阳。楼台照海色,衣马摇川光。 及此北望君,相思泪成行。朝云落梦渚,瑶草空高堂。 帝子隔洞庭,青枫满潇湘。怀君路绵邈,览古情凄凉。 登岳眺百川,杳然万恨长。知恋峨眉去,弄景偶骑羊。 【咏琉璃】韦应物 有色同寒冰,无物【登千福寺楚金禅师法华院多宝塔】岑参 多宝灭已久,莲华付吾师。宝塔凌太空,忽如涌出时。 数年功不成,一志坚自持。明主亲梦见,世人今始知。 千家献黄金,万匠磨琉璃。既空泰山木,亦罄天府赀。 焚香如云屯,幡盖珊珊垂。悉窣神绕护,众魔不敢窥。 作礼睹灵境,焚香方证疑。庶割区中缘,脱身恒在兹。隔纤尘。象筵看不见, 堪将对玉人 【与鲜于庶子泛汉江】岑参 急管更须吹,杯行莫遣迟。酒光红琥珀,江色碧琉璃。 日影浮归棹,芦花罥钓丝。山公醉不醉,问取葛强知。 【题台州隐静寺】王建 隐静灵仙寺天凿,杯度飞来建岩壑。五峰直上插银河, 一涧当空泻寥廓。崆峒黯淡碧琉璃,白云吞吐红莲阁。 不知势压天几重,钟声常闻月中落。 【溧阳唐兴寺观蔷薇花,同诸公饯陈明府】孟郊 忽惊红琉璃,千艳万艳开。佛火不烧物,净香空徘徊。 花下印文字,林间咏觞杯。群官饯宰官,此地车马来。 【酬举生许遇山居】李涉 琉璃潭上新秋月,清净泉中智惠珠。 不似本宗疏二教,许过云壑访潜夫。 【怀惠明禅师】鲍溶 秋天欲霜夜无风,我意不在天地中。雪山世界此凉夜, 宝月独照琉璃宫。解空长老莲花手,曾以佛书亲指授。 雪岭无人又问来,十年夏腊平安否。 【夜宴曲】施肩吾 兰缸如昼晓不眠,玉堂夜起沈香烟。青娥一行十二仙, 欲笑不笑桃花然。碧窗弄娇梳洗晚,户外不知银汉转。 被郎嗔罚琉璃盏,酒入四肢红玉软。 【僧院牡丹】陈标 琉璃地上开红艳,碧落天头散晓霞。 应是向西无地种,不然争肯重莲花。 另:虽然是粘过来滴,但素请楼主赏偶10个5个的币币吧…… 6.关于离别的诗句有哪些离别的诗句 1、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2、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5、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6、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8、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10、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1、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2、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13、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4、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5、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6、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17、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18、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19、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20、南浦凄凄别,西风袭袭秋。 一看肠一断,好云莫回头。 ———————————————————————————————————— 1.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把意思写出来就是咯 9.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 1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20.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2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2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 2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⑴除 夜 作 〔唐〕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⑵归 家 〔唐〕杜 牧 稚子牵衣问, 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 赢得鬓边丝? ⑶乡 思 [宋]李 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⑷京 师 得 家 书 〔明〕袁 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⑸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⑹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⑺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⑻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 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⑼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⑽月夜亿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7.大家帮忙找一下,“不”字开头的诗句1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3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4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5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6 不论盐铁不筹河,独倚东南涕泪多。 7 不枉人呼莲幕客,碧纱橱护阿芙蓉。 8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9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10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翦伐谁能送。 11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12 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13 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 14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忌宛雏竟未休。 15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16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17.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是圆?。 8.有关离别的诗句的赏析送兄 七岁女 别路云初起, 离亭叶正稀。 所嗟人异雁, 不作一行飞。 这首诗表达小作者送别哥哥时依恋不舍的深情。 哥哥要上路了,天边秋云初起,天色灰蒙蒙的;分别处的路亭周围,树叶纷纷飘落,气氛萧索。令人感叹的是人不能跟大雁一样,雁行能一起飞向远方,而此时我们兄妹却不能同去远地。 诗中写景的气氛与离别时的心情相应,兄妹不忍分离与雁行齐飞相对照,显得自然,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青翠的山峦横在外城的北面,静静的白水绕城东潺潺流过。在此地一分别,就像蓬草随风飞转,万里远行。 你像天上的浮云飘忽不定,我就如落日依山那样对你依依不舍。我们在马上相互挥手告别,那马儿也不愿分离而禁不住萧萧长鸣。 这首诗像一幅油画,人情美与自然美交织在一起,有声有色。全诗豁达乐观,情意深切。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老兄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