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合纵连横的诗句

一、合纵连横诗词题

合纵连横( hézòng lián héng)合纵连横简称纵横,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

苏秦曾经联合“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而欲攻秦”(《战国策·秦策》三),他游说六国诸侯,要六国联合起来西向抗秦。秦在西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与合纵政策针锋相对的是连横。

一般人都认为,苏秦、张仪同为鬼谷子的学生,是合纵、连横的倡始者。但事实上,苏秦比张仪小,是张仪的政敌,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和《张仪列传》中这么说。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战国纵横家书》,记载苏秦死于公元前284年,张仪却死于公元前310年,苏比张迟死26年。当张仪在秦国为相时,苏是个年轻的游说者,根本没有和张仪打过交道。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张仪的对手是公孙衍,公孙衍才是合纵说的倡始者。

二、合纵连横诗词题

合纵连横( hézòng lián héng)合纵连横简称纵横,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

苏秦曾经联合“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而欲攻秦”(《战国策·秦策》三),他游说六国诸侯,要六国联合起来西向抗秦。秦在西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

与合纵政策针锋相对的是连横。 一般人都认为,苏秦、张仪同为鬼谷子的学生,是合纵、连横的倡始者。

但事实上,苏秦比张仪小,是张仪的政敌,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和《张仪列传》中这么说。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战国纵横家书》,记载苏秦死于公元前284年,张仪却死于公元前310年,苏比张迟死26年。

当张仪在秦国为相时,苏是个年轻的游说者,根本没有和张仪打过交道。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张仪的对手是公孙衍,公孙衍才是合纵说的倡始者。

三、古代诗词中季子金一词有何典故

据《史记•苏秦列 传》记苏秦以合纵连横之说游于 六国,并为所用,被任命为“从约长”,身佩六国相印。

北行过雒阳,诸 侯各国纷纷遣使相送,车骑辎重浩浩荡荡.,比于王者。回到家中,兄弟妻嫂皆“侧目不敢仰视,俯伏侍取 食”。

苏秦笑问其嫂:“何前倨而后恭也? ”其嫂伏地叩头答道:“见季子指苏秦位髙金多也。”后世诗文乃 以“季子金”用作位致通显的典故。

唐•高适《别王彻》“吾知十年后, 季子多黄金。”唐•牟融《赠欧阳詹》:“为客囊无季子金,半生纵迹任 浮沉。”

明•髙启《张中丞庙》:“菽水还堪乐,何须季子金。”。

四、历史上“合纵、连横”分别是指什么

合纵连横(hezong lianheng) 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

苏秦曾经联合“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而欲攻秦”(《战国策·秦策》三),他游说六国诸侯,要六国联合起来西向抗秦。秦在西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

与合纵政策针锋相对的是连横。 张仪曾经游说六国,让六国共同事奉秦国。

秦在西方,六国在东方,东西相连,故称连横。 合纵连横的实质是战国时期的各大国为拉拢与国而进行的外交、军事斗争。

合纵的目的在于联合许多弱国抵抗一个强国,以防止强国的兼并。连横的目的在于事奉一个强国以为靠山从而进攻另外一些弱国,以达到兼并和扩展土地的目的。

当时的最著名的纵横家除了苏秦、张仪之外,还有公孙衍。公孙衍曾于前318年联合魏、赵、韩、燕、楚五国攻秦。

时人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滕文公》下)后来苏秦和赵的奉阳君李兑也曾于前287年联合五国攻秦,使秦被迫废除帝号,产生了很大影响。

然而,张仪在秦推行的连横策略取得了更大的成功,使秦惠王“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散六国之从(纵),使之西面事秦”(《史记·李斯列传》),真正达到了通过连横政策的推行而兼并土地的目的。合纵连横的斗争适应了战国形势发展的需要,对各国政治产生了很大影响,其历史作用应当引起人们重视。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