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雨中愁情的诗句【原文】 江城子·赏春 [宋]朱淑真 斜风细雨作春寒。对尊前,忆前欢。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昨宵结得梦夤缘。水云间,悄无言。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展转衾裯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 【翻译】 斜风细雨使得感到春寒料峭。在酒杯面前,回忆以前的欢乐。曾经手把梨花,寂寞无欢泪水横流。芳草萋萋云烟漠漠的时候他离别了,含泪无语,呆看青山。 昨晚梦魂之中与伊人喜结丝萝。绸缪纤绻,悄然无语。怎奈何一觉醒来,忧怨还依旧存在。在卧具上展转反侧徒然懊恼,天容易见到,想见你却很难。 【赏析】 这首词写失恋的悲愁,充满作者心灵深处的凄厉哀鸣。朱淑真在少女时期曾有过一段自由婚恋的幸福,可是后来由父母主婚,强嫁一俗吏,志趣难合,遂愤然离去。这棒打鸳鸯散的忧伤,这琼枝错插、忍遭摧损的隐痛,萦盘郁结于心,使她在恨、愁、悲、病、酒五字生涯中凄然以终,她的《断肠》、《断肠词》真实地铭刻着她心灵上的伤痕。这首《江城子》算是最典型的代表作。虽然题作《赏春》,但只不过说明愁恨是因其所触发而已。时当春日,词人独对孤樽,或许欲以解闷而已。不想这“斜风细雨”、这料峭“春寒”,却勾起了她对许多“前欢”往事的回顾。这“前欢”,应当是少女时期与恋人聚会的欢乐,是花前月下的欢歌,还是兰闺之中的私语,词人没有说,留给读者去想象了。她只记下了欢会后的寂寞凄凉和送伊远行的惨别情景。“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情人离去寂寞无欢,只有手把梨花,泪水横流而已。这里化用白居易《长恨歌》中“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二句诗意,用这种啼泪愁容的形象描写烘托了悲哀之情。聚会之后的暂别尚难为怀,又要送君远行,情何以堪。“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写送别,自屈原《河伯》之“送美人兮南浦”及江淹《别赋》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以后,“南浦”一词便成为情人别离地点的代称了。这里再配以“芳草断烟”的凄迷之景,以衬茫茫悲情,充满浓郁的感伤色彩。因为不忍眼睁睁看着恋人远离,于是含泪无语、呆看青山而已。这当中该包含着很多难言的苦痛。 回忆了从前的欢会与离别,过片又转入对昨夜梦会的追思。“昨宵结得梦夤缘,水云间,悄无言。”梦魂之中,水云之间,与伊人喜结丝萝(夤缘,当据《广韵》释为连也),绸缪纤绻,悄然无语。梦中欢情,正如水云渺渺,倏忽即逝,一觉醒来,“愁恨又依然”如故。回思梦中幽欢,面对眼前寒衾,展转反侧,倍觉凄凉,懊恼、嗟呀、哀叹,全然无济于事,于是从那饱受创伤的心灵深处发出了绝望的哀鸣:“天易见,见伊难!”词在绝然痛语中戛然作结,尤如凄厉的旋律达到高潮时而弦绝声止,虽然曲终韵歇,但那哀痛的余音却经久不息地震荡在人们的灵府空间。 这首词从春景凄寒起笔,转入“忆前欢”时却反接以闺中的寂寞和送别的感伤;过片以后折入梦境的回顾和思索,最后回到现实,以痛绝之语作结,由此显出沉郁顿挫的风致,与温婉蕴藉的《谒金门》相比,显然又另是一种格调了。 【作者简介】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2.形容雨天思念情人的诗句1、《小梁州·篷窗风急雨丝丝》——元代张可久 篷窗风急雨丝丝,闷捻吟髭。淮阳西望路何之?无一个鳞鸿至,把酒问篙师。 译文:急风扑打着篷窗,细雨丝丝,愁闷难遣只有捻须思索,吟诗填词。西望淮阳,今日要到哪里去?盼不到一封书信来,端着酒杯向船夫问一个底细。 2、《更漏子·玉炉香》——唐代温庭筠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译文:窗外的梧桐树,正淋着三更的冷雨,也不管屋内的她正为别离伤心。一滴一滴的雨点,正凄厉地敲打着一叶一叶的梧桐,滴落在无人的石阶上,一直到天明。 3、《夜雨寄北》——唐代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秋池。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4、《卜算子·风雨送人来》——宋代游次公 风雨送人来,风雨留人住。草草杯盘话别离,风雨催人去。泪眼不曾晴,眉黛愁还聚。明日相思莫上楼,楼上多风雨。 译文:是春雨送人来,也是春雨留人住,离别的宴席上匆匆话别,又是风雨催人离去。泪眼就不曾流干,眉头凝结着愁绪,明日相思时不要上高楼望远,楼上有几多凄风苦雨。 5、《长相思·雨》——宋代万俟咏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译文:雨一直下着,听着窗外的雨滴声,直到深更都难以入睡。雨中的芭蕉和屋里的油灯此时似乎也变得多情起来,安慰孤独的我。 3.描写雨中相思的古诗词落寞凄寂人影瘦,孤灯残月尽思忧; 身心锁愁抚琴乱,风携痴情独倚楼。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晏殊《中秋月》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中秋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辛弃疾《满江红》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 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 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张煌言《舟次中秋》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千年一怨,也只有苏轼,酒醉以后,幽怨明月,为何月圆人不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生不如意常十之八九,世人啊,知足常乐。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独上西楼,月如钩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词句)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诗句) “秋霜如珠,秋月如圭,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 (江淹别赋)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诗句) 月上西楼,清辉照人,痴心一缕,相思一片,悠悠随月,飘飞千里。 明月明月,你是怨妇的相思情,相思魂。 “长夜不得眠,明月何灼灼,相闻散唤声,虚应空中诺”。 (子夜歌)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曹植七哀诗) “露是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诗句) 这里的明月已经化为浓浓的乡情。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李白《月下独酌》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李白《关山月》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佚名《凤求凰·琴歌》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别》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李白《三五七言》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纳兰性德《虞美人》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燕子楼》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 4.描写雨中俩个人感情离别的诗词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畅饮无绪,留念处,兰州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长相思, 长相思 ,长相思; 无边细雨密如织, 犹记当初别离时. 泪满衣襟绢帕湿, 人生聚散如浮萍, 音讯飘渺两无情. 独坐窗前听风雨, 雨打芭蕉声声泣, 遥请惊鸿问故人. 他乡独闯可安否, 莫忘远方思友人. 1、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宋.李清照 2、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宋.李清照 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②夜雨涨秋池.--唐.李商隐 4,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山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5.描写雨天心情的诗句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廋.——李清照 《如梦令》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王禹偁《点绛唇》 粉蝶双双穿槛舞,帘卷晚天疏雨.——毛熙震《清平乐》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宋·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风雨》 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南北朝·何逊【相送】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唐·白居易《长恨歌》 青草湖中万里程,黄梅雨里一人行.愁见滩头夜泊处,风翻暗浪打船声.——唐·白居易《浪淘沙》 红板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可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唐·白居易《杨柳枝》 6.描写“雨天思乡”的诗词有哪些1、元·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2、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3、唐·白居易《阴雨》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4、唐·李商隐《端居》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5、唐·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二》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此曲写旅人的离愁别绪,情景交融,言短意长。起三句鼎足对,妥帖自然,没有一点做作的痕迹,见出作者的功力。中间段点出痛苦根源,由感而发,语淡味浓。作者笔下,秋雨绵绵,桐叶声声,雨打芭蕉,愁滴心头,羁旅路遥,思乡情长,无限惆怅,无限感慨,全都浸透在字里行间。曲中层层递进,以最少的数词却能包涵着最大的容量,细腻真切地表达了羁旅惆怅、光阴易逝的感慨,道出了因思乡而断肠的情怀,可以说曲因数字而有生趣,数字因曲而灵动。借景抒情、寓言写物、情景交融,真切地吐露了游子“旅思”之情。全曲语言朴实无华,自然流畅,而感情真挚动人。 7.形容雨愁的诗句《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滚滚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作者] 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踏莎行·绿遍东山 [作者] 李之仪 [全文] 绿遍东山,寒归西渡。分明认得春来处。风轻雨细更愁人,高唐何在空朝暮。 离恨相寻,酒狂无素。柳条又折年时数。一番情味有谁知,断魂还送征帆去。 8.写雨以表思乡情感的诗句夜雨寄北 唐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首句流露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 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一剪梅 舟过吴江(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如有帮助请采纳,谢谢。 9.形容“雨天伤感”的诗句有哪些1.《夜雨寄北》 唐代: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代: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3.《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五代: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4.《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五代:李煜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5.《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明代:唐寅 红满苔阶绿满枝,杜宇声声,杜宇声悲!**未久又分离,彩凤孤飞,彩凤孤栖。 别后相思是几时?后会难知?后会难期?此情何以表相思?一首情词,一首情诗。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