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是林升的诗句什么描写的内容

1.林升的诗词有什么

林升,字梦屏,平阳(今属浙江)人(《水心集》卷一二有《与平阳林升卿谋葬父序》)。孝宗淳熙时人。事见《东瓯诗存》卷四。

只要粗识汉字的老人,大概都读过《千家诗》。如果对古典诗词感兴趣,一定会记得千家诗所选的宋·林升写的《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因为这首诗风格明快,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成为人们十分喜爱的千古名篇广为传诵。清乾隆五十五年编纂的《东瓯诗存》收有此诗,并注明作者是“平阳人”。

据民国《平阳县志》、《西湖志》等地方文献载,林升大约生活在南宋绍兴至淳熙之间,善诗文。他既然是平阳人,到底是今日的平阳哪里人?日前,因受托编写平阳·苍南姓氏通览文化稿,我对这首名诗的作者进行了查考。

查阅今日的平阳、苍南两县的林氏谱牒,据平阳八丈《林氏宗谱》(今日苍南县灵溪镇百丈村,谱系清乾隆辛亥年[1791]编修)载:“林升,字云友,梦屏,葬西程山,娶渡龙(今苍南灵溪镇)杨氏,生雄、熙。”林升系灵溪厦林迁始祖林时鸣四世孙。两宋绍兴前后儒士,谱中未注明其有无获取功名。而其子林雄,谱载为“宋绍兴廿七年(1157)武进士授承议大夫……娶钱仓时氏,生一子方大,娶游岐张氏,合葬小亭(今灵溪浦亭)”;林升孙即林方大,字正荣,宋景定三年(1262)武进士。再以林升为中心上溯:父仲美;祖清;曾祖时鸣;高祖岐;曾高祖萼九;曾高祖萼九兄芸八。芸八和萼九均系由福建长溪(今霞浦)赤岸迁至横阳亲仁乡荪湖里(今苍南繁枝林坳)的林嵩的嫡孙,林嵩是横阳林氏(包括今日平阳、苍南和泰顺林姓)的始迁祖,唐末大顺元年(890),由闽迁浙之横阳荪湖,唐元符进士,金州刺史,礼部尚书,现在平阳、苍南、泰顺三县直系嫡传约十万之众。

至此,我认为可以得出结论:《题临安邸》的作者林升,系今日苍南县人,即原平阳县荪湖里人。

行文至此,不得不提到本地报纸和全国发行的《文学遗产》上曾刊文认为:林升系平阳人,并与南宋著名学者叶适的《水心文集》第六集第十二卷的一篇短文《与平阳林升卿谋葬父序》扯到一起,认定“林升卿”即林升。并说“叶称其为‘卿’,可见是叶的长辈或年长的朋友”等云云。

那么,“林升卿”是谁呢?据乾隆年间当地林谱载,林升卿系晚林升三代的另外一个人,但也是林升房族里的同祖晚辈。升卿父三兄弟,与林升卿同辈的有亮卿、清卿、允卿、春卿、淳卿共6位“卿”。

叶适是永嘉(今温州)人,南宋淳熙五年进士,永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哲学、史学、政论及文学方面都很有成就,现不妨花些笔墨抄录其《与平阳林升卿谋葬父序》全文:

林君好学有文,贫不能葬其父,属余为之言。余谢以母丧犹在殡,方图葬未克,不忍言也。林君乃言:“吾先人葬大父时,乡先生林英伯为谋于江南故人叔材,亦得治墓葬。”不以为嫌,今其无可辞,余闻而伤之。士贫累世,命也。若死不得葬,乞于人而后葬,此贫之不可讳之极也,亦可以继世为之乎?何子遇之深也!虽然不可以讳此名而使其亲不得葬也,其往告之,当有见哀者。

据查,现存的《叶适集》中既未有称前辈为“卿”,又无习惯称晚辈为“卿”。那么何以会称林升为“林升卿”呢?这显然是武断的 “后学”们给这位博学的老前辈“校正”时套上去的。如果叶适老先生地下有知,又会作何感想呢?

2.是林升写的

林升

南宋诗人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2个义项

林升,字云友,又名梦屏,号平山居士,南宋诗人(1123~1189),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题临安邸》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浙江平阳(今浙江苍南县繁枝林坳)人,他的作品《题临安邸》被纳入小学课本中。[1]

本名

林升

字号

字云友

所处时代

北宋末期至南宋初期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林坳

3.关于林升的诗.

《长相思》

长相思

和风熏,杨柳轻,郁郁青山江水平,笑语满香径;

思往事,望繁星,人倚断桥云西行,月影醉柔情。

题临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宋诗人林升《西湖》六首:

咊林升《西湖》之一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实难休。

只因国富民强后,创业雄风满神州。

林升《西湖》之二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自古歌难休。

歌舞不关兴亡事,看你民心得与否!

林升《西湖》之三

盛丗拉丁战军歌,歌舞助兴亦浓厚。

一曲“大刀”救中国,看你能否会筹谋。

林升《西湖》之四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传遍创业歌。

知府但望民创业,创业成功扗杭州。

林升《西湖》之五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让其名成就。

人生得意借东风,东风有了财亦有。

林升《西湖》之六

山外青山楼外楼,千秊品牌太稀有。

只因厨蓺传秘诀,西湖醋鱼加麻油

4.林升的古诗大全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长相思

林升

和风熏,杨柳轻,郁郁青山江水平,笑语满香径;

思往事,望繁星,人倚断桥云西行,月影醉柔情。

洞仙歌

飞架压水,虹影澄清晓。桔里渔村半烟草。叹今来古往,物换人非,天地里、惟有江山不老。雨巾风帽,四海谁知我,一剑横空几番过?按玉龙、嘶未断,月冷波寒;归去也,林壑洞门无锁。认云屏烟嶂是吾庐,任满地苍苔,年年不扫。

5.林升的诗有哪些

林升的主要作品有:

1.《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白话译文:青山高楼之外还有青山高楼,湖中的游客都是达官贵人,他们通宵达旦和舞女一起寻欢作乐,这种情况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罢休?暖暖的春风让游客沉醉,竟把杭州当成了汴州。

2.《长相思》

和风熏,杨柳轻,郁郁青山江水平,笑语满香径;思往事,望繁星,人倚断桥云西行,月影醉柔情。

白话译文:微风和煦,杨柳轻轻飘荡,郁郁葱葱的高山映着风平浪静的江水,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小路,我想起曾经的事情,望着天空中密密麻麻的星星,身子靠在断桥上看云往西飘走,月光洒下,看着地上的影子心中一片柔情。

3.《洞仙歌》

飞架压水,虹影澄清晓。桔里渔村半烟草。叹今来古往,物换人非,天地里、惟有江山不老。雨巾风帽,四海谁知我,一剑横空几番过?按玉龙、嘶未断,月冷波寒;归去也,林壑洞门无锁。认云屏烟嶂是吾庐,任满地苍苔,年年不扫。

白话译文:飞架压水,彩虹的影子清澈。感叹古往今来,物是人非,天地间万物都在变化,只有天和地不老。冷月归去,林壑间洞门大敞,任凭满地的青苔,每一年都没有人去清扫。

扩展资料:

林升,字云友,又名梦屏屏,南宋诗人,生平事迹亦不详。生活在南宋孝宗朝(1106-1170年),是一位擅长诗文的士人。

他的作品《题临安邸》被纳入小学课本中。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统治者只顾吃喝玩乐,却忘了江山被撕裂,蹦碎的耻辱和愤恨,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

《洞仙歌》,原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原用以咏洞府神仙,敦煌曲中有此调,但与宋人所作此词体式不同。洞仙歌有中调和长调两体,《乐章集》兼入“中吕”、“仙吕”、“般涉”三调,句读亦参差不一。常以《东坡乐府》之《洞仙歌令》为准,音节舒徐,极骀宕摇曳之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林升

6.林升的题临安邸中表现快乐的诗句是

林升的《题临安邸》是一首讽喻诗,表达的是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诗中表现“游人们”快乐的诗句是: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题临安邸

朝代:宋代

作者: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译文

远处青山叠翠,近处楼台重重,西湖的歌舞何时才会停止?淫靡的香风陶醉了享乐的贵人们,简直是把偏安的杭州当作昔日的汴京!

这首《题临安邸》系南宋淳熙时士人林升所作,此为写在南宋皇都临安的一家旅舍墙壁上,是一首古代的“墙头诗”,疑原无题,此题为后人所加。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南宋绍兴二年(1132),宋高宗赵构第二次回到杭州,这水光山色冠绝东南的“人间天堂”被他看中了,有终焉之志,于是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士子商人,在以屈辱换得苟安之下,大修楼堂馆所,建明堂,修太庙,宫殿楼观一时兴起,达官显宦、富商大贾也相继经营宅第,壮大这“帝王之居”,并大肆歌舞享乐,沉沦于奢侈糜烂的腐朽生活中,致西湖有“销金锅”之号。几十年中,把临时苟安的杭州当作北宋的汴州(今河南开封),成了这班寄生虫们的安乐窝。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