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七夕的诗句古诗1、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宋.秦观《鹊桥仙》) 2、别离还有经年客, 怅望不如河鼓星。 (唐.徐凝.《七夕》) 3、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明.汤显祖.《七夕醉答君东》) 4、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唐.杜牧.《秋夕》) 5、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 (晋.《七夕夜女歌》) 6、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清.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7、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8、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唐.杨璞.《七夕》) 2.描写七夕节的诗句 古诗七夕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体裁:【七绝】 类别:【】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 年代:【宋】 作者:【杨朴】 体裁:【七绝】 类别:【】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织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 年代:【清】 作者:【吴绡】 体裁:【七律】 类别:【】 星光历历汉悠悠,怅望双星独倚楼。 莫谓人间多别恨,便疑天上有离愁。 梁清谪去谁相伴,子晋归来合公游。 惟有月娥应最妒,一轮风露不胜秋。 怨王孙 七夕 年代:【清】 作者:【朱彝尊】 体裁:【】 类别:【】 一水填却双星如约。 乞巧谁凭。 诉愁君莫,知道呆女痴牛,肯怜不。 悠悠岁月辞家者,孤眠且。 此夕何夕也。 碧梧小院风细,露槛同凭,昔年曾。 红娘子 年代:【清】 作者:【朱彝尊】 体裁:【】 类别:【】 袖薄吹香过,发重萦鬟亸。 压众风流,倾城色笑,趁时梳裹。 惯新诗咏罢少人知,一篇篇教和。 别泪看频堕,密约何曾果。 七夕星河,中秋院落,上元灯火。 悔当时花月可怜宵,镇相逢闲坐。 乞巧 年代:【唐】 作者:【林杰】 体裁:【七绝】 类别:【】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七夕 年代:【宋】 作者:【仇远】 体裁:【】 类别:【】 河鼓天孙各老成,无愁可解任秋声。 痴儿笑月羞眉曲,稚女穿针斗眼明。 夜半且分瓜果供,天中岂识别离情。 未能免俗消光景,醉卧西风梦亦清。 鹊桥仙 七夕 年代:【宋】 作者:【范成大】 体裁:【词】 类别:【】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七夕 年代:【唐】 作者:【李贺】 体裁:【五律】 类别:【】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牵牛织女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五古】 类别:【】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神光意难候,此事终蒙胧。飒然精灵合,何必秋遂通。 亭亭新妆立,龙驾具曾空。世人亦为尔,祈请走儿童。 称家随丰俭,白屋达公宫。膳夫翊堂殿,鸣玉凄房栊。 曝衣遍天下,曳月扬微风。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 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终。嗟汝未嫁女,秉心郁忡忡。 防身动如律,竭力机杼中。虽无姑舅事,敢昧织作功。 明明君臣契,咫尺或未容。义无弃礼法,恩始夫妇恭。 小大有佳期,戒之在至公。方圆苟龃龉,丈夫多英雄。 七夕 年代:【唐】 作者:【杜审言】 体裁:【五律】 类别:【】 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 袨服锵环佩,香筵拂绮罗。年年今夜尽,机杼别情多。 3.七夕的诗句古诗七夕节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____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____林杰《乞巧》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____杜牧《秋夕》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____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____佚名《迢迢牵牛星》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____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____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人间梦隔西风,算天上、年华一瞬。____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恨人间、会少离多,万古千秋今夕。____张埜《夺锦标·七夕》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____林杰《乞巧》 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____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____李商隐《马嵬·其二》 织女牵牛送夕阳,临看不觉鹊桥长。____德容《七夕二首·其二》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____范成大《鹊桥仙·七夕》 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____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 两情缠绵忽如故。复畏秋风生晓路。____王建《七夕曲》 每恨蟪蛄怜婺女,几回娇妒下鸳机,今宵嘉会两依依。____毛文锡《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违》 东飞乌鹊西飞燕。盈盈一水经年见。____陈师道《菩萨蛮·七夕》 寻思不似鹊桥人,犹自得、一年一度。____赵以夫《鹊桥仙·富沙七夕为友人赋》 4.描写七夕的古诗佳句古代描写七夕节的著名诗句,有“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等。(一)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出自唐代林杰的《乞巧》。诗文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乞巧》是一首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诗。开头两句“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即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看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而”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即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愈加体现了人们过节时的喜悦之情。 (二) 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出自元代卢挚的《沉醉东风·七夕》。诗文曰:“银烛冷秋光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蛛丝度绣针,龙麝焚金鼎。庆人间七夕佳令。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该诗文大意为白银烛台放射出的光线照亮了画屏,在晴朗的夜晚静静地坐在亭子里。妇女们用蛛丝穿过绣针在乞巧,金鼎中焚烧着龙麝香,人们都在庆祝人间七夕这个佳节,躺下来看牵牛织女星得鹊桥相会月亮飘过梧桐树投下了倒影。在诗中,作者绘制出一幅静夜图,即七夕之夜,月明风清,人们焚起香来庆贺节日。渴望着心灵手巧的女子也拿出了针钱在梧桐树影下乞巧,看牛郎织女相会。 (三)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北宋诗人秦观的《鹊桥仙》。诗文曰:“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起句展示七夕独有的抒情氛围,将七夕人间“乞巧”的主题及“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性特征点明,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结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这两句感情色彩很浓的议论,成为爱情颂歌当中的千古绝唱。 5.关于七夕的古诗词诗句1.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代: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译文 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缱绻的柔情像流水般绵绵不断,重逢的约会如梦影般缥缈虚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2.迢迢牵牛星 两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译文 在银河东南牵牛星遥遥可见,在银河之西织女星明亮皎洁。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不停地响个不停。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虽然只相隔了一条银河,但也只能含情脉脉相视无言。 6.“并蒂莲花开”的诗句有哪些1. 《夜行船·碧甃清漪方镜小》——宋代·吴文英 碧甃清漪方镜小。绮疏净、半尘不到。 古鬲香深,宫壶花换,留取四时春好。 楼上眉山云窈窕。香衾梦、镇疏清晓。 并蒂莲开,合欢屏暖,玉漏又催朝早。 2. 《再见双头莲》——宋代· 吴芾 我来才见月初圆,两度池开并蒂莲。 嘉瑞还来非偶尔,悬知连岁有丰年。 3. 《和施德远双莲韵二首》——宋代·袁说友 政拙才疏只具员,也应和气到吴边。 乡来偶尔双岐麦,今复申之并蒂莲。 颇觉园丁惊创见,正须骚客赋新联。 天休要是传消息,得得装成大有年。 4. 《悼甥女叶昭齐二首》——明代· 沈倩君 无赖衔哀诉上天,愿儿世世绝情缘。 香魂莫作催花使,恐见牵愁并蒂莲。 5. 《鹧鸪天》 ——佚名 烟雨江南五月天,远山泼墨水如蓝。 秦淮两岸临池柳,袅袅依依挽画船。 波似霰,醉红颜,棹摇慵影倚阑干。 藕花深处田田叶,叶上初生并蒂莲。 6. 《一丛花·咏并蒂莲》——清代·纳兰性德 阑珊玉佩罢霓裳,相对绾红妆。 藕丝风送凌波去,又低头、软语商量。 一种情深,十分心苦,脉脉背斜阳。 色香空尽转生香,明月小银塘。 桃根桃叶终相守,伴殷勤、双宿鸳鸯。 菰米漂残,沈云乍黑,同梦寄潇湘。 7. 《拜慈云阁》——明 代·冯小青 稽首兰云大士前,莫生西土莫生天。 愿将一滴杨枝水,洒作人间并蒂莲。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江南莲花开,红花覆碧水. 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 花开并蒂世已希, 拍案称奇添旁支, 赶在暮春逞压轴, 浓艳何妨吐香迟. 凌波倚翠弄瑶台,并蒂浮香戏水来。 粉面何需将进酒,羞红缘为两情怀。 千头万蕊一根本,玉肤冰肌两罗浮。 7.并蒂花相关诗词1、芙蓉并蒂一心连 唐 皇甫松 《竹枝》 2、谁教并蒂连枝摘 宋 《瑞鹧鸪》 3、并蒂不必莲 清 谭嗣同 《三鸳鸯篇》 4、并蒂芙蓉本自双 唐 杜甫 《进艇》 5、不分闲花并蒂 宋 张先 《恨春迟》 6、几见芙蓉并蒂 宋 向子諲 《西江月·几见芙蓉并蒂》 7、寻并蒂、阑干凝伫 宋 游次公 《贺新郎·暖霭浮晴篽》 8、并蒂芙蓉本自双 宋 晁端礼 《鹧鸪天·并蒂芙蓉本自双》 9、染相思、同心并蒂 宋 周纯 《蓦山溪·江南春信》 10、芝房并蒂空称瑞 宋 朱敦儒 《青玉案·芝房并蒂空称瑞》 11、连理枝头并蒂 宋 周紫芝 《西江月·连理枝头并蒂》 12、谁教并蒂连枝摘 宋 李清照 《瑞鹧鸪》 13、如花并蒂 宋 杨无咎 《水龙吟·晓来雨歇风生》 14、芙蓉并蒂照清深 宋 杨无咎 《鹧鸪天·湖上风光直万金》 15、并蒂轻黄宜淡淡 宋 曹勋 《浣溪沙》 16、并蒂连枝照绮筵 宋 韩元吉 《南乡子·江路木犀天》 17、并蒂芙蓉本自双 宋 赵彦端 《南乡子·窗户映朝光》 18、并蒂芙蓉本自双 宋 赵彦端 《鹧鸪天·两两青螺绾额傍》 19、连理枝头并蒂花 宋 石孝友 《鹧鸪天·屏障重重翠幕遮》 20、堪笑并蒂霞冠 宋 吴潜 《念奴娇·白苹影里》 21、似名花并蒂 宋 吴文英 《高山流水·素弦一一起秋风》 22、红莲并蒂 宋 吴文英 《天香·碧藕藏丝》 23、并蒂花开 宋 朱元夫 《沁园春·心上浮香》 24、但看芙蓉并蒂 宋 无名氏 《望海潮·彩筒角黍》 25、更同心并蒂 宋 汪元量 《汉宫春·玉砌雕栏》 26、镜清花并蒂 唐 温庭筠 《寄渚宫遗民弘里生》 27、生为并蒂花 唐 陆龟蒙 《美人》 28、并蒂已看灵鹊报 唐 晁采 《寄文茂》 29、脉脉谁教并蒂芳 元 刘敏中 《鹧鸪天 题双头莲二首》 30、同根并蒂 元 李道纯 《沁园春 赠静庵口诀》 31、化作潮中并蒂花 元 杨维桢 《燕子辞四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