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佛的诗句有哪些1.屈原塔 宋代:苏轼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2.杂感 清代:黄景仁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3.访妙玉乞红梅 清代:曹雪芹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孀娥槛外梅。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枒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4.游云居怀古 明代:真可 千尺盘桓到上方,云居萧索实堪伤。 赵州关外秋风冷,佛印桥头夜月凉。 唐宋碑题文字古,苏黄翰墨藓苔苍。 最怜清净金仙地,返作豪门放牧场。 5.题白石莲花寄楚公 唐代:李商隐 白石莲花谁所共,六时长捧佛前灯。 空庭苔藓饶霜露,时梦西山老病僧。 大海龙宫无限地,诸天雁塔几多层。 漫夸鹙子真罗汉,不会牛车是上乘。 2.描写佛 诗句禅客来问念佛理,我说此问从何起。 念佛是我我是谁,佛我究竟何为体。 水中月影镜中面,水月镜面从何现。 何者是假何者真,请君问取镜中人。 城中娥眉女,珠佩何珊珊。鹦鹉花前弄,琵琶月下弹。 长歌三月响,短舞万人看。未必长如此,芙蓉不耐寒。 桃花欲经夏,风月催不待。访觅汉时人,能无一个在。 朝朝花迁落,岁岁人移改。今日扬尘处,昔时为大海。 有人把椿树,唤作白栴檀。学道多沙数,几个得泥丸。 弃金却担草,谩他亦自谩。似聚砂一处,成团也大难。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世间何事最堪嗟,尽是三途造罪楂。不学白云岩下客,一条寒衲是生涯。 秋到任他林落叶,春来从你树开花。三界横眠无一事,明月清风是我家。 身如菩提树, 心似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莫使惹尘埃。 菩提本非树, 明镜变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佛语有云:宁静而致远 求自在不自在,得自在自然自在; 悟如来想如来,非如来如是如来。 3.关于佛祖的诗句赠琴僧 太古清音发指端,月当松顶夜堂寒, 悲风流水多呜咽,不听希声不用弹。 --雪窦重显 送僧之金陵 胜游生末迹,杳自狎时群。卷衲消寒木,扬帆寄断云。 曙瓶花外汲,午磬浪边闻。别后石城月,依依远共分。 --雪窦重显 ·送宝月禅者之天台 春风吹断海山云,别夜寥寥绝四邻, 月在石桥更无月,不知谁是月边人。 --雪窦重显 忘惶 方春不觉来朱夏,秋色蝉鸣翠影斜。 夜来风急柴扉破,满地霜铺落叶花。 --投子义青 颂投子答月圆未圆 圆缺曾伸问老翁,石龟衔子引清风。 咋朝木马潭中过,踏出金乌半夜红。 --投子义青 白云与我最相知 白云与我最相知,我住山时它亦随, 侵早和风辞嶂外,晚来依旧护柴扉。 --湛然圆成 雪里梅花初放 雪里梅花初放,暗香深夜飞来, 正对寒灯独坐,忽将鼻孔冲开。 --憨山德清 半窗松影半窗月 半窗松影半窗月,一个蒲团一个僧, 盘膝坐来中夜后,飞蛾扑灭佛前灯。 --石屋清珙 憨山德清 底事分明在已弓,不须向外问穷通。 但能角处回光照,莫被尘劳困主公。 颂平常心是道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无门慧开 寒 山 自乐平生道,烟萝石洞间,野情多放旷,常伴白云闲。 有路不通世,无心孰可攀?石床孤夜坐,圆月上寒山。 好鸟关关知我意 午窗定起书沉沉,触目虚拟一片心, 好鸟关关知我意,尽情啼破绿杨阴。 --大歇仲谦 行看流水坐看云 闲居无事可评论,一炷清香自得闻, 睡起有茶饥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 --了庵清欲 山 居 林麓结茅屋,澹然称所居。松风惊破梦,涧水静涵虚。 春老花犹媚,秋残叶未疏。良宵无限意,东岭月初生。 --丹霞子淳 统一 聂鲁达(智利) 所有的叶是这一片 所有的花朵是这一朵 繁多是个谎言 因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 所有的树木无非一棵 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 五祖的佛谒 身是菩提树,身如明镜台 时时勤扫佛,何处惹尘埃 六祖的佛谒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过崆峒山 凿破云根一径通。禅栖远在碧霞中。岩穿雪窍千峰冷。月到禅心五蕴空。 顽石封烟还太古。斜阳入雨洒崆峒。山僧不记人间事。闻说广成有道风。 五台山 名山胜概自天开。一万菩萨住五台。积雪千年僧入定。祥云一朵□初回。 奇哉金色清凉界。乐也曼殊智慧才。前后三三是多少。喜师行脚不徒来。 夜泊洱海 数年不作海天游。今夕乘风一泛舟。似箭灵槎穿巨浪。如霜皓月映高秋。 钟鸣断续隋唐寺。渔唱沧浪芦荻洲。欲问前朝争战事。恐惊波底老龙愁。 寄妙岩同参 岁使人归说大名。始知驻锡在杭城。廿年契阔音书杳。两地想思感概增。 禅友同参皆老大。离群索处费经营。何时再集东林寺。重把诗文仔细评。 梅开在冬至后一日 天道循环岂数哉。一阳初复透三才。梅花早布人间信。葭管时飞琴上灰。 按候应知阴已往。占云可决泰将来。这般默露天心处。独有禅翁预解怀 厦门虎溪与会泉上人夜话 溪连海气逼虚空。一道悬崖小路通。山色重重图画里。人家隐隐雾烟中。 鹭江水静月铺白。雪岭枫高霜染红。更感会公多雅意。烹茶相对话无穷。 4.描写佛像的诗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山石(韩愈)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铺床拂度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生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促为人鞿。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两朱阁(白居易)两朱阁,南北相对起。 借问何人家?贞元双帝子。帝子吹箫双得仙,五云飘摇飞上天。 第宅亭台不将去,化为佛寺在人间。妆阁妓楼何寂静,柳似舞腰池似镜。 花落黄昏悄悄时,不闻歌吹闻钟罄。寺门敕榜金字书,尼院佛庭宽有余。 青苔明月多闲地,比屋疲人无处居。忆昨平阳宅初置,吞并平人几家地?仙去双双作梵宫。 渐恐人间尽为寺。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白居易)元和九年秋,八月月上弦。 我游悟真寺,寺在王顺山。去山四五里,先闻水潺湲。 自兹舍车马,始涉蓝溪湾。手拄青竹杖,足蹋白石滩。 渐怪耳目旷,不闻人世喧。山下望山上,初疑不可攀。 谁知中有路,盘折通岩巅。一息幡竿下,再休石龛边。 龛间长丈余,门户无扃关。俯窥不见人,石发垂若鬟。 惊出白蝙蝠,双飞如雪翻。回首寺门望,青崖夹朱轩。 如擘山腹开,置寺于其间。入门无平地,地窄虚空宽。 房廊与台殿,高下随峰峦。岩崿无撮土,树木多瘦坚。 根株抱石长,屈曲虫蛇蟠。松桂乱无行,四时郁芊芊。 枝梢袅清吹,韵若风中弦。日月光不透,绿阴相交延。 幽鸟时一声,闻之似寒蝉。首憩宾位亭,就坐未及安。 须臾开北户,万里明豁然。拂檐虹霏微,绕栋云回旋。 赤日间白雨,阴晴同一川。野绿簇草树,眼界吞秦原。 渭水细不见,汉陵小于拳。却顾来时路,萦纡映朱栏。 历历上山人,一一遥可观。前对多宝塔,风铎鸣四端。 栾栌与户牖,恰恰金碧繁。云昔迦叶佛,此地坐涅槃。 至今铁钵在,当底手迹穿。西开玉像殿,白佛森比肩。 抖擞尘埃衣,礼拜冰雪颜。叠霜为袈裟,贯雹为华鬘。 逼观疑鬼功,其迹非雕镌。次登观音堂,未到闻栴檀。 上阶脱双履,敛足升净筵。六楹排玉镜,四座敷金钿。 黑夜自光明,不待灯烛燃。众宝互低昂,碧佩珊瑚幡。 风来似天乐,相触声珊珊。白珠垂露凝,赤珠滴血殷。 点缀佛髻上,合为七宝冠。双瓶白琉璃,色若秋水寒。 隔瓶见舍利,圆转如金丹。玉笛何代物?天人施祗园。 吹如秋鹤声,可以降灵仙。是时秋方中,三五月正圆。 宝堂豁三门,金魄当其前。月与宝相射,晶光争鲜妍。 照人心骨冷,竟夕不欲眠。晓寻南塔路,乱竹低婵娟。 林幽不逢人,寒蝶飞翾翾。山果不识名,离离夹道蕃。 足以疗饥乏,摘尝味甘酸。道南蓝谷神,紫伞白纸钱。 若岁有水旱,诏使修苹蘩。以地清净故,献奠无荤膻。 危石叠四五,磊嵬欹且刓。造物者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白居易)忆在贞元岁,初登典校司。 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贞元中,与微之同登科第,俱授秘书省校书郎,始相识也。 ]肺腑都无隔,形骸两不羁。疏狂属年少,闲散为官卑。 分定金兰契,言通药石规。交贤方汲汲,友直每偲偲。 有月多同赏,无杯不共持。秋风拂琴匣,夜雪卷书帷。 高上慈恩塔,幽寻皇子陂。唐昌玉蕊会,崇敬牡丹期。 [唐昌观玉蕊,崇敬寺牡丹,花时多与微之有期。]笑劝迂辛酒,闲吟短李诗。 [辛大丘度,性迂嗜酒;李二十绅,形短能诗。故当时有迂辛短李之号。 ]儒风爱敦质,佛理尚玄师。[刘三十二敦质,雅有儒风;庾七玄师,谈佛理有可赏者。 ]度日曾无闷,通宵靡不为。双声联律句,八面对宫棋。 [双声联句,八面宫棋,皆当时事。]往往游三省,腾腾出九逵。 寒销直城路,春到曲江池。树暖枝条弱,山晴彩翠奇。 峰攒石绿点,柳宛曲尘丝。岸草烟铺地,园花雪压枝。 早光红照耀,新溜碧逶迤。幄幕侵堤布,盘筵占地施。 征伶皆绝艺,选伎悉名姬。铅粉凝春态,金钿耀水嬉。 风流夸堕髻,时世斗啼眉。[贞元末,城中复为堕马髻、啼眉妆也。 ]密坐随欢促,华樽逐胜移。香飘歌袂动,翠落衫钗遗。 筹插红螺碗,觥飞白玉卮。打嫌调笑易,饮讶卷波迟。 [抛打曲有《调笑令》,饮酒曲有《卷白波》。]残席喧哗散,归鞍酩酊骑。 酡颜乌帽侧,醉袖玉鞭垂。紫陌传钟鼓,红尘塞路歧。 几时曾暂别?何处不相随?茌苒星霜换,回还节候催。两衙多请假,三考欲成资。 运启千年圣,天成万物宜。皆当少壮日,同惜盛明时。 光景嗟虚掷,云霄窃暗窥。攻文朝矻矻,讲学夜孜孜。 策目穿如札,毫锋锐若锥。[时与微之结集策略之目,其数至百十。 ][时与微之各有纤锋细管笔,携以就试,相顾辄笑,目为毫锥。]繁张获鸟网,坚守钓鱼坻。 [谓自冬至夏,频改试期,竟与微之坚持制试也。]并受夔龙荐,齐陈晁董词。 万言经济略,三策太平基。中第争无敌,专场战不疲。 辅车排胜阵,掎味道(白居易。 5.关于佛经的诗句六祖坛经里有很多: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说通及心通 如日处虚空 唯传见法性 出世破邪宗 法即无顿渐 迷悟有迟疾 只此见性门 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 合理还归一 烦恼暗宅中 常须生慧日 邪来烦恼至 正来烦恼除 邪正俱不用 清净至无余 菩提本自性 起心即是妄 净心在妄中 但正无三障 世人若修道 一切尽不妨 常自见己过 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 各不相妨恼 离道别觅道 终生不见道 波波度一生 到头还自懊 欲得见真道 行正即是道 自若无道心 闇行不见道 若真修道人 不见世间过 若见他人非 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不非 我非自有过 但自却非心 打除烦恼破 憎爱不关心 长伸两脚卧 欲拟化他人 自须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 即是自性现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 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 邪见名世间 邪正尽打却 菩提性宛然 此颂是顿教 亦名大法船 迷闻经累劫 悟则刹那间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锁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见,何劳向什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 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 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唯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 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详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