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秋天的诗句及译文

1.描写秋天的古诗加译文

1、《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2、《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译文

月亮初升时秋露已经稀微,身着单薄的罗衣并未更换别的衣裳。

漫漫长夜满怀深情地银筝拨动,心中害怕独守空房,不忍进屋睡觉。

3、《秋词》【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

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仙鹤直冲云霄推开层云,也激发我的诗情飞向万里晴空。

4、《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5、《秋词》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译文

秋天了,山明水净,夜晚已经有霜;树叶由绿转为浇黄色,其中却有几棵树叶成红色,在浅黄色中格外显眼;

登上高楼,四望清秋入骨;才不会象春色那样使人发狂。

2.描写秋天的古诗及意思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汪诗玲0

描写秋天的古诗《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1.《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秋词》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3.《秋思》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4.《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5.《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描写夏天的诗句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描写春天的诗句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清明(杜牧)

3.关于秋的古诗,还有古诗的翻译

秋怀诗十一首(唐 韩愈)窗前两好树,众叶光薿薿。

秋风一拂披,策策鸣不已。微灯照空床,夜半偏入耳。

愁忧无端来,感叹成坐起。天明视颜色,与故不相似。

羲和驱日月,疾急不可恃。浮生虽多涂,趋死惟一轨。

胡为浪自苦,得酒且欢喜。斋白露下百草,萧兰共雕悴。

青青四墙下,已复生满地。寒蝉暂寂寞,蟋蟀鸣自恣。

运行无穷期,禀受气苦异。适时各得所,松柏不必贵。

古彼时何卒卒,我志何曼曼。犀首空好饮,廉颇尚能饭。

学堂日无事,驱马适所愿。茫茫出门路,欲去聊自劝。

归还阅书史,文字浩千万。陈迹竟谁寻,贱嗜非贵献。

丈夫意有在,女子乃多怨。古秋气日恻恻,秋空日凌凌。

上无枝上蜩,下无盘中蝇。岂不感时节,耳目去所憎。

清晓卷书坐,南山见高棱。其下澄湫水,有蛟寒可罾。

惜哉不得往,岂谓吾无能。知离离挂空悲,戚戚抱虚警。

露泫秋树高,虫吊寒夜永。敛退就新懦,趋营悼前猛。

归愚识夷涂,汲古得修绠。名浮犹有耻,味薄真自幸。

庶几遗悔尤,即此是幽屏。主今晨不成起,端坐尽日景。

虫鸣室幽幽,月吐窗冏冏。丧怀若迷方,浮念剧含梗。

尘埃慵伺候,文字浪驰骋。尚须勉其顽,王事有朝请。

斋秋夜不可晨,秋日苦易暗。我无汲汲志,何以有此憾。

寒鸡空在栖,缺月烦屡瞰。有琴具徽弦,再鼓听愈淡。

古声久埋灭,无由见真滥。低心逐时趋,苦勉祗能暂。

有如乘风船,一纵不可缆。不如觑文字,丹铅事点勘。

岂必求赢馀,所要石与甔。主卷卷落地叶,随风走前轩。

鸣声若有意,颠倒相追奔。空堂黄昏暮,我坐默不言。

童子自外至,吹灯当我前。问我我不应,馈我我不餐。

退坐西壁下,读诗尽数编。作者非今士,相去时已千。

其言有感触,使我复凄酸。顾谓汝童子,置书且安眠

丈夫属有念,事业无穷年。知霜风侵梧桐,众叶著树乾。

空阶一片下,琤若摧琅玕。谓是夜气灭,望舒霣其团。

青冥无依倚,飞辙危难安。惊起出户视,倚楹久汍澜。

忧愁费晷景,日月如跳丸。迷复不计远,为君驻尘鞍。

知暮暗来客去,群嚣各收声。悠悠偃宵寂,亹亹抱秋明。

世累忽进虑,外忧遂侵诚。强怀张不满,弱念缺已盈。

诘屈避语阱,冥茫触心兵。败虞千金弃,得比寸草荣。

知耻足为勇,晏然谁汝令。知鲜鲜霜中菊,既晚何用好。

扬扬弄芳蝶,尔生还不早。运穷两值遇,婉娈死相保。

西风蛰龙蛇,众木日凋槁。由来命分尔,泯灭岂足道。

秋雨联句万木声号呼,百川气交会。--孟郊庭翻树离合,牖变景明蔼。

--韩愈潈泻殊未终,飞浮亦云泰。--孟郊牵怀到空山,属听迩惊濑。

--韩愈檐垂白练直,渠涨清湘大。--孟郊甘津泽祥禾,伏润肥荒艾。

--韩愈主人吟有欢,客子歌无奈。--孟郊侵阳日沈玄,剥节风搜兑。

--韩愈坱圠游峡喧,飕飗卧江汰。--孟郊微飘来枕前,高洒自天外。

--韩愈蛩穴何迫迮,蝉枝扫鸣哕。--孟郊楥菊茂新芳,径兰销晚馤。

--韩愈地镜时昏晓,池星竞漂沛。--孟郊欢呶寻一声,灌注咽群籁。

--韩愈儒宫烟火湿,市舍煎熬忲。--孟郊卧冷空避门,衣寒屡循带。

--韩愈水怒已倒流,阴繁恐凝害。--孟郊忧鱼思舟楫,感禹勤畎浍。

--韩愈怀襄信可畏,疏决须有赖。--孟郊筮命或冯蓍,卜晴将问蔡。

--韩愈庭商忽惊舞,墉禜亦亲酹。--孟郊氛醨稍疏映,雺乱还拥荟。

阴旌时摎流,帝鼓镇訇磕。--韩愈枣圃落青玑,瓜畦烂文贝。

贫薪不烛灶,富粟空填廥。--韩愈秦俗动言利,鲁儒欲何匄。

深路倒羸骖,弱途拥行轪。--孟郊毛羽皆遭冻,离褷不能翙。

翻浪洗虚空,倾涛败藏盖。--孟郊吾人犹在陈,僮仆诚自郐。

因思征蜀士,未免湿戎旆。--韩愈安得发商飙,廓然吹宿霭。

白日悬大野,幽泥化轻壒。--韩愈战场暂一干,贼肉行可脍。

--韩愈搜心思有效,抽策期称最。岂惟虑收获,亦以求颠沛。

--孟郊禽情初啸俦,础色微收霈。庶几谐我愿,遂止无已太。

--韩愈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中秋登楼望月米芾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望汉月 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

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

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鹧鸪天吹破残烟入夜风。

一轩明月上帘栊。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

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十二时(秋夜)晚晴初,淡烟笼月,风透蟾光如洗。

觉翠帐、凉生秋思。渐入微寒天气。

败叶敲窗,西风满院,睡不成还起。更漏咽、滴破忧心,万感并生,都在离人愁耳。

天怎知、当时一句,做得十分萦系。夜永有时,分明枕上,觑著孜孜地。

烛暗时酒醒,元来又是梦里。睡觉来。

4.描写秋天的古诗带诗意

秋词(二首) 刘禹锡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译文】 其一:自古以来的人们都说秋天是悲凉的,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万里晴空,一只仙鹤飞在云上, 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其二:秋天来了,山明水净,夜晚已经有霜;树叶由绿转为焦黄色,其中却有几棵树叶成红色,在浅黄色中格外显眼;登上高楼,四望清秋入骨;才不会像春色那样使人发狂。 赏析 诗人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同意他们的悲观失望的情感。他针对这种寂寥之感,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他指引人们看那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鸿图。显然,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所以诗人说,“便引诗情到碧霄”。“诗言志”,“诗情”即志气。人果真有志气,便有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寥。这就是第一首诗的主题思想。 这两首《秋词》主题相同,但各写一面,既可独立成章,又是互为补充。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气以励志,色以冶情。所以赞秋气以美志向高尚,咏秋色以颂情操清白。景随人移,色由情化。景色如容妆,见性情,显品德。春色以艳丽取悦,秋景以风骨见长。第二首的前二句写秋天景色,诗人只是如实地勾勒其本色,显示其特色,明净清白,有红有黄,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然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令人敬肃。谓予不信,试上高楼一望,便使你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净,心情肃然深沉,不会像那繁华浓艳的春色,教人轻浮若狂。末句用“春色嗾人狂”反比衬托出诗旨,点出全诗暗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运用巧妙。 这是两首抒发议论的即兴诗。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蕴,也有艺术魅力,发人思索,耐人吟咏。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过,艺术是思想的结晶,“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因而能唤起人们的想象、形象和深刻的美感。刘禹锡这两首《秋词》给予人们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气和素色,更唤醒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飘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红艳艳胜过二月的花。 赏析

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远上秋山的石头小路,首先给读者一个远视。山路的顶端是白云缭绕的地方。路是人走出来的,因此白云缭绕而不虚无缥缈,寒山蕴含着生气,“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然而这只是在为后两句蓄势,接下来诗人明确地告诉读者,那么晚了,我还在山前停车,只是因为眼前这满山如火如荼,胜于春花的枫叶。与远处的白云和并不一定看得见的人家相比,枫林更充满了生命的纯美和活力。

5.描写秋天的古诗加译文

1、《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译文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2、《秋夜曲》【唐】王维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译文月亮初升时秋露已经稀微,身着单薄的罗衣并未更换别的衣裳。

漫漫长夜满怀深情地银筝拨动,心中害怕独守空房,不忍进屋睡觉。3、《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译文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

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

一只仙鹤直冲云霄推开层云,也激发我的诗情飞向万里晴空。4、《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

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5、《秋词》唐.刘禹锡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译文秋天了,山明水净,夜晚已经有霜;树叶由绿转为浇黄色,其中却有几棵树叶成红色,在浅黄色中格外显眼;登上高楼,四望清秋入骨;才不会象春色那样使人发狂。

相关
上一篇
诗经释注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