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鹿寨中描写山林景色的诗句是什么

1.描写“山林美景”的诗句有哪些

1.《清明二首》其一

唐代:杜甫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

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

虚沾焦举为寒食,实藉严君卖卜钱。

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2.《山中》

唐代: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3.《山行》

唐代: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商山早行》

唐代: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5.《暮秋山行》

唐代:岑参

疲马卧长坂,夕阳下通津。

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

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

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辰。

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

况在远行客,自然多苦辛。

6.《题柳》

唐代:温庭筠

杨柳千条拂面丝,绿烟金穗不胜吹。

香随静婉歌尘起,影伴娇娆舞袖垂。

羌管一声何处曲,流莺百啭最高枝。

千门九陌花如雪,飞过宫墙两自知

2.山居秋暝中描写山林中的景色得诗句有哪些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的泉水在碧石上流淌。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晃动处渔船轻轻摇荡。

空山雨后景色清丽,人们喜悦劳动的特点

这首山水名篇,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景色特点就是清新自然,宛如世外桃源.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释:

1.暝:夜,晚.此指傍晚.

2.随意:任凭.

描写林中景色的是上阙的两联(顶联和颔联)——说白了就是前四句.

这首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啊!又由于这里人迹罕到,“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了.“空山”二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洌,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称赞两位贤隐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他曾说:“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献始兴公》)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挥洒,毫不着力.象这样又动人又自然的写景,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非一般人所能学到.

后四句写的是人物活动和作者的作者的感慨.

3.古诗鹿寨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古诗《鹿寨》的诗意:

空阔的山中,看不见一个人,但偶尔能听见有人说话的声音。

夕阳的余辉射入茂密的林中,又映照在绿绿的苔藓上

【原文】

鹿寨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赏析】

第一句开头两字“空山”立刻让人想到一个仿佛映入眼帘的画面,连亘数里,方圆数里的山,让人顿生寂寥幽深之感。山里不见人,只有诗人在静静的看着。他眺望远方,他思索人生,他的思想可以恣意的随心而飘。可这虽“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人在此山中虽然没有看到人的踪影,但听到了人的说话声,不知道是山里太死寂了,还是诗人的心太超脱尘世了?按理来说,山里有生灵,有鸟儿喳喳,有溪水潺潺,可这在诗人那里好像都不存在了,只有人语响,可能是诗人的心太寂静了。从另一方面,此种衬托的手法,即以动衬静更能达到写静的效果,把诗人心中想要追求的静表达了出来,虽有人语,但给人感觉是一种超脱尘世的静,好比经常形容静的一句话“静的连根针掉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到”这里把静与针掉地上联系起来,而诗中是把静与人语响联系起来,都能够印证“禅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是以有声来描写无声,以此显示是多么的寂寥。

诗人在景静与心静的状态中,看到了几束光线,可以想象在非常静的情况下,哪怕一点点斑驳都能引起一个人的注意,况且这山林茂密,有“深林”两字可以看出。此处树林给人一种深邃之感的,光线透过深林折射进去,有照在了青苔上,此景给我的感觉林子很阴暗。此处是关于光的描写,幽深的色!

此诗一二句是声的描写,三四句是光的描写,光,声相交融,仿佛一幅可以变换的画在读诗之中慢慢的飘进你的眼帘!

【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早年信道,后期因社会打击彻底禅化。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4.鹿寨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这首诗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空山深林中的幽静景色。表达了作者在深幽的修禅过程中的豁然开朗

1. 前两句以人的话语声来反衬空山的幽静,着重从听觉方面描写环境的寂静。

2. 后两句以明亮的夕阳返光,反衬出山林深处的幽暗,是从视觉上来描写环境的幽美。听觉与视觉相结合,构成一幅空山人语、深林夕照的画面。诗中写返照的阳光、幽暗的树林、深绿的青苔,色彩丰富、绚丽。空山中有“人语”,深林中有阳光,使描写的环境有了生字。这样描写有声有色,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5.形容山林美景的诗句

《山居秋暝》作者:王维【唐代】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过香积寺 作者: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代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 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 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 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 愁倚两三松。

6.描写山林美景的诗句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望敬亭山》)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风雪夜归人》)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