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明朗的词语【炳炳娘烺】:炳、娘:明亮,鲜明。形容文章的辞采声韵非常明朗铿锵。 【不阴不阳】:比喻态度不明朗,模棱两可。 【大势已见】:局势的发展趋向已可以看得很清楚。指斗争双方胜负存亡的结果已经明朗。 【点胸洗眼】:指一洗尘俗,使人豁然明朗。 【二分明月】:古人认为天下明月共三分,扬州独占二分。原用于形容扬州繁华昌盛的景象。今用以比喻当地的月色格外明朗。 【风清月明】:微风清凉,月光明朗。形容夜景美好。同“风清月朗”。 【华星秋月】:像星星那样闪闪发光,如秋月那样清澈明朗。形容文章写得非常出色。 【旷若发蒙】:旷:空旷;开阔。蒙:眼睛失明。眼前突然开阔明朗,好像双目失明的人忽然看见了东西。亦比喻使人头脑忽然开窍,明达起来。 【朗月清风】:明朗的月色,清新的和风。 【明月入抱】:抱:怀抱。比喻美好的情景进入心怀,心胸开阔明朗。 【晴云秋月】:晴空飘浮的白云,秋高气爽时的明月。比喻人胸襟高洁明朗。 【秋月华星】:如秋月那样清澈明朗,像星星那样闪闪发光。形容文章写得非常出色。 【天高气爽】:形容秋天天空高远明朗、气候凉爽宜人。 【天朗气清】:朗:明朗。形容天空晴朗,空气清新。 2.描写晨景的诗句题破山寺后禅院——[唐]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春日晨景 五更天欲晓,三月春渐浓. 两岸轻烟杨柳绿,一园细雨杏花红. 堂前住燕子,篱下飞鸣虫. 清荷浮水层层碧,小草漫坡片片青. 江边晨景: 忆江南——唐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如果满意望采纳 3.形容突然明白的词语大彻大悟、大梦初醒、恍然大悟、憬然有悟、如梦初醒 一、大彻大悟 [ dà chè dà wù ] 【解释】:彻:明白;悟:领会。形容彻底醒悟。 【出自】:元·郑德辉《伊尹耕莘》楔子:“盖凡升天之时,先参贫道,授与仙诀,大彻大悟后,方得升九天朝真而观元始。” 【译文】:这是因为升天的时候,我先参悟了道,教授与我仙诀,彻底醒悟之后,才能登九天朝真来看过去未来。 二、大梦初醒 [ dà mèng chū xǐng ] 【解释】:象做了一场大梦才醒。比喻被错误的东西蒙蔽了许久,开始醒悟过来。 【出自】:战国 庄子《庄子·齐物论》:“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 【译文】:突然觉悟过来,然后知道这是个大梦啊。 三、恍然大悟 [ huǎng rán dà wù ] 【解释】: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五:“简蒙指教,豁然大悟。” 【译文】:简承蒙指教,一下子明白过来。 四、憬然有悟 [ jǐng rán yǒu wù ] 【解释】:憬然:觉悟的样子。有所觉悟。 【出自】:周 孔子编订《诗经·颂泮水》:“憬彼淮夷,来献其琛。”朱熹:“憬,觉悟也。” 【译文】:“觉悟过来那淮夷,来进献他们琛。“朱熹:“裴憬,觉悟啊。” 五、如梦初醒 [ rú mèng chū xǐng ] 【解释】:象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出自】: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寡人闻仲之言,如梦初醒。” 【译文】:我听说管仲的话之后,刚刚明白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