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首简单的宋词.十首简单的宋词【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采桑子】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清平乐·村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2.带"蔚"字的诗词/search.asp自己去找找吧 荟兮蔚兮,南山朝隮。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下有张仲蔚,披书案将朽。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云夫首唱寒玉音,蔚章继和春搜吟。 唯有蔚章于我分,深于同在翰林时。 始蔚蝉鸣柳,俄看雪间梅。 谁念张仲蔚,还依蒿与蓬。 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 江南仲蔚多情调,怅望春阴几首诗。 仲蔚欲知何处在,苦吟林下拂诗尘。 蔚兮朝云,沛然时雨。 聊安张蔚庐,讵扫陈蕃室。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谁怜张仲蔚,日暮反蒿莱。 彼蔚者竹,萧其森矣。 舍西崖峤壮,雷雨蔚含蓄。 蓐收困用事,玄冥蔚强梁。 学蔚醇儒姿,文包旧史善。 曀其蔚兮,不可以游息。 自从分付益州来,便蔚有、隆中人望。 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 东风送寒去,蔚温温香縠。 3.唐诗如瓷,宋词如纱阅读答案唐诗宋词,中国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双子星座。 打开一本唐诗集,仿佛走进了一座瓷器馆,高贵的瓷器穿越时空,静静展示它们的美。它们带着岁月的味道,什么都不能掩饰它们的光辉。无论典雅,活泼,庄重,灵动,都动人心弦;无论长短,都精致细腻。只有那样伟大的时代,能造就那样伟大的美。 唐诗讲究对仗,讲究押运,讲究形音意的统一;瓷器讲究形态,讲究对称,讲究形态花纹色彩的和谐。 瓷器讲究好料,上好的泥料是千百年地质变迁土质沉积的结果,有了好料,想做什么,信手拈来,再细细的塑形,上彩,描花,精打细磨,直至烧出成品。唐诗也是文化沉积的结果,是反复推敲凝练的文学结晶。 唐诗和瓷器都讲究韵味,火侯不足,意犹未尽;火候太过,犹显不及。只有炼成“雨过天晴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才是最佳状态。 诗和瓷的灵感之作,是用料,手法,火候都恰到好处,仿佛无意之间,却又浑然天成。 唐诗和瓷器,是中国人的哲学,无论长短大小,悲喜情仇,都不能失去分寸方圆。中国人讲究心有城府,城府,无论里面多么五光十色,表面永远整整齐齐;一首诗看来几十个字平淡无奇,意味却一延千里,像中国的象棋,尺寸之间的棋盘,承载着金戈铁马,平淡间,是杀气腾腾,气象万千。 宋词是袅袅轻烟,是细语碎花荫,是一段闲愁,剪不断,理还乱,直触灵魂。无论远看近看,都是艺术品;红楼里面讲纱窗的上品叫做软烟罗,因为用它们“做了帐子,糊了窗屉,远远的看着,就似烟雾一样”; 软烟罗有四个颜色:一样雨过天晴,一样秋香色,一样松绿的,一样就是银红的,又叫作`霞影纱 .美丽的名字,美丽的纱;宋词深沉活泼,激昂伤感,大江东去晓风残月,美丽的词牌名,在缥缈流动间; 宋词最初触动我们的,正是以它的柔软和伤感,它淡淡的情怀。宋词似乎更容易上口,更随意,虽然词牌名规定了它的形式;它是中国的散文诗,是繁华之后的繁华,梦境之上的梦境 。“衣食足而知礼节,仓廪实而知荣辱”只有宋朝这样雍容华贵的朝代,才能产生这样直逼心灵的作品。 很庆幸生在中国,继承了这样的文化。唐诗宋词的美丽,足以让我们驻足观赏,至少值得每一个国人由衷的尊重。 4.带"蔚"字的诗词/search.asp自己去找找吧荟兮蔚兮,南山朝隮。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下有张仲蔚,披书案将朽。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云夫首唱寒玉音,蔚章继和春搜吟。 唯有蔚章于我分,深于同在翰林时。始蔚蝉鸣柳,俄看雪间梅。 谁念张仲蔚,还依蒿与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 江南仲蔚多情调,怅望春阴几首诗。仲蔚欲知何处在,苦吟林下拂诗尘。 蔚兮朝云,沛然时雨。聊安张蔚庐,讵扫陈蕃室。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谁怜张仲蔚,日暮反蒿莱。 彼蔚者竹,萧其森矣。舍西崖峤壮,雷雨蔚含蓄。 蓐收困用事,玄冥蔚强梁。学蔚醇儒姿,文包旧史善。 曀其蔚兮,不可以游息。自从分付益州来,便蔚有、隆中人望。 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东风送寒去,蔚温温香縠。 5.宋朝的历史,如宋词等简介 宋词是宋代最有特色的文学样式上词,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叫做“词牌”,依调填词叫“依声”.词别名“长短句”( 在宋代以后,可以说长短句是词的别名,但是在北宋时期,长短句却是词的本名;在唐代,长短句还是一个诗体名词). 派别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还有一种为花间派. 宋词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秦观、晏殊、晏几道、周邦彦、姜夔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苏轼、岳飞、陈亮、陆游、欧阳修等. 花间派的代表人物:温庭筠等. 价值 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戏剧小说输送了养分.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人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初期 词的初期极尽艳丽浮华,流行于市井酒肆之间,是一种通俗的艺术形式,五代时期的《花间集》就很明显地展露了词美丽绚烂的文采,但是这期间的词题材还仅限于描写闺情花柳、笙歌饮宴等方面,可以说还显得很“小气”.虽然艺术成就上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准,但是在思想内涵上层次还不够.宋代初期的词一开始也是沿袭这种词风,追求华丽词藻和对细腻情感的描写.像曾因写过“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而得罪了仁宗皇帝的柳永,郁郁不得志,一生就流连于歌坊青楼之间,给歌妓们写写词.所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当时的词被认为是一种粗俗的民间艺术,不登大雅之堂,以至于宋朝的晏殊在当上宰相之后,对于他以前所做的词都不承认是自己写的.宋朝的艳妓之多,水平之高为其它朝代所罕有,她们和宋朝的才子们一起共同推动了词这一新兴艺术形式在民间的广泛流传. 升华 但是,随着词在宋代的文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词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充实和提高.“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奠定了边塞词在宋词中的地位,使只闻歌筵酒席、宫廷豪门、都市风情、脂粉相思之类的世人一新耳目.到苏轼词首开豪放词风,宋词已经不仅限于文人士大夫寄情娱乐和表达儿女之情的玩物,更寄托了当时的士大夫对时代、对人生乃至对社会政治等各方面的感悟和思考.宋词彻底跳出了歌舞艳情的巢窠,升华为一种代表了时代精神的文化形式.编辑本段发展历程 起源 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从此,词与音乐分离,形成一种句子长短不齐的格律诗.五、七言诗句匀称对偶,表现出整齐美;而词以长短句为主,呈现出参差美. 发展 宋词的发展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晏殊、张先、晏几道、欧阳修等承袭“花间”余绪,为由唐入宋的过渡;第二个阶段,柳永、苏轼在形式与内容上所进行的新的开拓以及秦观、赵令畤、贺铸等人的艺术创造,促进宋词出现多种风格竞相发展的繁荣局面;第三个阶段,周邦彦在艺术创作上的集大成,体现了宋词的深化与成熟.这三个阶段在时间上非截然分开,而是互相交错在一起的;就其发展演变的实际情况看,继承与创新也不是相互脱节的. 唐代从西域传入的各民族的音乐与中原旧乐渐次融合,并以胡乐为主产生了燕乐.原来整齐的五、七言诗已不适应,于是产生了字句不等、形式更为活泼的词. 高峰 由于词在晚唐、五代、宋初多是酒席宴前娱宾遣兴之作,故有“词为小道、艳科”、“诗庄词媚”之说.随着词的发展,经柳永、苏轼,逐渐扩大了词的题材,至辛弃疾达到高峰,成为和诗歌同等地位的文学体裁.编辑本段词的类别 大致有5种: 1、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以内)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有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2、按音乐性质分,词可分为令、引、慢、三台、序子 、法曲、大曲、缠令、诸宫调九种. 3、按拍节分,常见有四种:令,也称小令,拍节较短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长之的;近,以音调相近,从而引长的;慢,引而愈长的. 4、按创作风格分,大致可以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5、按词牌来源分. 关于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 ⑴本来是乐曲的名称.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象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宜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⑵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