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三月的诗句《诗经·小雅·出车》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初春小雨—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春日--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行—贾岛 去去行人远,尘随马不穷。旅情斜日后,春色早烟中。 流水穿空馆,闲花发故宫。旧乡千里思,池上绿杨风。 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春云--韦庄 春云春水两溶溶,倚郭楼台晚翠浓。 山好只因人化石,地灵曾有剑为龙。 官辞凤阙频经岁,家住峨嵋第几峰。 王粲不知多少恨,夕阳吟断一声钟。 春思--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送别--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2.有关三月三的诗词有哪些1、《上巳日忆江南禊事》 唐代:张志和 黄河西绕郡城流,上巳应无祓禊游。 为忆渌江春水色,更随宵梦向吴洲。 祓禊,是三月三一个重要的习俗。每年于春季上巳日在水边举行祭礼,洗濯去垢,消除不祥,叫祓禊。 2、《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 唐代:徐彦伯 晴风丽日满芳洲,柳色春筵祓锦流。 皆言侍跸横汾宴,暂似乘槎天汉游。 三月三,上巳节,“阳气清明,祁祁甘雨,膏泽流盈,习习祥风”,如此良辰美景,正是文人雅士集会水滨,流觞取饮,吟诗作文的盛日。 3、《三月三日》 东晋:庾阐 心结湘川渚,目散冲霄外。 清泉吐翠流,渌骿漂素濑。 悠想盼长川,轻澜渺如带。 4、《上巳日恩赐曲江宴会即事》 唐代:白居易 赐欢仍许醉,此会兴如何。 翰苑主恩重,曲江春意多。 花低羞艳妓,莺散让清歌。 共道升平乐,元和胜永和。 5、《酬乐天三月三日》 唐代:元稹 旧年此日花前醉,今日花时病里销。 独倚破帘闲怅望,可怜虚度好春朝。 三月三,又名踏青节。谚曰:“寻春直须三月三。”今陕西尚有“踏青屐”之说。 6、《三日寻李九庄》 唐代:常建 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 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 7、《三月三日雨中遣闷十绝句》 宋代:杨万里 村落寻花特地无,有花亦自只愁予。 不如卧听春山雨,一阵繁声一阵疏。 3.有关三月的诗词春望 作者:【杜甫】 年代:【唐】 体裁:【五律】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三月三日曲水集诗 [作者]:谢惠连 [年代]:南北朝 四时着平分。 三春禀融烁。 迟迟和景婉。 夭夭园桃灼。 携朋适郊野。 昧爽辞鄽廓。 蜚云兴翠岭。 芳飙起华薄。 解辔偃崇丘。 藉草绕回壑。 际渚罗时{ 4.求描写农历三月初三的诗句《上巳谢王丰父惠酒》 风雩三月初三日 禊事宣和胜永和 又见会稽王内史 兰亭对酒爱新鹅 《都门杂咏》 三月初三春正长, 蟠桃宫里看烧香。 沿河一带风微起, 十丈红尘匝地扬。 三月初三来历: 农历三月初三为我国传统令节,与“上巳节”、“清明节”、“踏青节”等都有密切的关连。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又是重要的歌舞节日,其中以壮族为最。由于是日的活动以对歌为主,故亦称“歌圩节”、“歌婆节”等,亦简称“歌节”。 同时三月初三也是我国的情人节。中国的情人节有两个:一个是农历的三月三;一个是农历的七月七。 农历三月三的情人节:三月三的情人节由来已久。 又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又说,三月三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娲抟土造人,繁衍后代,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拜人祖。 5.关于三月的诗词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蝶恋花 宋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木兰花 宋 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送春 宋 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6.和月有关的诗句有哪些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无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5、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7、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8、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9、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0、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7.关于阳春三月的诗词1、《诗经·小雅·出车》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2、《初春小雨》韩愈,唐代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3、《春夜喜雨》杜甫,唐代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春思》李白,唐代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5、《江南春》杜牧,唐代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阳春三月指的是阴历的三月。 汉代 刘安在其所著的《淮南子》称:“春分后……加十五日指乙则清明风至。”这清明风至之时正值阳春三月,故“清明节”也有“三月节”之称。 阳春三月天气新,湖中丽人花照春。满船罗绮载花酒,燕歌赵舞留行云。五月湖中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形容天气温暖的意思,古人在这个时候,穿青色的衣服,出游乘的车,亦刷成青色。 8.关于三月份节日的古诗有什么巳节(古代的妇女节) 杜甫《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 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 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 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 翠微盍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 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 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 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 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 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 宾从杂遝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 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频, 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 慎莫近前丞相嗔。 三月三十日 朝代 :宋 作者 :赵蕃 正是春时病不聊,未嫌风雨送今朝。 今年红蕊明年在,此日繁阴后日凋。 诗癖不除终作崇,鬓霜无种自能饶。 平生吟友俱安在,寥落天涯不可招。 欧阳修 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 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 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少年游 阑干十二独凭春 晴碧远连云 千里万里 二月三月 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 江淹浦畔 吟魄与离魂 那堪疏雨滴黄昏 更特地、忆王孙 李白 古风(咸阳二三月)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绿帻谁家子?卖珠轻薄儿。 日暮醉酒归,白马骄且驰。 意气人所仰,冶游方及时。 子云不晓事,晚献《长杨辞》。 赋达身已老,草《玄》鬓若丝。 投阁良可叹,但为此辈嗤。 夏完淳 婆罗门引.春尽夜 晚鸦飞去, 一枝花影送黄昏。 春归不阻重门。 辞却江南三月, 何处梦堪温? 更阶前新绿, 空锁芳尘。 随风摇曳云。 不须兰棹朱轮。 只有梧桐枝上, 留得三分。 多情皓魄, 怕明宵、还照旧钗痕。 登楼望、柳外销魂。 《悯农》(一)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苦。 《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悯农》(二)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妇犹饿死。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凉州词 (唐)王维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思乡篇)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虞美人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九月九日 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国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 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槲(hú)叶落山路, 枳(zhǐ)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 凫(fú)雁满回塘。 黄鹤楼(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 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送别篇) 易水送别 (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 惜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赠汪伦 (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淮上与友人别 (唐)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扬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