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春风松的诗句古诗

一、关于松树的诗句

东晋女诗人谢道韫《拟嵇中散咏松诗》 遥 远 山 上 松 , 隆 冬 不 能 凋 。

愿 想 游 下 憩 , 瞻 彼 万 仞 条 。 腾 跃 未 能 升 , 顿 足 俟 王 乔 。

时 哉 不 我 与 , 大 运 所 飘 摇 。 乐府 艳歌行 南山石嵬嵬,松柏何离离。

上枝拂青云,中心十数围。洛阳发中梁,松树窃自悲。

斧锯截是松,松树东西摧。特作四轮车,载至洛阳宫。

观者莫不叹,问是何山材。谁能刻镂此?公输与鲁班。

被之用丹漆,薰用苏合香。本自南山松,今为宫殿梁。

魏 刘桢《赠从弟》三首之二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本有性。

南朝 梁 范云《咏寒松诗》 修条拂层汉,密叶障天浔。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

全唐诗 李峤 郁郁高岩表,森森幽涧陲。鹤栖君子树,风拂大夫枝。

百尺条阴合,千年盖影披。 岁寒终不改,劲节幸君知。

柳宗元 孤松 孤松停翠盖,托根临广路。不以险自防,遂为明所误。

幸逢仁惠意,重此藩篱护。犹有半心存,时将承雨露。

李商隐 高松 高松出众木,伴我向天涯。客散初晴后,僧来不语时。

有风传雅韵,无雪试幽姿。上药终相待,他年访伏龟。

夏言 九里松 百盘云蹬八千峰,飞盖穿行夹道松。长昼风雷惊虎豹,半空鳞甲舞蛟龙。

江涛夜合秋声壮,湖雨春添黛色浓。欲籍丹青图直干,恨无韦偃得相从。

李商隐《题小松》: 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

一年几变枯荣事,百尺方资柱石功。为谢西园车马客,定悲摇落尽成空。

杜荀鹤《小松》: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杜甫 严郑公阶下新松 弱枝岂自负,移根方尔瞻。细声侵玉帐,疏翠近珠帘。

未件紫烟集,虚蒙清露沾。 何当一百长,欹盖拥高檐。

白居易 涧底松 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谁谕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

金张世禄黄宪贤,牛衣寒贱貂禅贵。貂禅与牛衣,高下虽有殊;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

君不见: 沈沈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 。

二、有关春风的古诗

古诗咏春风

冬去春来,春风习习,给人们带来的是盎然的春意、温暖的生活。因而,自古以来,诗人们对春风情有独钟,以其生花妙笔一次又一次地吟咏之。在中国古代诗人们的笔下,春风富有春意,又是异彩纷呈的。

——春风是温暖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南宋志南和尚的诗句便从人的触觉方面直言春风和煦而无寒意。“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南溪早春》),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这两句诗也同样写出了徐徐春风的和煦温暖。

——春风是柔和的。南朝齐时的王俭在其《春诗》(二首之一)中杌ㄒ±醋葱创悍缰骸扒岱缫≡踊ā保闱〉胶么Φ匦闯隽舜悍绲那崛嶂D铣菏È撕窝贰队酱悍纭分械牧骄涫¡熬登捌浞郏偕舷煊嗌保熬浯邮泳踅嵌茸拍£磁佣跃涤孟惴燮肆常湎碌姆勰└悍缫淮担惴追咨谄穑缓缶浯犹踅嵌认卤剩赐褡،蒲锏那偕诖悍绲那岱髦麓Ë偷皆洞Γ萑恢皇S嘁簦苍仙痪坡瓶晌拧U庋簿徒´悍绲娜岷椭葱吹梦┟钗┬ぁ?br>

——春风是忙碌的。南宋诗人方岳有一首题为《春思》的诗:“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外行;与燕作泥蜂酿蜜,才吹小雨又须晴。”此诗写春风与花柳一路同行,为燕子作泥、蜜蜂酿蜜创造条件,又吹来潇潇春雨,且即时放晴。春风的忙碌,从这组传神的动态描写之中可窥见一斑。

——春风是通人性的。“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劳劳亭》),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句,写春风似乎知道人间的离别之苦,故意不吹柳条使之发青。在李白的笔下,春风多么通人性!“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春兴》),这是唐代诗人武元衡的诗句,写春风善解游子的乡思,为之吹送乡梦,在这里,春风成了多情之人。“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新城道中二首》之一),宋代大诗人苏轼的这两句诗,写春风仿佛知道“我”这羁旅之人要去山里而特意吹断了积雨,化无情为有情,写活了春风。宋代另一位著名诗人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半山春晚即事》),以写人的动作的词“取”、“酬”来写春风,使之有情感、通人性,与李诗、武诗和王诗异曲同工,各尽其妙。

——春风是神奇的。在诗人们的笔下,春风就像一把奇特的剪刀,可裁出柳叶、杏桃,以及众多的绿叶、红花等:“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孟浩然《咏柳》);“春风骋巧如剪刀,先裁杨柳后杏桃”(宋·梅尧臣《东城送运判马察院》);“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宋·黄庶《探春》)。春风是不可抗拒的生命力的象征,是给自然物带来新生的使者。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写“离离原上草”被野火烧了之后,让春风一吹又生长起来,既反映出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又显示了春风的神奇力量。唐代诗人孟郊的诗句“春风朝夕起,吹绿日日深”(《连州吟》),写春风吹得大地绿草越长越盛;宋代著名诗人王安石脍炙人口的诗句“春风自绿江南岸”(《泊船瓜洲》),写春风所到之处,百草萌生,一片新绿,生机盎然,也都是对春风神奇力量的形象写照。

古诗写春风和煦柔和,这是写实;而写春风通人性,似剪刀裁出柳叶、杏桃等,则是文学中的移情现象。移情于春风,更可写活春风。古诗咏春风的技法,值得我们“古为今用”

三、关于松的诗句古诗词

一、青松 【作者】陈毅 【朝代】现代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译文 厚厚的一层雪压在松枝上,这青松又高又直。

要想知道这青松又多么纯洁多么高大,那就要等到树上那层厚厚的雪化了之后才能看到。 二、赠从弟(其二) 【作者】刘桢 【朝代】魏晋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译文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三、书院二小松 【作者】李群玉 【朝代】唐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译文 一双幽暗的松树在尘世出现,数粒稚嫩而翠绿的小松初生的枝叶挂在二尺高的松树上,从此静静的书窗外可以听这细微的松声,如琴声一般常伴着读书人。

四、寻隐者不遇 【作者】贾岛 【朝代】唐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童子他的师傅到哪里去了?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还指着高山说,就在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五、寻雍尊师隐居 【作者】李白 【朝代】唐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译文 群峰陡峭上摩碧天,逍遥世外不用记年。拨开浓云寻找古老的山间古道,奇树听那涂涂的流泉。

温暖的花丛中卧着青牛,高高的松枝上有白鹤在眠。与雍辱师交谈起来一直到江水已笼罩在暮色里,我只好独自走下烟云弥漫的寒山。

四、关于春风的诗句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暗香留不住,多事是春风。蒋锡震《梅花》

连夜深山雨,春风应未多。(恽格《晓起》

紫恨红愁千万种,春风吹入此中来。(沈固《折花仕女》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于谦《除夜宿太原寒甚》)

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外行。(方岳《春思》)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李白《春思》)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州》)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白居易《春秋》)

惟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杨巨源《和练袖才杨柳》)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杨万里《兰花》)

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杨万里《腊前月季

五、描写春草、春风、松、梅、兰、菊的古诗(全文)

春草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春风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松树

【唐】白居易

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

雪梅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唐·王勃

春庄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

唐·唐彦谦

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

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

⑴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⑵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题菊花》)

六、关于松的古诗

赞松诗选 咏松 觅因 躯似盘龙叶似针,凌霜傲雪示芸生。

悬崖倒挂撑天立,云阙扶摇拔地升。 绿染八荒滋有色,荫庇四季润无声。

古来多少春秋笔,总把忠魂喻象征。 七律---咏松 作者:阿浩 四季长青叶弄针,风霜雨雪等闲生。

巅峰峭壁撑天立,涧谷平坡托日升。 暮色英姿呈幻影,朝晖品格显原真。

青山绿水栋梁志,愿献干躯报育恩 【松】 霜寒枝更劲, 崖峭揽怀中。 天地囤真气, 不摇杨柳风。

【尚书都堂瓦松】李晔2 华省秘仙踪,高堂露瓦松。 叶因春后长,花为雨来浓。

影混鸳鸯色,光含翡翠容。 天然斯所寄,地势太无从。

接栋临双阙,连甍近九重。 宁知深涧底,霜雪岁兼封。

青松 大雪压青松,青松高且直。 白雪层层压,青绿更易识。

覆盖与披戴,相映见奇异。 不辞烈风吹,风吹更挺立。

反视杨与柳,随风而委迤。 俯仰尽由人,岂能与松齐? 赞兰诗选 幽兰操 韩 愈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

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

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唐•王勃 春庄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 唐•唐彦谦 兰 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

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 唐•唐彦谦 兰 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

于焉忽相见,岁宴将如何。 唐•施肩吾 兰渚泊 家在洞水西,身作兰渚客。

天昼无纤云,独坐空江碧。 唐•马戴 秋思 亭树霜散满,野塘凫鸟多。

蕙兰不可折,楚老徒悲歌。 唐•李世民 芳兰 春晖开禁苑,淑景媚兰场。

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唐•李白 孤兰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非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唐•张九龄 感遇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唐•无可 兰 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

过门阶露叶,寻泽径连香。 畹静风吹乱,亭秋雨引长。

灵均曾采撷,纫佩挂荷裳。 唐•李峤 兰 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

英浮汉家酒,雪丽楚王琴。 广殿清香发,高台远吹吟。

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 唐•崔涂 幽兰 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春风到每迟。

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 唐•杜牧 兰溪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 唐•刘禹锡 重送鸿举师赴江陵 西北秋风凋蕙兰,洞庭波上碧云寒。

茂陵才子江陵住,乞取新诗合掌看。 唐•刘商 与于中丞 万倾荒林不敢看,买山客足拟求安。

田园失计全芜没,何处春风种蕙兰。 唐•刘谷 和三乡诗 兰蕙芬芳见玉姿,路傍花笑景迟迟。

苎萝山下无穷意,并在三乡惜别时。 唐•褚朝阳 奉上徐中书 中禁仙池越凤凰,池边词客紫薇郎。

既能作颂雄风起,何不时吹兰蕙香。 宋•苏轼 题杨次公春兰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宋•苏轼 题杨次公蕙 蕙本兰之族,依然臭味同。

曾为水仙佩,相识《楚辞》中。 幻色虽非实,真香亦竟空。

云何起微馥,鼻观已先通。 宋•释文兆 幽兰 远与村桥接,深春积雨时。

兰芳人未捋,花发蝶先知。 草密封闲径,林疏露短篱。

别来锄久废,身老恨归迟。 宋•丁谓 兰 彼羡南陔子,其谁粉署郎。

渥丹承露彩,绀绿泛风光。 屡结骚人佩,时飘郑国香。

何须寻九畹,十步即芬芳。 宋•张咏 萧兰 种萧芳兰中,萧生兰亦瘁。

它日秋风来,萧兰一齐败。 自古贤者心,所忧在民泰。

不复梦周公,中夜独慷慨。 宋•晏殊 盂兰盆 红白薇英落,朱黄槿艳残。

家人愁溽暑,计日望盂兰。 宋•释重显 日暮游东涧 极目生晚照,幽情眷兰芷。

白苹叶里风,不在秋江起。 宋•梅尧臣 兰 楚泽多兰人未辩,尽以清香为比拟。

萧茅杜若亦莫分,唯取芳声袭衣美。 宋•梅尧臣 石兰 石言曾非石上生,名兰乃是兰之类。

疗疴炎帝与书功,纫佩楚臣空有意。 宋•赵湘 皇后阁春帖子 紫兰红蓼簇香盘,晓逐金壶下太官。

朝罢三宫归已晚,日华明丽雪消残。 宋•朱熹 咏蕙 今花得古名,旖旎香更好。

适意欲忘言,尘编讵能老。 宋•朱熹 兰涧 光风浮碧涧,兰枯日猗猗。

竟岁无人采,含熏只自知。 宋•朱熹 兰 谩种秋兰四五茎,疏帘底事太关情; 可能不作凉风计,护得幽兰到晚清。

元 余同麓 咏 兰 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元•揭 斯 秋蕙 幽丛不盈尺,空谷为谁芳。 一径寒云色,满林秋露香。

元•李祁 题《兰棘同芳图》 幽兰既丛茂,荆棘仍不除。 素心自芳洁,怡然与之俱。

元•元梅 墨兰 飞琼散天葩,因依空岩侧。 守墨聊自韬,不与众芳碧。

元•倪瓒 题郑所南《兰》 伙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 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元•张翥 题兰 鹈 声中花片飞,楚兰遗思独依依。 春风先自悲芳草,惆怅王孙又不归。

明•李梦阳 湘妃怨 采兰湘北芷,搴木澧南浔。 渌水含瑶彩,微风托玉音。

云起苍梧夕,日落洞庭阴。 不知篁竹苦,惟见泪斑深。

明 陈汝言 兰 兰生深山中,馥。

七、关于松树的古诗大全

1、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魏晋·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译:茂盛的松树生长在山涧底,风中低垂摇摆着的小苗生长在山头上。

由于生长的地势高低不同,凭它径寸之苗,却能遮盖百尺之松。2、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唐·杜荀鹤《小松》译: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许多。

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3、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唐·李白《南轩松》译:窗南有棵孤傲的青松,枝叶是多么茂密。

清风时时摇着它的枝条,潇洒终日是多么惬意。树阴下老早以前就长满绿苔,秋日的云雾到此也被它染碧。

何时才能枝叶参天长到云霄外面,直上千尺巍然挺正。4、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唐·李群玉《书院二小松》译:一双幽暗的松树在尘世出现,数粒稚嫩而翠绿的小松初生的枝叶挂在二尺高的松树上。

从此静静的书窗外可以听这细微的松声,如琴声一般常伴着读书人。5、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

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唐·李商隐《题小松》译:我喜爱你独秀挺立在庭园中的小松,那细叶轻阴带来满座清风。

桃李盛开的季节,你虽然寂寞,但进入霜雪繁多的严冬,就显得郁郁葱葱。6、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

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唐·成彦雄《松》译:大夫松,名气高扬,古今赞赏它的人无数!但是它却仍闲于苍茫的山巅,显得十分的出众!等到山头安静下来的时候,只看到悬崖孤松之上,悬挂着一轮残阳和几片飘渺的云朵!7、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唐·李白《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译:作草就要作兰草,作树就要作松树。

兰草的幽香随风而远,松树遇寒冷而不改容姿。8、蛇子蛇孙鳞蜿蜿,新香几粒洪崖饭。

绿波浸叶满浓光,细束龙髯铰刀剪。——唐·李贺《五粒小松歌》译:小松树像一条小蛇,满身蛇鳞,蜿蜒曲折,新嫩的松花松果像清香的米粒,被仙人当食物采摘。

那松叶浓绿有光,像在水中浸过,一束束龙须般的针叶,整齐得像用剪刀剪成。9、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魏晋·刘桢《赠从弟》译: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10、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现代·陈毅《青松》译:厚厚的一层雪压在松枝上,仔细看一看,这青松又高又直。

要想知道这青松有多么纯洁多么高大,那就要等到树上那层厚厚的雪化了之后才能看到。11、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

——唐·张九龄《答陆澧》译:清香的松树叶可以用来酿造甘甜的美酒,春天已经来临,不知这种美酒你到底酿造了多少呢?12、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唐·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四》译:茂盛的春草,在秋天还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绿色。

高大挺直的松树,夏季的树荫凉爽。13、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

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唐·李白《赠韦侍御黄裳二首》译:华山顶上的高松,玉立亭亭凌霜傲雪。天生的百尺长松,岂能为小的狂风所折?14、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

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南北朝·吴均《赠王桂阳》译:一棵幼松刚刚出土,就被丛生的杂草埋住。

没能看到它那笼聚云气的心志,谁能知道它有不畏霜雪的傲骨。15、苍苍云松,落落绮皓。

——唐·李白《山人劝酒》译:苍劲入云的青松,落拓开朗的商山四皓。

八、有关于松树的诗句有哪些

松树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体裁:【】 类别:【】 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 秋宵辞 年代:【宋】 作者:【白玉蟾】 体裁:【乐府】 类别:【】 眇哉青松梢,高高九千尺。

两班森道傍,暮起凄黯色。 嗟彼昂藏姿,山林端可惜。

浩然呼西风,夜深鸣萧瑟。 此意偶相似,叹息复叹息。

青松一首送杨侍郎丈赴阙 年代:【宋】 作者:【度正】 体裁:【】 类别:【】 东山种青松,西山种桤木。 三年已成林,十载盘空谷。

桤成供烹爨,松成架巨屋。 所用各两涂,成功异迟速。

早作起揽袂,庖人已炊玉。 盈车载束薪,轧轧鸣车毂。

万家争欲买,须臾无一束。 樵夫喜易售,不知山已秃。

朝夕手不停,采采尝不足。 人情贵适用,那复问荣辱。

落落青松子,岁寒抱孤独。 大可充栋梁,小亦宜桁福。

奈何人不顾,偃蹇傲刍牧。 牵补芘风雨,无复思营筑。

有如命召公,往欲寻洛卜。 首当开明堂,号令于此肃。

明堂礼有制,伻图载简牍。 殷人崇以三,周制加其六。

广袤度尤严,所冀容群服。 奉璋列左右,天颜中穆穆。

规恢既宏远,制作难逼促。 当资合抱干,一柱扶天轴。

切勿用小材,小材必倾覆。 操斤走宇内,濯濯无遗育。

坚刚老不枯,允哉东山麓。 殷勤谢匠氏,所望一留目。

勿谓道里远,登载容万犊。 君王顾之叹,巨用必收录。

修竹操亦奇,谨毋遗修竹。 陈毅同志写的:“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这就是对青松的赞美。赞美松树的诗: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和答诗十首·和松树 卷四二五白居易亭亭山上松,一一生朝阳。

森耸上参天,柯条百尺长。漠漠尘中槐,两两夹康庄。

婆娑低覆地,枝干亦寻常。 八月白露降,槐叶次第黄。

岁暮满山雪,松色郁青苍。彼如君子心,秉操贯冰霜。

此如小人面,变态随炎凉。共知松胜槐,诚欲栽道傍。

粪土种瑶草,瑶草。

九、描写松的诗句 古诗

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唐 · 王维《山居秋暝》 译文: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2、松间沙路净无泥 —— 宋 · 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译文: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 3、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宋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译文:料想得到我当年想她的地方,就在明月的夜晚,矮松的山冈。

4、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 唐 · 李白《蜀道难》 译文:离天不满一尺的险峻高峰,枯松倒挂的悬崖峭壁。 5、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 魏晋 · 刘桢《赠从弟》 译文: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