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祭祀亲人的诗句

1.祭奠亲人的诗句

悼亡诗 沈约

去秋三五月,今秋还照梁。

今春兰蕙草,来春复吐芳。

悲哉人道异,一谢永销亡。

帘屏既毁撤,帷席更施张。

游尘掩虚座,孤帐覆空床。

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

悼室人诗 江淹

佳人永暮矣,隐忧遂历兹。

宝烛夜无华,金镜昼恒微。

桐叶生绿水,雾天流碧滋。

蕙弱芳未空,兰深鸟思时。

湘醽徒有酌,意塞不能持。

悼室人诗 江淹

适见叶萧条,已复花庵郁。

帐里春风荡,檐前还燕拂。

垂涕视去景,摧心向徂物。

今悲辄流涕,昔欢常飘忽。

幽情一不弭,守叹谁能慰。

2.清明节祭奠亲人的诗句有那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1]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地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 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 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 杨万里《寒食上冢》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 王安石《壬辰寒食》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 孟浩然《清明即事》

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 —— 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 孟云卿《寒食》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 孟浩然《清明即事》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 程颢《郊行即事》

听风听雨过清明。 —— 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 —— 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 黄庭坚《清明》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 高翥《清明日对酒》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 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 —— 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 韩偓《夜深 》

3.祭奠亲人的诗有哪些

1. 屈大均:《壬戌清明作》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

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尾联:“龙蛇四海归无所”,比喻反清志士们因为大业难成而找不到自己的归宿;“寒食年年怆客心”,指包括自己在内的前明遗民志士在每年寒食节的时候都会产生悲怆之情,将反清无望的幽愤之情表达得深沉蕴藉。

2. 李渔:《清明节一日》

正当离乱世,莫说艳阳天。

地冷易寒食,烽多难禁烟。

战场花是雪,驿路柳为鞭。

荒垅关山隔,凭谁寄纸钱?

作者李渔笔下寒食节的春光、花柳、习俗,经过一个逃难者眼光的过滤,一切景象都蒙上了一层战争的阴影,气氛凄惨,反映了战乱中人们颠沛流离的生活,和彷徨无主、疑惧哀伤的情绪。这首诗描写了寒食节的春光、花柳、习俗,情景凄清,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沉重灾难。

3. 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的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 ”,点明诗人所置身的时间、气象等自然条件。清明节为唐代的大节日之一 ,这一天 ,或合家团聚,或上坟扫墓,或郊游踏青,活动多样。

4.祭奠亲人的古诗

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代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

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译文: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

可终究难相望。千里之外那座遥远的孤坟啊,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

纵然夫妻相逢你也认不出我,我已经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昨夜我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在小屋窗口。

正在打扮梳妆。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惨然不语,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

料想得到我当年想她的地方,就在明月的夜晚,矮松的山冈。 2、《半死桐·鹧鸪天》——宋代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

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译文:再次来到苏州,只觉得万事皆非。

曾与我同来的妻子为何不能与我同归呢?我好像是遭到霜打的梧桐,半生半死;又似白头失伴的鸳鸯,孤独倦飞。 原野上,绿草上的露珠刚刚被晒干。

我流连于旧日同栖的居室,又徘徊于垄上的新坟。躺在空荡荡的床上,听着窗外的凄风苦雨,平添几多愁绪。

今后还有谁再为我深夜挑灯缝补衣衫! 3、《忆其亡父》——清代周淑然 一夜思亲泪,天明又复收。 恐伤慈母意,暗向枕边流。

译文:因为思念亲人哭了一夜,等到天亮了又把眼泪擦干。唯恐害的母亲伤心,所以只能躺在枕头上默默流泪。

4、《西江月·梅花》——宋代苏轼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

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译文:玉洁冰清的风骨是自然的,哪里会去理会那些瘴雾,它自有一种仙人的风度。海上之仙人时不时派遣来探视芬芳的花丛,那倒挂着绿羽装点的凤儿。

它的素色面容施铅粉还怕弄脏,就算雨雪洗去妆色也不会褪去那朱唇样的红色。高尚的情操已经追随向晓云的天空,就不会想到与梨花有同一种梦想。

5、《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清代纳兰性德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

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

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

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已。

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译文:这愁绪什么时候才是尽头?滴落在空空台阶上的细雨终于止住,夜晚如此清冷,正是适宜葬花的天气。你离我而去已整整三年,纵然是一场大梦,也早就应该醒来。

你一定是觉得人间没有趣味,不如泥土深处的黄泉,虽冷冷清清,但它能埋葬所有的愁怨。你倒是去了那清净之地,而我们生生世世不离不弃的约定,就这样被你抛弃。

如果可以寄书信到黄泉该多好,好让我知道你这些年过得怎样,是谁在身旁照顾你。夜深了,我仍然辗转反侧,无法入睡,不忍听他们的续弦之议。

让我们来生再结为知己吧,就怕真的有来生,我们两个仍然无法长相厮守。而今,我的泪水已经流尽,纸钱烧成灰,飘忽不定。

5.7月半祭奠亲人的古诗

清明祭奠亲人的诗句:

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 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 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 杨万里《寒食上冢》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 王安石《壬辰寒食》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 孟浩然《清明即事》

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 —— 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 孟云卿《寒食》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 孟浩然《清明即事》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 程颢《郊行即事》

听风听雨过清明。 —— 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 —— 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 黄庭坚《清明》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 高翥《清明日对酒》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 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 —— 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 韩偓《夜深 》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 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

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 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梨花榆火催寒食。 —— 周邦彦《兰陵王·柳》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 高翥《清明日对酒》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 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 —— 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 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 张继《闾门即事》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 孟云卿《寒食》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 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 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 李冠《蝶恋花·春暮》

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 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 —— 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 —— 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 —— 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 —— 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清明祭奠亲人的诗词:

《清明后登城眺望》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清明日曲江怀友》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清明即事》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6.清明节怀念亲人的诗句

1、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出自:唐·孟浩然《清明即事》。

译文:花开了草都长了出来,鸟儿在飞蝴蝶成双成对在嬉戏。自己坐在空空的大堂里回忆往昔,以茶代酒,喝着聊着。

2、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卞侯墓下迷芳草,卢女门前映落花。

出自:元·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译文:都城南京的城郭四周,举目但见无尽的青山,节逢清明,更令客子无不把家乡深深怀念。看那卞壶祠边春草迷乱,莫愁女的故居前已被落花铺满。

3、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出自:唐·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译文:海棠花与梨花掩映着白杨树,这都是生死离别的地方啊。亡者在昏晦的黄泉中听不到我们的哭声,来祭奠的人在傍晚潇潇的雨声里回去了。

4、甚情绪灯前,客怀枕畔,心事天涯。

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

出自:元·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译文:不须说客灯前黯然的心绪,孤枕畔旅居的伤感,我的思念总是飞向很远很远。太多的清愁催出了三千丈的白发垂肩,再久的繁华不过是春梦一现。

5、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出自:宋·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译文:蜜蜂频频扑向你荡过的秋千、绳索上还有你纤手握过而留下的芳馨。我是多么惆怅伤心,你的倩影总是没有信音。幽寂的空阶上,一夜间长出的苔藓便已青青。

7.推荐几首“祭奠父亲”的诗词

1、《悼春》(五绝)

春韵入园香

慈严却远航

残红谁再护

把酒问夕阳

2、《别父》

清风蓑雨雨纷纷

正是人间换景新

孰晓天堂传诏令

仙幡度我父亲魂

3、《思父》(七绝)

欲翠青山起父茔

难别盛世舍亲情

从此慢步重宵九

再见音容梦几更

4、《思父》(七绝)

春雷轰烈起沧茔

难信慈严九界行

何日再耕陇上地

三更梦见泪无声

5、《思父》(七绝)

醉风醉雨醉思亲

难孝高堂欲断魂

可叹乡愁谁解意

几回梦赋杏花村

6、《咏梅》(七绝)

俏梅傲雪谁人赏

独竖严冬落九芳

岁月无痕常忆旧

思亲不觉冷风长

7、《思乡》(七绝)

微风细雨又秋凉

犹抱琵琶对烛伤

只恨亲情无处诉

问君何日下池阳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