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陶渊明“珍惜时间”的诗句有哪些陶渊明“珍惜时间”的诗句:“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意为:青春一旦过去便不可能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原诗: 《杂诗》魏晋: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注释: 1、蒂(dì):瓜当、果鼻、花与枝茎相连处都叫蒂。陌:东西的路,这里泛指路。 2、此:指此身。非常身:不是经久不变的身,即不再是盛年壮年之身。 3、落地:刚生下来。 4、斗:酒器。比邻:近邻。 5、盛年:壮年。 6、及时:趁盛年之时。 释义: 人生在世没有根蒂,飘泊如路上的尘土。 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世人都应当视同兄弟,何必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 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共饮。 青春一旦过去便不可能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 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作者简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扩展资料: 这首诗起笔即命运之不可把握发出慨叹,读来使人感到迷惘、沉痛。继而稍稍振起,诗人执著地在生活中寻找着友爱,寻找着欢乐,给人一线希望。终篇慷慨激越,使人为之感奋。全诗用语朴实无华,取譬平常,质如璞玉,然而内蕴却极丰富,波澜跌宕,发人深省。 “盛年不重来”四句常被人们引用来勉励年轻人要抓紧时机,珍惜光阴,努力学习,奋发上进。在今天,一般读者若对此四句诗作此理解,也未尝不可。但陶渊明的本意却与此大相径庭,是鼓励人们要及时行乐。 既然生命是这么短促,人生是这么不可把握,社会是这么黑暗,欢乐是这么不易寻得,那么,对生活中偶尔还能寻得的一点点欢乐,不要错过,要及时抓住它,尽情享受。这种及时行乐的思想,必须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加以考察, “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陶渊明在自然中发现了纯净的美,在村居生活中找到了质朴的人际关系,在田园劳动中得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陶渊明(东晋诗人) 二、有关于陶渊明的诗句“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这都是性嗜酒的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这是好读书的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饮酒》其四 读书:诗书敦素好;宽心应是酒,谴兴莫过诗 喝酒: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读书好:指读书能学习到文化知识,所以多读书是有好处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好(HàO)读书:指非常喜欢读书,喜欢学习和接受新的知识,喜欢提高自己文化水平. 读好书:指一种殷切的希望和一种总结.是指读好书对人的帮助会很大,你掌握的知识越多,对你日后的帮助就会越大. 三、急需陶渊明读书名言2.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3.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6.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7.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9.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0.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1.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2.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3.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4.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5.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6.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7.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8.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9.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20.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1.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2.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3.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4.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5.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6.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7.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8.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9.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0. 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1.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32.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3.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4.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5. 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36.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7. 巧言令色,鲜矣仁! 38.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39. 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40.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41.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