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文征明宋词

1.【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和徐祯卿各擅长什么

唐 伯 虎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美称,苏州人.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绘画与沈石田文征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诗词曲赋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唐寅曾祖父起,世代在苏州经商,父母在皋桥开设酒肆.唐寅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博览《史记》、《昭明文选》等史籍.喜爱绘画,稍长即拜名画家周臣为师,又与文征明同师沈周.16岁时参加童生试,经县试、府试、院试,高中第一名案首.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赴南京乡试,又中第一名解元.次年,唐寅进京会试,因涉嫌程敏政受贿案,贬谪往浙江为吏.唐寅耻不就官,归家后纵酒浇愁,傲世不羁. 唐寅31岁开始“千里壮游”,足迹遍及江、浙、皖、湘、鄂、闵、赣七省.贫困之下,以卖画为生.唐寅擅画山水,及工笔人物,尤其是仕女,笔法秀润缜密、潇洒飘逸.“唐画”为后世画家所宗.传世作品有《骑骡归思图》、《秋风纨扇图》、《李瑞瑞图》、《一世姻缘图》、《山路松声图》等.诗词散文有《六如居上全集》. 明正德四年(1509年),唐寅在苏州城北的宋人章庄简废园址上筑室桃花坞,有学圃堂、梦墨亭、竹溪亭、蚊蝶斋等(亦称唐家园,遗址在今桃花坞大街).他的后半生主要生活在桃花坞,一生中的主要艺术作品也产生于此. 唐寅晚年,精神空虚,“皈心佛乘,自号六如”,思想趋向解脱颓唐,又将自己的屋舍改称为庵.明嘉靖二年(1523年),唐寅去世,享年54岁.唐寅墓位于虎丘区,经整修,1986年10月22日对公众开放. 由于其潇洒飘逸、傲世不羁,又治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章,仕女画登峰造极,故被后人误解,留传许多风流传说,如“唐伯虎三点秋香”等.其实他坎坷一生,贫困凄苦.可谓是我国古代知识分子怀才不遇、无以报国的典型. 风 趣 洒 脱 的 祝 枝 山 祝允明(1460-1526年)是明代书法家,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多生一指,又自号枝指生.江苏长洲(苏州)人,出生于七代为官的魁儒家庭.与唐伯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 他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5岁时就能书一尺见方的大字,9岁便能作诗文,被称为“神童'.10岁已博览群书,文章瑰丽,才智非凡.7岁即中秀才,32岁中举人,曾任兴宁知县、应天府通判等官.由于生性佚荡,不满官场腐败之风,遂借故辞官回苏,广交朋友,召客豪饮,烧酒解愁,以泄愤世之情. 祝枝山集各书家之长,领一代风骚,是吴门书派中“明中期三大家”之一.其书法吸取唐虞世南、元赵孟?#092;书法之神,扬晋王羲之、王献之行书、唐怀素草书之势,融会贯通,自成一体,发展为自己的独特狂草,被誉为“明朝第一”,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祝允明虽无名画,但也能画画,唯很少动笔,传世之作更少. 祝枝山为人风趣洒脱,才华横溢,好游山玩水而不拘小节.由于祝允明有不胜枚举的趣事轶闻,是极现成的创作素材,所以他常以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乐于助人的形象出现于《三笑》、《王老虎抢亲》等众多的戏曲艺术作品中. 祝枝山尚有《江海歼渠记》、《新闻记》、《九朝野记》、《枝山前闻》、《浮物》、《老怪录》、《苏材小纂》、《怀星堂集》等书传世,并编有《兴宁县志》. 嘉靖五年(1526年)卒,享年67岁.祝枝山死后葬于苏州近郊横山祝氏祖坟,但沧海桑田,坟已夷平. 书 画 双 绝 的 文 征 明 文征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长洲(今苏州)人.“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54岁时以岁贡生诣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故称文待诏. 文征明出身书香门第,祖父及父亲都是文学家.但文征明幼时并不聪慧.稍长,学文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终于“大器晚成”. 文征明擅长山水,亦工花卉、人物.早年画风细谨,中年较粗放,晚年渐趋醇正.传世佳画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湘君夫人图》、《石湖草堂》、《石湖诗画》、《横塘诗意》、《虎丘图》、《天平纪游图》、《灵岩山图》、《洞庭西山图》、《拙政园图》等. 文征明还工行草书,尤擅小楷,篆、隶、正、草无所不能.所书四体千字文,成为后人临摹的范本.他与祝允明、王宠,同被誉为明代中或书法“三大家”.他的传世书作有《醉翁事记》、《股王阁序》、《赤壁赋》等. 文征明卒于1559年,是“吴门四才子”中最长寿的一位,墓在吴县陆墓文陵村.现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 --------徐祯卿简介 徐祯卿(1479-1511年),字昌谷,又字昌国.常熟梅李镇人,后迁居吴县(今苏州).明代文学家.与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

2.求文徵明城居烦暑避无方野寺觅清凉诗词全文

晚来天气减炎光,归意已浑忘。山风不及湖风冷,移舟伤柳绿荷香。沙渚几群飞鹭,烟波无、断归航。晚凉斜倚赤阑桥,天远白烟消。酒醒顾见花间影,浮云散、月在林稍。野火青山隐隐,渔歌绿水迢迢。昔年曾此醉清宵。共倚木兰桡。白头重踏行春路,同游伴、半已难招。夜静山高月小,玉人何处吹箫。

释文:城居烦暑避无方,野寺觅清凉。通湖阁外摇新竹,南熏度如在潇湘。醉倚何须雪槛,倦眠自有云床。晚来天气减炎光,归意已浑忘。山风不及湖风冷,移舟饬柳绿荷香。沙诸几群飞鹭,烟波无断归航。晚凉斜倚赤阑桥。天远白烟消。酒醒颈见花间影,浮云散、月在林梢。野火青山隐隐,渔歌绿水迢迢。昔年曾此醉清宵。共倚木兰桡。白头重蹋行春路,同游伴、半已难招。夜静山高月小,玉人何处吹箫。

作者:文征明(1470.11.28—1559.3.28),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称“文待诏”、“文贞献”。为人谦和而耿介,宁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贤德而聘请他,文征明托病不前往。正德末年因为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待诏。他不事权贵,尤不肯为藩王、中官作画,任官不久便辞官归乡。留有《甫田集》。

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

3.祝枝山,唐伯虎,文征明是明朝著名什么的文人

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美称,苏州人。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绘画与沈石田文征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诗词曲赋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祝允明(1460-1526年)是明代书法家,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多生一指,又自号枝指生。江苏长洲(苏州)人,出生于七代为官的魁儒家庭。与唐伯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

文征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长洲(今苏州)人。“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54岁时以岁贡生诣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故称文待诏。

徐祯卿(1479-1511年),字昌谷,又字昌国。常熟梅李镇人,后迁居吴县(今苏州)。明代文学家。与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明代 “四大才子”或 “江南四大才子”——一说是祝枝山、文征明、唐伯虎、周文宾。另一说唐伯虎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 他们才思敏捷,才华横溢,诗词曲赋,样样精通。

江南四大才子其实就是“吴中四才子”的演变,是指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和徐祯卿四人。电视剧《金装四大才子》讲四大才子是苏州的是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宾。唐、祝、文、周中的前三人,历史上确有其人其事。而周文宾乃至“王老虎抢亲”的故事,是文人后来虚构的。历史上的“吴中四子”,是指唐、祝、文、徐,徐即徐祯卿,徐是明代文学家,与李梦阳等人并列“前七子”,其诗风格清朗,但不通书画,性格也与另外三位不同。大概这个缘故,后来文人又杜撰了一位相貌秀美的周文宾来凑数。之所以将周文宾代替徐祯卿,还因为徐祯卿相貌比较丑,所以最初不受世人注目的缘故。徐祯卿就被貌佳的周文宾所代替。可见民间传说之为传说,并不可靠,可叹的是今天的我们大多时候就要靠这些传说甚至是流言来认识和发现古人,欣赏艺术。

4.明代的诗人有哪些

陈嘉谋 诗词于谦 诗词高启 诗词刘基 诗词唐寅 诗词徐渭 诗词戚继光 诗词宋濂 诗词张岱 诗词袁崇焕 诗词王守仁 诗词杨慎 诗词文征明 诗词解缙 诗词杨基 诗词景翩翩 诗词孙承宗 诗词文嘉 诗词沈周 诗词袁凯 诗词祝枝山 诗词张煌言 诗词汤显祖 诗词李东阳 诗词边贡 诗词王慎中 诗词张以宁 诗词冯小青 诗词朱元璋 诗词李梦阳 诗词吴承恩 诗词林鸿 诗词冯梦龙 诗词罗洪先 诗词沈谦 诗词陈子龙 诗词陈昂 诗词董其昌 诗词方以智 诗词袁宏道 诗词黄道周 诗词冯惟敏 诗词李颖 诗词王磐 诗词张羽 诗词明无名氏 诗词何景明 诗词许仲琳 诗词王世贞 诗词凌濛初 诗词夏完淳 诗词呼文如 诗词张明弼 诗词张红桥 诗词王过仁 诗词张灵 诗词曹学佺 诗词紫霞真人 诗词李攀龙 诗词汪广洋 诗词徐祯卿 诗词贝琼 诗词李开先 诗词王媺 诗词丘梁 诗词钟惺 诗词周在 诗词沈明臣 诗词沈泓 诗词梁玉姬 诗词朱多 诗词王思任 诗词熊石儿 诗词谢榛 诗词方大治 诗词汤宾尹 诗词张时彻 诗词吴静婉 诗词王叔承 诗词王世懋 诗词蔡汝南 诗词唐顺之 诗词李日华 诗词徐有贞 诗词张家玉 诗词郑成功 诗词周进隆 诗词刘台 诗词唐世靖 诗词汪楫 诗词齐景云 诗词邱道隆 诗词憨山 诗词季贞一 诗词方勉 诗词吴国伦 诗词 李流芳 诗词瞿佑 诗词王恭 诗词江天一 诗词方孝孺 诗词悟空 诗词李濂 诗词俞大猷 诗词林翰 诗词。

5.详细鉴赏文征明的《满江红》

这是明代大画家、诗人文征明的一阕《满江红》,写的是岳飞冤死之事。仅用93个字,真实、犀利、一针见血地说破岳飞风波亭冤案的事实真相,有情、有据、有理、有力,实乃论史之妙笔、千古之绝唱。

这阕词矛头直指宋高宗赵构,把秦桧置于从属地位,确是一语中的,让人震悚。

上半阕指出宋高宗赵构对岳飞先倚重、后残杀的事实。从出土的石碑上还可以看到当初赵构为岳飞题写的“精忠岳飞”四个字。既然当初倚靠岳家军大战金兵,为什么还要加害于他呢?难道真的是打败敌寇、取得胜利,就该死吗?岳飞入狱后,大理寺官员都认为岳飞无罪。韩世忠质问秦桧时,秦桧的回答是:“其事体莫须有。”不久,未经审理,岳飞父子即被暗杀于杭州附近的风波亭处。忠臣良将已然被杀害,再说什么话也难以挽回了。

6.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和徐祯卿各擅长什么

唐 伯 虎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美称,苏州人。

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绘画与沈石田文征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

诗词曲赋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唐寅曾祖父起,世代在苏州经商,父母在皋桥开设酒肆。

唐寅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博览《史记》、《昭明文选》等史籍。喜爱绘画,稍长即拜名画家周臣为师,又与文征明同师沈周。

16岁时参加童生试,经县试、府试、院试,高中第一名案首。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赴南京乡试,又中第一名解元。

次年,唐寅进京会试,因涉嫌程敏政受贿案,贬谪往浙江为吏。唐寅耻不就官,归家后纵酒浇愁,傲世不羁。

唐寅31岁开始“千里壮游”,足迹遍及江、浙、皖、湘、鄂、闵、赣七省。贫困之下,以卖画为生。

唐寅擅画山水,及工笔人物,尤其是仕女,笔法秀润缜密、潇洒飘逸。“唐画”为后世画家所宗。

传世作品有《骑骡归思图》、《秋风纨扇图》、《李瑞瑞图》、《一世姻缘图》、《山路松声图》等。诗词散文有《六如居上全集》。

明正德四年(1509年),唐寅在苏州城北的宋人章庄简废园址上筑室桃花坞,有学圃堂、梦墨亭、竹溪亭、蚊蝶斋等(亦称唐家园,遗址在今桃花坞大街)。他的后半生主要生活在桃花坞,一生中的主要艺术作品也产生于此。

唐寅晚年,精神空虚,“皈心佛乘,自号六如”,思想趋向解脱颓唐,又将自己的屋舍改称为庵。明嘉靖二年(1523年),唐寅去世,享年54岁。

唐寅墓位于虎丘区,经整修,1986年10月22日对公众开放。 由于其潇洒飘逸、傲世不羁,又治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章,仕女画登峰造极,故被后人误解,留传许多风流传说,如“唐伯虎三点秋香”等。

其实他坎坷一生,贫困凄苦。可谓是我国古代知识分子怀才不遇、无以报国的典型。

风 趣 洒 脱 的 祝 枝 山 祝允明(1460-1526年)是明代书法家,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多生一指,又自号枝指生。江苏长洲(苏州)人,出生于七代为官的魁儒家庭。

与唐伯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 他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5岁时就能书一尺见方的大字,9岁便能作诗文,被称为“神童'。

10岁已博览群书,文章瑰丽,才智非凡。7岁即中秀才,32岁中举人,曾任兴宁知县、应天府通判等官。

由于生性佚荡,不满官场腐败之风,遂借故辞官回苏,广交朋友,召客豪饮,烧酒解愁,以泄愤世之情。 祝枝山集各书家之长,领一代风骚,是吴门书派中“明中期三大家”之一。

其书法吸取唐虞世南、元赵孟?#092;书法之神,扬晋王羲之、王献之行书、唐怀素草书之势,融会贯通,自成一体,发展为自己的独特狂草,被誉为“明朝第一”,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

祝允明虽无名画,但也能画画,唯很少动笔,传世之作更少。 祝枝山为人风趣洒脱,才华横溢,好游山玩水而不拘小节。

由于祝允明有不胜枚举的趣事轶闻,是极现成的创作素材,所以他常以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乐于助人的形象出现于《三笑》、《王老虎抢亲》等众多的戏曲艺术作品中。 祝枝山尚有《江海歼渠记》、《新闻记》、《九朝野记》、《枝山前闻》、《浮物》、《老怪录》、《苏材小纂》、《怀星堂集》等书传世,并编有《兴宁县志》。

嘉靖五年(1526年)卒,享年67岁。祝枝山死后葬于苏州近郊横山祝氏祖坟,但沧海桑田,坟已夷平。

书 画 双 绝 的 文 征 明 文征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长洲(今苏州)人。

“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

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54岁时以岁贡生诣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故称文待诏。

文征明出身书香门第,祖父及父亲都是文学家。但文征明幼时并不聪慧。

稍长,学文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终于“大器晚成”。 文征明擅长山水,亦工花卉、人物。

早年画风细谨,中年较粗放,晚年渐趋醇正。传世佳画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湘君夫人图》、《石湖草堂》、《石湖诗画》、《横塘诗意》、《虎丘图》、《天平纪游图》、《灵岩山图》、《洞庭西山图》、《拙政园图》等。

文征明还工行草书,尤擅小楷,篆、隶、正、草无所不能。所书四体千字文,成为后人临摹的范本。

他与祝允明、王宠,同被誉为明代中或书法“三大家”。他的传世书作有《醉翁事记》、《股王阁序》、《赤壁赋》等。

文征明卒于1559年,是“吴门四才子”中最长寿的一位,墓在吴县陆墓文陵村。现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 --------徐祯卿简介 徐祯卿(1479-1511年),字昌谷,又字昌国。常熟梅李镇人,后迁居吴县(今苏州)。

明代文学家。与唐伯虎、祝。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