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五行”的诗句有哪些1、《西江月•七返朱砂反本》 年代: 宋 作者: 张伯端 七返朱砂反本,九还金液还真。休将寅子数坤申。但要五行成准。本是水银一味,周流遍历诸辰。阴阳数足自通神。出入岂离玄牝。 2、《减字木兰花•五行颠倒》 年代: 宋 作者: 张抡 五行颠倒。火里栽莲君莫□。□要东牵。引取青龙来西边。一阳时候。□□温温光已透。消尽群阴。赫赤金丹色渐深。 3、《苏武慢•冒雪冲霜》 年代: 元 作者: 冯尊师 冒雪冲霜,迎风沐雨,得遇至人开悟。通微入妙,起死回生,可谓炼丹规矩。离坎相交,反覆阴阳,须藉木龙金虎。把乾坤鼎器,五行罗列,煅圭成土。玄妙处、种就黄芽,烧成丹药,此理向谁分诉。玻璃凤孕,碧玉龙珠,飞出瑞云深处。制电摇空,唬得三尸奔走,六贼逃去。显仙胎飞舞,五云缭绕,乐声齐举。 4、《缘识》 年代: 宋 作者: 宋太宗 无为本从清静出,知之修炼皆寂默。 大道玄门几百般,不拘东西及南北。 观其形貌欵共语,风云可变龙与虎。 灵源欲访不曾闲,捉得之时为伴侣。 日有魂,月有魄, 业累被动除离死厄。十二时中可逍遥, 五行造化人岂测。也曾嗔, 也曾笑,世间心为求诸要。 长生之法在目前,天门地户无颠倒。 5、《喜迁莺•厌离尘垢》 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 厌离尘垢。便志乐虚闲,清净为友。剑挂寒光,兵安云将,战胜五行之寇。收得洞玄灵宝,跳出阴阳之壳。大丹就。炼摘骑日月,摩挲星斗。英秀。超前后。随应万机,明显神通手。铁板门庭,金针玉线,到处七穿八透。引出锦麒狮子,振水禽山兽。速回首。向碧霞堆里,高眠清昼。 2.金木水火土五行诗句.好有分加五行的代表颜色有: 属火的颜色:红色、紫色 属土的颜色:黄色、咖啡色、茶色、褐色 属金的颜色:白色、金色、银色 属水的颜色:黑色、蓝色、灰色 属木的颜色:绿色、青色、翠色 希望旺桃花的人可以在自己的桃花位放一只装满水的花瓶,花瓶里养鲜花,有桃花的季节最好插桃花枝,那如何确定自己的桃花位呢? 生肖属猴、鼠、辰的桃花位在正西方; 生肖属虎、马、狗的桃花位在正东方; 生肖属猪、兔、羊的桃花位在正北方; 生肖属蛇、鸡、牛的桃花位在正南方! 五行属水的人 水主智, 其性聪, 其情善, 其味咸, 其色黑. 水旺之人面黑有采, 语言清和,为人深思熟虑, 足智多谋, 学识过人. 太过则好说是非, 飘荡贪淫. 不及则人物短小, 性情无常, 胆小无略, 行事反覆. 个性:水表面看起来静止不动,但却蕴含了许多宝藏。受到水影响的人个性敏感,直觉力强,可冷静面对并解决困难。在感情方面,则企望并寻求圆满的结合。 五行属木的人 木主仁, 其性直, 其情和, 其味酸, 其色青. 木盛的人长得丰姿秀丽, 骨骼修长, 手足细腻, 口尖发美, 面色青白. 为人有博爱恻隐之心, 慈祥恺悌之意,清高慷慨, 质朴无伪. 木衰之人则个子瘦长, 头发稀少, 性格偏狭, 嫉妒不仁.木气死绝之人则眉眼不正, 项长喉结, 肌肉干燥, 为人鄙下吝啬. 五行属火的人 火主礼, 其性急, 其情恭, 其味苦, 其色赤. 火盛之人头小脚长, 上尖下阔,浓眉小耳, 精神闪烁, 为人谦和恭敬, 纯朴急躁. 火衰之人则黄瘦尖楞, 语言妄诞, 诡诈妒毒, 做事有始无终. 五行属土的人 土主信, 其性重, 其情厚, 其味甘, 其色黄. 土盛之人圆腰廓鼻, 眉清木秀,口才声重. 为人忠孝至诚, 度量宽厚, 言必行, 行必果. 土气太过则头脑僵化,愚拙不明, 内向好静. 不及之人面色忧滞, 面扁鼻低, 为人狠毒乖戾, 不讲信用,不通情理. 五行属金的人 金主义, 其性刚, 其情烈, 其味辣, 其色白. 金盛之人骨肉相称, 面方白净,眉高眼深, 体健神清. 为人刚毅果断, 疏财仗义, 深知廉耻. 太过则有勇无谋,贪欲不仁. 不及则身材瘦小, 为人刻薄内毒, 喜淫好杀, 吝啬贪婪 3.5行的古诗有哪些5行的古诗大多为乐府诗,唐代以前较常见,有的后来演化为词。例如: 荆州曲 李白 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 荆州麦熟茧成蛾.缫丝忆君头绪多。 布谷飞鸣奈尔何? 曲江三章 杜甫 其一 曲江萧条秋气高,菱荷枯折随波涛,游子空嗟垂二毛。 白石素沙亦相荡,哀鸿独叫求其曹。 问寇校书双溪 王维 君家少室西,为复少室东?别来几日今春风。 新买双溪定何似,余生欲寄白云中。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晚归 徐贲 樵风度溪波荡影,水叶圆圆绿浮荇。白沙路远云花静。 小艇争先野鹤归,竹外依微众山暝。 —— 4.五行相克的古诗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对各种事物的观察,把宇宙的万事万物(象)分为相互对立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 五行学说则认为世界的万物万象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最基本的物质形态构成,自然界的各种事物的现象(包括人体)的发展、变化,也都是这五种物质形态相互滋长(相生)和相互抑制(相克)作用的结果。阴阳五行学说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祖国医学瑰宝中医的五行理论,也反映了人体脏腑之间及脏腑、味觉、面色、九窍、情志之间的相生、相克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的自然规律。故有“五脏不和则九窍不通,六腑不和则留结为疾”之定论。 五行、五方、五时及人体器官系统信息附:脏、腑、窍、体、味、色、志、声的五行归属(歌诀)筋甲目青呼与怒,味酸甲乙肝胆木;苦笑血红小肠饿,脸喜状腺舌心火;甘胰指肠思歌无,唇黄肌肉脾胃土;大肠皮毛悲忧辛,白色与鼻哭肺金;性腺黑耳骨与髓,膀胱恐咸呻肾水;肝与胆东方甲乙木。开窍于目,主筋,其华在甲,在志为怒,味酸,色青。 肝和则见黑白也。辨症:开窍于目。 肝与眼有密切关系,肝有病常影响到眼睛。肝虚则视力模糊,夜盲或迎风流泪,肝火上炎则目赤。 肝木主筋,其华在甲。肝主管筋的活动,支配全身肌肉关节的运动,而筋靠肝血来营养,若肝血不足,不能养筋,就可出现筋痛、麻木、屈身困难;若风邪伤动肝木,也可发生抽搐。 “甲为筋之余”甲和肝也有密切联系。肝血充足,则指甲坚韧明亮,红润光泽。 若肝血不足,则指甲软薄,没有光泽,甚至变形脆裂。在志为怒。 肝功能不好的人通常易发脾气。俗话说,肝火太旺。 味酸色青。肝脏不好的人,在饮食上通常偏爱吃酸味食物。 面色通常发青无光泽。胆为六腑之一,胆的主要作用是贮藏胆汁。 胆汁为清净的液体,胆病的主要表现为肋痛、黄疸、口苦、呕吐苦水等。肝与胆通过经络联系构成表里关系,而且肝胆相连,发生疾病时常互相影响。 心与小肠南方丙丁火。开窍于舌,主血脉,其华在面,在志为善,味苦,色红。 心和则知五味也。辨症:开窍于舌。 舌为心之苗,心的功能正常,则舌体红润灵活,味觉灵敏,语言流利。心气不足,循环不畅时,舌色紫暗无华。 痰迷心窍时,可见舌强不语。心住神志的功能异常,可见口吃甚至失语等。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面色红润有光泽。 心气不足,循环不畅时,则面色白或青紫无光泽。在志为喜,藏神志。 心主管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相当于高级神经活动。如果心主神志的功能正常,则人的精神振作,神志清楚;如果发生障碍,则可出现多种病症,如心悸、惊恐、健忘、发狂、喜笑不休、昏迷等。 味苦色红。心脏不好的人,在饮食上通常偏好苦味的食物;面色通常过于发红。 小肠的功能主要是接受从胃输送来的食物,继续消化,分别清浊。小肠有病时,除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外,还会出现小便异常。 心与小肠通过经络的联系构成表里关系,如心火过旺,可见舌尖红痛,口腔糜烂,或有溃疡,小便短赤,甚至出现血尿。这种病理现象,叫做“心热移于小肠”。 脾与胃中央戊己土。开窍于口,主肌肉,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味甘,色黄。 脾和则知饮食也。辨症:开窍于口。 脾能正常的运化水谷精微,滋养全身,则食欲旺盛。脾主肌肉,其华在唇。 肌肉丰满健壮,四肢有力,口唇红润。脾气虚弱,运化失常,则食欲不振,肌肉消瘦、四肢乏力,唇色淡白或萎黄无华。 在志为思。有事没事都易思虑,遇事易想不开,思虑过度,所思不遂。 味甜色黄。脾胃不好的人,在饮食上通常偏好甜食。 面色发黄无光泽。脾与胃通过经络联系构成表里关系。 胃有病可出现上腹胀满疼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共同完成消化、吸收、运输营养的任务。 脾胃的作用在人体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故有“脾为后天之本”的说法。肺与大肠西方庚辛金。 开窍于鼻,主皮毛,其华在毛,在志为忧,味辛,色白。肺和则知香臭也。 辨症:开窍于鼻。鼻与肺相通,是呼吸的门户,肺有病时,常表现有鼻塞、流鼻涕、呼吸困难,甚至鼻翼煽动。 肺与声音有关,肺气足则声音洪亮,肺气虚则声音低微。风寒犯肺,肺气壅塞,则声音嘶哑,肺痨病出于病邪的损害,或因肺气消耗过甚,可致失音。 肺主皮毛,其华在毛。肺与皮肤肌表关系密切,肺胃之气充盛,皮肤润泽,抵御外邪侵袭的能力强,反之,则毛孔疏松,易受外邪侵袭,可发生自汗、盗汗和易于感冒。 在志为忧。肺功能不强,则易于产生悲忧的情绪。 名著《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是典型的悲忧的情绪。味辛色白。 肺功能不好的人,在饮食上通常偏好辛辣的食物。面色通常苍白无光泽。 大肠的主要功能时产送糟粕,排泄大便。大肠有病则影响排便,或燥结便秘,或腹痛腹泻,或下痢脓血。 肺与大肠通过经络的联系,构成表里关系。肺气萧降则人肠功能正常,大便通畅。 若大肠积滞不通,也能反过来影响肺气的萧降。肾与膀胱北方壬癸水。 开窍于耳,主骨,其华在发,在志为恐,味咸,色黑。肾和则知听觉也。 辨症:开窍于耳(下开窍于二阴)。肾气充足,则听觉正常;肾气虚,则耳鸣耳聋。 5.关于长城的五行诗句饮马长城窟 【唐】陈标 日日风吹虏骑尘,年年饮马汉营人。 千堆战骨那知主,万里枯沙不辨春。 浴谷气寒愁坠指,断崖冰滑恐伤神。 金鞍玉勒无颜色,泪满征衣怨暴秦。 登长城 【唐】李益 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 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 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 长城 【唐】罗邺 当时无德御乾坤,广筑徒劳万古存。 谩役生民防极塞,不知血刃起中原。 珠玑旋见陪陵寝,社稷何曾保子孙。 降虏至今犹自说,冤声夜夜傍城根。 长城 【唐】苏拯 嬴氏设防胡,烝沙筑冤垒。 蒙公取勋名,岂算生民死。 运畚力不禁,碎身砂碛里。 黔黎欲半空,长城舂未已。 皇天潜鼓怒,力化一女子。 遂使万雉崩,不尽数行泪。 自古进身者,本非陷物致。 当时文德修,不到三世地。 长城 【唐】汪遵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长城闻笛 【唐】杨巨源 孤城笛满林,断续共霜砧。 夜月降羌泪,秋风老将心。 静过寒垒遍,暗入故关深。 惆怅梅花落,山川不可寻。 长城 【唐】于濆 秦皇岂无德,蒙氏非不武。 岂将版筑功,万里遮胡虏。 团沙世所难,作垒明知苦。 死者倍堪伤,僵尸犹抱杵。 十年居上郡,四海谁为主。 纵使骨为尘,冤名不入土。 长城 【唐】朱庆馀 秦帝防胡虏,关心倍可嗟。 一人如有德,四海尽为家。 往事乾坤在,荒基草木遮。 至今徒者骨,犹自哭风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