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一句宋词来形容被梦中惊醒1、行熟更教羊引著,睡浓却被鸦惊醒。《满江红·落尽斜阳》宋代:王质 译文:走路熟悉了就让羊儿自己引路了,睡得正香却被鸟儿惊醒。 2、鸳鸯水宿不知寒,如今翻被惊醒。——张炎《西河(依绿庄赏荷,分净字韵别本依上有史元叟三字)》 译文:鸳鸯在水里住却不知道寒冷,现在反而被惊醒。 3、栖鸦啼破烟林暝。把旅梦、俄惊醒。李曾伯《青玉案(癸未道间)》 译文:半夜被乌鸦惊醒,顿时起身骑马登上小山,峰回路转,突然感觉十分凉爽。 4、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宋代:张先《青门引·春思》 译文:一阵阵轻冷的晚风,夹着城楼上画角凄厉的嘶鸣,把我吹醒。夜幕降临,重门紧闭,更显得庭院中死一般的寂静。正心烦意乱、心绪不宁,哪料到那溶溶的月光,把邻院中荡秋千的少女倩影送入我的眼里。 5、一声野鹤忽惊醒,山炉活火茶烟浮。《东山高卧》宋代:林放 译文:忽然被一声野鹤啼叫惊醒,火炉中火烧得正旺,茶水的烟漂浮在空中。 2.宋词东岗晚步的阅读东岗晚步 李弥逊 饭饱东岗晚杖藜,石梁横渡绿秧畦。 深行径险从牛后,小立台高出鸟栖。 问舍谁人村远近,唤船别浦水东西。 自怜头白江山里,回首中原正鼓鼙。 (1)这首诗前六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2)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解析这是一首具有浓厚乡间气息的诗歌,诗人形象很鲜明,表现了他扶杖散步的情景。这与陶潜的田园诗有相通之处。后两句是对上文的转折,面对着这些美好的景色,又联想到国家的危难,诗人怎能不发出感慨呢? 参考答案(1)勾画了一幅诗人在清新而饶有生气的乡村傍晚中扶杖散步的图景,给人以宁静美好的感觉。 (2)尾联写自怜白头,回首中原战鼓,深感发白身闲,表现了心系国事,为无法拯救国家命运而感慨无穷。 3.宋词中对一东,二冬押韵要求严吗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诗词中所谓的韵,大致等于拼音中所谓的韵母。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 古诗词的范围太广了,以律诗为例。 古人写律诗,是严格地依照韵书来押韵的。明清代常查阅《诗韵集成》,《诗韵合壁》等。韵书不但可以说明明清代的律诗的押韵,而且可以说明唐宋律诗的用韵。 诗韵共有106个韵:平声30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 上平声15韵: 一东 二冬 三江 四支 五微 六鱼 七虞 八齐 九佳 十灰 十一真 十二文 十三元 十四寒 十五删 下平声15韵: 一先 二萧 三肴 四豪 五歌 六麻 七阳 八庚 九青 十蒸 十一尤 十二侵 十三覃 十四盐 十五咸 这些只是代表字。表示韵母的种类。有些字的发音,古代和现代不一样,所以这些只能做为一种参考。 4.诗词中的“东”有什么含义这主要与中国的地理环境有关.亚洲的地势是中间低而四周低,亚洲的中部是高耸的青藏高原,白雪皑皑的高原是许多河流的发源地,因此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流去.仅以中国境内的河流而言,向南流的有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等,向东流的有西江、长江、黄河、淮河、辽河等,向东北流的有松花江和黑龙江.向北流的有额尔齐斯河.其中,黄河、长江流域集中了中国古代文明的主干,黄河和长江是古诗中描写的主要河流,人们看到它们都是自西向东流.因此,诗词中只要涉及河流的走向,都是以东为主,就连叹息功业无成的词语,都有“付之东流”之说.。 5.宋代宋词十首 很好背的1、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2、望江南 李煜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 3、望江南 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 笛在月明楼. 4、江南春 寇准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 5、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6、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7、如梦令 苏轼 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8、如梦令 秦观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9、如梦令 秦观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10、如梦令 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6.描述秋雨的宋词有哪些我比较喜欢的柳永的《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惨, 关河冷落, 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 冉冉物华休。 唯有长江水, 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 望故乡渺邈, 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 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栏杆处, 正恁凝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