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桂花的意象的诗句

1.诗歌中桂花的意向

传说中说:月中有桂树,高五百丈。汉朝河西人吴刚,因学仙时,不遵道规,被罚至月中伐桂,但此树随砍随合,总不能伐倒。千万年过去了,吴刚总是每日辛勤伐树不止,而那棵神奇的桂树却依然如故,生机勃勃,每临中秋,馨香四溢。只有中秋这一天,吴刚才在树下稍事休息,与人间共度团圆佳节。**的诗词“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就源出于这一典故。

唐宋以后,桂花已被广泛用于庭园中栽培观赏。宋之问的《灵隐寺》诗中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著名诗句,故后人亦称桂花为“天香”

唐代宋之问《灵隐寺》一诗中的“桂子月中落”,白居易《忆江南》一词中的“山寺月中寻桂子”等等,都记述了这一传说。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就常把桂树与月亮连在一起,正所谓“月中有丹桂,自古发天香。”

历代文人墨客以桂入题,歌咏桂花,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这是唐代张九龄的诗句,赞颂了春兰与秋桂芳洁的美质。

北宋柳永在描绘西湖盛景时,也留下了令人难以忘怀的名句:“重湖叠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宋代朱熹的《咏岩桂》一诗,惟妙惟肖地刻划出了岩桂纯洁的天姿与醉人的清香:“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天香生净想,云影护仙妆。谁识王孙意,空吟招隐章。”

宋代女诗人朱淑真的《木犀》一诗更是因花及人、借花喻人:“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伊忙。一支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诗人匠心独具,由咏桂花的风格而表现人的品格。

2.在中国文学中"桂花"有怎样的意象

桂花的:桂花是我国的传统十大名花之一,也是我国著名的观赏花卉。在文学中,桂花也是个常见的花卉意象之一。《中国文学中的桂花意象研究》试图从文学的角度对桂花作全方位的概括研究。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一,咏桂文学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这是个纵向勾勒。桂花意象在先秦魏晋南北朝开始出现,在唐代获得了初步发展,至宋代达到繁荣,明清阶段渐趋衰落,构成了一个清晰的历时过程。二,桂花的审美形象及其艺术表现。花卉的美包括外在自然美和内在神韵美两方面。桂花是著名的观赏花卉,外在物色美自不待言;作为名花,也有其品格上的象征含义。两种美都重要。三,咏桂重要个案分析。对咏桂文学中出现的重要意象“月亮”,和桂花之间的关系进行重点研究,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典故“吴刚伐桂”、“蟾宫折桂”等,从而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和把握桂花这一意象。

3.菊花的:菊:隐逸 高洁 脱俗 菊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3.古诗词:花的意象

1.海棠的:海棠花在盛唐时代还叫梨花,或海棠梨,而且一直到中唐的前期海棠花还没成为诗人关注的意象。海棠成为诗人关注的意象是在中晚唐以后,王建《宫词一百首》中的一首写道:“元是我王金弹子,海棠花下打流莺。”这里的海棠花还是一棵树,还没完全成为审美意象。后来在中晚唐的薛能、郑谷、温庭均等的诗中,才逐渐的采用了海棠意象。到了宋朝,写海棠花的人就比较多了,如苏东坡,他被流放到黄州,住在定惠院那里的东山上,旁边有一株繁茂的海棠花,看到这株海棠花,顿生同此天涯沦落之感,感到他和海棠花都是从蜀地流落到此偏僻山野的有名而孤苦之物,写了题为《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赏也》的诗,他还另外作了一首《海棠》诗:“东风袅袅泛崇光,云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2.桂花的:桂花是我国的传统十大名花之一,也是我国著名的观赏花卉。在文学中,桂花也是个常见的花卉意象之一。《中国文学中的桂花意象研究》试图从文学的角度对桂花作全方位的概括研究。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一,咏桂文学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这是个纵向勾勒。桂花意象在先秦魏晋南北朝开始出现,在唐代获得了初步发展,至宋代达到繁荣,明清阶段渐趋衰落,构成了一个清晰的历时过程。二,桂花的审美形象及其艺术表现。花卉的美包括外在自然美和内在神韵美两方面。桂花是著名的观赏花卉,外在物色美自不待言;作为名花,也有其品格上的象征含义。两种美都重要。三,咏桂重要个案分析。对咏桂文学中出现的重要意象“月亮”,和桂花之间的关系进行重点研究,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典故“吴刚伐桂”、“蟾宫折桂”等,从而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和把握桂花这一意象。

3.菊花的:菊:隐逸 高洁 脱俗 菊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4.诗歌中桂花的意向

传说中说:月中有桂树,高五百丈。

汉朝河西人吴刚,因学仙时,不遵道规,被罚至月中伐桂,但此树随砍随合,总不能伐倒。千万年过去了,吴刚总是每日辛勤伐树不止,而那棵神奇的桂树却依然如故,生机勃勃,每临中秋,馨香四溢。

只有中秋这一天,吴刚才在树下稍事休息,与人间共度团圆佳节。**的诗词“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就源出于这一典故。

唐宋以后,桂花已被广泛用于庭园中栽培观赏。宋之问的《灵隐寺》诗中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著名诗句,故后人亦称桂花为“天香” 唐代宋之问《灵隐寺》一诗中的“桂子月中落”,白居易《忆江南》一词中的“山寺月中寻桂子”等等,都记述了这一传说。

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就常把桂树与月亮连在一起,正所谓“月中有丹桂,自古发天香。” 历代文人墨客以桂入题,歌咏桂花,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这是唐代张九龄的诗句,赞颂了春兰与秋桂芳洁的美质。

北宋柳永在描绘西湖盛景时,也留下了令人难以忘怀的名句:“重湖叠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宋代朱熹的《咏岩桂》一诗,惟妙惟肖地刻划出了岩桂纯洁的天姿与醉人的清香:“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

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天香生净想,云影护仙妆。

谁识王孙意,空吟招隐章。” 宋代女诗人朱淑真的《木犀》一诗更是因花及人、借花喻人:“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伊忙。

一支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诗人匠心独具,由咏桂花的风格而表现人的品格。

5.在中国文学中"桂花"有怎样的意象

在中国文学中"桂花"有美好事物象征的意象。

桂花的神话传说不断出现,尤其是唐代小说中的吴刚伐桂的故事,更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传说中说:月中有桂树,高五百丈。

汉朝河西人吴刚,因学仙时,不遵道规,被罚至月中伐桂,但此树随砍随合,总不能伐倒。千万年过去了,吴刚总是每日辛勤伐树不止,而那棵神奇的桂树却依然如故,生机勃勃,每临中秋,馨香四溢。

只有中秋这一天,吴刚才在树下稍事休息,与人间共度团圆佳节。**的诗词“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就源出于这一典故。

唐宋以后,桂花已被广泛用于庭园中栽培观赏。宋之问的《灵隐寺》诗中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著名诗句,故后人亦称桂花为“天香”。

李白在《咏桂》诗中则有“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清阴亦可托,何惜植君园”。

表明诗人要植桂园中,既可时时观赏,又可时时自勉。这种需要,导致园中栽培桂花日渐普遍。

如宋朝梅尧臣《临轩桂》:“山楹无恶木,但有绿桂丛”。欧阳修《谢人寄双桂树子》中“晓露秋晖浮,清阴药栏曲”暗示桂花已移植到诗人庭院中的芍药栏杆旁。

宋代毛滂《桂花歌》中“玉阶桂影秋绰约”说明在玉色的台阶前植桂。元代倪瓒《桂花》诗中“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指出窗前植桂。

6.有哪些写花意向的诗句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唐•王维《鸟鸣涧》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南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宋•王安石《梅花》)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北宋•苏轼《春霄》)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近代•龚自珍《己亥杂诗》)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金缕衣《杜秋娘》)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梅花》)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卜算子•咏梅)

兰幽香风定,松寒不改容。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癫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

7.有关桂花的诗句

九歌·大司命: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 九歌·湘夫人:桂栋兮兰?鳎烈拈官庖┓? 离骚: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 汉绝句:南山一桂树,上有双鸳鸯。

千年长交颈,欢爱不相忘。 陇西行:桂树夹道生,青龙对道隅 陌上桑:食芝英,饮醴泉,柱杖桂枝佩秋兰。

秋胡行:俯折兰英,仰结桂枝。 奉和山池:桂亭花未落,桐门叶半疏 东城桂三首并序:1。

子堕本从天竺寺,根盘今在阖闾城。当时应逐南风落,落向人间取次生。

霜雪压多虽不死,荆榛长疾欲相埋。长忧落在樵人手,卖作苏州一束柴。

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 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东都冬日会诸同年宴郑家林亭:桂折应同树,莺迁各异年。 东亭闲望:绿桂为佳客,红蕉当美人。

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韵:手经攀桂馥,齿为尝梅楚。 寄韬光禅师: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江亭玩春:日消石桂绿岚气,风坠木兰红露浆。

留题天竺灵隐两寺:宿因月桂落,醉为海榴开 庐山桂:偃蹇月中桂,结根依青天。天风绕月起,吹子下人间。

厅前桂:天台岭上凌霜树,司马厅前委地丛。一种不生明月里,山中犹教胜尘中。

有木诗八首并序:有木名丹桂,四时香馥馥。花团夜雪明,叶翦春云绿 与诸同年贺座主侍郎新拜太常,同宴:共仰曾攀处,年深桂尚熏 云溪竹园翁:苍松含古貌,秋桂俨白英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百辟朝回闭玉除,露风清宴桂花疏 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翻黄桐叶老,吐白桂花初 宿报恩寺精舍:杳杳空寂舍,??髁¹鹣? 游洞灵观:风吹青桂寒花落,香绕仙坛处处闻 题居延古城赠乔十二知之:桂枝芳欲晚。

薏苡谤谁明。 宿甘棠馆:风桂落寒子,岚烟凝夕 句:鹿胎冠子水晶簪,长啸欹眠紫桂阴 送友人使夷陵:独有幽庭桂,年年空自芳 秋夕与王处士话别:丹桂得已晚,故山归尚遥 杂言奉和圣制至承光院见自生藤,感:余芳连桂树,积润傍莲池 赠李十二白:云散窗户静,风吹松桂香 东山月下怀友人:彼美金石分,眷言兰桂芳 同王晦伯朱遐景宿慧山寺:问古松桂老,开襟言笑新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明字:玉旗萦桂叶,金杯泛菊英 夔府书怀四十韵:赏月延秋桂,倾阳逐露葵 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露裛思藤架,烟霏想桂丛 有感五首:丹桂风霜急,青梧日夜凋 月圆: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别鹤:青田归路远,丹桂旧巢空 句溪夏日送卢霈秀才归王屋山将欲赴举:秋山念君别,惆怅桂花时 朱坡:侵窗紫桂茂,拂面翠禽栖 过黄州作:暮角梅花怨,清江桂影寒 因话天台胜异仍送罗道士:藕花飘落前岩去,桂子流从别洞来 山中作:桂气满阶庭,松阴生枕席 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丹素之燝兮,椒桂之馥兮 苔藓山歌:江南山深松桂闲 避寇上唐台山:柽桂香皆滴,烟霞湿不开 古意九首:忆在山中时,丹桂花葳蕤。

红泉浸瑶草,白日生华滋 怀匡山道侣:柽桂株株湿,猿猱个个啼 书陈处士屋壁二首:白云有奇色,紫桂含天风 再游东林寺作五首:台殿参差耸瑞烟,桂花飘雪水潺潺 同徐员外除太子舍人寓直之作:露湿幽岩桂,风吹便坐桑。 阁连云一色,池带月重光 重云李观疾赠之:穷冬百草死,幽桂乃芬芳 淮南王:碧井床空天影在,小山人去桂丛疏 庐山歌送至弘法师兼呈薛江州:连湘接楚饶桂花,事久年深无杏树 杂言湖山歌送许鸣谦:湖中之山兮波上青,桂飒飒兮雨冥冥 寄刘栖楚:岁暮傥旋归,晤言桂氛氲 送张校书季霞:秦吟宿楚泽,海酒落桂花 送关小师还金陵:蕉花铺净地,桂子落空坛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咏桂: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登叶县故城谒沈诸梁庙:椒桂奠芳樽,风云下虚室 思山居十一首:涧底松成盖,檐前桂长枝 夏晚有怀平泉林居:菌桂秀层岭,芳荪媚幽渚 早春至言禅公法堂忆平泉别业:人依红桂静,鸟傍碧潭闲 大堤曲:妾家住横塘,红沙满桂香 帝子歌:山头老桂吹古香,雌龙怨吟寒水光 月漉漉篇:莎青桂花繁,芙蓉别江木 晚景怅然简二三子:梧桐稍下叶,山桂欲开花 王屋山送道士司马承祯还天台:林泉先得性,芝桂欲调神 湖中古愁三首:奠桂开古祠,朦胧入幽萝 岳阳春晚:所嗟芳桂晚,寂寞对汀洲 最高楼:桃花流水应无恙,小山丛桂更畴依 桂花五律:桂花秋一苑,凉露夜三更 还有很多是咏月亮,咏折桂及第的,真正咏桂花的,还真不是很多吧。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