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初填宋词词牌名选择

1.在写词的时候,怎么选择词牌名

字数少,无名的,这样容易,也不会被被人的名声盖过

填词必须有词牌,就如写诗必须有题目。写诗时的题目,表达了整首诗的基本内容,即便不好标题,也可弄个“无题”之类;而填词时的词牌,亦已规定了作者基本的感情,即使无标题也无关紧要,因为可以把首句作为词的标题,如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尽》等;即使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样有完整词牌、标题的作品,有些书中亦把它标成《念奴娇·大江东去》。可见,词牌比词题更为重要。

选择一个最适合于表达自己创作感情的词牌,是填好一首词的第一步。

词,是一种配合音乐的文学,是古人拿来当歌唱的(后来逐步脱离乐器是另一码事),而词牌正是规定了一首词的音乐腔调。

填词要选词牌,词牌又规定了一首词的音调,因此选择词牌就要选择词牌的声情,而不是选择词牌的名字。各个词牌都有它特定的声情,或细腻轻扬;或激越豪放;或婉约柔情;或慷慨雄壮;或幽怨凄凉;或坦荡激昂。凡此种种,词牌基本上已经规定了。如《满江红》、《念奴娇》适合填一些调子较高,感情激烈,声情俱壮的内容,因此在用韵上也以入声字为主;《小重山》、《一剪梅》适合填写一些调子低沉,感情细腻,凄清孤寂的内容,因此大多选用平韵。

填词时选词牌,最忌讳“顾名思义”,即依据词牌的表象去填词。如《千秋岁》,本来是凄凉幽怨的调子,用韵很密,连不压韵的各句也全用仄声字,读来声情幽咽(秦观有“落红万点愁如海”的名句,后来黄庭坚就用此词牌吊唁秦观,因此后人多拿它作吊唁之词);而如果你望词生意地用它去祝寿,则无论如何也不合情理。同样,《寿楼春》的声调也是哀怨凄婉,不能用来祝寿。另外如《贺新郎》,词调慷慨激昂,与燕尔新婚的感情不相适应,因此亦不能用来祝贺新人。这就是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如若违反了它,则再大的作家也填不出好词。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郭沫若先生1958年写的一首歌颂**的词,他把李清照的《声声慢》改成《声声快》,把“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改填成“蓬蓬勃勃,烈烈轰轰,轰轰烈烈轰轰”,尽管表面上已经改了词牌,但实在也不能算成功之作。

那么,怎样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内容需要去选择那些适合表达相应内容的词牌呢?根据夏承焘先生《唐宋词欣赏》,选择词牌有三种方法:

第一,从声、韵方面探索,包括字声平拗和韵脚疏密;第二,从形式结构方面探索,包括分片的比勘和章句的安排;第三,排比前人同牌作品,看他们用这个词牌写哪种感情最多、最好。

对初学者来说,三种方法中的第三种是最实际的,而且便于更快地掌握。

当然,词牌仅是一种格式,是一种形式而不是内容,而形式总是要为内容服务的,因此,我们也不能对词牌的选择墨守成规。我们揣摩古代大词人的作品,就是要用他们的作品来衡量某些词牌的声情;而不是用揣摩来的声情去衡量大词人的作品。《诗序》中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就如《诗经》,当初也是用来吟唱的,是先有情而后有言,然后才配以音律。只有这样,个人的情感才不至于受到音律的拘束而难于表达。即使是我们现今的歌曲,亦是先写歌词,然后再根据歌词的内容配曲。关于这一点,《乐记》中有“诗言其志,歌咏其声,舞动其容。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故“有心则有诗,有诗则有歌,有歌则有声律,有声律则有乐歌。”就连宋代王灼的专论词牌选择的《碧鸡漫志》,也有“古人初不定声律,因所感发为歌,而声律从之”之说。可见,表达真切的思想感情比形式的选择要重要得多。

注:本文某些观点,参考夏承焘先生《唐宋词欣赏》,特此说明。

2.带“初”的词牌名

1:望江南。

本名《谢秋娘》,李德裕为亡妓谢秋娘作,因白居易词中有“能不忆江南”,而改名《忆江南》,又名《梦江南》、《望江南》、《江南好》等。2:卜算子。

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

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3:采桑子。

原唐教坊大曲中有《采桑》,后截取一“遍”单行,取为词。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等,四十四字。

宋词中又创慢词,《采桑子慢》等,九十字。唐代无此词牌,始于晏殊。

4:钗头凤。原名《撷芳词》,相传取自北宋政和间宫苑撷芳园之名。

后因陆游有“可怜孤似钗头凤”词句,故名。5:长相思。

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又名《长相思令》、《相思令》等。因南朝乐府中有“上言长相思,下言夕别离”一句,故名。

6:丑奴儿。词牌名。

出自唐教坊大曲《采桑》,所以通称《采桑子》,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7:捣练子。

词牌名。以捣衣而名。

晚唐已有此词调。8:定风波。

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有“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流”一语。此调取名原来有平定叛乱的意思。

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等。9:芳心苦。

原名《踏莎行》,因词中有“红衣脱尽芳心苦”,故名。10:风入松。

唐僧人皎然有《风入松》歌,后取用为词调。11:八声甘州。

依唐边塞曲《甘州》改制而成,因上下片八韵,故名八声。12:浣溪沙。

又名《小庭花》。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减字浣溪沙。词牌名。

减字,唐宋曲子词术语,一般填词应按谱填,但词人在声腔字数上有伸缩自由,以求旧曲出新声。这些词实际没有减字,末字“些”是语气助词,是取用楚地方言。

13:浪淘沙。唐代教坊曲名。

又名《浪淘沙令》、《过龙门》、《卖花声》。此词最早创于唐代刘禹锡和白居易。

14: 渔歌子。又名《渔父》。

唐教坊曲名,词调由张志和创制。15:六丑。

周邦彦自创。后人觉《六丑》不雅,易名为《个侬》。

传说当年名妓李师师为宋徽宗唱了这支曲子,徽宗觉得这首曲词圆婉好听,就问:“是谁写的?”李师师说:“这曲子叫《六丑》,周邦彦写的新调。”徽宗召见周邦彦时问:“为何取名《六丑》?”周邦彦答道:“因为它冲犯了六个宫调,那都是最好听的章调,可是要唱好它并不容易。

昔日高阳氏有子六人,富才华而貌,故以此取为曲调的名字。”16:六州歌头。

词牌名。原是唐代的鼓吹曲。

宋时入词牌。六州指伊、凉、甘、石、氐、渭。

六州各有歌曲,统称《六州》。歌头即引歌。

17:绿罗裙。原名《生查子》,因有“记得绿罗裙”一句,取名之。

18:卖花声。词牌名。

唐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浪淘沙令》、《过龙门》。

此曲最早创自唐代刘禹锡。初为小令,形式与七言绝句相同。

其内容专咏浪淘沙。五代至宋,此调发展为长短句,内容也更广泛。

19:满庭芳。词牌名。

因柳宗元有“偶此即安居,满庭芳草积”的诗句而得。又名《满庭霜》、《江南好》、《满庭花》。

20:木兰花。又作《玉楼春》、《西湖曲》等。

唐和五代词人所填《木兰花》,句式参差不一。宋人定为七言八句。

21:念奴娇。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因念奴音色绝妙,后人用其名为词调。

22:破阵子。原是唐朝开国时创制的大型武舞曲《破阵乐》中一曲,后改用为词牌。

23:菩萨蛮。原为唐教坊曲。

唐代苏鹗《杜阳杂编》载:“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缨络被体,号菩萨蛮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

24:青玉案。词牌名。

取于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锈段,何以报之青玉案”一诗。25:清平乐。

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

一说李白曾作《清平月》,恐后人伪托。26:鹊桥仙。

词牌名。因欧阳修有词“鹊迎桥路接天津”一句,取为词名。

又有一说,此调因咏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而得名。27:如梦令。

相传后唐庄宗自制曲,因曲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一句而得名。28:阮郎归。

词牌名。出自东汉刘晨、阮肇天台山采遇仙女的典故。

29:瑞鹤仙。词牌名。

宋周邦彦始创,格体参差。30:少年游。

唐无此词调,宋人晏殊作《珠玉词》中有“长似少年时”句,取之为名。又名《小阑干》、《玉腊梅枝》。

31:霜天晓角。词牌名。

又名《月当窗》、《踏月》。此词调首见于《全芳备祖前集》,宋代词人林逋取其前片的意境用为词牌名。

32:水调歌头。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

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大曲分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

“歌头”是中序的第一章。33:水龙吟。

又名《龙吟曲》。取李白“笛奏龙吟水”一诗句而名之。

34:苏幕遮。唐玄宗时教坊曲名。

原曲源自西域龟兹国,“苏幕遮”意“西戎胡语”。35:望江南。

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此调本名为《谢秋娘》,是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所作。后进入教坊。

36:惜分飞。又名《惜双双》、《惜芳菲》。

《词谱》中以毛滂为正曲。故此词牌可能是毛滂自创。

37:惜奴。

3.我要学填宋词,求一些宋词的词牌名,详细的,像平仄之类的也写出来

先填简单的诸如 鹧鸪天、菩萨蛮之类的小令,因为句子多是五七言律句,如果有旧诗基础填起来不会太难。如果没学过旧诗,那还是建议先系统学习一下再来填词。

参考书可以买王力的诗词格律,这个是比较入门,而且比较权威的(唯一的缺点就是由于成书年代关系有些政治色彩)。

熟悉格律之后建议多读唐宋词,学习古人笔法,多填多学,日积月累方可。

鹧鸪天格律(如果没记错的话):

仄(可平)仄平平仄(可平)仄平(韵),

平(可仄)平仄(可平)仄仄平平(韵)。

平(可仄)平仄(可平)仄平平仄,

仄(可平)仄平平仄(可平)仄平(韵)。

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可仄)平仄(可平)仄仄平平(韵)。

平(可仄)平仄(可平)仄平平仄,

仄(可平)仄平平仄(可平)仄平(韵)。

4.求几个宋词的词牌名和填词方法

给你一个我自己的原创吧,以前在某社区弄的填词教程。

有兴趣可以找我慢慢填啊。 词是个很美丽的文体。

古人说,诗言志、词言情,很多人因此误会,觉得词是不是低了诗一头。当然不是这样。

“情”,并不是只是爱情,还有其他更多更多,豪情、悲情、苦情,甚至读禅念书后的会意心得,种种心情,都是情。 所以,词有更多人性,更加摇曳多姿,不像诗,总是个四四方方……嘿嘿~~~~ 填词真的不难,首先看看词牌介绍分析,看看前人句子,我会附带词谱给出至少一首前人词作。

然后想想大概要写什么,按照词谱规定的平仄,选好韵脚,好了,慢慢写吧!(*^__^*) 嘻嘻…… 希望有兴趣的朋友都来玩啊 (本系列默认符号:○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仄韵) 一、菩萨蛮 菩萨蛮,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花间意》、《重叠金》等。

双调四十四字,为词调中之最古者,即以五七言组成;通篇两句一韵,凡四易韵,两平两仄。第一、二句即为七言仄句。

第三句为仄起之五言句,换用平韵。第四句为五言拗句。

后半第一句为平起仄韵之五言句。第二句为仄起仄韵之五言句。

第三、四句与前半第三四句同。 为什么这个放在第一个呢?因为,嘿嘿,它4个韵啊,可以随便换韵,多方便啊~~~而且其句子结构,很有古意,按照谱填出来怎么也有几分味道,实在是入手的最佳词牌啊!可是啊,这个词牌也是入手容易写好不容易。

因为韵换的太多,所以容易出现脱节的感觉,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语义相连。 词谱: 菩萨蛮闺情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 ⊙○⊙●○○▲ 寒山一带伤心碧。

⊙○⊙●○○▲ 暝色入高楼, ⊙●⊙○△ 有人楼上愁。 ⊙○○●△ 玉阶空伫立, ⊙○○●▲ 宿鸟归飞急。

⊙●⊙○▲ 何处是归程, ⊙●●○△ 长亭更短亭。 ⊙○⊙●△ 菩萨蛮 (我自己填的) 昨宵夜半枕边见,桃源不改莲花灿。

忽乱失烟霞,依然各天涯。 梦从此刻坠,心自彼时碎。

欲诉怕妨君。多情付酒樽。

(注:天涯的天字,平仄不对,按词谱应该仄字而我用了平的。所以我以写诗的拗救办法前面用了“各”字。

当然,词没有拗救这样的概念,所以仍旧是出律。但是,我也是实在不想修改,一修改,这句就是推翻了,所以我不愿意。

只好由他了。)。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