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唐诗、宋词的特点1.荡气回肠 【拼音】: dàng qì huí cháng 【解释】: 荡:动摇;回:回转。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出处】: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感心动耳,回肠伤气。”三国·魏·曹丕《大墙上蒿行》:“女娥长歌,声协宫商,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2.绕梁三日 【拼音】: rào liáng sān rì 【解释】: 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出处】: 《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3.不绝于耳 【拼音】: bù jué yú ěr 【解释】: 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这是台下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 4.脍炙人口 【拼音】:kuài zhì rén kǒu 【解释】: 脍:切细的肉;炙:烤熟的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和称赞和传讼。 5. 高山流水 【拼音】:gāo shān liú shuǐ 【解释】: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2.如何品读唐诗宋词品读唐诗,宋词:首先你要了解的是当时的历史背景,即唐诗或者宋词创作的年代,还有当时发生了些什么大的历史事件,诗人或者词人参与了这件事情。 你要从作者所创作的作品中感受其所持的观点,了解该作者所代表的立场,及其创作风格。其次,你要去从这些作品中发现些流传下来的千古名句,理解这首诗或者词的意境,感受它的韵律美。 最后,你要去懂得观察这首诗或者词所运用的创作手法,比如比喻,拟人,夸张,或者是对比等等,这些手法在诗词中所起到的作用,还有就是写景的是以静衬动还是怎么回事,细细去品味,在心中默诵,去理解它。时间长了,你自然就会掌握这些方法了。 3.【形容流年的唐诗宋词】1、不叹流年惜众芳(唐·刘禹锡·《窦朗州见示与澧州元郎中早秋赠答命同作》)2、流年惝恍不饶我(唐·白居易·《和酬郑侍御东阳春闷放怀追越游见寄》)3、流年旧复新(唐·杜牧·《书事》)4、只恐流年暗中换(唐·孟昶·《避暑摩诃池上作》)5、流年此夕除(唐·张子容·《除日》)6、复叹流年促(唐·武元衡·《安邑里中秋怀寄高员外》)7、相伴过流年(唐·卢仝·《自咏三首》)8、惆怅流年速(唐·章孝标·《道者与金丹开合已失,因为二首,再有投掷》)9、流年一何驶(唐·王维·《赠从弟司库员外絿》)10、常是惜流年(唐·宋之问·《玩郡斋海榴》)11、流年复几何(唐·刘长卿·《奉寄婺州李使君舍人》)12、流年未肯付东流(宋·苏轼·《浣溪沙》)13、急景流年都一瞬(宋·晏殊·《蝶恋花》)14、镜里流年两鬓残(宋·陆游·《书愤》)15、红颜暗与流年换(宋·晏几道·《蝶恋花》)16、可惜流年(宋·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17、急景流年真一箭(近代·王国维·《蝶恋花》)18、咚咚傩鼓饯流年(宋·陆游·《朝中措》)19、半镜流年春欲破(宋·晏几道·《减字木兰花》)20、流年又见一春过(宋·陆游·《暮春龟堂即事》)21、吾知流年暗中换(宋·白玉蟾·《悲秋辞》)22、流年回首付东流(宋·苏轼·《南歌子》)23、可度流年(元·无名氏·《沁园春》)24、可恨流年凋绿鬓(宋·晏几道·《清平乐》)25、可恨流年凋绿鬓(宋·晏几道·《清平乐》)26、行歌不记流年(宋·朱敦儒·《临江仙》)27、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宋·苏轼·《洞仙歌》)28、飘荡叹流年(宋·叶梦得·《水调歌头》)29、坐看流年轻度(宋·叶梦得·《水调歌头》)30、流年捷飞梭(宋·陆游·《晨镜》)31、风霜十月流年感(宋·陆游·《初冬有感》)32、一窗昏晓送流年(宋·陆游·《题老学庵壁》)33、流年冉冉入霜髭(宋·苏轼·《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34、流年倏忽成陈事(宋·徐铉·《正初答钟郎中见招》)35、冉冉流年付断蓬(宋·陆游·《书叹》)36、行歌闲送流年(宋·陆游·《汉宫春》)37、每感流年成绝叹(宋·陆游·《初夏》)38、流年不记鬓成丝(宋·陆游·《记梦》)39、冉冉流年嗟暗度(宋·赵长卿·《清平乐》)40、忽忽流年恨(宋·陆游·《冬夜》)41、只将闲事占流年(宋·陆游·《病中遣怀》)42、流年去似海涛翻(宋·陆游·《晚春》)43、流年更著暮笳催(宋·陆游·《再次前韵》)44、风凋木叶流年晚(宋·陆游·《秋思》)45、镜里流年两鬓秋(宋·陆游·《无题》)46、试凭丝管饯流年(宋·陆游·《秋思》)47、流年羁恨两相催(宋·陆游·《定风波》)48、蝉声满院送流年(宋·陆游·《新秋》)49、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宋·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50、聊将锦瑟记流年(清·黄景仁·《感旧》)。 4.写唐诗宋词高中诗词 够了吧 ~谢谢采纳 短歌行 这是一首抒怀诗,诗人借用乐府旧题,抒发了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全诗共八章,前二章慨叹人生短暂而功业未成;中四章引用《诗经》倾吐了对贤才的思慕和求贤不得的苦闷;后二章抒发了自己要效发周公礼待贤才以共济统一大业的豪迈情怀。 曹诗语言通俗清新,不事雕琢,感情真率自然,基调慷慨苍劲,悲壮之中蕴含着积极进取之精神。 诗中尊重人才礼贤下士的思想在当时甚至在现在仍然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白马篇 这是一篇热情歌颂从军杀敌、为国立功的青年战士的爱国诗篇。 诗中塑造了一个娴习武艺、长于骑射、勇猛无私、献身爱国的边塞青年的英雄形象,表达了诗人渴望能上阵杀敌、为国立功的强烈愿望。诗歌着力刻划青年战士飒爽的英姿和娴熟的武艺,揭示他奋不顾身、英勇杀敌、为国纾难的思想基础,歌颂了青年战士抛妻离子、告别父母、义无反顾、奋勇杀敌而保家卫国的高尚品质。 归园田居 这首诗抒写辞职归来的愉快心情和乡居的乐趣。开头六句追述往事,说明弃官归田的原因。 诗人把官场比作“尘网”,把做官比做误入“尘网”里的鱼鸟,深表懊悔。“开荒南野际”以下十句描写归田后的生活和乐趣。 把自已的生活环境描写得优美宁静,富有诗情画意,诗人的乐趣自在其中。最后四句总结全篇,抒写自己的感受,欣喜舒畅之情溢于言表。 诗歌通篇对比,以极赞田园生活的美好来反衬封建官场的黑暗。寄情于景,借景抒情。 语言通俗清新,笔法轻松自然。给人淡而不俗的艺术享受。 山居秋暝 这首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开篇“空山”二字,为全诗张本,在作者半官半隐的生活中,一切都似乎是“空”的。 新雨、晚秋、夜月、清流,宁静清高而空阔高远。纵然有“浣女”“渔舟”,但山中树繁竹茂,人迹罕到。 这山外的声响却正好烘托出山中的空旷。所谓“鸟鸣山更幽”。 诗人钟爱的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既是他高洁情怀的具体写照,也是他矢志追求的理想境界。末联直接抒发了春光纵然消逝而自己长留山中的归隐志趣,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不满。 这首诗以景物的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表面看来,句句在写模山范水,实际上通篇比兴。 借明山净水寄托情怀,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梦游天姥吟留别 诗题一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当是天宝五载(746)前后诗人离开东鲁、南下吴越时所作。 天姥(mǔ),山名,在今浙江嵊县。 这首诗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诗人通过对奇异美妙的神仙境界的描绘,抒发了他政治追求失败后的苦闷心情。表现了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蔑视权贵的高洁情怀。 艺术上诗人运用奇特的情节,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将梦中的仙境和残酷的现实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将对幻想的追求和人生的探索联系起来,超过了一般山水游仙题材的范围,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越中览古 这是诗人游览越中(今浙江绍兴)有感于吴越之争的怀古之作。诗人只选取了越王班师回国的两个镜头,深刻地揭示了人事变迁、盛衰无常的主旨。 首句点明题意,二三两句分写战士还家和勾践还宫。战士锦衣凯旋;越王宫女如花,勾践的踌躇满志和荒淫逸乐跃然纸上。 结句突然一转,当年不可一世的勾践而今何在呢?眼前只有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罢了。笔法简洁而寓意深刻,含蓄地指出统治者的骄奢淫逸不过是过眼烟云而已。 “古来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秦始皇、汉高祖……历代王侯将相莫不如此。 这首诗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作了鲜明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 蜀道难 《蜀道难》,乐府相和歌辞旧题.。 齐梁以来,诗人多以此题描写蜀道的艰险。李白借此旧题,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路线,抓住沿途各处的景色特点来展示蜀道之艰险和山势的高危。 以大胆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将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与现实融为一体,酣畅淋漓地描绘出蜀道山川的险峻壮丽,同时对当政者提出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忠告。寄寓了他对时局的关切。 全诗句式长短错落,音调铿锵有力,气势磅礴,豪迈奔放,是李白浪漫主义诗篇的代表作。 将进酒 “将进酒”为汉鼓吹铙歌十八曲之九,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 这首诗当是天宝年间李白供奉翰林遭贬后所作。本诗借饮酒放歌,表达诗人鄙弃功名富贵、纵酒销愁的愤懑情绪。 开篇两句,以排山倒海之势,慨叹人生易老,青春难再。以雄浑壮阔的笔墨抒发无可奈何的哀伤,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反衬生命的渺小脆弱,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接下来,极力鼓吹“尽欢”而莫惜千金.“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句既表达了诗人的坚定自信,也吐露了怀才不遇的悲愤。呼朋喝友频频劝酒,不图功名富贵,但愿长醉不醒。 引陈思王曹植,既赞醉酒之超脱,又使人联想到曹植饱受压抑而有志难伸的苦闷。末尾以名马宝裘换得一醉方休!流露了诗人遭贬后深深的痛苦。 不过,应该指出,李白诗中常有“借酒浇愁”之语。但究其具体内容,大都是个人仕途坎坷、功名无望的感慨,这乃是诗人的思想局限。 登高 这首诗大约作于大历二年(767),杜甫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