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月十三上花灯滴诗句《上元竹枝词》(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元夕无月》(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客中过上元节》 熊亨瀚 大地春如海,男儿国是家。 龙灯花鼓夜,长剑走天涯。 七律.十三元(上元节) 月色蒙胧灯火喧,星光闪烁映兰轩。 天台午夜莲花宴,楼宇春光桃李园。 吾蘸江头挥墨宝,君遨瀚海领清源。 添诗共贺新年好,做赋温馨度上元。 生查子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水兰花慢元宵感旧 段成己 金吾不禁夜,放箫鼓,恣游遨。 被万里长风,一天星斗,吹堕层霄。 御楼外、香暖处,看人间、平地起仙鳌。 华烛红摇勒,瑞烟翠惹吟袍。 老来怀抱转无聊。 虚负可怜宵。 遇美景良辰,诗情渐减,酒兴全消。 思往事,今不见,对清尊、瘦损沈郎腰。惟有当时好月,照人依旧梅梢。 永遇乐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瑕,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云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忆秦娥 朱淑真 弯弯曲,新年新月钩寒玉。 钩寒玉,凤鞋儿小,翠眉儿蹙。 闹蛾雪柳添妆束,烛龙火树争驰逐。 争驰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元夜即席 韩 元宵清景亚元正,丝雨霏霏向晚倾。 桂兔韬光云叶重,烛龙衔耀月轮明。 烟空但仰如膏润,绮席都忘滴砌声。 更待今宵开霁后,九衢车马未妨行。 鸳鸯湖棹歌 之七十四 朱彝尊 曲律昆山最后时,海盐高调教坊知。 至今十棒元宵鼓,绝倒梨园弟子师。 元夜 朱淑真 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 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 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 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生查子 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水兰花慢元宵感旧 段成己金吾不禁夜,放箫鼓,恣游遨。 被万里长风,一天星斗,吹堕层霄。御楼外、香暖处,看人间、平地起仙鳌。 华烛红摇勒,瑞烟翠惹吟袍。老来怀抱转无聊。 虚负可怜宵。 遇美景良辰,诗情渐减,酒兴全消。 思往事,今不见,对清尊、瘦损沈郎腰。惟有当时好月,照人依旧梅梢。 元夜即席 韩元宵清景亚元正,丝雨霏霏向晚倾。桂兔韬光云叶重,烛龙衔耀月轮明。 烟空但仰如膏润,绮席都忘滴砌声。更待今宵开霁后,九衢车马未妨行。 鸳鸯湖棹歌 之七十四 朱彝尊曲律昆山最后时,海盐高调教坊知。至今十棒元宵鼓,绝倒梨园弟子师。 元夜 朱淑真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 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 上元应制 蔡襄高列千峰宝炬森,端门方喜翠华临。宸游不为三元夜,乐事还同万众心。 天上清光留此夕,人间和气阁春阴。要知尽庆华封祝,四十余年惠爱深。 元夜 陈与义今夕天气佳,上天何澄穆。列宿雨后明,流云月边速。 空檐垂斗柄,微吹生丛竹。对此不能寐,步绕庭之曲。 遥睇浮屠颠,数星红煜煜。悟知烧灯夕,节意亦满目。 历代能几诗,遍赋杂珉玉。栖鸦亦未定,更呜伴余独。 百年滔滔内,忧乐两难复。唯应长似今,寂寞送寒燠。 瑶台第一层元宵 王丹桂时令相催。又还是,元宵报春回。 桂轮新满,金莲乍坼,不待栽培。六街三市遍,列鳌山、辉映楼台。 竞追陪,簇香车宝马,驰骋多才。吾侪。 情忘企慕,绛宫深处保仙胎。觉花芬馥,慧光明灿,别是欢谐。 玉浆琼液泛,结刀圭、不让樽*。恣开怀。 任鸾迎凤引,游宴蓬莱。青玉案戊戌元元宵客京师赋 张野千门夜色霏香雾。 又春满、朝天路。回首旧游谁与语。 金波影里,水晶帘下,总是关心处。征衫着破愁成缕。 留滞京尘甚时去。 旅馆萧条情最苦。 灯无人点,酒无人举。睡也无人觑。 永遇乐 李清照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瑕,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云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忆秦娥 朱淑真弯弯曲,新年新月钩寒玉。 钩寒玉,凤鞋儿小,翠眉儿蹙。闹蛾雪柳添妆束,烛龙火树争驰逐。 争驰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归去来 柳永初过元宵三五。 慵困春情绪。灯月阑珊嬉游处。 游尽、厌欢聚。凭仗如花女。 持杯谢、酒朋诗侣。馀酲更不禁香醑。 歌筵罢、且归去。木兰花令 苏轼元宵似是欢游好。 何况公庭民讼少。万家游赏上春台,十里神仙迷海岛。 平原不似高阳傲。促席雍容陪语笑。 坐中有客醉多情,不惜玉山拼醉倒。醉蓬莱 赵老听都人歌咏,便启金瓯,再登元老。 山。 2.包含“十三”的诗句有哪些《粉蝶儿 和晋臣赋落花》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 甚无情,便下得、雨僝风僽。 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绉。 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记前时、送春归后。 把春波都酿作、一江醇酎。 约清愁、杨柳岸边相候。 《周郎玉笙谣》 年代: 元 作者: 杨维桢 周郎学仙吹玉笙,玉笙吹得丹山七十二凤之和鸣。 曾侍瑶池阿母宴,座中调笑董双成。 谪向人间赤松洞,洞口桃花苦迎送。 南寻二女湘水头,十三哀弦不成弄。 西洞庭,东洞庭,相逢铁笛铜龙精。 从此吹春玉台上,丛霄不许谢玄卿。 《宫词》 年代: 宋 作者: 王仲修 十三应选入宫来,便舞梁州送御杯。 交袂当筵小垂手,回头招拍趁虚催。 《采莲曲六首》 年代: 明 作者: 沈明臣 生长江南惯采莲,棹歌声里斗婵娟。 十三十四年相亚,覆额低眉各可怜。 《恭和御制上元观灯》 年代: 宋 作者: 苏颂 宝杯莲烛艳宫台,万户千门五夜开。 楼下舞韶清吹发,云间鸣跸翠华来。 九宾宴集占风使,四近班升构夏材。 自愧周南独留滞,十三年隔侍臣杯。 3.描写正月的诗句《蝶恋花·帘外东风交雨霰》宋 苏轼 帘外东风交雨霰。 帘里佳人,笑语如莺燕。 深惜今年正月暖。 灯光酒色摇金盏。 掺鼓渔阳挝未遍。 舞褪琼钗,汗湿香罗软。 今夜何人吟古怨。 清诗未就冰生砚。 《渔家傲·正月斗杓初转势》宋 欧阳修 正月斗杓初转势。 金刀剪彩功夫异。 称庆高堂欢幼稚。 看柳意。偏从东面春风至。 十四新蟾圆尚未。 楼前乍看红灯试。 冰散绿池泉细细。 鱼欲戏。园林已是花天气。 《渔家傲·灯火已收正月半》宋 王安石 灯火已收正月半。 山南山北花撩乱。 闻说洊亭新水漫。 骑款段。穿云入坞寻游伴。 却拂僧床褰素幔。 千岩万壑春风暖。 一弄松声悲急管。 吹梦断。西看窗日犹嫌短。 《西江月·正月天饶阴雨》宋 朱敦儒 正月天饶阴雨,江南寒在晨朝。 娇莺声袅杏花梢。 暗淡绿窗春晓。 好梦空留被在,新愁不共香销。 小楼帘卷路迢迢。望断天涯芳草。 《偈颂一百零二首》宋 释慧远 年年正月一,鼻孔长三尺。 个个贺新春,眉毛重八斤。 但□平正事,天道自分明。 供参考。 4.关于元宵节的诗句,三句以上《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词声。 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 羞逐乡人赛紫姑。 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注:珍品这里指元宵)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 元夕 》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 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 金梁桥外月如霜。 《元 宵》 (明)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夜踏灯》 (清)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5.关于元宵节的诗句元宵节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词声。 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 羞逐乡人赛紫姑。 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注:珍品这里指元宵)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 元夕 》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6.关于1月到12月的诗句1-12月的诗词: 正月晴和风气新,纷纷已有醉游人。 (唐·白居易《早春持斋,答皇甫十见赠》)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唐·韩愈《春雪》)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唐·李白《塞下曲》)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唐·白居易《长恨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白居易《暮江吟》) 不知十月江寒上,陡觉三更布被轻。(清·查慎行《寒夜次潘岷原韵》) 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 (唐·白居易《冬至宿杨梅馆》) 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汉·无名氏《别诗》) 一年有十二个月,一年也分四个季度,春夏秋冬。 春夏秋冬是指地球一年的四个季节,是地球围绕太阳运行所产生的结果。 四季的由来:我们的地球在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的同时,也在绕自身的地轴自转,不过地轴并不垂直于公转轨道面,而是有一个23度27角分的倾角。 正是因为这个倾角的存在,才会使太阳在地球表面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从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春季:春季,是指我国农历从立春到立夏这一段时间,即农历一、二、三月,包括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6个节气,其气候特点为温暖潮湿。 夏季:夏季,是指从立夏至立秋的这一段时间,即农历四、五、六月,包括了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6个节气。夏季的气候特点即炎热,是一个酷暑蒸人的季节。 秋季:秋季,是指从立秋到立冬这一段时间,即农历七、八、九月,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个节气。秋季的气候特点主要是干燥,人们常以“秋高气爽”、“风高物燥”来形容它。 冬季:冬季,始于农历的立冬,止于次年的立春,,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六个节气,即农历的10、11、12月。冬季的气候特点主要是寒冷。 冬季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此时天寒地冷、万物凋零,一派萧条零落的景象。 1-12月在西方来讲是有星座的学说。 水瓶座:1月21日 - 2月19日 双鱼座:2月20日 - 3月20日 白羊座:3月21日 - 4月20日 金牛座:4月21日 - 5月21日 双子座:5月22日 - 6月21日 巨蟹座:6月22日 - 7月22日 狮子座:7月23日 - 8月23日 处女座:8月24日 - 9月23日 天秤座:9月24日 - 10月23日 天蝎座:10月24日 - 11月22日 射手座:11月23日 - 12月21日 魔羯座:12月22日 - 1月20日/subview/5186/6059395.htm。 7.关于月的诗句唐·王维: 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晋·陶渊明: 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宋·晏几道: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唐·刘禹锡: 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倾如熔金. 唐·白居易: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唐·张若虚: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清·萧诗: 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 唐·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清·张惠言: 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唐·杜甫: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清·梁章钜: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山遥水皆有情. 宋·苏轼: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宋·欧阳修: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希望采纳。 8.包含“十三”的诗句有哪些《粉蝶儿 和晋臣赋落花》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 甚无情,便下得、雨僝风僽。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绉。 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记前时、送春归后。 把春波都酿作、一江醇酎。约清愁、杨柳岸边相候。 《周郎玉笙谣》年代: 元 作者: 杨维桢 周郎学仙吹玉笙,玉笙吹得丹山七十二凤之和鸣。曾侍瑶池阿母宴,座中调笑董双成。 谪向人间赤松洞,洞口桃花苦迎送。南寻二女湘水头,十三哀弦不成弄。 西洞庭,东洞庭,相逢铁笛铜龙精。从此吹春玉台上,丛霄不许谢玄卿。 《宫词》年代: 宋 作者: 王仲修 十三应选入宫来,便舞梁州送御杯。交袂当筵小垂手,回头招拍趁虚催。 《采莲曲六首》年代: 明 作者: 沈明臣 生长江南惯采莲,棹歌声里斗婵娟。十三十四年相亚,覆额低眉各可怜。 《恭和御制上元观灯》年代: 宋 作者: 苏颂 宝杯莲烛艳宫台,万户千门五夜开。楼下舞韶清吹发,云间鸣跸翠华来。 九宾宴集占风使,四近班升构夏材。自愧周南独留滞,十三年隔侍臣杯。 9.从正月到腊月关于农历节曰的诗句春节 王安石 《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宵 卢照邻 《十五夜观灯》: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元宵 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清明 杜牧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端午 文秀 《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夕 杜牧 《七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 中秋 苏轼 《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重阳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 萸少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