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哪些气势磅礴的诗词1. 宋·李清照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唐·李白《将进酒·君不见》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3.汉·曹操《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魏晋·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5.唐代·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找一些豪放的诗词,气势磅礴,读起来令人心潮澎湃的.】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曹操的诗:【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苏轼的词:【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3.速求一首高昂有气势的宋词满江红⑴ 【宋】岳飞 怒发冲冠,⑵ 凭栏处、 潇潇雨歇。 抬望眼,⑶ 仰天长啸, 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⑷ 八千里路云和月。⑸ 莫等闲、⑹ 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靖康耻,⑺ 犹未雪;⑻ 臣子恨、 何时灭?⑼ 驾长车、 踏破贺兰山缺。⑽ 壮士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 收拾旧山河,⑾ 朝天阙。⑿ 【作者】 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为南宋抗金名将。二十岁应 募从军,身经百战,屡建奇功。因力主北伐、反对和议,被秦桧以“莫须有” 的罪名诬陷而死,年仅三十九岁。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有《岳 武穆集》,为后人所编。 【注释】 ⑴此调又名《念良游》、《伤春曲》。格调沉郁激昂,宜于抒发怀抱,故为苏、辛派词人所爱用。双调,九十三字,仄韵(南宋后始见于平韵体)。 ⑵怒发冲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⑶抬望眼:抬头纵目远望。 ⑷尘与土:谓功名犹如尘土,指报国壮志未能实现而言。 ⑸八千里路:作者从军以来,转战南北,征程约有八千里。“八千”与前句中的“三十”都是举其成数而言。云和月:指披星戴月,日夜兼程。 ⑹等闲:轻易,随便。 ⑺靖康:宁钦宗赵桓年号。靖康元年(1126),金兵攻陷汴京,次年掳徽宗赵佶、钦宗赵桓北去,北宋灭亡。“靖康耻”指此而言。 ⑻雪:洗雪。 ⑼灭:平息,了结。 ⑽长车:战车。贺兰山:在今宁夏西,当时为西夏统治区。此处借为金人所在地。缺:指险隘的关口。 ⑾从头:重新。收拾:整顿。 ⑿天阙:宫门。朝天阙:指回京献捷。 【品评】 这是一首气壮山河、光照日月的传世名作。绍兴十年(1140),岳飞挥师 北伐,大破金兵于偃城。 进抵距汴京仅四十五里的朱仙镇后, 他对部下说: “直抵黄龙(今吉林农安,金故都),与诸公痛饮耳。”这是以恢复为己任的 岳飞的素志。此词即抒发他扫荡敌寇、还我河山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念,反映 了深受分裂、隔绝之苦的南北人民的共同心愿。全词声情激越,气势磅礴。开 篇五句破空而来,通过刻划作者始而怒发冲冠、继而仰天长啸的情态,揭示了 他凭栏远眺中原失地所引起的汹涌激荡的心潮。接着,“三十功名”二句,上 句表现了他蔑视功名,唯以报国为念的高风亮节,下句则展现了披星戴人、转 战南北的漫长征程,隐然有任重道远、不可稍懈的自励之意。“莫等头”二句 既是激励自已,也是鞭策部下:珍惜时光,倍加奋勉,以早日实现匡复大业。 耿耿之心,拳拳之意,尽见于字里行间。它和《汉乐府·长歌行》中的“少壮 水努力,老大徒伤悲”一样,是被后人奉为箴铭的警策之句。下片进一步表现 作者报仇雪耻、重整乾坤的壮志豪情。“靖康耻”四句,句式短促,而音韵铿 锵。“何时灭”,用反诘句吐露其一腔民族义愤,语感强烈,力透字背。“驾 长车”句表达自已踏破重重险关、直捣敌人巢穴的决心。“壮志”二句是“以 牙还牙,以血还血”式的愤激之语,见出作者对不共戴天的敌寇的切齿痛恨。 结篇“待从头”二句再度慷慨明誓:等到失地收复、江山一统之后,再回京献 捷。全词以雷贯火燃之笔一气旋折,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因而一向广为 传诵,不断激发起人们的爱国心与报国情。近人余嘉锡先生《四库全书提要辩 证·岳武穆遗文》考证出此词为明人所作而托名于岳飞。夏承焘先生进一步证 成其说。但持异议者也不乏其人。因此,此词的作者及背景等问题都须进一步 探讨,这里不便详及。 4.求几首有气势的宋词苏轼《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辛弃疾 《西江月》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辛弃疾《破阵子》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永遇乐》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杨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