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准确的诗句1)杜甫《春夜喜雨》赏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抒写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 一二句“好”字含情,赞盛春雨。“知时节”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来,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 多好的春雨!首联既言春雨的“发生”,又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热切盼望春雨降临的焦急心绪。颔联显然是诗人的听觉感受。 春雨来了,在苍茫的夜晚,随风而至,悄无声息,滋润万物,无意讨“好”,唯求奉献。瞧,听雨情景作者体察得多么细致,就连春雨洒洒,静默无声也被诗人听出来了。 可见,惊喜于春雨的潜移默化,诗人彻夜难眠。颈联紧承颔联,诗人唯愿春雨下个通宵,又恐突然中止,亦喜亦忧,推门而出,伫立远眺,只见平日泾渭分明的田野小径也溶入夜色,漆黑一片,可见夜有多黑,雨有多密。 而江船渔火红艳夺目,又反衬出春夜的广漠幽黑,也从侧面烘托出春雨之繁密。尾联系想象之辞,诗人目睹春雨绵绵,欣慰地想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锦官城将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 花之红艳欲滴、生机盎然正是无声细雨潜移默化、滋润洗凝而成…… 2)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赏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首联从大处落笔,写孤山寺所见之景。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 “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脚下平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游程中所见。 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 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 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 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这联和上联是此诗的核心部分,同时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 这更是一联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写,充分显示了白居易对描写对象的细致观察以及准确把握其特征的能力。 尾联写白沙堤之景,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 “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从孤山北面到现在的平湖秋月、白堤,诗人一路走来一路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湖面春水新生、树上春莺争鸣、空中春燕衔泥、堤岸春花渐开、春草刚绿,诗人敏锐细腻的笔触,让人们从中体会到西湖正在舒展地着上春装。 诗人赞美西湖的春色,并且指出他最爱在白沙堤上行走。白堤的两边是水,堤两旁种满了柳树、桃树。 春天走在白堤上,澹澹的湖水就在你的脚边,你仿佛走在水面上;初春的柳枝如烟如雾,如丝如缕,飘拂在你的脸上,使你心中涌生无限温柔无限爱,你像在梦境、在仙境。当春天走在白堤上时,你就更能体味到诗人写这首诗时的感觉和心情了。 全诗的题意主要在一个“行”字上,扣紧“春行”二字来描写景物的。但西湖面积太大,行程太长,所以诗人只截取其中一段来写——从孤山寺的北面写起,至白沙堤止。 读这首诗,我们自然就有了随着诗人饱览西湖早春景色的感觉。 全诗结构严密,格律严谨,对仗工整,语言流畅,生动自然,语气平易,体现了通俗流畅的特点。 诗人从总体上着眼描绘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并善于在行进途中展开了景物描写,选取了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中间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见春色的景物,动物与植物选择组合,独具匠心。还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具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3)杜牧《江南春绝句》赏析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是描写江南风光的一首七绝。江南多么迷人,多么令人向往,“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已经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绚丽的图画,但那只是宏观的,而杜牧的《江南春》则相对具体一些,似乎领我们参观了几个景点,印象也就更深刻了。 杜牧在这首七绝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首先诗人把我们带入了江南那花红柳绿的世界。 你看,到处莺歌燕舞,到处绿树红花;那帝水的村庄,那依山的城郭,尤其是那迎风招展的酒旗,多么令人心驰神往!“千里”说明是写整个江南,但整体又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意象表现出来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里有过渡到江南风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寺庙,揉进了沧桑之感,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佛教建筑物在春风春雨中若隐若现,更增添扑朔迷离之美。 2.含"准"字的诗句【年代】:清【作者】:席佩兰【作品】:寄衣曲【内容】:欲制寒衣下剪难,几回冰泪洒霜纨。 去时宽窄难凭[准],梦里寻君作样看。【年代】:清【作者】:纳兰性德【作品】:清平乐【内容】:风鬟雨鬓偏是来无[准]倦倚玉阑看月晕容易语低香近软风吹过窗纱心期便隔天涯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年代】:清【作者】:纳兰性德【作品】:采桑子十二首【内容】:白衣裳凭朱栏立凉月趖西点鬓霜微岁晏知君归不归残更目断传书雁尺素还稀一味相思[准]拟相看似旧时。 【年代】:清【作者】:曹雪芹【作品】:红楼梦十二曲——乐中悲【内容】: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中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 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年代】:元【作者】:张翥【作品】:摘红英【内容】:莺声寂。 鸠声急。柳烟一片梨云湿。 惊人困。教人恨。 待到平明,海棠应尽。青无力。 红无迹。残香积粉那禁得。 天难[准]。晴难稳。 晚风又起,倚阑争忍。【年代】:元【作者】:张翥【作品】:苏武慢【内容】:岁晚江空,雪飞风起,老境若为聊赖。 家人解事,[准]备深尊,旋遣夜窗寒解。萍梗孤踪,幻影浮生,万里喜还闽海。 但囊中留得,诗篇烂写,水情山态。真比似、一个冥鸿,南来北去,阅尽几重关塞。 名缰利锁,绊杀英雄,都付醉乡之外。惟不能忘,一舸吴淞,鲈脍豉羹莼菜。 且今宵还我,冰壶天地,眼空尘界。【年代】:元【作者】:张翥【作品】:水调歌头【内容】:三十九年我,老色上吟髭。 生辰月宿南斗,正合退之诗。今岁两逢正月,[准]算恰成四十,岁暮日斜时。 腊彘剐红玉,汤饼煮银丝。炷炉香,饮杯酒,赋篇词。 萧然世味,前身恐是出家儿。天下谁非健者,我辈终为奇士,一醉不须辞。 莫问黄杨厄,春在老梅枝。【年代】:元【作者】:张翥【作品】:石州慢【内容】:烟雨轻阴,庭院悄寒,晴意难[准]。 社前燕子归来,恰换一番花信。春光全在,杏花红闹枝头,双鸾衔上金钗鬓。 待到尽开时,又胭脂成粉。堪恨。 西园扑蝶,人间芳径,踏青鞋润。帘影**、竟日瞢腾如困。 惜花中酒,寻常过了年年,情多那得离愁尽。翠被不成温,满薰篝兰烬。 【年代】:元【作者】:张翥【作品】:清平乐【内容】:先生醉也。甚矣吾衰也。 万物不如归去也。陶令真吾师也。 篱边菊蕊初黄。为花[准]备携觞。 只恐不如人意,风风雨雨重阳。【年代】:元【作者】:张翥【作品】:菩萨蛮【内容】:人随雁雁俱南去。 雁应先到凭传语。若问锦书无。 人归不得书。归期还信否。 [准]在梅花后。烟树短长亭。 只争三四程。【年代】:元【作者】:张雨【作品】:望梅花【内容】:何处仙家方丈。 浑连水隔他尘*。放鹤天宽,看云窗小,万幅丹青图障。 凭高望笑掣金鳌,人道是蓬莱顶上。时问葛陂龙杖。 更[准]备雪中鹤氅。修月吴刚,收书东老,消得百壶春酿。 无尽藏,莫傲清闲,怕诏起山中【年代】:魏晋【作者】:左思【作品】:咏史【内容】:济济京城内,赫赫王侯居。冠盖荫四术,朱轮竟长衢。 朝集金张馆,暮宿许史庐。南邻击钟磬,北里吹笙竽。 寂寂扬子宅,门无卿相舆。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 言论[准]宣尼,辞赋拟相如。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区。 这么多不知道可够啊,你要我还能给你几十个。 3.准开头的诗句准拟东还海道 —— 宋 · 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准拟佳期又误 —— 宋 · 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准拟岳阳楼上 —— 宋 · 张孝祥《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准拟乘风归去 —— 清 · 纳兰性德《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 准拟花开人共卮 —— 明 · 俞彦《长相思·折花枝》 准平天地心 —— 唐 · 李白《送杨少府赴选》 准拟今春乐事浓 —— 宋 · 杨万里《伤春》 准拟醉花枝 —— 宋 · 晁端礼《武陵春·湖上风光寒食近》 准拟花时日日来 —— 宋 · 郭应祥《减字木兰花·偶然相聚》 准备花时要索诗 —— 宋 · 刘克庄《葺居一首其一》 4.求各个方面的诗句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矾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白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永王正月东出师 天子遥分龙虎旗 楼船一举风波静 江汉翻为雁鹜池 三月北虏乱如麻 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东山谢安石 为君谈笑静胡沙 雷鼓嘈嘈喧武昌 云旗猎猎过寻阳 秋毫无犯三吴悦 春日谣看五色光 龙蟠虎踞帝王州 帝子金陵访古丘 春风试暖昭阳殿 明月还过喜鹊楼 二帝巡游俱未回 五陵松柏使人哀 诸侯不救河南地 更喜贤王远道来 丹阳北固是吴关 画出楼台云水间 千岩烽火连沧海 两岸旌旗绕碧山 王出三山按五湖 楼船跨海次陪都 战舰森森罗虎士 征帆一一引龙驹 长风挂席势难回 海动山倾古月摧 君看帝子浮江月 何似龙骧出峡来 祖龙浮海不成桥 汉武寻阳空射蛟 我王楼舰轻秦汉 却似文皇欲渡辽 帝罢贤王入楚关 扫清江汉始应还 初从云梦开朱邸 更取金陵作小山 试借君王玉马鞭 指挥戎虏坐琼宴 南风一扫胡尘静 西入长安到日边 离情别绪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风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别情。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京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罗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一)、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韩愈《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二)、描写夏的古诗词 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三)、描写秋天的古诗词 汉·刘彻《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绩《野望》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杜牧《秋夕》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四)、描写冬天的古诗和描写冬天的名句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唐·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高骈《对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二、古诗词中的花鸟虫鱼 1、带“花”字的诗句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唐·杜甫《春夜喜雨》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唐·李白《月下独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宋·张志和《渔歌子》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唐·杜甫《登楼》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带鸟的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杜甫《绝句四首》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唐·白居易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宋·张志和《渔歌子》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5.关于“弱冠”的诗句有哪些1、《咏史》【魏晋 】左思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 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 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 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2、《送李大夫赴广州》【唐】钱起 一贤间气生,麟趾凤凰羽。何意人之望,未为王者辅。 出镇忽推才,盛哉文且武。南越寄维城,雄雄拥甲兵。 鼓门通幕府,天井入军营。厥俗多豪侈,古来难致礼。 唯君饮冰心,可酌贪泉水。忠臣感圣君,徇义不邀勋。 龙镜逃山魅,霜风破嶂雪。征途凡几转,魏阙如在眼。 向郡海潮迎,指乡关树远。按节化瓯闽,下车佳政新。 应令尉陀俗,还作上皇人。支离交俊哲,弱冠至华发。 昔许霄汉期,今嗟鹏鷃别。图南不可御,惆怅守薄暮。 3、《马秀才草书歌》【唐 】 权德舆 伯英草圣称绝伦,后来学者无其人。白眉年少未弱冠, 落纸纷纷运纤腕。初闻之子十岁馀,当时时辈皆不如。 犹轻昔日墨池学,未许前贤团扇书。艳彩芳姿相点缀, 水映荷花风转蕙。三春并向指下生,万象争分笔端势。 有时当暑如清秋,满堂风雨寒飕飕。乍疑崩崖瀑水落, 又见古木饥鼯愁。变化纵横出新意,眼看一字千金贵。 忆昔谢安问献之,时人虽见那得知。 4、《重答柳柳州》【唐】刘禹锡 弱冠同怀长者忧,临岐回想尽悠悠。 耦耕若便遗身老,黄发相看万事休。 5、《已亥杂诗》【清 】龚自珍 弱冠寻方数岁华,玲珑万玉嫭交加。 难忘细雨红泥寺,湿透春裘倚此花。 6.含有佳期的诗句绿头鸭(贺铸) 玉人家,画楼珠箔临津。托微风彩箫流怨,断肠马上曾闻。宴堂开、艳妆丛里,调琴思、认歌颦。麝蜡烟浓,玉莲漏短,更衣不待酒初醺。绣屏掩、枕鸳相就,香气渐暾暾。回廊影、疏钟淡月,几许消魂? 翠钗分、银笺封泪,舞鞋从此生尘,任兰舟、载将离恨,转南浦、背西曛。记取明年,蔷薇谢后,佳期应未误行云。凤城远、楚悔香嫩,先寄一枝春。青门外,只凭芳草,寻访郎君。 虞美人(晏几道) 曲阑干外天如水,昨夜还曾倚。初将明月比佳期,长向月圆时候、望人归。 罗衣著破前香在,旧意谁教改。一春离恨懒调弦,犹有两行闲泪、宝筝前。 鹊桥仙(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六州歌头(韩元吉) 东风著意,先上小桃枝。红粉腻,娇如醉,倚朱扉。记年时,隐映新妆面,临水岸,春将半,云日暖,斜桥转,夹城西。草软莎平,跋马垂杨渡,玉勒争嘶。认蛾眉,凝笑脸,薄拂燕脂,绣户曾窥,恨依依。 共携手处,香如雾,红随步,怨春迟。消瘦损,凭谁问?只花知,泪空垂。旧日堂前燕,和烟雨,又双飞。人自老,春长好,梦佳期,前度刘郎,几许风流地,花也应悲。但茫茫暮霭,目断武陵溪,往事难追。 摸鱼儿(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谢朓) 灞涘望长安, 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 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 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 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 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 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 谁能鬒不变。 大堤曲(李白) 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暖。 佳期大堤下,泪向南云满。 春风无复情,吹我梦魂散。 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 感秋寄远(白居易) 惆怅时节晚,两情千里同。 离忧不散处,庭树正秋风。 燕影动归翼,蕙香销故丛。 佳期与芳岁,牢落两成空。 7.关于举子的诗句《鹧鸪天·白苎新袍入嫩凉》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 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 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小重山·养得儿男百不中》 年代: 宋 作者: 魏了翁 养得儿男百不中。年年随举子,踏春风。寿觞庭院燕泥融。将雏处、长是半西东。移孝便为忠。儿行虽在远,母心同。若将一念答天公。归来拜,也胜橘双红。 《和董传留别》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文安国挽词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黄庭坚 七闽家举子,百粤海还珠。 往日推忠厚,穷年领转输。 一床遗杖屦,万事委锱铢。 岂有苍茫恨,归巢未拮据。 《和祝汝玉作举子语之句》 年代: 宋 作者: 杨万里 玉奴何必减花奴,省识春风作画图。 临水隔花看走马,翻身射鴈落雕弧。 词场君擅倾城色,诗社侬凋觅句须。 摩垒致师仰余勇,政惭连叔答肩吾。 《闻宜春诸举子陪郡主登河梁玩月》 年代: 唐 作者: 黄颇 一年秋半月当空,遥羡飞觞接庾公。虹影迥分银汉上, 兔辉全写玉筵中。笙歌送尽迎寒漏,冰雪吟消永夜风。 虽向东堂先折桂,不如宾席此时同。 《送举子下第东归》 年代: 唐 作者: 郑谷 夫子道何孤,青云未得途。诗书难舍鲁,山水暂游吴。 野绿梅阴重,江春浪势粗。秣陵兵役后,旧业半成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