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关于草的古诗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2.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4.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5.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 6.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 7.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陶渊明:(归园田居)) 8.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 9.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11.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12.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李叔同:《送别》) 13.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 14.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郎》) 15.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 16.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 17.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 2.关于草原的小学生诗句敕勒川(也叫“敕勒歌”) 大草原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草原儿女[歌词] 阳光阳光多么灿烂, 春天春天来到草原, 白云在我的头上飘去, 羊儿在我的身旁撒欢。 啊啊哈嗬咿啊哈啊啊哈嗬咿啊啊哈哈嗬咿, 白云白云啊慢些走, 我唱牧歌啊请你传, 草原儿女爱家乡, **教导记心间。 我们的家乡多么富饶, 辽阔的草原一望无边, 羊鞭羊鞭握在手, 革命的重担挑在肩。 啊啊哈嗬咿啊哈啊啊哈嗬咿啊啊哈哈嗬咿, 小羊小羊快归队, 听我指挥再向前, 草原儿女学雷锋, 立志接好革命班。 3.写出描写小草的诗句早春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 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 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 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 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海曙:海上日出。 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 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 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 漏泄:透露。唐 杜甫《腊日》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唐 钱起《春郊》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唐 韩愈《春雪》 。 4.写赞美草的诗句【年代】:先秦 【作者】:诗经 【题目】:何草不黄 【内容】: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者孤,率彼幽草,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注释】:刺统治者征役不息,人民受难,不如野兽。 将:行也。 玄:赤黑色。矜(音官):通鳏。老而无妻的人。一说指危困可怜。 率:循。芃(音蓬):兽毛蓬松貌。幽:深。栈车:役车。一说竹木之车。 5.白居易写小草的诗《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代: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 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苍翠。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机勃发。芳草的馨香弥漫着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又送游子远行踏上古道,满怀离情望着萋萋芳草。 扩展资料: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诗的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 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融,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的绝唱。人教版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草》选取的是该诗前四小句。 此诗作于贞元三年(787),作者时年十六。诗是应考的习作。按科场考试规矩,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相类,须缴清题意,起承转合要分明,对仗要精工,全篇要空灵浑成,方称得体。束缚如此之严,故此体向少佳作。 据载,作者这年始自江南入京,谒名士顾况时投献的诗文中即有此作。起初,顾况看着这年轻士子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虽是拿居易的名字打趣,却也有言外之意,说京城不好混饭吃。及读至“野火烧不尽”二句,不禁大为嗟赏。 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从全诗看,原上草虽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赋得古原草送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