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目录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陈子昂/3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3 从军行 杨炯/4 滕王阁 王勃/4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6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望月怀远 张九龄/11 送魏万之京 李颀/11 山居秋暝 王维/1l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12 燕歌行 高适/14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岑参/15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 白/19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李 白/21 送友人 李 白/23 将进酒 李 白/23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旅夜书怀 杜甫/29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 甫/30 客至 杜 甫/30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35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35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 愈/36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38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 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鄞弟妹 白居易/38 天上谣 李贺/39 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45 安定城楼 李商隐/45 九曰齐山登高 杜牧/46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46 长安晚秋 赵嘏/48 商山早行 温庭筠/48 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温庭筠/53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韦 庄/53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冯延巳/54 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李璟/55 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 李 煜/55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李 煜/56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晏殊/61 踏莎行(候馆梅残) 欧阳修/62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欧阳修/62 苏幕遮(碧云天) 范仲淹/65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张 先/66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柳永/66 “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 轼/71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苏轼/72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苏轼/73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苏轼/74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晏畿道/79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晏畿道/80 清平乐(春归何处) 黄庭坚/80 踏莎行(雾失楼台) 秦观/82 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 贺 铸/83 苏幕遮(燎沉香) 周邦彦/84 “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89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89 满江红(怒发冲冠) 岳 飞/90 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陆 游/92 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 夔/92 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滞香人) 姜夔/94 “龙腾虎掷"的稼轩词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辛弃疾/99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99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辛弃疾/102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辛弃疾/103 找了半天,只找了个目录,再给你找找 5555555,找不到了,你自己按照目录找参考书复习ba,我尽力了!! 2.请问教育部颁布的一,二年级必读课外书目录(苏教版),有哪些课外应该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目录(苏教版)吧?1.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目录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陈子昂/3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3 从军行 杨炯/4 滕王阁 王勃/4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6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望月怀远 张九龄/11 送魏万之京 李颀/11 山居秋暝 王维/1l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12 燕歌行 高适/14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岑参/15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 白/19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李 白/21 送友人 李 白/23 将进酒 李 白/23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旅夜书怀 杜甫/29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 甫/30 客至 杜 甫/30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35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35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 愈/36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38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 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鄞弟妹 白居易/38 天上谣 李贺/39 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45 安定城楼 李商隐/45 九曰齐山登高 杜牧/46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46 长安晚秋 赵嘏/48 商山早行 温庭筠/48 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温庭筠/53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韦 庄/53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冯延巳/54 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李璟/55 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 李 煜/55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李 煜/56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晏殊/61 踏莎行(候馆梅残) 欧阳修/62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欧阳修/62 苏幕遮(碧云天) 范仲淹/65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张 先/66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柳永/66 “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 轼/71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苏轼/72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苏轼/73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苏轼/74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晏畿道/79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晏畿道/80 清平乐(春归何处) 黄庭坚/80 踏莎行(雾失楼台) 秦观/82 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 贺 铸/83 苏幕遮(燎沉香) 周邦彦/84 “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89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89 满江红(怒发冲冠) 岳 飞/90 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陆 游/92 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 夔/92 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滞香人) 姜夔/94 “龙腾虎掷"的稼轩词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辛弃疾/99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99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辛弃疾/102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辛弃疾/1032.选修教材《写作》目录 ◎ 修辞立其诚 ——话,抒真情/1 ◎ 借我一双慧眼 ——观察、选择、提炼/17 ◎ 走好关键的前两步 ——审题与立意/29 ⑩ 世间惟有情难画 ——情感的传达/45 ◎ 于细微处见精神 ——细节描写/59 ◎ 文似看山不喜平 ——叙事贵曲/73 ◎ 敢于说出“我认为" ——论点与论据/85 ◎ 论如析薪 贵能破理 ——议论文的分析/10l ⑧ 顺理而成章 议论文的结构/117 ◎ 用形象说话 一一文学写作/129 ◎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一语言的锤炼/147 ◎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修改/1713.选修教材《语言规范与创新》目录 做文化家园的守望者 汉语的经济性和艺术性 母语:民族精神文化的家园 讲普通话是我们的骄傲 普通话语音的标准与北京话 普通话语音学习中的方言干扰及其规律 尊重并善待汉字 汉字规范化与民族意识 汉字的造字法 汉字之祖话仓颉 错别字的五种成因 轻薄用词哂未休 文艺作品的词汇规范化 同义词 几个常用词的辨析 词类家族的奥秘 词以类聚 虚词使用错误及其修改方法 语言之“法”不可违 真假病旬之辨 句子 句型(句式) 给语言插上音乐的翅膀 从汪曾祺小说看语音创新 论语音的表达作用 音节巧安排 化平淡为神奇 “我阅读一天星辰”与词语搭配创新 语言的和谐鼍 炼意之法 语言刨新小技巧 为表达而变语言之“法” “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 名词活用 动词活嗣 形容词活用 给语言绣上几道花边儿 “枯藤、老树、昏鸦”与修辞 典雅风格 比喻 比拟 排比 惜代 对偶 对对子与中国文化精神4.选修教材《传记选读》目录 ◎ 传记告诉我们什么…… ——解读传主 体验人生 富兰克林自传 富兰克林/3 李方舟传 朱东润/15 ◎ 穿越时空的思想火炬 ——传主与时代 马克思传 弗兰茨?梅林/29 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 蔡元培/44 ◎ 心心相印 肝胆相照 ——传主与作者 贝多芬传 罗曼?罗兰/59 罗曼?罗兰 斯蒂芬?茨威格/69 ◎ 异彩纷呈 千姿百态 ——传记体类举隅 老舍自传 老舍/79 老舍传 /79 启功传奇 张掮中/81 画传 王慧/86 孔子评传 匡亚明/94 ◎ 披沙拣金 取精用弘 ——传记素材的选择 苏东坡传 林语堂/115 ⑩ 以小见大 妙笔生花 ——传记的细节与事件 居里夫人传 艾芙?居里/133 柳敬亭说书 张岱/141 柳敬亭传 黄宗羲/142 ◎ 纪实与虚构 ——传记的想像艺术 渴望生活 ——凡.高的艺术生涯 欧文?斯通/1515.选修教材《<红楼梦>选读》目录 @红楼概观 《红楼梦》导言………………………………………………3 @红楼品鉴 贾府概况…………………………………………………15 黛玉葬花…………………。 3.谁有《唐诗宋词选读》的诗词鉴赏或分析题山东人民出版社 语文选修 《唐诗宋词选读》 《唐诗宋词选读》目录 1、“风神初震”的初唐诗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陈子昂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从军行 杨 炯 滕王阁 王 勃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2、“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望月怀远 张九龄 ※送魏万之京 李 颀 山居秋暝 王 维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燕歌行 高 适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岑 参 3、“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 白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李 白 ※送友人 李 白 将进酒 李 白 4、“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兵车行 杜 甫 旅夜书怀 杜 甫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 甫 ※客至 杜 甫 5、“创新求变”的中唐诗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 愈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 白居易 天上谣 李 贺 6、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安定城楼 李商隐 九日齐山登高 杜 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 牧 长安晚秋 赵 嘏 商山早行 温庭筠 7、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温庭筠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韦 庄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冯延巳 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李 璟 ※清平乐(别来春半) 李 煜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李 煜 8、“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晏 殊 ※踏莎行(候馆梅残) 欧阳修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欧阳修 苏幕遮(碧云天) 范仲淹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张 先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柳 永 9、“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 轼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苏 轼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苏 轼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苏 轼 10、“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晏几道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晏几道 清平乐(春归何处) 黄庭坚 踏莎行(雾失楼台) 秦 观 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 贺 铸 ※苏幕遮(燎沉香) 周邦彦 11、“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 满江红(怒发冲冠) 岳 飞 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陆 游 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 夔 ※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殢香人) 姜 夔 12、“龙腾虎掷”稼轩词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辛弃疾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辛弃疾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辛弃疾 样稿: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 唐五代是词萌芽、成熟而发展的重要阶段。 温庭筠以其大力创作和卓越成就,奠定了文人词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风格类型和美学风采。一般说来,温庭筠词意象绵密,富艳精工;韦庄词疏朗秀美,明白晓畅;冯延巳词善于以阔大境界、层进手法写柔情,从而营造出一种浩浩莽莽的意境。 李璟和李煜以文雅的词风来表现深广的忧患意识,为词体注入个人和家国之感,拓展了唐五代文人词的艺术境界,开掘了唐五代文人词的抒情深度;朴素的语言和杰出的白描功夫,形成了他们“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苏轼《荷花媚》)的艺术风格。唐五代词的美学理想、艺术精神、表现特征,启迪影响了宋词。 菩萨蛮① 温庭筠 小山②重叠金明灭③,鬓云④欲度⑤香腮雪⑥。懒起画蛾眉⑦,弄妆⑧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⑨交相映。新帖绣罗襦⑥,双双金鹧鸪。 [注释] ①选自《全唐五代词》(上海古籍出版杜1986年版)。 ②[小山]指绘有山形图画的屏风。 一说形容女子隆起的发髻,或指女子弯弯的眉毛。 ③[金明灭]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子。 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 ④[鬓云]形容鬓发蓬松如云。 ⑤[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度,过、掩,形容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谈,像云影轻度。 ⑥[香腮雪]即香雪腮、雪白的香腮,因与“灭”字押韵而变换词序。 ⑦[蛾眉]形容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 一说指元和以后较浓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语出《诗经·卫风·硕人》:“螓首蛾眉。” ⑧[弄妆]修饰仪容。 ⑨[花面]指头上的花和美人的面。 唐代妇女头上戴真牡丹、芍药,或用罗帛作生色花。 ⑩[帖]同“贴”,贴绣。 一种古代的制衣工艺,称贴绢或堆绫,即将彩色绫绢照图案剪裁后缝制在衣料上。一说指熨衣。 (11)[罗襦(rú)]丝绸短袄。襦,短袄。 菩萨蛮① 韦 庄 人人尽说江南②好,游人只合②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④人似月,皓腕凝霜雪⑤。未老莫还乡,还乡须⑥断肠。 [注释] ①选自《全唐五代词》。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五代前蜀诗人、词人。 与温庭药齐名,并称“温韦”。有《浣花集》。 “垆”原本作“炉”,“霜”原本作“双”,据他本改。 ②[江南]唐代设江南东道、江南西道。 这里泛指吴、越、湘、楚等江南地区。韦庄当年避乱,曾浪游南各地。 ③[只合]只应该。 ④[垆边]指酒家。 垆,酒店里砌成的四周隆起、中间凹陷以置放酒瓮的土台子。《史记·司马相加列传》记载,司马相加妻卓文君长得很美,曾当垆卖酒:“买一酒舍酤。 4.唐诗宋词选读的目录1、“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陈子昂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 从军行杨 炯 滕王阁王 勃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2、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望月怀远张九龄 送魏万之京李 颀 山居秋暝王 维 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 燕歌行高 适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岑 参3、“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 白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李 白 送友人李 白 将进酒李 白4、“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兵车行杜 甫 旅夜书怀杜 甫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 甫 客至杜 甫5、“创新求变”的中唐诗 寄李儋元锡韦应物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 愈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 白居易 天上谣李 贺6、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安定城楼 李商隐 九日齐山登高杜 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杜 牧 长安晚秋赵 嘏 商山早行温庭筠7、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韦 庄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冯延巳 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李 璟 清平乐(别来春半) 李 煜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李 煜8、“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晏 殊 ※踏莎行(候馆梅残)欧阳修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欧阳修 苏幕遮(碧云天)范仲淹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张 先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柳 永9、“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 轼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苏 轼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苏 轼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苏 轼10、“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晏几道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晏几道 清平乐(春归何处)黄庭坚 踏莎行(雾失楼台) 秦 观 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 贺 铸 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11、“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 满江红(怒发冲冠) 岳 飞 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陆 游 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 夔 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殢香人) 姜 夔12、“龙腾虎掷”的稼轩词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辛弃疾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辛弃疾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辛弃疾 第一单元 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1、李白诗二首:将进酒、蜀道难2、杜甫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3、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第二单元 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4、长恨歌(白居易)5、听颖师弹琴(韩愈)6、李贺诗二首:李凭箜篌引、雁门太守行7、李商隐诗二首:锦瑟、无题 第三单元 北宋的旧曲新声8、柳永词二首:雨霖铃·寒蝉凄切、望海潮·东南形胜9、桂枝香·登临送目(王安石)10、苏轼词二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定风波11、六州歌头·少年侠气(贺铸) 第四单元 南宋的乱世词心12、李清照词二首:声声慢·寻寻觅觅、永遇乐·落日熔金13、辛弃疾词三首: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贺新郎·甚矣吾衰矣14、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15、眉妩·渐新痕悬柳(王沂孙) 单元综合。 5.苏教版 唐诗宋词选读 古诗谁有> 只有远离故里外出做官之人,特别敏感自然物候转化更新。 海上云霞灿烂旭日即将东升,江南梅红柳绿江北却才回春。 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晴朗的阳光下绿苹颜色转深。 忽然听到你歌吟古朴的曲调,勾起归思情怀令人落泪沾襟。 从军行 报警的烽火传到了长安,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 调兵的符令刚出了宫门,将军的骑士就直捣龙城。 雪搅昏天军旗褪了彩色,风狂刮的声音裹着鼓声。 我羡慕百夫长冲锋陷阵,谁还耐守笔砚做个书生 送魏万之京 清晨听到游子高唱离别之歌,昨夜下薄霜你一早渡过黄河。 怀愁之人最怕听到鸿雁鸣叫,云山冷寂更不堪落寞的过客。 潼关晨曦催促寒气临近京城,京城深秋捣衣声到晚上更多。 请不要以为长安是行乐所在,以免白白地把宝贵时光消磨。 与诸子登岘山 人间世事不停地交替变换,一代接一代永远今来古往。 江山保留着历代有名胜迹,而今我们又重新登临观赏。 冬末水位降低显得渔梁洲很浅,天寒云梦泽更加深湛浩荡。 羊祜堕泪碑依然巍峨矗立,读罢碑文泪沾襟无限感伤。 送友人 青山横对着北边外城,水围绕着东边的城池潺潺流动。 此地即刻辞别之后,您就像孤独的蓬草一样踏上了万里征程。 飘浮的云影好似您此时的意绪,落日的余绪恰如故人的留恋之情。 挥手之间就从此时此地离开了,连离别的坐骑也发出了凄凉的鸣叫声! 客至 草堂的南北涨满了春水,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 老夫不曾为客扫过花径,这柴门今天才为您打开。 离市太远盘中没好肴菜,家底太薄只有陈酒招待。 若肯邀请邻翁一同对饮,隔着篱笆唤来喝尽余杯! 寄李儋元锡 记得去年春天,在百花盛开的时节与君相逢而又分别。过了一年,又到花开时节。 世事茫茫,难以预料。春愁使我心神黯淡,夜晚难以入睡。 因身体多病而想念田园乡里。城邑中有百姓流离失所,真是愧对官吏的俸禄。 听说你们想来探望我,我常在西楼盼望,已经有好几个月了。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啊隐隐起伏,江流千里迢迢。 时今已过深秋,江南草木未凋谢。 扬州二十四桥,月色格外得妖娆。 老朋友你在何处,听取美人吹箫? 6.苏教版高中语文目录苏教版高中必修一 ◆ 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 ⊙吟诵青春 沁园春•长沙 相信未来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 ⊙体悟人生 十八岁和其他 我的四季 ⊙设计未来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我的五样 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 ⊙求学之道 劝学 师说 ⊙经典的力量 获得教养的途径 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 ⊙漂泊的旅人 想北平 我心归去 乡土情结 ⊙乡关何处 前方 今生今世的证据 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 ⊙谛听天籁 江南的冬景 西地平线上 ⊙感悟自然 赤壁赋 始得西山宴游记 ⊙湖山沉思 神的一滴 像山那样思考 ◆ 苏教版高中必修二 ◆ 第一专题:珍爱生命 ⊙强者之歌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精神支点 我与地坛 最后的常春藤叶 ⊙ 生命的礼赞… 呱……呱…… 鸟啼 第二专题:和平的祈祷 ⊙遭遇战争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黑暗中的心迹 安妮日记(节选) ⊙历史画外音 图片两组 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 ⊙后人之鉴 六国论 阿房宫赋 ⊙千古江山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志不忘 落日 消息二则 第四专题:慢慢走,欣赏啊 ⊙一花一世界 荷塘月色 听听那冷雨 金岳霖先生 亡人逸事 ⊙永远的新故事 祝福 边城 ⊙总借俊眼传出来 林黛玉进贾府 ◆ 苏教版高中必修三 ◆ 第一专题:祖国土 ⊙江山多娇 祖国山川颂 长江三峡 肖邦故园 ⊙颂歌的变奏 发现 北方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祖国土 第二专题:号角,为你长鸣 ⊙殉道者之歌 离骚(节选)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 ⊙烈士的抉择 指南录后序 五人墓碑记 ⊙底层的光芒 品质 老王 第三专题:文明的对话 ⊙审视传统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认识和沟通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 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 ⊙拿来与接纳 拿来主义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 第四专题:寻觅文言津梁 ⊙因声求气 烛之武退秦师 谏太宗十思疏 ⊙仔细理会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鸿门宴 ⊙融会贯通 秋水(节选) 非攻(节选) ◆ 苏教版高中必修四 ◆ 第一专题:我有一个梦想 ⊙经世济民 季氏将伐颛臾 寡人之于国也 ⊙英名与事业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我有一个梦想 第二专题: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 ⊙灵魂的对白 雷雨 ⊙美与丑的看台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人性在复苏 辛德勒名单(节选) 第三专题:笔落惊风雨 ⊙诗从肺腑出 蜀道难 登高 琵琶行 锦瑟 ⊙词别是一家 虞美人 蝶恋花 雨霖铃 声声慢 ⊙文以气为主 滕王阁序(并诗) 秋声赋 第四专题:走进语言现场 ⊙在演讲厅 不自由,毋宁死 奥林匹克精神 ⊙问答之间 作为偶像 白发的期盼(节选) ⊙交锋时刻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 文学特长生能否特招 ◆苏教版高中必修五 第一专题:科学之光 ◎探索与发现 《物种起源》绪论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奇异的自然 南州六月荔枝丹 斑纹 ◎美丽的创造 景泰蓝的制作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 第二专题:此情可待成追忆 ◎如泣如诉 陈情表 项脊轩志 ◎执子之手 长亭送别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 ◎旧日时光 旧日的时光 箭与歌 别离 第三专题:直面人生 ◎生存选择 报任安书(节选) 渔父 ◎真的猛士 记念刘和珍君 ◎苦难中的尊严 论厄运 直面苦难(节选) 第四专题: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 ◎心连广宇 逍遥游(节选) 兰亭集序 ◎伟大的情思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我为什么而活着 ◆ 唐诗宋词选读(上) ◆ 第一专题:“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从军行 滕王阁 春江花月夜 第二专题: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望月怀远 送魏万之京 山居秋暝 与诸子登岘山 燕歌行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第三专题: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梦游天姥吟留别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送友人 将进酒 第四专题: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兵车行… 旅夜书怀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客至 第五专题:创新求变的中唐诗 寄李儋元锡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西塞山怀古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 天上谣 第六专题: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安定城楼 九日齐山登高 寄扬州韩绰判官 长安晚秋 商山早行 春夜别友人 ◆ 唐诗宋词选读(下) ◆ 第七专题: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第八专题:“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踏莎行(候馆梅残)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苏幕遮(碧云天)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第九专题:“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第十专题:“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清平乐(春归何处) 踏莎行(雾失楼台) 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 苏幕遮(燎沉香) 第十一专题 “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满江红(怒发冲冠) 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扬州慢(淮左名都) 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殢香人) 第十二专题:“龙腾虎掷”的稼轩词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水龙吟(楚天。 7.山东人民出版社 语文选修 《唐诗宋词选读》里所有篇目《唐诗宋词选读》目录 1、“风神初震”的初唐诗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陈子昂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从军行 杨 炯 滕王阁 王 勃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2、“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望月怀远 张九龄 ※送魏万之京 李 颀 山居秋暝 王 维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燕歌行 高 适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岑 参 3、“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 白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李 白 ※送友人 李 白 将进酒 李 白 4、“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兵车行 杜 甫 旅夜书怀 杜 甫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 甫 ※客至 杜 甫 5、“创新求变”的中唐诗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 愈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 白居易 天上谣 李 贺6、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安定城楼 李商隐 九日齐山登高 杜 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 牧 长安晚秋 赵 嘏 商山早行 温庭筠 7、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温庭筠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韦 庄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冯延巳 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李 璟 ※清平乐(别来春半) 李 煜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李 煜 8、“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晏 殊 ※踏莎行(候馆梅残) 欧阳修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欧阳修 苏幕遮(碧云天) 范仲淹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张 先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柳 永 9、“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 轼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苏 轼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苏 轼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苏 轼 10、“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晏几道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晏几道 清平乐(春归何处) 黄庭坚 踏莎行(雾失楼台) 秦 观 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 贺 铸 ※苏幕遮(燎沉香) 周邦彦11、“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 满江红(怒发冲冠) 岳 飞 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陆 游 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 夔 ※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殢香人) 姜 夔 12、“龙腾虎掷”稼轩词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辛弃疾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辛弃疾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辛弃疾样稿: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 唐五代是词萌芽、成熟而发展的重要阶段。 温庭筠以其大力创作和卓越成就,奠定了文人词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风格类型和美学风采。一般说来,温庭筠词意象绵密,富艳精工;韦庄词疏朗秀美,明白晓畅;冯延巳词善于以阔大境界、层进手法写柔情,从而营造出一种浩浩莽莽的意境。 李璟和李煜以文雅的词风来表现深广的忧患意识,为词体注入个人和家国之感,拓展了唐五代文人词的艺术境界,开掘了唐五代文人词的抒情深度;朴素的语言和杰出的白描功夫,形成了他们“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苏轼《荷花媚》)的艺术风格。唐五代词的美学理想、艺术精神、表现特征,启迪影响了宋词。 菩萨蛮① 温庭筠 小山②重叠金明灭③,鬓云④欲度⑤香腮雪⑥。懒起画蛾眉⑦,弄妆⑧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⑨交相映。新帖绣罗襦⑥,双双金鹧鸪。 [注释] ①选自《全唐五代词》(上海古籍出版杜1986年版)。 ②[小山]指绘有山形图画的屏风。 一说形容女子隆起的发髻,或指女子弯弯的眉毛。 ③[金明灭]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子。 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 ④[鬓云]形容鬓发蓬松如云。 ⑤[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度,过、掩,形容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谈,像云影轻度。 ⑥[香腮雪]即香雪腮、雪白的香腮,因与“灭”字押韵而变换词序。 ⑦[蛾眉]形容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 一说指元和以后较浓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语出《诗经·卫风·硕人》:“螓首蛾眉。” ⑧[弄妆]修饰仪容。 ⑨[花面]指头上的花和美人的面。 唐代妇女头上戴真牡丹、芍药,或用罗帛作生色花。 ⑩[帖]同“贴”,贴绣。 一种古代的制衣工艺,称贴绢或堆绫,即将彩色绫绢照图案剪裁后缝制在衣料上。一说指熨衣。 (11)[罗襦(rú)]丝绸短袄。襦,短袄。 菩萨蛮① 韦 庄 人人尽说江南②好,游人只合②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④人似月,皓腕凝霜雪⑤。未老莫还乡,还乡须⑥断肠。 [注释] ①选自《全唐五代词》。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五代前蜀诗人、词人。 与温庭药齐名,并称“温韦”。有《浣花集》。 “垆”原本作“炉”,“霜”原本作“双”,据他本改。 ②[江南]唐代设江南东道、江南西道。 这里泛指吴、越、湘、楚等江南地区。韦庄当年避乱,曾浪游南各地。 ③[只合]只应该。 ④[垆边]指酒家。 垆,酒店里砌成的四周隆起、中间凹陷以置放酒瓮的土台子。《史记·司马相加列传》记载,司马相加妻卓文君长得很美,曾当垆卖酒:“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 ⑤[皓腕凝霜雪]形容双臂洁白如雪。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