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手足情深的诗句1.《孟氏》唐.杜甫 孟氏好兄弟,养亲唯小园。承颜胝手足,坐客强盘飧。 负米力葵外,读书秋树根。卜邻惭近舍,训子学谁门。 2.《伤情》唐.孟云卿 为长心易忧,早孤意常伤。出门先踌躇,入户亦彷徨。 此生一何苦,前事安可忘。兄弟先我没,孤幼盈我傍。 旧居近东南,河水新为梁。松柏今在兹,安忍思故乡。 四时与日月,万物各有常。秋风已一起,草木无不霜。 行行当自勉,不忍再思量。 3.《感怀弟妹》唐.沈千运 今日春气暖,东风杏花拆。筋力久不如,却羡涧中石。 神仙杳难准,中寿稀满百。近世多夭伤,喜见鬓发白。 杖藜竹树间,宛宛旧行迹。岂知林园主,却是林园客。 兄弟可存半,空为亡者惜。冥冥无再期,哀哀望松柏。 骨肉能几人,年大自疏隔。性情谁免此,与我不相易。 唯念得尔辈,时看慰朝夕。平生兹已矣,此外尽非适。 4.《春日言怀》唐.鲍溶 湛湛琴前酒,期自赏青春。胡为缄笑语,深念不思身。 寂寂花舞多,嘤嘤鸟言频。心悲兄弟远,愿见相似人。 江界田土卑,竞来东作勤。岁寒虚尽力,家外无强亲。 杳窅青云望,无途同苦辛。 5.《忆舍弟》唐.于逖 衰门少兄弟,兄弟唯两人。饥寒各流浪,感念伤我神。 夏期秋未来,安知无他因。不怨别天长,但愿见尔身。 茫茫天地间,万类各有亲。安知汝与我,乖隔同胡秦。 何时对形影,愤懑当共陈。 2.关于手足情深的诗句,谚语1、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 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系辞上》) 3、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怀念弟苏辙) 5、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 十年离乱后, 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 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 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 秋山又几重. 6、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8、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 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9、棣华驿见杨八题梦兄弟诗 白居易 遥闻旅宿梦兄弟,应为邮亭名棣华. 名作棣华来早晚,自题诗后属杨家. 10、楚州追制后舍弟直 吕温 天子收郡印,京兆责狱囚. 狂兄与狂弟,不解对花愁.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3.关于手足情深的诗句和谚语《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除了曹植的《七步诗》,最富盛名的就应该是二苏的兄弟挚情了。附上乌台诗案中苏轼写给苏辙的诗,感人至深,尤其是尾联两句,真可谓泪从心来:)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忘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北宋•苏轼作《七律•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子由,故和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其一》 4.关于描写手的歌词或诗句名言韩偓 腕白肤红玉笋芽,调琴抽线露尖斜。 背人细捻垂胭鬓,向镜轻匀衬脸霞。怅望昔逢褰绣幔,依稀曾见托金车。 后园笑向同行道,摘得蘼芜又折花。咏手 秦韬玉 一双十指玉纤纤,不是风流物不拈。 鸾镜巧梳匀翠黛,画楼闲望擘珠帘。金杯有喜轻轻点,银鸭无香旋旋添。 因把剪刀嫌道冷,泥人呵了弄人髯。贫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 书难托。莫,莫,莫!青青河畔草 (无名氏)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娼家女,今为荡子夫。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迢迢牵牛星(汉)无名氏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李贺 美人梳头歌 西施晓梦绡帐寒,香鬟堕髻半沉檀。 辘轳咿哑转鸣玉,惊起芙蓉睡新足。双鸾开镜秋水光,解鬟临镜立象床。 一编香丝云撒地,玉钗落处无声腻。纤手却盘老鸦色,翠滑宝钗簪不得。 春风烂熳恼娇慵,十八鬟多无气力。妆成pE鬌欹不斜,云裾数步踏雁沙。 背人不语向何处,下阶自折樱桃花。乔知之 横吹曲辞·折杨柳 可怜濯濯春杨柳,攀折将来就纤手。 妾容与此同盛衰,何必君恩独能久。杜牧 独柳 含烟一株柳,拂地摇风久。 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韦庄 河传 何处,烟雨,隋堤春暮。 柳色葱茏,画桡金缕,翠旗高飐香风,水光融。青娥殿脚春妆媚,轻云里,绰约司花妓。 江都宫阙,清淮月映迷楼,古今愁。春晚,风暖,锦城花满。 狂杀游人,玉鞭金勒寻胜,驰骤轻尘,惜良辰。翠蛾争劝临邛酒,纤纤手,拂面垂丝柳。 归时烟里钟鼓,正是黄昏,暗销魂。锦浦,春女,绣衣金缕。 雾薄云轻,花深柳暗,时节正是清明,雨初晴。玉鞭魂断烟霞路,莺莺语,一望巫山雨。 香尘隐映,遥望翠槛红楼,黛眉愁。杨巨源 相和歌辞·大堤曲 二八婵娟大堤女,开炉相对依江渚。 待客登楼向水看,邀郎卷幔临花语。细雨蒙蒙湿芰荷,巴东商侣挂帆多。 自传芳酒涴红袖,谁调妍妆回翠蛾。珍簟华灯夕阳后,当炉理瑟矜纤手。 月落星微五鼓声,春风摇荡窗前柳。岁岁逢迎沙岸间,北人多识绿云鬟。 无端嫁与五陵少,离别烟波伤玉颜。和凝 天仙子 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 翠蛾双敛正含情,桃花洞,瑶台梦,一片春愁谁与共。洞口春红飞蔌蔌,仙子含愁眉黛绿。 阮郎何事不归来?懒烧金,慵篆玉,流水桃花空断续。崔怀宝 忆江南 平生愿,愿作乐中筝。 得近玉人纤手子,砑罗裙上放娇声。便死也为荣。 长孙佐辅 横吹曲辞·关山月 凄凄还切切,戍客多离别。何处最伤心,关山见秋月。 关月竟如何,由来远近过。始经玄兔塞,终绕白狼河。 忽忆秦楼妇,流光应共有。已得并蛾眉,还知揽纤手。 去岁照同行,比翼复连形。今宵照独立,顾影自茕茕。 馀晖渐西落,夜夜看如昨。借问映旌旗,何如鉴帷幕。 拂晓朔风悲,蓬惊雁不飞。几时征戍罢,还向月中归。 乔知之 折杨柳 可怜濯濯春杨柳,攀折将来就纤手。妾容与此同盛衰,何必君恩能独久。 牛峤 菩萨蛮 舞裙香暖金泥凤,画梁语燕惊残梦。门外柳花飞,玉郎犹未归。 愁匀红粉泪,眉剪春山翠。何处是辽阳,锦屏春昼长。 柳花飞处莺声急,晴街春色香车立。金凤小帘开,脸波和恨来。 今宵求梦想,难到青楼上。赢得一场愁,鸳衾谁并头。 玉钗风动春幡急,交枝红杏笼烟泣。楼上望卿卿,窗寒新雨晴。 熏炉蒙翠被,绣帐鸳鸯睡。何处有相知,羡他初画眉。 画屏重叠巫阳翠,楚神尚有行云意。朝暮几般心,向他情谩深。 风流今古隔,虚作瞿塘客。山月照山花,梦回灯影斜。 风帘燕舞莺啼柳,妆台约鬓低纤手。钗重髻盘珊,一枝红牡丹。 门前行乐客,白马嘶春色。故故坠金鞭,回头应眼穿。 绿云鬓上飞金雀,愁眉敛翠春烟薄。香阁掩芙蓉,画屏山几重。 窗寒天欲曙,犹结同心苣。啼粉涴罗衣,问郎何日归。 玉炉冰簟鸳鸯锦,粉融香汗流山枕。帘外辘轳声,敛眉含笑惊。 柳阴烟漠漠,低鬓蝉钗落。须作一生拌,尽君今日欢。 和凝 山花子 莺锦蝉縠馥麝脐,轻裾花草晓烟迷。鸂鶒战金红掌坠,翠云低。 星靥笑偎霞脸畔,蹙金开襜衬银泥。春思半和芳草嫩,碧萋萋。 银字笙寒调正长,水文簟冷画屏凉。玉腕重,金扼臂,淡梳妆。 几度试香纤手暖,一回尝酒绛唇光。佯弄红丝绳拂子,打檀郎。 杜甫 立春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李世民 咏乌代陈师道 凌晨丽城去,薄暮上林栖。辞枝枝暂起,停树树还低。 向日终难托,迎风讵肯迷。只待纤纤手,曲里作宵啼。 岑参 玉门关盖将军歌 盖将军,真丈夫。行年三十执金吾,身长七尺颇有须。 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南邻犬戎北接胡,将军到来备不虞。 五千甲兵胆力粗,军中无事但欢娱。暖屋。 5.关于玉手的诗句01.琼 美玉.《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02.琳 美玉.青碧色的玉.《书·禹贡》:“厥贡惟球、琳、琅玕.” 03.球 美玉.《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 04.瑜 美玉.《左传·宣公十五年》:“山薮藏疾,瑾瑜匿瑕.” 05.环 圆圈形的玉器.《左传·昭公十六年》:“ 宣子 有环,其一在郑商.” 06.璇 美玉.《集韵·平仙》:“璿,《说文》:美玉也.引《春秋传》:璿弁玉缨……或作琁、璇.” 07.璧 扁平、圆形、中心有孔的玉器.《诗经·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08.琪 美玉.《玉篇·玉部》:“琪,玉属.” 09.璞 未雕琢的玉.《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工理其璞而得宝焉.” 10.瑶 亦泛指美玉.《书·禹贡》:“厥贡惟金三品,瑶、琨、筱、簜.” 11.碧 青绿色或青白色的玉.《庄子·外物》:“ 苌弘 死於 蜀 ,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12.瑰 美玉,美石.《诗·秦风·渭阳》:“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13.翠 硬玉.宋吴自牧 《梦粱录·元宵》:“甚至饮酒醺醺,倩人扶着,堕翠遗簪,难以枚举.” 14.瑾 美玉名.南朝宋慧琳 《龙光寺竺道生法师诔》:“如草之兰,如玉之瑾,匪曰薰雕,成此芳绚.” 15.瑱 古人垂在冠冕两侧用以塞耳的玉坠.《诗·鄘风·君子偕老》:“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之晳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