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阳关有关的诗句王之涣黄砂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塞上胡宿汉家神箭定天山,烟火相望万里间.契利请盟金匕酒,将军归卧玉门关.云沈老上妖氛断,雪照回中探骑闲.五饵已行王道胜,绝无刁斗至阗颜.送刘司直赴安西王维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送平澹然判官王维不识阳关路,新从定远侯.黄云断春色,画角起边愁.瀚海经年到,交河出塞流.须令外国使,知饮月氏头.还告诉你点资料:玉门关和阳关玉门关和阳关是汉代在河西走廊设置的两个著名大关,因两关均处在古丝绸之路上,又因许多诗人对此进行过咏唱,所以,在中国乃至世界知名度都很高.玉门关为汉武帝时设置,因西域输入和阗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的西北方向约40公里的小方盘城,现存的玉门关古城堡被沙阜环绕着,它的北面为北山,北山南侧为疏勒河下游.在古城堡北墙外边数十米处有一碱湖,汉代长城由此横向西北.玉门关的城堡呈方形,均为黄土夯筑而成.四垣完整,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米,垣高9.7米.堡西、北各有一门,总面积630余平方米.在汉代,为都尉的治所,是中国通往西域的重要交通孔道.对中国的对外交通、文化、经济交流都起过极为重要的作用.唐代诗人王之焕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的“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千古绝唱,使玉门关声誉远播.汉代,在玉门关这条古道上,在玉门关的关前关后,曾发生过许多悲欢离合的故事.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贰师将军李广利率6000余骑、带数万之众,进攻远在葱岭以西的大宛国,途中所经各国均坚守城门,不肯给补充给养,攻之又不能下.汉军只好一路征战,待行至大宛东界时,已成只有数千人的疲惫之师.李广利自忖无法取胜,与左右商议,决定班师回国,待回到敦煌时,因劳师远征,中途艰辛,士兵已死亡十之八九.李广利上书给朝廷说,道路太远,缺乏粮食,士兵不患战而患饥.且人少,不足以去取大宛.建议暂且罢兵,以后招募人马再次西进.汉武帝大怒,派人把守玉门关.并下令说,如果有一军卒敢进入玉门关,立即斩首.李广利甚为恐惧,只得留守敦煌.对此,宋代女诗人张玉娘为此鸣不平,有诗曰:“为国劳戎事,迢迢出玉关.虎帐春风远,铠甲清霜寒”.东汉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班超出使西域,在西域生活了31年.当他70岁的时候,上书请求返回内地,他说,虽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可见当时人是把玉门关视为内地家乡之象征的.唐代诗人戴叔伦对此似乎境界更高,有诗云:“愿将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其报效国家的意志更为可佳.公元2世纪,波斯王子安世从这里东往洛阳.三国时,跋涉在这里的还有我国第一个西去求法的僧人朱士行.玉门关除使者、官吏、将士、僧侣外,还有商贾、驻队马帮,构成了一幅壮观的瀚海行旅图.今日登上玉门关,还可看见汉代防御匈奴的长城(又称汉塞)的一段,它从东沿着群山戈壁蜿蜒而来.建在小山坡、沟口旁或开阔地带上的烽燧,星星点点向西延伸,不由使人想起古丝绸道上当时“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塞驿远如点,边烽互相望”的繁忙景象.在玉门关东面约20公里的地方,汉时建有大方盘城,这是汉至魏晋时期我国西部防线储备粮秣的军需仓库,供应玉门关一带官兵的食用.古城坐落在高出河床2米讲的自然土台上,呈长方形,坐北向南,夯土板筑,东西长132米,南北宽17米,残垣最高处6.7米.在大方盘城的正南面长城内侧3米处,是汉代的烽燧,叫“玉门千秋燧,系石夹红柳筑成,残垣高约9米.在玉门关附近,出土了许多有价值的文物,例如毛笔、砚台、织锦、狩猎工具、生产用具和武器等,目前国内出土的第4块西汉纸,就是在这里发现的,它早于蔡伦造纸100多年.尤其值得提到的是,这里出土了大量内容丰富的汉简.有诏书、奏记、檄文、律令、药方等.许多汉简上都记有年号,最早的为西汉“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最晚的为“地皇二年”(公元21年).还分别有“玉门都尉”、“酒泉玉门都尉”、“玉门千秋燧”字样的汉简.这一大批文物,对研究汉代近百年的边塞屯戍、生活、经济、文化、外交和各种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古时,“春风不度玉门关”,今朝春风已过玉门关.在古丝绸之路上享有盛誉的玉门关,今天将为沟通各国往来谱写新的篇章.阳关位于甘肃敦煌市的南约70公里处,是中原与西域交通要道的重要关口,也是古丝绸之路必经的关隘.因位于玉门关之南而称阳关.阳关故址在今甘肃省最西部,几乎与新疆交界的地方.汉代在此置关,它的西边就是荒漠戈壁,除了古丝绸之路上有来来往往的人群外,别的地方很少有人烟.因此,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曾有“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现经考古发掘出的阳关遗址,面积上万平方米,房屋排列整齐,城堡墙基犹存.阳关西边,有数道高大的沙梁蜿蜒纵横,沙土发白,那便是史书上赫赫有名的白龙堆.它从这里一直延续到罗布泊以东,因蜿曲如龙而得名.阳关建置以后,因处于古丝绸之路上,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大道.路面宽36丈,我们常说的“。 2.关于阳光的诗句有哪些关于阳光的诗句: 1、竹里缲丝挑网车,青蝉独噪日光斜。——南园十三首(李贺) 2、九十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春光(李商隐) 3、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作者简介: 1、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2、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溪)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 ,祖辈迁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进士,当过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唐代诗人,晚唐乃至整个唐代,李商隐是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作者。李商隐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3、常建(生卒年不详),字号不详,大约是长安(现在陕西西安)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天宝中,曾任盱眙尉。常建的诗现存不多,其中《题破山寺后禅院》较为著名。 3.与“太阳”有关的诗句有哪些1. 宋·宋祁《玉楼春·春景》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解释】:信步东城感到春光越来越好,皱纱般的水波上船儿慢摇。条条绿柳在霞光晨雾中轻摆曼舞,粉红的杏花开满枝头春意妖娆。总是抱怨人生短暂欢娱太少,怎肯为吝惜千金而轻视欢笑?让我为你举起酒杯奉劝斜阳,请留下来把晚花照耀。 2.宋·徐元杰《湖上》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解释】:在那开满了红花的树上,欢跃的群莺在不停的鸣叫,西湖岸边已长满了青草,成群白鹭在平静的湖面上翻飞。暖风晴和的天气,人的心情也很好,趁着夕阳余晖,伴着阵阵的鼓声箫韵,人们划着一只只船儿尽兴而归。 3.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解释】:只有远离故里外出做官之人,特别敏感自然物候转化更新。海上云霞灿烂旭日即将东升,江南梅红柳绿江北却才回春。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晴朗的阳光下绿萍颜色转深。忽然听到你歌吟古朴的曲调,勾起归思情怀令人落泪沾襟。 4.唐·王之涣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解释】: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5.元·白朴《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解释】:太阳渐渐西沉,已衔着西山了,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有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的村庄是多么的孤寂,拖出那长长的影子。雾淡淡飘起,几只乌黑的乌鸦栖息在佝偻的老树上,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山清水秀;霜白的小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花朵,在风中一齐摇曳着,颜色几尽妖艳。 6.唐·高适《别董大·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解释】: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使人难禁日暮天寒、游子何之之感。 7.宋·朱熹《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解释】: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8.宋·秦观《春日》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解释】:轻雷响过,春雨淅沥而下。雨后初晴,阳光好像在刚刚被雨洗过的碧瓦间浮动。春雨过后,芍药含泪,情意脉脉;蔷薇横卧,娇态可掬,惹人怜爱。 9.唐·杜甫《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解释】:李白的诗作无人能敌,他那高超的才思也远远地超出一般人。李白的诗作既有庾信诗作的清新之气,也有鲍照作品那种俊逸之风。如今,我在渭北独对着春日的树木,而你在江东远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思念。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同桌饮酒,再次仔细探讨我们的诗作呢? 10.五代·冯延巳《长命女·春日宴》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解释】:风和日丽的春天,摆起丰盛的酒宴。一杯美酒一曲歌呵,拜了又拜许三愿:一愿郎君你长寿千岁,二愿我身体永远康健,三愿我俩如同梁上燕呀,双双对对,幸福无边。 4.带有阳光的诗句描写太阳的诗句: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忆江南》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鹿柴》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悯农》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乐游原》。 5.与太阳有关的诗句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 《史记·秦始皇本纪》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乐府古辞《盂珠》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 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梁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洛城:洛阳城。风日:春光风物。道:说。 唐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 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江南好)白居易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杨万里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王之涣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高适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空山不见人)王维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锄禾日当午)李绅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乐游原(向晚意不适)李商隐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杜牧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6.有关阳光的古诗句1、阳光委云上 唐 白居易 《续古诗十首》 2、阳光满前户 唐 白居易 《早春即事》 3、竟日阳光留 唐 杜甫 《寄赞上人》 4、阳光轹奔箭 唐 储光羲 《苏十三瞻登玉泉寺峰入寺中见赠作》 5、阳光常照 宋 曹勋 《点绛唇·有个庵儿》 6、阳光染就欲烧空 宋 张抡 《阮郎归·深亭邃馆锁清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