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韩愈描写潮汕的诗句

1.谁有韩愈在潮州做的所有诗 包括赏析 还有韩愈贬谪潮阳的诗和赏析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这样可以吗? 一代文学宗师韩愈因反对迎佛骨之事被贬广东潮州,家眷也被赶离长安,并失去小女,痛心疾首之余,挥笔写下了一首著名的七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一封朝奏九重天”,指的是元和十四年(819)正月,唐宪宗派人从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法门寺迎取佛骨到皇宫供奉,顿时引起轰动,“老少奔波,弃其业次”,百姓放弃了正常的生业,有的倾家荡产跑到凤翔,跪地拜迎,甚至有人砍断胳臂,或者在头顶上烧香。

对皇帝这样一个造成社会混乱的决定,当时没有人敢说一个不字,惟有刑部侍郎韩愈挺身而出,上了一道《论佛骨表》。这篇奏章,写得有理有据、义正词严:先说上古和商周之际,贤王圣君年皆百岁,天下太平,百姓安乐,“然而中国未有佛”,“非因事佛而致然也”;然后对比,汉以后佛法传入,可是汉明帝在位,才十八年,此后更是“乱亡相继,运祚不长”,只有一个“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度舍身施佛,宗庙之祭,不用牲牢,昼日一食,止于菜果。

其后竟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事佛求福,乃更得祸。”

唐宪宗一看,你这不是咒我吗?勃然大怒,要定韩愈死罪,多亏宰相裴度、大臣崔群等官员求情,总算免掉死罪,但要贬他到离京师七千六百多里外的广东潮州,当时那里一片蛮荒,瘴气瘟疫流行,是少有生还希望的地方,这就是“夕贬潮州路八千”。为了替皇帝除掉劳民伤财的荒唐事,“欲为圣明除弊事”,这个皇帝再糊涂昏庸,当朝的大臣也得说他圣明,表中就有“圣明”“神圣英武”, “肯将衰朽惜残年”,怎肯爱惜我衰朽的残年,这个时候韩愈52岁了。

韩愈一生坚守儒家正统,反对佞佛,尤其反对以朝廷政令推广佛教,而这次更是为了防止社会混乱,让百姓能安居乐业,他才冒死上疏,所以他对非罪远谪虽然愤慨,但丝毫无悔。当他走到离京师不远的蓝田县时,侄孙韩湘赶来同行,为了一路护持他南行。

“雪拥蓝关马不前”,看来当时的山陕高原大雪封山。“马不前”,出自古乐府“驱马涉阴山,山高马不前”,立马蓝关,漫天大雪,韩愈此时既有坚信自己没有错,老而弥坚,刚直不屈的气概,又有为付出惨痛代价的悲愤。

“云横秦岭家何在”,秦岭指钟南山,回看秦岭,漠漠云横,家在哪里,已经看不见了。唐代政令,贬诏一下,即刻就得登程,不允许告别家眷,家眷随后遣逐出京。

韩愈最担心的是小女儿,只有12岁,体弱多病,能经得起恶吏惊吓和旅途劳顿吗?果然,这个孩子离开长安不久,就死在陕西商县的层峰驿,临死父女都不可能见上一面。老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后来韩愈在一篇哭女之作中写道:“以罪贬潮州刺史,乘驿赴任;其后家亦谴逐,小女道死,殡之层峰驿旁山下”。

云横雪拥,境界雄阔,大气磅礴,但它背后竟是如此悲惨的故事。尾联“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沉痛而稳重,《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记老臣蹇叔哭师时有:“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之语,韩愈活用典故,向侄孙从容交代后事,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激愤。

此诗与《论佛骨表》,一诗一文,可称双璧,集中表现了韩愈忧国爱民的思想和感情。韩愈正月十四启程,至三月二十五到达潮州,共71天,我们算得出来,平均一天要走100多里,(这在唐代是有制度的,天宝年间规定的贬官日行三百里,《资治通鉴》说自"流贬者多不全矣",后来放宽了。)

如此漫长的迁谪行程,对于古代一个52岁的老人来讲,实在过于沉重和残酷。据记载,在将到达潮州府时,因路途劳顿,水土不服,而奄奄一息,在生命垂危之际,幸亏服用了当地的一种草本植物------被称为人间仙草的铁皮石斛后而痊愈。

韩愈用诗篇记录抒写了一路上的见闻和感情波澜。行至商洛县东武关,适逢吐蕃囚犯流配南方,诗人吟道:嗟尔戎人莫惨然,湖南地近保生全。

我今罪重无归望,直去长安路八千。这里固然有他身不如囚之感,又何尝不是宽慰那些囚徒呢?过泷水,诗人从泷吏之口知道了潮州的险恶:下此三千里,有州始名潮。

恶溪瘴毒聚,雷电常汹汹。鳄鱼大于船,牙眼怖杀侬。

他还没到潮州,就已经开始了解那里百姓的疾苦。果然韩愈一到任,着手办的第一件事,就是驱逐长期危害潮州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恶溪中的鳄鱼。

此事,不但有韩愈的一篇《祭鳄鱼文》传世,收入《古文观止》,而且在新旧唐书都有记载,可是我们读起来,有点象神话:令其属秦济以一羊一豚投溪水而祝之曰:“……承天子命以来为吏,固其势不得不与鳄鱼辨。鳄鱼有知,其听刺史。

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鲸鹏之大,虾蟹之细,无不容归,以生以食,鳄鱼朝发而夕至也。今与鳄鱼约:尽三日,其率丑类南徙于海,以避天子之命吏。

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日,七日不能,是终不肯徙也……刺史则选材技民,操强弓毒矢,以与鳄鱼从事。

2.形容韩愈的诗句

1、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

2、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韩愈

3、【劝人为善】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 ——韩愈 《了凡四训》

4、断送一生唯有酒 ——韩愈

5、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 ——韩愈

6、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足己患不学,既学患不行。 ——韩愈

7、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 ——韩愈 《祭十二郎文》

8、物有不平则鸣,胸有郁气当出却难舒 ——韩愈 《送孟东野序》

9、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 ——韩愈 《杂说》

10、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 《春雪》

11、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韩愈

1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韩愈

13、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韩愈 《原道》

14、"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韩愈 《原毁》"

15、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韩愈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16、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 ——韩愈 《与孟尚书书》

17、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

18、孟郊死葬北邙山,从此风云得暂闲。 天恐文章浑断绝,更生贾岛著人间。 ——韩愈

19、情隘辞蹙,不知所裁。 ——韩愈

20、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 《进学解》

21、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 ——韩愈 《符读书城南》

22、读书以为学,缵言以为文,非以夸多而斗靡也。盖学所以为道,文所以为理耳。 ——韩愈

2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韩愈

24、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 ——韩愈 《原道》

25、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 《马说》

26、由是而之 焉之谓道。 ——韩愈 《原道》

27、熔铸经典之范,翔集子史之术 ——韩愈

28、盖上天之生余,必有期于下地。 ——韩愈 《感二鸟赋》

29、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韩愈 《幽兰操》

30、文以载道 言贵独到 词必己出 文从字顺 ——韩愈

31、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

32、博爱之谓仁。 ——韩愈

33、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 ——韩愈

34、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谓义 ——韩愈

35、少年乐相知,衰暮思故友。 ——韩愈

36、不是春来偏爱酒,应须得酒遣春愁 ——韩愈

37、水向东流竟不回,红颜白发递相摧。 ——韩愈

38、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 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 ——韩愈 《题张十一旅舍三咏·蒲萄》

39、事业无穷年。 ——韩愈

40、因循二字,从来误尽英雄 ——韩愈

4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韩愈

42、圣人无常师 ——韩愈

43、驾轻车,就熟路。 ——韩愈 《送石处士序》

44、以为虽暂先别,终当久相与处。 ——韩愈

45、东方半明大星没,独有太白配残月。 ——韩愈 《东方半明》

46、自知者为明。 ——韩愈 《复忘赋》

47、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韩愈

48、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 ——韩愈 《圬者王承福传》

49、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韩愈 《师说》

50、辞,达而已矣 ——韩愈

3.韩愈下放潮州,到秦岭时写的诗名是什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八一九)正月。唐宪宗信佛,曾派人去把释迦牟尼佛的一节指骨迎接到宫中来供养,弄得劳民伤财。韩愈写了一道奏章来劝阻。唐宪宗大为恼火,要杀掉他,因宰相和其他大臣等出来替他说情,才把他降职,贬到潮州(在今广东省)。他在去潮州时,路经蓝关(即蓝田关,在今陕西省),写了这首诗。古代左边地位低于右边,“左迁”,就是降职的意思。示侄孙湘,指这首诗是写给侄孙韩湘(就是传说中八仙之一的韩湘子)看的。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表面看,似乎是淡淡写来,简单地交代被贬的事实。但仔细琢磨,从“朝奏”、“夕贬”看,早晨送上奏章,晚上就被赶出长安。用了“朝”、“夕”这两个联系如此紧密的时间副词,并不仅仅是表示时间相隔的短促,而从中还透露出这次对皇帝得罪得不轻。为什么得罪皇帝呢?“欲为圣明除弊事”,说明自己的原意是想为圣明的皇帝去掉一些不利于国家的事。因此,他说为了国家的利益,怎么敢顾惜自己的年老体衰呢?这里,感情很复杂,一方面表白自己,对朝廷一片忠心,不敢顾及个人的生死安危;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到了衰朽残年,还走上贬谪远方的长途,心中无限感慨。这种感慨,表示得非常含蓄,但绝不含糊,这从下面第三联看,就很明显。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这联的中心是“家何在”。家在那里,本来是无须发问的,但是还提出这个问题,是说这次被贬,分明是有家也归不得了。回头望长安,看到的只是浮云隔断的终南山(即秦岭),所以发问:家在那里?看一看往前走的道路,蓝田关积雪拥塞,连马也踟蹰不前。马不肯前进,对长安恋恋不舍,正是人恋恋不舍长发的反映。“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正烘托了诗人离开长安时心情的悲凉和抑郁。我们知道,韩愈这次被贬,是元和十四年正月,时令已经是早春了,但北国的寒意仍然很浓,蓝关还是积雪茫茫。这既是他当时的眼中景,又是他被赶出长安冷落、凄凉的心中情。这种情与景的交融,艺术地表现了人物的处境与感受,十分感人。《酉阳杂俎》里记载,韩湘让韩愈看牡丹在初冬开花,花上有“云横秦岭”两句诗。韩湘就是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后来韩愈被贬到南方去,路过蓝关时,正好碰到诗句中的情景。这个传说自然不可信,不过用来说明这两句诗写得十分精彩罢了。第四联是对韩湘说的,“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意思是说,知道你远路赶来,该不是无意来的吧,那末,就在瘴气弥漫的江边来收葬我的尸骨吧。最后一句,调子很低沉。古时人们认为南方气候潮湿,夏天水中散发出一种毒气,人碰到就被熏死。这种毒气,叫瘴气或瘴烟。韩愈是带着极其悲哀和深重的心情说出这些话的。

4.韩愈被贬潮州后所做的诗

韩愈被贬潮州后所做的诗是《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在贬谪潮州途中创作的一首七律。此诗抒发了作者内心郁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

首联写因“一封(书)”而获罪被贬,“朝夕”而已,可知龙颜已大怒,一贬便离京城八千里之遥;颔联直书“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

颈联即景抒情,既悲且壮;尾联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全诗熔叙事、写景、抒情为一炉,诗味浓郁,感情真切,对比鲜明,是韩诗七律中的精品。

全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译文:

早晨我把一篇谏书上奏给朝廷,晚上被贬潮州离京八千里路程。

本想替皇上除去那些有害的事,哪里考虑衰朽之身还顾惜余生!

阴云笼罩着秦岭家乡可在何处?大雪拥塞蓝关马儿也不肯前行。

我知道你远道而来该另有心意,正好在瘴江边把我的尸骨收清。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唐元和十四年 (819年)正月,唐宪宗命宦官从凤翔府法门寺真身塔中将所谓的释迦文佛的一节指骨迎入宫廷供奉,并送往各寺庙,要官民敬香礼拜。

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看到这种信佛行为,便写了一篇《谏迎佛骨表》。劝谏阻止唐宪宗,指出信佛对国家无益,而且自东汉以来信佛的皇帝都短命,结果触怒了唐宪宗,韩愈几乎被处死。

经裴度等人说情,最后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责求即日上道。韩愈大半生仕宦蹉跎,五十岁才因参与平淮而擢升刑部侍郎。两年后又遭此难,情绪十分低落,满心委曲、愤慨、悲伤。

潮州州治潮阳在广东东部,距离当时的京师长安有千里之遥。韩愈只身一人,仓促上路,走到蓝田关口时,他的妻儿还没有跟上来,只有他的侄孙子跟了上来,所以他写下这首诗。

二、赏析

从思想上看 ,此诗与《谏佛骨表》,一诗一文,可称双璧,很能表现韩愈思想中进步的一面。就艺术上看,这首诗是韩诗七律中佳作。其特点诚如何焯所评“沉郁顿挫”,风格近似杜甫

沉郁指其风格的沉雄,感情的深厚抑郁,而顿挫是指其手法的高妙:笔势纵横,开合动荡。如“朝奏 ”、“ 夕贬”、“九重天”、“路八千”等,对比鲜明,高度概括。

一上来就有高屋建瓴之势。三、四句用“流水对”,十四字形成一整体,紧紧承接上文,令人有浑然天成之感。五、六句跳开一笔,写景抒情,“云横雪拥 ”,境界雄阔。

“横”状广度,“拥”状高度,二字皆下得极有力。故全诗大气磅礴,卷洪波巨澜于方寸,能产生撼动人心的力量。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关于韩愈的诗句

韩愈的诗有哪些

1、《初春小雨》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2、《晚春》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3、《晚春》

谁收春色将归去,慢绿妖红半不存。

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

4、《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5、《春雪》

看雪乘清旦,无人坐独谣。

拂花轻尚起,落地暖初销。

已讶陵歌扇,还来伴舞腰。

洒篁留密节,着柳送长条。

入镜鸾窥沼,行天马度桥。

遍阶怜可掬,满树戏成摇。

江浪迎涛日,风毛纵猎朝。

弄闲时细转,争急忽惊飘。

城险疑悬布,砧寒未捣绡。

莫愁阴景促,夜色自相饶。

6、《春雪》

片片驱鸿急,纷纷逐吹斜。

到江还作水,着树渐成花。

越喜飞排瘴,胡愁厚盖砂。

兼云封洞口,助月照天涯。

暝见迷巢鸟,朝逢失辙车。

呈丰尽相贺,宁止力耕家。

7、《听颖师弹琴》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

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

失势一落千丈强。

蹉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8、《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

君歌声酸辞正苦,不能听终泪如雨。

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

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

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

昨者州前捶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

赦书一日行千里,罪从大辟皆除死。

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清朝班。

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轲只得移荆蛮。

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

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

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

有酒不饮奈明何。

9、《游太平公主山庄》

公主当年欲占春,故将台榭押城闉。

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

10、《答孟郊》

规模背时利,文字觑天巧。

人皆余酒肉,子独不得饱。

才春思已乱,始秋悲又搅。

朝餐动及午,夜讽恒至卯。

名声暂膻腥,肠肚镇煎煼。

古心虽自鞭,世路终难拗。

弱拒喜张臂,猛拿闲缩爪。

见倒谁肯扶,从嗔我须咬。

11、《射训狐》

有鸟夜飞名训狐,矜凶挟狡夸自呼。

乘时阴黑止我屋,声势慷慨非常粗。

安然大唤谁畏忌,造作百怪非无须。

聚鬼征妖自朋扇,罢掉栱桷颓墍涂。

慈母抱儿怕入席,那暇更护鸡窠雏。

我念乾坤德泰大,卵此恶物常勤劬。

纵之岂即遽有害,斗柄行拄西南隅。

谁谓停奸计尤剧,意欲唐突羲和乌。

侵更历漏气弥厉,何由侥幸休须臾。

咨余往射岂得已,候女两眼张睢盱。

枭惊堕梁蛇走窦,一夫斩颈群雏枯。

12、《过南阳》

南阳郭门外,桑下麦青青。

行子去未已,春鸠鸣不停。

秦商邈既远,湖海浩将经。

孰忍生以戚,吾其寄余龄。

13、《赠贾岛》

孟郊死葬北邙山,从此风云得暂闲。

天恐文章浑断绝,更生贾岛着人间。

6.关于韩愈的古诗

韩愈的古诗文列表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韩愈

白日不与吾谋。——唐·韩愈《复志赋》韩愈

百年讵几时,君子不可闲。——唐·韩愈《读皇甫是公安韩愈

北极赠李观韩愈

汴泗交流赠张仆射(建封)韩愈

汴州乱二首韩愈

别盈上人韩愈

别赵子(赵子名德,潮州人)韩愈

病鸱韩愈

病中赠张十八韩愈

剥啄行韩愈

不耻相师。——唐·韩愈《师说》韩愈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唐·韩愈·原道)韩愈

不畏义死,不荣幸生。——唐·韩愈《张中丞传后叙》韩愈

叉鱼招张功曹(署)韩愈

长安交游者赠孟郊韩愈

朝归韩愈

嘲鼾睡韩愈

嘲鲁连子韩愈

郴口又赠二首韩愈

郴州祈雨韩愈

城南联句韩愈

池上絮韩愈

酬别留后侍郎(蔡平,命马总为留后)韩愈

酬蓝田崔丞立之咏雪见寄韩愈

酬马侍郎寄酒(马总也)韩愈

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驿途中见寄韩愈

酬司门卢四兄云夫院长望秋作韩愈

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韩愈

出门韩愈

初春小雨韩愈

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韩愈

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李程也)韩愈

春雪韩愈

春雪_片片驱鸿急韩愈

春雪_新年都未有芳华韩愈

春雪间早梅韩愈

7.【韩愈写的诗】

将至韶州先寄张端公使君借图经 韩愈 曲江山水闻来久,恐不知名访倍难.愿借图经将入界,每逢佳处便开看.初春小雨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晚春 韩愈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左迁至蓝关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朝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韩愈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君歌声酸辞正苦,不能听终泪如雨.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昨者州前捶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赦书一日行千里,罪从大辟皆除死.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清朝班.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轲只得移荆蛮.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山石 韩愈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铺床拂度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生衣.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促为人鞿.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石鼓歌 韩愈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搜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雨淋日灸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撝呵.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斫断生蛟鼍.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嗟余好古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忆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称元和.故人从军在右辅,为我度量掘臼科.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毡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载数骆驼.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观经鸿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剜苔剔藓露节角,安置妥帖平不颇.大厦深檐与盖覆,经历久远期无佗.中朝大官老于事,讵肯感激徒婩婀.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日销月铄就埋没,六年西顾空吟哦.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继周八代争战罢,无人收拾理则那.方今太平日无事,柄任儒术崇丘轲.安能以此尚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石鼓之歌止于此,呜呼吾意其蹉跎.听颖师弹琴 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蹉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韩愈 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环镇嵩当中.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喷云泄雾藏半腹,虽有绝顶谁能穷.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清风.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紫盖连延接天柱,石廪腾掷堆祝融.森然魄动下马拜,松柏一径趋灵宫.粉墙丹柱动光彩,鬼物图画填青红.升阶伛偻荐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庙令老人识神意,睢盱侦伺能鞠躬.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余难同.窜逐蛮荒幸不死,衣食才足甘长终.侯王将相望久绝,神纵欲福难为功.夜投佛寺上高阁,星月掩映云瞳胧.猿鸣钟动不知曙,杲杲寒日生于东.。

8.急需一首绝句和一首律诗,题材内容是关于韩愈的 能有关他在潮州的最

一\绝句

《访韩文公祠口占》

赵朴初(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过潮州韩文公祠口占一绝,现题于祠内)

到此虚怀遇大颠,

留衣亭可与祠班。

不虚南谪八千里,

赢得江山都姓韩。

〔大颠:指唐代潮州名僧大颠和尚.在潮阳灵山寺中有一座“留衣亭”,是韩愈(字退之)在潮州刺史任满后要到袁州赴任前,与他在潮州时结交下的一位好友大颠和尚辞行并留衣为别的遗址。江山都姓韩:潮州山曰韩山,江曰韩江〕

二\律诗.

1\《谒韩祠》

吴兴祚

(清康熙二十三年,两广总督吴兴祚参谒潮州韩文公祠所作并书的诗碑.)

过桥寻胜迹,

徙倚夕阳隈。

绿水迎潮去,

青山抱郭来。

文章随代起,

烟瘴几时开?

不有韩夫子,

人心尚草莱。

2\《观韩愈题名碑后》

林通民

韩公手迹得真难,鹦鹉碑充逸品观,

鱼跃鸢飞论未定①,凤来玉出说乃寒②。

古祠殿壁留遗墨,新刻贞珉已填丹。

斯石应同周猎碣③,一般珍重舆人看。

注:①指人们对“鹦鹉赋碑”及“鱼跃鸢飞”四字说为韩愈手迹有所争议。 ②指《星凤楼》《群玉堂》两法帖之被发现,前此对韩字真伪之争,可罢休了。③周宣王畋猎记事碑——石鼓。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