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示后代兴旺的诗词有哪些唐·李白《飞龙引》 黄帝铸鼎于荆山,炼丹砂。 丹砂成黄金,骑龙飞上太清家。 云愁海思令人嗟,宫中彩女颜如花。 飘然挥手凌紫霞,从风纵体登鸾车。 登鸾车,侍轩辕,遨游青天中,其乐不可言。 鼎湖流水清且闲,轩辕去时有弓剑,古人传道留其间。 后宫婵娟多花颜,乘鸾飞烟亦不还,骑龙攀天造天关。 造天关,闻天语,长云河车载玉女。 载玉女,过紫皇,紫皇乃赐白兔所捣之药方,后天而老凋三光。 下视瑶池见王母,蛾眉萧飒如秋霜。唐·刘商《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 姑苏台枕吴江水,层级鳞差向天倚。 秋高露白万林空,低望吴田三百里。当时雄盛如何比,千仞无根立平地。 台前夹月吹玉鸾,台上迎凉撼金翠。银河倒泻君王醉,滟酒峨冠眄西子。 宫娃酣态舞娉婷,香飙四飒青城坠。伍员结舌长嘘嚱,忠谏无因到君耳。 城乌啼尽海霞销,深掩金屏日高睡。王道潜隳伍员死,可叹斗间瞻王气。 会稽勾践拥长矛,万马鸣蹄扫空垒。瓦解冰销真可耻,凝艳妖芳安足恃。 可怜荒堞晚冥濛,麋鹿呦呦达遗址。君怀逸气还东吴,吟狂日日游姑苏。 兴来下笔到奇景,瑶盘迸洒蛟人珠。大鹏矫翼翻云衢,嵩峰霁后凌天孤。 海潮秋打罗刹石,月魄夜当彭蠡湖。有时凝思家虚无,霓幢仿佛游仙都。 琳琅暗戛玉华殿,天香静袅金芙蕖。君声日下闻来久,清赡何人敢敌手。 我逃名迹遁西林,不得灞陵倾别酒。莫便五湖为隐沦,年年三十升仙人。 唐·卢怀慎《郊庙歌辞·享龙池乐章·第四章》 代邸东南龙跃泉,清漪碧浪远浮天。楼台影就波中出,日月光疑镜里悬。 雁沼回流成舜海,龟书荐祉应尧年。大川既济惭为楫,报德空思奉细涓。 宋·李清照《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 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 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现代·**《七律·答友人》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2.与家庭有关的诗词名句1、《夏日田园杂兴·其七》宋代: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译文: 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2、《游山西村》宋代: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3、《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4、《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译文: 住在客栈里,独对残灯,睡不着觉。不知什么缘故,诗人的心情变得十分凄凉悲伤。 在这除夕之夜,想象故乡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而明天又要增加一岁,新添不少白发啊。 佳节思亲是常情,历来如此。 但除夕之夜,“独不眠”、“转凄然”、“思千里”,还有一层意思:到了明天,就又增加一岁。 5、《墨梅》 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译文: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 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3.“家和万事兴”的诗词全文是什么家和万事兴 千年缘分实堪珍,血脉相连骨肉亲。 子女心中多念孝,爷娘嘴上少言恩。 逆流共渡争先手,顺境同行让后身。 自古家和兴万事,东风着意送长春。话说:家和万事兴。 而要家和是需要全家老少几辈人共同努力才能得到的。“百善孝为先”,做儿女的心中应该长存对父母的感恩敬孝之心,但,又有一说“孝,只能论心而不论迹,论迹则无孝子”,受客观条件之局限,哪一个人都不能做到对父母完全之敬孝,但,敬孝之心总是要有的。 父母为了儿女操心受累,对儿女确有天大之恩。父母对儿女的爱是大爱,“大爱无言”,所以,做父母的完全没有必要把对儿女的养育之恩,时常挂在嘴上,只当作是为家庭社会尽了应尽义务即可。 4.家庭亲情诗词名句作者: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2、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译文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 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 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赏析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 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 为命的骨肉之情。 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 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最后两句是前 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 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 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