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赞美藏族的诗句【第1句】读初中的时候,我就知道了在我国的西部边陲,有一个西藏自治区。那海拔8882米的世界第一高峰的珠穆朗玛峰,就屹立在藏区的喜玛拉雅山。那里有终年不化的雪山和冰川,那里有雄伟、庄严的布达拉宫!美丽的拉萨,是西藏的首府。神奇的布达拉宫,就在城边。 【第2句】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西藏这块神奇的高原孕育了一个同样神奇的民族——藏族。作为一个内地人,你不能用“落后”这样的词来描述藏族人,他们拒绝“流行”,摒弃“时尚”,沿习本真,刻求原貌,生活在一个自在的时间和空间里。因为这样,他们更接近生命的源头。 【第3句】藏族女人是这个高原的亮色,也是这个高原的创造者。她们放牧、耕作、祈福,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吃苦能力和乐观精神。这些妇女无法用汉语中的玫瑰、小夜曲来形容,她们只能称健康、朴实,像她们放牧的牛羊。手工业是藏族女人的第二职业。一口很流利的普通话消除了我们之间商品交易的障碍。但对她们推销的商品,我们连连摆手,但她们依然锲而不舍,将东西伸到你的眼前:“买一个吧,买一个吧。”目光是如此执着,执着地让你再也无法拒绝。存在决定意识,苛刻的高原要求她们坚韧不拔,持之以恒。 【第4句】藏族人有着最虔诚的信仰,藏族流传着最悠远的文化,藏族保留着最真诚的热情,藏族人拥有最原始的单纯,藏族人拥有最豪放的气概,藏族人喜欢高唱山歌,喜欢手捧哈达舞动,喜欢摔跤,喜欢赛马,喜欢大声表达自己的情感。请记得那不是因为藏族人野性难寻,只是他们喜欢直来来直往。 【第5句】更为可贵的是藏族人身上的乐观旷达。民间繁多的节日通篇洋溢着歌舞的欢乐。人们对藏族人的印象,大概都是从他们的歌舞中获得的吧?藏族人这一特点类似于女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概括的“酒神精神”。在布达拉宫参观的过程中,不时传来女人高亢亮丽的歌声。我用心倾听这高原特有的天籁。歌声来自宫殿的房顶上,十几个盛装的藏族妇女排成两队,每人手中拿着一根木制工具,唱着歌、按着一定的规律前后左右移动步伐,同时用手中的工具敲打着脚下的碎石和泥土。原来她们在打“阿嘎”,这是一种藏族传统的屋顶或屋内地面的修筑法,将碎石、泥土和水混合后铺于地面或屋顶,以人工反复夯打而成。劳动并不妨碍她们热情欢乐的歌唱,这是一个没有悲歌的民族。 2.描写将士边疆生活的诗句1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2 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3 渔家傲 范仲淹 寒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连声边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4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 塞下曲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3.杜甫描写贡嘎雪山的诗句诸如《泰山吟.谢灵运》、《咏南岳衡山.李白》、《华山歌.刘禹锡》、《归嵩山作.王维》等。 单就风景本身来说,藏区高原雪山要比中原诸岳壮丽得多,至少说风格完全不一样。如下面华山、贡嘎山冰川侧的对比(渣技术勿喷)。 如果诗词中对高原雪山的描写偏少,是可以合理解释的——毕竟诗人们主要生活在中原地区。 但题主(相信包括大部分知友)从未听说过有关高原雪山的诗词。毕竟从唐朝开始就和吐蕃(西藏)建立了姻亲之好,新赞普即位,还要请唐天子“册命”。两地区人民肯定存在交流。另外,像川西地区的藏区和成都比邻而居,亦有诸多名山。但如居住在锦官城的杜甫同志,顶多也只是远远围观了下“窗含西岭千秋雪”。追求遍历名山大川的文人墨客似乎从未 涉足过雄浑的雪山高原。 4.反映边疆将士生活的诗句 表现爱国主义的诗句反映边疆将士的有关诗句 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塞下曲(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入石棱中。 爱国主义的有关诗句 示儿(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5.描写将士边疆生活的古诗有哪些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塞下曲(唐)卢纶(一)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二)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古 从 军 行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从 军 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关 山 月李 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塞下曲六首(选一)李 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望 蓟 门祖 咏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前出塞九首(其一)杜 甫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6.描写边塞生活的诗句1、《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塞下曲·其一》【唐】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3、《塞下曲·其二》【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4、《出塞》【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6、《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7、《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8、《塞上听吹笛》【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9、《渔家傲·塞下秋来》【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塞下曲·其二》【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1、《塞下曲·其三》【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2、《使至塞上》【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边塞诗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古 从 军 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从 军 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关 山 月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塞下曲六首(选一)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望 蓟 门 祖 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前出塞九首(选一) 杜 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军 城 早 秋 严 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 莫遣沙场匹马还。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 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塞 下 曲(二首) 卢 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征 人 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陇 西 行 陈 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己 亥 岁 曹 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 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