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长城的诗句及作者是谁

1.有关长城的诗句,是诗句,带作者,10句

将进酒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乐府】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 ——《短歌行》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今朝有酒今朝醉。

曾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醉里挑灯看剑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葡萄美酒夜光杯。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但愿长醉不愿醒。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黄金白壁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李白《将进酒》 楚兰不佩佩吴钩,带酒城头别旧游。 年事已多筋力在,试将弓箭到并州。

——卢殷《长安亲故》 诗成斩将奇难敌,酒熟封侯快未如。 ——高骈《依韵奉酬李迪》 九转灵丹那胜酒?五音清乐未如诗。

——杜苟鹤《白发吟》 百事尽除去,唯余酒与诗。 ——白居易《对酒行吟赠同志》 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

——《梁园吟》 还倾四五酌,自咏《猛虎词》。 ——《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 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唬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容,不知何处是他乡。 ——《客中作》 酒里诗中三十年,纵横唐突世喧喧。

(段成式《哭李群玉》) 范仲淹>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碧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西安》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 《凉州词》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李白 《行路难》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 《将进酒》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 《琵琶行》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出逢席上见赠》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李贺 《致酒行》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李商隐 《无题》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 《过故人庄》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陆游 《游山西村》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 《渔家傲》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张先 《天仙子》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 《浣溪沙》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宋祁 《玉楼春》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晏畿道 《临江仙》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 《水调歌头》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 《雨霖霖》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李清照 《声声慢》。

2.关于长城的诗句和资料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根据此前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公里,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公里,总长超过2.1万公里。

1961年3月4日,长城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咏长城

作者:汪遵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咏史诗。长城

作者:胡曾

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长城

作者:朱庆馀

秦帝防胡虏,关心倍可嗟。一人如有德,四海尽为家。往事乾坤在,荒基草木遮。至今徒者骨,犹自哭风沙。

长城

作者:罗邺

当时无德御乾坤,广筑徒劳万古存。谩役生民防极塞,不知血刃起中原。珠玑旋见陪陵寝,社稷何曾保子孙。 降虏至今犹自说,冤声夜夜傍城根。

饮马长城窟行(一作古长城吟)

朝代:唐代

作者:王翰

长安少年无远图,一生惟羡执金吾。麒麟前殿拜天子,

走马西击长城胡。胡沙猎猎吹人面,汉虏相逢不相见。

遥闻鼙鼓动地来,传道单于夜犹战。此时顾恩宁顾身,

为君一行摧万人。壮士挥戈回白日,单于溅血染朱轮。

归来饮马长城窟,长城道傍多白骨。问之耆老何代人,

云是秦王筑城卒。黄昏塞北无人烟,鬼哭啾啾声沸天。

无罪见诛功不赏,孤魂流落此城边。当昔秦王按剑起,

诸侯膝行不敢视。富国强兵二十年,筑怨兴徭九千里。

秦王筑城何太愚,天实亡秦非北胡。一朝祸起萧墙内,

渭水咸阳不复都。

3.描写长城的诗句

《长城》【唐】汪遵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前面三句比较好理解吧:秦朝的长城比铁铸的还要牢靠,使北方的外族不敢越过边境,即使是这样的万里,远远连着天的彼端,也比不上尧帝门前的三尺台阶高啊。(自己解释的,结合了下面的赏析)

【朝代】:唐

【作者】:汪遵

【文体】:绝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文】: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①不敢过临洮②。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释】:

① 蕃戎:指当时北方的匈奴等少数民族。

② 临洮:秦置县名,在今甘肃省临洮县,毗邻国境,是长城防线上的军事重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格律】:

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平平仄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简介】:

汪遵(约唐僖宗乾符年即公元877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宣州泾县人。(唐诗纪事作宣城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均不详,约前后在世。初为小吏。家贫,借人书,昼夜苦读。工为绝诗。咸通七年,(公元八六六年)擢进士第。遵诗有集《唐才子传》传世。

他的诗绝大部分是怀古诗,有的是对历史上卓越人物的歌颂;有的是借历史人物的遭遇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绪;有的是歌颂历史上的兴亡故事来警告当时的统治者;有的直接反映当时的现实生活,这些诗都有一定的思想意义。

《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第602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的七言绝句。作者在游览长城的过程中偶有所感,认为再强大的军事武力。也远远不如仁义道德的精神力量。空前强盛烜赫一时的秦王朝也不能和上古主修仁德的尧庭舜阶相提并论。

4.描写长城的诗句

长城

【唐】鲍溶

蒙公虏生人,北筑秦氏冤。

祸兴萧墙内,万里防祸根。

城成六国亡,宫阙启千门。

生人半为土,何用空中原。

奈何家天下,骨肉尚无恩。

投沙拥海水,安得久不翻。

乘高惨人魂,寒日易黄昏。

枯骨贯朽铁,砂中如有言。

万古骊山下,徒悲野火燔。

长城下

【唐】曹邺

远水犹归壑,征人合忆乡。

泣多盈袖血,吟苦满头霜。

楚国连天浪,衡门到海荒。

何当生燕羽,时得近雕梁。

饮马长城窟

【唐】陈标

日日风吹虏骑尘,年年饮马汉营人。

千堆战骨那知主,万里枯沙不辨春。

浴谷气寒愁坠指,断崖冰滑恐伤神。

金鞍玉勒无颜色,泪满征衣怨暴秦。

登长城

【唐】李益

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

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

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

长城

【唐】罗邺

当时无德御乾坤,广筑徒劳万古存。

谩役生民防极塞,不知血刃起中原。

珠玑旋见陪陵寝,社稷何曾保子孙。

降虏至今犹自说,冤声夜夜傍城根。

长城

【唐】苏拯

嬴氏设防胡,烝沙筑冤垒。

蒙公取勋名,岂算生民死。

运畚力不禁,碎身砂碛里。

黔黎欲半空,长城舂未已。

皇天潜鼓怒,力化一女子。

遂使万雉崩,不尽数行泪。

自古进身者,本非陷物致。

当时文德修,不到三世地。

长城

【唐】汪遵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长城闻笛

【唐】杨巨源

孤城笛满林,断续共霜砧。

夜月降羌泪,秋风老将心。

静过寒垒遍,暗入故关深。

惆怅梅花落,山川不可寻。

长城

【唐】于濆

秦皇岂无德,蒙氏非不武。

岂将版筑功,万里遮胡虏。

团沙世所难,作垒明知苦。

死者倍堪伤,僵尸犹抱杵。

十年居上郡,四海谁为主。

纵使骨为尘,冤名不入土。

长城

【唐】朱庆馀

秦帝防胡虏,关心倍可嗟。

一人如有德,四海尽为家。

往事乾坤在,荒基草木遮。

至今徒者骨,犹自哭风沙。

5.古代描写“长城”的诗句有哪些

1、《书愤》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2、《饮马长城窟行》

年代: 唐 作者: 李世民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3、《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徐俯

章水何如颍水清。江山明秀发诗情。七言还我是长城。小小钿花开宝靥,纤纤玉笋见云英。十千名酒十分倾。

4、《长城》

年代: 唐 作者: 汪遵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5、《秀亭秋怀十五首》

年代: 宋 作者: 方回

薜荔络奇石,芙蓉艳荒垣。

寓目信所之,行行陟秋原。

南州八九月,已凉仍复暄。

林树略改色,沙湍才减痕。

忆在朔漠日,疲马风尘奔。

夜汲长城窟,晓涉滦河源。

老身冻欲死,其劳不可言。

6.描写长城的古诗,以及其诗意

饮马长城窟行(陈琳)

饮马长城窟,

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

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

举筑谐汝声!

男儿宁当格斗死,

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

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

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

便嫁莫留住。

善待新姑嫜,

时时念我故夫子!

报书往边地,

君今出语一何鄙?

身在祸难中,

何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举,

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

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

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

贱妾何能久自全?

居庸关二首

(清)顾炎武

八达岭长城古诗咏

居庸突兀倚青天,一涧泉流鸟道悬。

终古戌兵烦下口,先朝陵寝托雄边。

车穿褊峡鸣禽里,烽点重岗落雁前。

燕代经过多感慨,不关游子思风烟。

极目危峦望入荒,浮云夕日遍山黄。

全收朔地当年大,不断秦城自古长。

北守千官随土木,西来群盗失金汤。

空山向晚城先闭,寥落居人畏虎狼。

九日迎銮北口和寅甫学士韵

(元)王恽

翠华南下拂云霓,驻跸军都汉苑西。

龙虎台高惊峻绝,蓬瀛人老许扶携。

九天日月瞻光近,万国烽烟入望低。

佳节迎銮得清赏,牛山初不羡东齐。

长城

(唐)于濆

八达岭长城古诗咏

秦皇岂无德,蒙氏非不武。

岂将版筑功,万里遮胡虏。

团沙世所难,作垒明知苦。

死者倍堪伤,僵尸犹抱杵。

十年居上郡,四海谁为主?

纵使骨为尘,冤名不入

八达岭

(明)徐渭

八达岭长城古诗咏

八达高坡百尺强,迳连大漠去荒荒。

舆幢尽日山油碧,戌堡终年雾噀黄

晚到八达岭下达旦乃上

(金)刘迎

八达岭长城古诗咏

车马两山间,上下数百里,

萦纡来不断,奕奕似流水,

鲸形曲腰膂,蛇势长首尾。

我车从其间,摇兀如病齿,

推前挽复后,进寸退还咫,

息心固安分,尚气或被指,

徐趋自循辙,躁进应履轨。

行行非吾令,柅亦岂吾使。

倦仆困号呼,疲牛苦鞭棰,

紞如五更鼓,相庆得戾止,

归来幸无恙,喘汗正如洗,

何以慰此劳,村醅正浮蚁

7.描写长城的诗句

清晨控龙马,弄影出花林。躞蹀依春涧,联翩度碧浔。

苔流染丝络,水洁写雕簪。一御瑶池驾,讵忆长城阴。

【咏饮马应诏】(唐·杨师道)

骝马照金鞍,转战入皋兰。塞门风稍急,长城水正寒。

雪暗鸣珂重,山长喷玉难。不辞横绝漠,流血几时干。

【紫骝马】(唐·卢照邻)

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

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节旄零落尽,天子不知名。

【雨雪曲】(唐·卢照邻)

常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

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

【送人之军】(唐·贺知章)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