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人颂佛的七言绝句和诗赠女 宋王安石 青灯一点映窗纱,好读楞严莫忆家。 能了诸缘如幻梦,世间唯有妙莲花。 自咏 唐白居易 白衣居士紫芝仙,半醉行歌半坐禅。 今日维摩兼饮酒,当时绮季不请钱。 等闲池上留宾客,随事灯前有管弦。 但问此身销得否,分司气味不论年。 题僧壁 唐 李商隐 舍生求道有前踪,乞脑剜身结愿重。 大去便应欺粟颗,小来兼可隐针锋。 蚌胎未满思新桂,琥珀初成忆旧松。 若信贝多真实语,三生同听一楼钟。 2.与“佛”有关的诗句有哪些1.宋·晁说之《闲居》 闲居岂无事,一动百艰难。水为斋僧惜,花因供佛残。喜闻多死士,厌话小长安。香火同缘客,饥肠先永叹。 2.宋·王义山《乐语》 移向慈元供寿佛。压倒群花,端的成清绝。青萼玉包全未拆。薰风微处留香雪。未拆香包香已冽。沈水龙涎,不用金炉爇。花露轻轻和玉屑。金仙付与长生诀。 3.宋·何耕《春日》 寂寞城南寺,三年寄索居。折花修佛供,持钵乞僧馀。竟日无车骑,依时认鼓鱼。九衢尘一尺,吾自有华胥。 4.宋·苏轼《南歌子·卫霍元勋后》 卫霍元勋后,韦平外族贤。吹笙只合在缑山。闲驾彩峦归去、趁新年。烘暖烧香阁,轻寒浴佛天。他时一醉画堂前。莫忘故人憔悴、老江边。 5.宋·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宋·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3.与佛教有关的诗句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唐。无尽藏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宋。苏东坡 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 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唐。龙牙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宋。无门慧开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 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 ——宋。此庵守静 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我家。 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云遮天。 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 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明。憨山德清 4.和佛有关的古诗一、关于佛的古诗《菩提偈》: 1、其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2、其二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3、其三 菩提本无(非)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4、其四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二、诗文释义: 1、其一 本来就没有菩提树, 也并不是明亮的镜台。 只要性空,哪会有什么尘埃? 2、其二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明亮的镜子本来就很干净,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3、其三 原本就没有菩提树, 也并不是明亮的镜台。 本来就是四大皆空,到哪里染上尘埃? 4、其四 菩提只是向着内心寻找,何必劳累向外界求取玄机?以此进行修行自身,极乐世界也就在眼前! 扩展资料 《菩提偈》是六祖慧能作的偈,见载于《坛经》,因为是以菩提为题所以称为菩提偈。共有四首。 《菩提偈》是诠释佛教教义的歌偈,由唐代和尚慧能所作,属于五言绝句。其中前两首偈是针对神秀的《无相偈》所作的,旨在说明“明镜”的清净。 创作背景编辑 关于这首诗的来历,《坛经》第四节至第八节,有明白的记载:五祖弘忍“一日唤门人尽来”,要大家“各作一偈”。并说“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禀为六代。” 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门前写了一偈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弘忍知道后,“遂唤秀上座于堂内”,说是“汝作此偈,见即未到”,“若觅无上菩提,即未可得”,因而要他“更作一偈”。而“秀上座去数日,作不得。” 惠能的偈语,即针对神秀的《无相偈》而发。据《坛经》所载,惠能本不识字,他先“请人一读”神秀的偈语,然后作此歌偈,“请得一解书人于西间壁上题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菩提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