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宋词我们学过谁写的什么

1.关于一首我们学过的宋词

最佳答案【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词意浅述】

一个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天边月形如勾,在这清寒的秋夜,院子里深锁著梧桐,也锁住了寂寞。心中的思绪,想要减断,却怎样也减不断,想好好梳理,却更加的杂乱,这样的离异思念之愁,而今在心头上却又是另一般不同的滋味。

【赏析】

此阙相见欢应是后主被掳之后所写,以一个丧国的君主而言,内心的苦楚与怅惘,时时刻刻如影随形,尤其是在萧瑟的秋夜。作者开头一句,开门见山的将愁绪直接表达於无言独上楼的情绪中,手法上与诗雷同,第二句勾出月,以月如勾的意象,企图传述一种孤清与不圆满的遗憾意境,紧紧的扣住西楼独处的人,月如勾,人独悴;织就一幅好不凄凉的景色。

第三句 以寂寞描述所处的情境,用寂寞统领整个情绪,梧桐也寂寞、深院也寂寞,是寂寞锁住了秋,亦或是清秋锁住了寂寞,只因作者的情绪眼中所见皆是寂寞。而在句法上简单的利用了梧桐孤立深院的景象,将寂寞与清秋紧密的扣在一起,更增添了秋的萧瑟与作者的孤独无言。

剪不断,理还乱,这样的情绪想要抛开不理,却是怎样也无法割舍,想要好好的梳理,却又更加的杂乱失序,於手法上作者利用了对峙的情绪,表达心中的冲突起伏,在词的架构上激起了波朝,也让整个情绪高张。让读者随之心情起舞。

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样恼人的情绪是因为离愁的发酵,作弄著人,如今却更有不同的觉受在心里头酝酿著。作者在最后调侃自己,利用淡淡的口吻,轻轻道出一切只因为离愁而起,不过在这淡淡的背后,却隐藏著作者极深的哀痛,在无可奈何的环境中,在离愁的煎熬下,痛极而无泪的感觉,后主只潇洒豁达的说出,又是另外一种滋味在心里头,至於是怎样的一种滋味,就须读者慢慢的去品味了!!

2.宋词我们也学过不少,

宋词我们也学过不少,如(晏殊)(人名)的《浣溪沙》,其中的名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宋词我们也学过不少,如(柳永)(人名)的《雨霖铃》,其中的名句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宋词我们也学过不少,如(姜夔)(人名)的《踏莎行》,其中的名句是:(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宋词我们也学过不少,如(苏轼)(人名)的《水调歌头》,其中的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词我们也学过不少,如(秦观)(人名)的《望海潮》,其中的名句是:(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宋词我们也学过不少,如(柳永)(人名)的《蝶恋花》,其中的名句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我想学写宋词,要注意什么

其实我也不擅长诗词,不过还是可以说说自己的见解:

(1)在学写宋词前,最好先具备写古体格律诗的功底,如果连古体格律诗都写不好的人建议不要学写宋词,否则很容易误入歧途。因为宋词的格式比古体格律诗更严格,甚至可以说是更死板。

(2)对历史典故要有相当了解与应用能力,这样才可以在写作中化用,妙笔生花。

(3)对古代汉语句式,拼音平仄,韵律对偶,词性对仗等要在理解基础上运用。

(4)要知晓相当数量的词牌及其风格、字数、平仄、词性等内容,避免犯常识性的错误。

(5)学写宋词要由简入繁,先常试学写一些短的词牌,如浣溪沙、西江月、如梦令等,待熟练才逐步挑战长的词牌。

4.谁能给我10首宋词啊

西江月(中吕宫) 柳 永

凤额绣帘高卷,兽钚朱户频摇。两竿红日上花梢。春睡厌厌难觉。

好梦狂随飞絮,闲愁浓胜香醪。不成雨暮与云朝。又是韶光过了。

谒金门 晏 殊

秋露坠。滴尽楚兰红泪。往事旧欢何限意。思量如梦寐。

人貌老于前岁。风月宛然无异。座有嘉宾尊有桂。莫辞终夕醉。

浣溪沙 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长相思 欧阳修

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低头双泪垂。

长江东。长江西。两岸鸳鸯两处飞。相逢知几时。

长相思 欧阳修

深花枝。浅花枝。深浅花枝相并时。花枝难似伊。

玉如肌。柳如眉。爱著鹅黄金缕衣。啼妆更为谁。

生查子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昭君怨(送别) 苏轼

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如梦令(有寄) 苏轼

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阳关曲(军中) 苏轼

受降城下紫髯郎。戏马台南旧战场。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

澹庵坐观显上人分茶

[宋] 杨万里

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

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

二者相遭兔瓯面,怪怪奇奇真善幻。

纷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

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字势嫖姚。

不须更师屋漏法,只问此瓶当响答。

紫薇仙人乌角巾,唤我起看清风生。

京尘满神思一洗,病眼生花得再明。

汉鼎难调要公理,策勋茗碗非公事。

不如回施与寒儒,归续《茶经》传衲子。

水调歌头·咏茶

[宋] 白玉蟾

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

枪旗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

采取枝头雀第舌,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金堆。

碾破香无限,飞起绿尘埃。

汲新泉,烹活火,试将来;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

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

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5.谁写的宋词最好

宋词有豪放和婉约两大派别 各自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有 1、婉约派 代表人物:柳永、晏殊、周邦彦、李清照等。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周邦彦:兰陵王 (柳阴直)、蝶恋花 (月皎惊乌栖不定)、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2、豪放派 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张元干、张孝祥等。 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江城子·密州出猎》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张元干:贺新郎(梦绕神州路) 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好与不好都在于自己的判断。

这些遗留下来的文化宝藏,都经历的历史的筛选,我们不能武断的说谁的比较好,谁的比较不好。 我还可以提供一些关于词的文学常识 不过,我才疏学浅,知道的也不是很完整,这些大部分是我买的书上写的。

宋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又名乐府、近体乐府、乐章、琴 趣,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

归纳起来,这许多名称主要是分别说明词 与音乐的密切关系及其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形式特征。 按各词调的字数多少分别称之为“小令”、“中调”或“长调”。

有 的以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到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有的主张62字以 内为小令,以外称“慢词”,都未成定论。词调中除少数小令不分段称为“单 调”外,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 “四叠”。

段的词学术语为“片”或“阕”。“片”即“遍”,指乐曲奏过一 遍。

“阕”原是乐终的意思。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