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好事近宋词陆游翻译

1.好事近 陆游 翻译

好事近 陆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

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

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翻译:在湓口乘船归乡,黄昏时分,就停留在散花洲准备夜宿。

两岸长满了白苹红蓼,映衬着渔夫身上蓑衣的一抹绿意。 只要是能打到酒的地方我便可以视如家乡一般,只要四季都有丰足的菱芡。

明天又将乘风前行,管他今日是在江南还是江北。 赏析: 古人写词,如果用的原词牌名,就是用的本意。

如只是借用这个词牌的格律,有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则会另有题目,以及小序一类的说明。那么,陆游这首词,就是使用了一个词牌,没有更多说明,则他用的是词牌的本意——好事近。

那么,是否只是表达自己觉得“好事近”的一种含义,还是另有深层的意蕴包含呢?我们需要更进一步的分析。 首二句,点明了作者自己从湓口坐船而来,到了黄昏时,就停留在散花洲准备夜宿。

散花洲这个地名,前面介绍了,是有典故的。陆游的一生中,曾在散花洲夜宿过两次,写这首词时,是第二次。

我们知道,陆游是爱国诗人,是很想收回金国所占失地的有理想、有抱负的爱国诗人,我们都学过他“家祭勿忘告乃翁”那样情怀的诗句。而当他到了散花洲时,应该会对孙权在散花洲犒劳赤壁之战大胜的周瑜及将士这段历史有很深的感慨。

陆游的抱负实现了吗?一直到他80多岁去世时,都是没有实现的。而且,我们从这段时期他的平生简介中了解到,陆游在从福建专管茶盐的提举改任到江西做提举,应该是离朝廷又近了一点,心中是有希翼在的,可提举又并不是个什么很大的官职。

我们还了解到,陆游在这段时间,是个被同僚认为“不拘礼法,恃酒颓放”的人,那么,他对实现抱负,又的确是抱有怀疑的态度。他应该一直都有一种矛盾的心理。

这十多首《好事近》词,就写于东归江行途中。 次两句,就描绘了陆游欣赏到的薄暮中散花洲两岸的美丽风景。

这里应该是写的春夏之交时的景色。白苹和红蓼,色彩就很醒目了,再加上新绿的大背景,多么地美。

蓑,我认为这里是指的船上覆盖的草顶,才比较恰当。当然,也有可能是人身上穿的蓑衣。

但全首词都没有写有雨,没有雨,一般自然不会穿蓑衣。“映一蓑新绿”的意思,应该是绿色的大背景,绿树、绿草、绿水映衬着这一艘小船(一蓑就是代指小船了),把小船都映衬得似乎染上了一层新绿。

色彩明快、对比强烈的美,在这二句中表现得非常好,可以想象出画面,像一幅山水画。读到这里,想象中陆游的心情应该是闲适遣玩般的兴致吧。

标准答案的赏析是:““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润泽,形象生动。“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苹、红蓼相映衬,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美景,足以怡悦人心。”

我不懂“‘新绿’如蓑”是什么意思?而且也未见有表示“冷暖交融”的词语。“冷”指的白色?“暖”指的红色?那“绿”指的呢,是什么?看标准答案,我首先想起的是郭敬明的“华丽”词句,其次想起的是道家的“玄之又玄”。

“华丽”词句隐含的是浮浅空洞,“玄之又玄”隐含不知所云。 到了下阙,作者的心情转变了,变得低回沉郁起来。

首先谈到了“酒”,只要有“酒”的地方,那就是“家”。你想,一个心情好的人,会以“酒”为“家”吗?不过是借酒消愁而已。

“菱芡四时足”,是对上一句的补充。陆游幻想就这样坐着船,到处漂泊,喝喝酒,反正有吃的,就这么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用想不用做,放纵生涯算了,不管什么理想、抱负了就好。

等夜宿一晚,到明天又顺着风前行,那前面江南江北是什么样子的,就随它去吧,我懒得想了。这里“江南江北”仍是有含义的。

江南是南宋管辖,江北大部分地区被金国所占。那么,陆游是真的什么也不想了吗?他的理想抱负,想收回复地的理想,就这么轻易的放弃了?我们知道,他并没有,一直到老,他都是积极的。

标准答案说下阙是:下片紧扣江行特点,抒发了自己只需以酒为伴、生活上别无奢求,乘风顺流、随意飘荡、处处为家的旷达自适的情怀。 我认为他并没有像苏轼、欧阳修那样的旷达自适的心情。

下阙写得沉郁,在表面的词意思下,还隐藏着更多的难言的心情。从“任”字就可以看出这点,如果很自适,他不会使用这个“任”字。

平时我们口头语有“任他去”,不管他的意思。是不是带有一点无可奈何又赌气的意味呢?而且,他仍是为官的,而且一直都在做官,到他70多岁了,皇帝诏他仍是出来做了官的。

他不是范蠡,他并不是那种无所求的人,所以,标准答案所说的,就有一定的问题。 整首词,我认为表达了陆游当时矛盾的心理。

这种矛盾的心理,是陆游无意识中从词句中表达出来的,有叶嘉莹先生所说的“具含了花间词之深微幽隐富含言外意蕴的特色”,虽然说,陆游的词还算不上最好的词,他一生中所作的词留下来的只有130首,而诗却有9300首之多。他的诗比词写得好的数量多。

2.路游《好事近》翻译

陆游

秋晓上莲峰,高蹑倚天青壁。谁与放翁为伴?有天坛轻策。 铿然忽变赤

龙飞,雷雨四山黑。谈笑做成丰岁,笑禅龛楖楖栗。

想象或梦游华山的诗,陆游写了不少,大多是借来表达收复河山的思想。这首词,也是写神游华山,但主题在于抒写为人民造福的人生态度。

上片,作者奇想破空地持着天台藤杖(词中的天坛,即天台山,产藤杖著名。见叶梦得《避暑录话》,该书也写作天坛。策即是杖。),乘着清爽的秋晨,登上莲花峰顶,踏在倚天峭立的悬崖上。只“谁与放翁为伴”一句,不仅给华山,而且给自己写下了一个俯视人间的形象。又从可以为伴的“天坛轻策”,很自然地过渡到下片。

在下片里,可以看到作者的化身──龙杖在雷雨纵横的太空里飞翔(杖化为龙,用《后汉书·费长房传》事。韩愈《赤藤杖歌》有“赤龙拔须血淋漓”语),铿地一声,天坛杖化成赤龙腾起,雷声大作,四边山峰黑成一片。可是他一点也没有忘怀人间,他要降及时之雨为人们造福,田禾得到好收成,让人们过丰衣足食的日子。而这种出力为人的事业,在自己看来,是完全可以办得到的,不经意的谈笑之间,人们得到的好处已经不小了。对照一下那些禅房里拖着禅杖(词中的禅龛,原指供设佛像的小阁子,泛指禅房。楖栗。印度语“剌竭节”的异译,僧徒用的杖),只顾自己不关心别人生活的僧徒──隐指一般逃避现实的人,同持一杖,作用大有不同。作者鄙夷一笑,体现了他的“所慕在经世”(《喜谭德称归》诗)的积极思想。

3.陆游的“好事近”这首词有什么寓意

想象或梦游华山的诗,陆游写了不少,大多是借以抒发国土沦陷、山河尽失的悲愤心情。

这首 词,也是写神游华山,但主题在于抒写造福人民的人生态度。 上阕,作者奇想破空地持着天台藤杖®,乘着清爽的秋晨,登上莲花峰顶,立于悬崖之上。

只“谁 与放翁为伴”一句,不仅给华山,而且给自己定下了一个俯视人间的形象。 又从可以为伴的“天坛轻 策”,很自然地过渡到了下阕。

在下阕里,可以看到作者的化身——龙杖@飞翔在雷雨交加的太空中,铿的一声,天坛杖化为赤 龙腾空而起,雷声大作,四边山峰黑成一片。但他并未忘却人间,他要降及时之雨造福于人类,让田 禾得到好收成,让人们可以丰衣足食。

而这种布云施雨的事情,在自己看来,是完全可以办得到的, 不经意的谈笑之间,人们便能得莫大恩惠。对照一下那些禅房里拖着禅杖,只顾自己不关心别人生 活的僧徒——暗指不愿面对现实之人,同持一杖,作用大有不同。

词人为此鄙夷一笑,体现了他的 “所慕在经世”的积极思想。 这首词风格豪迈雄奇,它强烈地放射了积极浪漫主义的光芒。

陆游词派的继承者刘克庄,在 《清平乐》里幻想骑在银蟾背上畅游月宫,“醉里偶摇桂树,人间道是凉风”,再现了放翁此词之精神。 。

4.好事近·客路苦思归陆游译文

好事近 【南宋】陆游 客路苦思归,愁似茧丝千绪。

梦里镜湖烟雨,看山无重数。 尊前消尽少年狂,慵著送春语。

花落燕飞庭户,叹年光如许。 【词意】 在外乡的路上奔波不止,内心无比盼望回乡, 心里的愁苦就像蚕丝一样千头万绪无法理清。

睡梦里又看到了家乡镜湖上那如烟似梦的雨, 醒来看到的却是与故乡隔着的是一重重青山。 筵席上推杯换盏间少年的轻狂已经消磨殆尽, 如今的慵懒使人在送别春天时的伤怀更显著。

眼前百花凋落轻盈的燕子在庭院里上下翻飞, 看到春天归去,不由感叹我年华已过这么多。 【注释】 1、客路:指外乡的路。

(1)指外乡的路。唐皇甫冉《赴李少府庄失路》诗:“月照烟花迷客路,苍苍何处是伊川?” (2)指旅途。

唐戴叔伦《江干》诗:“予生何濩落,客路转辛勤。杨柳牵愁思,和春上翠裙。”

宋苏轼《次韵孙巨源见寄》之三:“应知客路愁无奈,故遣吟诗调李陵。”元方回《江行大雨水涨》诗:“客路由来但喜晴,山湥何况舟更行。”

明徐熥《寄弟》诗:“春风送客翻愁客,客路逢春不当春。” 2、苦思:苦苦地思索。

3、思归:想望回故乡。 (1)想望回故乡。

汉张衡《思玄赋》:“悲离居之劳心兮,情悁悁而思归。”晋石崇《思归引》序:“困于人间烦黩,常思归而永叹。”

(2)鸟名。即子规,一名杜鹃。

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姊规》:“子规,人但知其为催春归去之鸟,盖因其声曰归去了,故又名思归鸟。” 4、茧丝:蚕丝。

(1)蚕丝。《荀子·富国》:“麻葛、茧丝、鸟兽之羽毛齿革也,固有馀足以衣人矣。”

(2)泛指赋税。敛赋如抽丝于茧,故云。

《国语·晋语九》:“赵简子使尹铎为晋阳。请曰:‘以为茧丝乎?抑为保障乎?’”韦昭注:“茧丝,赋税;保障,蔽扞也。”

(3)指正月十五日夜以米、麦粉抟制的面茧。宋杨万里《上元夜戏作长句》:“儿女炊玉作茧丝,中藏吉语默有祈:小儿祝身取官早,小女只求蚕事好。”

参见“茧卜”。 5、千绪:一千种。

比喻思绪万端。《晋书·陶侃传》:“侃性聪敏,勤于吏职……阃外多事,千绪万端,罔有遗漏。”

6、镜湖:古代长江以南的大型农田水利工程之一。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北麓。

东汉永和五年(140)在会稽太守马臻主持下修建。以水平如镜,故名。

李白《越女词》之五:“镜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宋苏轼《永和清都观道士求此诗》:“镜湖勅赐老江东,未似西归玉局翁。”

清陈维崧《鹧鸪天·秋日拨闷作》词:“一派凉秋,似镜湖,西风萧瑟雁衔芦。” 7、烟雨:如烟的风雨。

8、重数:既重且繁。这里指多。

汉贾山《至言》:“赋敛重数,百姓任罢。”汉应劭《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狗作变怪》:“赋役重数,刑罚懆克。”

《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吐蕃责赋重数,悉夺其险立营候。” 9、尊前:在酒樽之前。

指酒筵上。 (1)在酒樽之前。

指酒筵上。尊,通“樽”,酒杯。

唐马戴《赠友人边游回》诗:“尊前语尽北风起,秋色萧条胡雁来。”南唐李煜《虞美人》词:“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宋晏几道《满庭芳》词:“漫留得尊前,淡月西风。”明陈所闻《初春看晴雪》曲:“喜尊前花萼相辉,听曲里阳春同调。”

(2)尊长之前。书信中的敬词。

《西游记》第89回:“我看他帖子上写着‘……右启,祖翁 九灵元圣老大人尊前’。” 10、消尽:完全消除;完全消失。

(1)谓用尽无馀。《三国志·蜀志·姜维传》:“官给费用,随手消尽。”

(2)完全消除;完全消失。宋苏辙《论吏额不便二事札子》:“如此施行,不过十年,自当消尽。”

《儿女英雄传》第19回:“听了这话,心里便暗暗的着实敬服这位先生,早把那盛气消尽。”鲁迅《彷徨·祝福》:“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

11、慵著:慵懒使显著。 12、送春:送别春天。

(1)送别春天。唐白居易《送春归》诗:“杜鹃花落子规啼,送春何处西江西。”

清周亮工《白樱桃》诗之二:“岭外麦英雪是肤,送春新脱紫霞襦。”清龚自珍《西郊落花歌》:“先生探春人不觉,先生送春人又嗤。”

(2)旧时立春日的一种风俗。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山东·惠民县之岁时》:“立春日,官吏各执彩仗……制小春牛遍送搢绅家,谓之送春。”

13、庭户:泛指庭院。 (1)犹门户。

喻指某种造诣、境界。南朝梁陆倕《将至浔阳郡教》:“光武灵台之籍,较涉根基;张华聚土之书,略见庭户。”

(2)官署。唐韩愈《新修滕王阁记》:“春生秋杀,阳开阴闭,令修于庭户。

数日之间,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 (3)泛指庭院。

唐方干《新秋独夜寄戴叔伦》诗:“遥夜独不卧,寂寥庭户中。”宋柳永《二郎神·七夕》词:“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

(4)犹门庭;门户。宋辛弃疾《沁园春·迭嶂西驰》词:“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娥》:“(霍桓)以神童入泮。而母过于爱惜,禁不令出庭户。”

14、年光:时光;年华;岁月。 (1)时光;年华;岁月。

南朝陈徐陵《答李颙之书》:“年光遒尽,触目崩心,扶心含毫,诸不申具。”宋陈允平《永遇乐》词:“蔷薇旧约,。

5.陆游的好事近解析

表现手法:寓情于景。修辞手法:本人愚笨,未看出来。

【鉴赏】(不足之处,还望海涵。另外,此乃鄙人个人意见。)

首二句,点明了作者自己从湓口坐船而来,到了黄昏时,就停留在散花洲准备夜宿。先说说这散花洲,是孙权犒劳赤壁之战大胜的周瑜及将士的地方。而陆游我们知道,是一位具有有抱负、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文人,在此地的心情我们不难想象。

上阕后二句将春夏之交的图景描绘的惟妙惟肖,情趣盎然。说这白苹红蓼,红与白,这两种颜色放一起就很醒目了。我觉得,这儿处亦表达了作者的矛盾心情。

下阕,作者心思又忧郁了。有沽酒处便为家,有酒的地方就是家,这不是借酒消愁么?菱芡四时足是对上一句的补充。我幻想就这样坐着船,到处漂泊,喝喝酒,反正有吃的,就这么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用想不用做,放纵生涯算了,不管什么理想、抱负了就好。等夜宿一晚,到明天又顺着风前行,那前面江南江北是什么样子的,就随它去吧,我懒得想了。

我觉得这“江南江北”亦是有含义的。当时江南是南宋管辖,江北大部分地区被金国所占。

希望楼主喜欢。

6.陆游的宋词《诉衷情》的全文翻译

《诉衷情》宋代: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译文回忆当年鹏程万里为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

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一醒不知身在何处?灰尘已经盖满了旧时出征的貂裘。胡人还未消灭,鬓边已呈秋霜,感伤的眼泪白白地淌流。

这一生谁能预料,原想一心一意抗敌在天山,如今却一辈子老死于沧洲!陆游这首词,确实饱含着人生的秋意,但由于词人“身老沧洲”的感叹中包含了更多的历史内容,他的阑干老泪中融汇了对祖国炽热的感情,所以,词的情调体现出幽咽而又不失开阔深沉的特色,比一般仅仅抒写个人苦闷的作品显得更有力量,更为动人。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