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孔子的名言温故而知新.整首诗】论语十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2.温故而知新的全诗是什么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君子不器。”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望采纳。 3.温故知新的完整句子是什么春秋 孔子《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广泛地熟读典籍,复习所学的知识,进而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做到这样的程度了,才可称为老师啊。” “温故而知新”有四解。 1、、温故才知新”:温习已学的知识,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 2、“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 3、温故,知新。随着自己阅历的丰富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回头再看以前看过的知识,总能从中体会到更多的东西; 4、是指通过回味历史,而可以预见,以及解决未来的问题。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大师应该具有的能力。 扩展资料 一、相关成语 温故知新 [ wēn gù zhī xīn ] 【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出自】:春秋 孔子《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广泛地熟读典籍,复习所学的知识,进而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做到这样的程度了,才可称为老师啊 二、作者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