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周恩来写的诗句

1. **的诗句

大江歌罢掉头东 近现代:**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译文 唱完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掉头东去日本留学,精深严密的多种科学能够救世上的穷困。

用了十年苦功,学成以后要回国干一番事业,挽救中国。假如这个志愿难以达到,即使像陈天华用投海而死来唤醒国人,也称得上是英雄。

《大江歌罢掉头东》是**1917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扩展资料:《大江歌罢掉头东》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1917年,作者赴日留学前夕,时年19岁。

一九一九年九月,**为了投身到祖国的反帝反封建的洪流中去,毅然放弃在日本学习的机会,决定回国。 **日本回国前夕,他的同学好友张鸿浩等人为他饯行,请书赠留念。

**挥毫书赠了这首诗。 这首诗的手迹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江歌罢掉头东。

2. 赞美**诗句

(一) 《**,你在哪里》 作者:柯岩 **,我们的好总理, 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 你的人民想念你! 我们对着高山喊:** 山谷回音: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革命征途千万里, 他大步前进不停息。”

我们对着大地喊:** 大地轰鸣: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 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 我们对着森林喊:** 松涛阵阵: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宿营地上篝火红呵, 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 我们对着大海喊:** 海浪声声: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 他亲手给披的大衣” 我们找遍整个世界, 呵,总理, 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 辽阔大地 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

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 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 ** 广场回答: “呵,轻些呵,轻些, 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 他正在**出席会议” 总理呵,我们的好总理! 你就在这里呵,就在这里。 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 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 你永远居住在太阳升起的地方, 你永远居住在人民心里。

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 想念你呵想念你想念你 (二) 《怀念**》 作者:雷宁 高山仰止,流水悲音 十里长街人潮如海, 这一送,从此天涯望断! 异邦求真理,旧国谋良策。 炮火连天抗日寇! 同袍大义感蒋家! 救民于水火,珠泪难干。

助毛公换江山,忠肝义胆; 定乾坤创盛世,日理万机。 心系苍生说人话, 鞠躬尽瘁西花厅。

清风儒韵一代典范, 艰苦朴素永世留传, 怎不叫后人泪湿双眼? 万里山河呼唤着:敬爱的**! 腊梅飘香,引玉宇无数银花, 这是人民对您不尽地思念! (三) 《心随**》 作者:月下听蛙鸣 好想回到41年前的十里长安街 亲手扶一扶您的灵柩 尽管飞花如雪却难掩我的悲恸 好想回到119年前 给您的母亲鞠一个躬 因为她中国人民此次有了您 好想回到107年前 看少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何等的意气风发 好想回到96年前 年青的您庄重许下誓言 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好想回到90年前 南昌起义的枪声 也能有我的一声呐喊 好想回到83年前 在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中 能为您亲手织就一双草鞋 好想回到68年前 看天安门城楼上的您笑容满面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开天以来第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成立了! 好想回到有您在的年代啊! 看看您意气风发的激扬 看看您运筹帷幄的豪情 看看您爱民如子的情怀 看看您舌战群豪的从容 看看您艰苦朴素的作风 看看您 好想回到有您在的年代啊! 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的总理 我们想给您做一回儿女 陪您看看如今麦子弯着沉甸甸的腰 陪您看看如今长安街的十里繁华 陪您看看如今西花厅盛开的海棠花 陪您看看如今崛起的中华大地 陪您看看如今 但我们更想您活到现在 亲手给您换上一件 没有换过领子的衬衫 (四) 《深切怀念**》 作者:学子农夫 一生戎马征战 安息在 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 这一天 十里长街万人空巷 古都一片呜咽 举国嚎啕山河垂泪 联合国破例降半旗 人品世人尊崇 五洲鞠躬四海默哀 总理现身镇四座 妙语连珠战群儒 政客哑口哈巴词穷 智勇双全功卓著 怒揭敌阴谋“江南一页” 巧妙出手 古今中外一奇才 人民总理** 千秋伟业万古流芳 (五) 《雨夜追思**》 作者:朴村 敢为人先投身革命 坚守正路创建民主新中国 内外交困幽默智慧 外交场合展现人格魅力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不留一分存款能帮人就帮人 鞠躬尽瘁亲力亲为 耗尽一生心血为国为民 坚守爱情忠贞 没有后代 不给环境造成压力 不留骨灰 人民好**好 42年前**走了 走进了人民心中。

3. 关于**的诗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4. 有关**的诗

大江歌罢掉头东, 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 这首脍炙人口的七绝诗家喻户晓。

然而,这首诗**究竟写过几次,前后书写时有无遣词用字的变化?就鲜为人知了。我在编辑**早期著作时,有几个新发现。

新发现之一:这首诗**写了不只一次。对于这首诗,人们所熟知的,就是1919年3月**离日本回国前夕写的那首。

从诗后的跋语中(目前传世的影印件多为经人裁接过的,跋语不全),可以清楚地看到,**这首诗最初创作于他东渡日本之时。这就是说,他第一次书写这首诗的时间是1917年9月。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这首诗**写了不只一次。那么1919年这次究竟是第几次呢?据我的分析,应该是有据可查的第三次。

第二次写于何时呢?从目前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来看,应该是1918年1月1日,写在他旅日期间的《学校日记》上的。这本《学校日记》,是当年上海商务印书馆专为1918年印制的,**的这首诗就写在了日记本的扉页上。

新发现之二:找到了作者最初写诗动机的可靠依据。读者可能已经发现,日记本上的这首诗旁,**全文抄录了苏轼的大江东去词。

它明确的告诉我们,“大江歌罢”就是指吟罢苏轼的这首词,并非如有的人所推测的那样,是“泛指气势豪迈的歌曲”。在这本日记的首页上,**写道:“我今年十九岁了,想起从小儿到今,真是一无所成,光阴白过。

既无脸见死去的父母于地下,又对不起现在爱我教我照顾我的几位伯父、师长、朋友;若大着说,什么国家、社会,更是没有尽一点力了。俗语说得好:‘人要有志气’。

我如今按着这句话,立个报恩的志气,做一番事业。”以上这些,无疑都是深入探讨**创作和书写这首诗的思想动机和心境的最可靠的依据。

新发现之三:诗中的个别词句前后有重要的变化。细心的人还会发现,1918年1月1日的这首诗与1919 年3月所写的略有不同,前者的末句是“不酬蹈海亦英雄”,而后者则是“难酬蹈海亦英雄”。

这“不”与“难”虽是一字之差,其内涵却有了重要的变化。何以见得呢?我们只需把1919年3月的诗后跋语研究一下便会发现,1918年1月1日写这首诗时,距东渡日本创作这首诗时仅隔了四五个月,虽说到日本后的状况并不尽如人意,但必竟仍是开始阶段,因此,“ 邃密群科济世穷”和“面壁十年图破壁”的宏图大志,依然是坚定不移的。

这个“不酬”,有“假定”、“哪怕”的含量,可以看作是“未来时”的用语。然而,一年多以后再书写此诗时,**已感到东渡日本的目的未能完全实现,他对此次东渡作了一个小结,因此将“不酬”改为“难酬”,这是“过去时”的用语,表明东渡的目的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虽然没有完全达到,但是也不虚此行,况且“邃密群科济世穷”和“面壁十年图破壁”的信念与决心仍未动摇,只是要“返国图他兴”罢了。

此时他的心境虽多了几分凄惋与惆怅,但并不萎靡与颓唐! 同样一首诗,在旅日期间,在不同的环境与心境下,先后书写了三次,足见这首诗在作者心目中的分量:由此,人们把这首诗看作是解读**旅日前后思想发展的一把钥匙,也就顺理成章了。

5. **写的诗

两湖两广两河山,

五江云贵福言安。

两西二宁青甘陕,

还有内台北上天。

第一句指湖南、湖北、广西、广东、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第二句指江苏、浙江、江西、黑龙江、新疆(谐音)、云南、贵州、福建、吉林、安徽。第三句指四川、西藏、宁夏、辽宁、青海、甘肃、陕西。第四句指内蒙古、台湾、北京、上海、天津。

这首简单易记的地名诗流传很广,深得人们喜爱,但缺憾的是那时还无法把海南、香港、澳门、重庆写进去。于是有人就把**的地名诗改了一下,把新的四个地名加了进去。第一句加进上海和海南,变为“两湖海广两河山”。第四句改为“港澳内台北重天”,把香港、澳门、重庆包括了进去。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