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梦的意象可你也没说清楚题目呀?是要找有梦的古诗,还是分析古诗中“梦”这个意象。 据我所知陆游关于梦的诗比较多,如“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词“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梦”多是诗人在现实之中不得意,而借梦境或抒发对现实的不满,或或在梦境中实现自己的抱负,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全篇都是写的梦境,陶醉于其中,而发出“安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感叹。而陆游是一位爱国诗人,他所在的南宋王朝软弱无能,看着大好河山被北方少数民族侵占,想要投笔从戎却不得中用,只能干着急于是常借梦境来寄托现实的不快。 也有醉生梦死型的,如李煜“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抒发了亡国之恨。刘昚虚 “归梦如春水,悠悠绕故乡”借梦抒发思乡之情。 张孜 “ 上天知我忆其人,使向人间梦中见”借梦抒发思人之情。总之古诗里的“梦”多是现实中无法满足而托梦言志的。 2.【谁知道陆游诗歌的梦意象的文化意蕴】要了解一个人的诗词的意象和风格,不仅从诗句中,也要从诗人的生平中去看,这样才能更好的去了解诗词的内在意境和风格! 下面说下陆游这个人,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 上面是百度了一下他的简历,可以看下他的一生的波澜起伏! 首先他是一个爱国诗人,他从小就有着强烈的爱国思想,他12岁就能写诗,他在饱经丧乱的生活感受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1.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赴临安应试进士,取为第一,而秦桧孙秦埙居其次,秦桧大怒,欲降罪主考. 2.二十四年(公元1154)参加礼部考试,主考官再次将陆游排在秦桧之前,竟被秦桧除名. 3.二十八年(公元1158),秦桧已死,陆游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 4.三十二年(公元1162),孝宗即位,以陆游善词章,熟悉典故,赐其进士出身.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通判、安抚使、参议官、知州等职. 5.淳熙五年(公元1178),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但并未真正得到重用,孝宗只派他到福州、江西去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 6.淳熙七年(公元1180)春,抚州大旱.五月大雨,山洪暴发,淹没大片田地和村庄,洪水冲到抚州城门口,百姓饥困潦倒.陆游密切注视灾情发展,写下“嘉禾如焚稗草青,沉忧耿耿欲忘生.钧天九奏箫韶乐,未抵虚檐泻雨声”诗句,同时上奏“拨义仓赈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在未征得南宋政府同意前,他先拨义仓粮至灾区赈济,使灾民免于饥饿之苦,然后奏请拨粮和给江西地方官下令发粮,并到崇仁、丰城、高安等地视察灾情.这一举措有损朝廷利益,十一月,被召返京待命.之后闲居六年. 7.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春,以朝请大夫知严州(今浙江建德县梅城镇).官至宝谟阁待制、晋封渭南伯,后被劾去封号.又以“擅权”之罪罢其官职还乡.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陆游在严州任满,卸职还乡. 8.公元1189,光宗即位,改任朝议大夫礼部郎中.于是他连上奏章,谏劝朝廷减轻赋税,结果反遭弹劾,以“嘲咏风月”的罪名再度罢官.此后,陆游长期蛰居农村,于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1210年1月26日)与世长辞. 这就是陆游动荡不安的一辈子,试想一个爱国爱民的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这样的情况下,怎能没有愤世嫉俗的心境呢,但陆游的诗风偏于爱国和雄壮,自己的不得志表现的很少,这也是这伟大诗人可歌可泣的地方,他归乡之后写的诗偏于田园风气,但是也表现了人民的疾苦,以及对自己生平不得志的感慨! 陆游的词很少壮阔,偏于婉约派的风格,你可以从他写给蒋琬的词中看到,他的词一般抒发着深沉的人生感受,或寄寓着高超的襟怀,等等 好了就说这么多,希望采纳 ,谢谢。 3.对唐诗宋词中几种常见意象的探析在中国古代的诗词中,诗人们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情感,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被诗人们赋予了比较固定的内涵,负载着特定的情感,作为经常要赏鉴古代诗词的高中学生,我们不可不知。 1. 菊花——坚贞高洁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为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如“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人格的写照。 2. 梅花——傲霜斗雪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3. 松——刚直坚毅 松树也是傲霜斗雪的典范,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毅刚直,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4. 莲——表达爱情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5. 梧桐——凄凉悲伤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6. 杜鹃鸟——凄楚哀伤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楚、哀伤的象征了。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其他又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唐人秦观《踏莎行》)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7. 鹧鸪鸟——离愁别绪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8. 鸿雁——思乡怀亲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如“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 4.宋词的词人常用的意象有哪些宋词中意象的选用 作者: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 王华清 摘要 “诗言志”,从而确定了诗词的基本功能即是抒情;而抒情的方式又往往离不开“情景交融”,这里必然涉及外在的“景 ”、“物”,我们统称它们为“物象”。 实际上,“物象”除了自身的特征外,并无多少特殊的含义,只有当它们落入诗人的眼帘之内,它们才算有了生命,有了灵性,它们才能被称为“意象”,于是进一步构成了诗词的基本元素,成为我们体察诗人情绪、情感、情怀的一座桥梁。 本文以宋词为切入点,联系词人的感受,谈谈意象的选用问题。 正文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宋词中意象的选用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 王华清 “诗言志”,从而确定了诗词的基本功能即是抒情;而抒情的方式又往往离不开“情景交融”,这里必然涉及外在的“景 ”、“物”,我们统称它们为“物象”。实际上,“物象”除了自身的特征外,并无多少特殊的含义,只有当它们落入诗人的眼帘之内,它们才算有了生命,有了灵性,它们才能被称为“意象”,于是进一步构成了诗词的基本元素,成为我们体察诗人情绪、情感、情怀的一座桥梁。 本文以宋词为切入点,联系词人的感受,谈谈意象的选用问题。 一、意象具有稳定性 “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有怎样的情感特征,往往就有怎样的意象类别。 在传统的创作和阅读心理体系中,有些意象经过时间的淘洗,已经具有了很强的稳定性,以至于一睹词中之物,我们往往马上联想到主人公的某种情绪。如“柳”,容易让人联想到“伤离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张先《江南柳》〕、“频满溪,柳绕堤,相送行人溪水西”〔张先《相思令》〕……为何“柳”具有如此内涵呢?柳的种种联想,与以下情况有关:1、古人送别多折柳枝;2、古人送别多唱《折杨柳》歌辞;3、“柳桥”往往是送别分离的特定场合;4、“柳”“留”谐音。 传统习俗一旦形成,意象也就紧密地与一种情感挂上了钩。此类意象还有很多,如“月”,往往是怀乡思亲的代名词;而“梅”,恰恰是志向高洁的见证者。 二、意象还具有特殊性 除上面讲到的与传统心理有关的原因外,意象的选用还往往跟物象本身的特征及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1、物象本身的特征,往往决定了它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而物的特征,本文拟从颜色和形状两大块着手讨论。先从颜色方面观察,可分为暖色调、中性色和冷色调,其中首尾两类又常因特征突出而被选用,并且对应于人类的两大情感体系:明快激奋的〔如:陶醉、欣慰、闲适、舒坦、喜悦、满足等〕、黯然低沉的〔如:惆怅、孤独、忧伤、痛苦、烦恼等〕。 如表现忧伤悲愁的,常用以下意象: 清秋——“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残月——“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残照——“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柳永《蝶恋花》〕 秋草——“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晏几道《鹧鸪天 醉柏春衫惜旧香》〕 暮云——楼倚暮云初见雁,南飞。漫道行人雁后归”〔晏几道《南乡子 新日又如眉》〕 残灯——“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 秋雨晴时泪不晴”〔苏轼《南乡子 送述怀》〕 …… 表现欣慰愉悦的,常选用以下意象: 春光——“山园几许,收尽春光”、“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秦观《形香子》〕 绿水、芳草——“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欧阳修《蝶恋花》〕 山荷、石榴——“微雨过,山荷翻。榴花开欲燃。” 〔苏轼《阮郎归 初夏》〕 由此可知:“多愁善感”的词人们,常选用色彩鲜明的物象,借助于物本身的特性,为读者展开了一副副精彩的画面。 其次,可结合物象的习性分析。 万象都有与众不同的习性,在“有情人”眼中,这些天生的千姿百态都有了深厚的寄托意味,宛若诗圣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因此,意象选择的准确、恰当,在词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它可以使抽象的情感具体化,能够引发我们对意外之象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而体察出词人在词中所反映的意味。例如“愁”,在不同词人笔下有不同的表现。 李煜将亡国之痛、身世之愁付与一江春水,表现其绵绵不断的情状;李清照又别出机杼,竟无端的担心起舴艋舟的不堪愁苦之重,“愁”的深重触手可感;贺梅子更是绝,他竟然用了一个博喻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样,漫无边际、若有若无、丝丝缕缕、缠缠绵绵、不可感的东西马上历历在目了。 上面讲到了“柳”与分别的关系,其实完全可以这样理解:柳的外形,足可以表情达意——“几叶小眉寒不展,莫唱《阳关》,真个肠先断。分付与春休细看,条条尽是离人怨”〔张先《蝶恋花》〕、“花不尽,月无穷;两心同。 此时愿作杨柳千丝,绊惹春风”〔张先《诉衷情》〕、“柳丝长,桃叶小。深院断无人到”〔晏几道《更漏子》〕……也许正是因为柳丝、柳条的轻柔、绵长,才勾起别离双方无限的怨恨、伤感。 总之,万物有其固有的本性,再经词人眼睛的筛选,于。 5.谁知道陆游诗歌的梦意象的文化意蕴要了解一个人的诗词的意象和风格,不仅从诗句中,也要从诗人的生平中去看,这样才能更好的去了解诗词的内在意境和风格! 下面说下陆游这个人,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 上面是百度了一下他的简历,可以看下他的一生的波澜起伏! 首先他是一个爱国诗人,他从小就有着强烈的爱国思想,他12岁就能写诗,他在饱经丧乱的生活感受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1.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赴临安应试进士,取为第一,而秦桧孙秦埙居其次,秦桧大怒,欲降罪主考. 2.二十四年(公元1154)参加礼部考试,主考官再次将陆游排在秦桧之前,竟被秦桧除名. 3.二十八年(公元1158),秦桧已死,陆游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 4.三十二年(公元1162),孝宗即位,以陆游善词章,熟悉典故,赐其进士出身。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通判、安抚使、参议官、知州等职。 5.淳熙五年(公元1178),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但并未真正得到重用,孝宗只派他到福州、江西去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 6.淳熙七年(公元1180)春,抚州大旱。五月大雨,山洪暴发,淹没大片田地和村庄,洪水冲到抚州城门口,百姓饥困潦倒。陆游密切注视灾情发展,写下“嘉禾如焚稗草青,沉忧耿耿欲忘生。钧天九奏箫韶乐,未抵虚檐泻雨声”诗句,同时上奏“拨义仓赈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在未征得南宋政府同意前,他先拨义仓粮至灾区赈济,使灾民免于饥饿之苦,然后奏请拨粮和给江西地方官下令发粮,并到崇仁、丰城、高安等地视察灾情。这一举措有损朝廷利益,十一月,被召返京待命.之后闲居六年。 7.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春,以朝请大夫知严州(今浙江建德县梅城镇)。官至宝谟阁待制、晋封渭南伯,后被劾去封号。又以“擅权”之罪罢其官职还乡。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陆游在严州任满,卸职还乡。 8.公元1189,光宗即位,改任朝议大夫礼部郎中。于是他连上奏章,谏劝朝廷减轻赋税,结果反遭弹劾,以“嘲咏风月”的罪名再度罢官。此后,陆游长期蛰居农村,于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1210年1月26日)与世长辞。 这就是陆游动荡不安的一辈子,试想一个爱国爱民的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这样的情况下,怎能没有愤世嫉俗的心境呢,但陆游的诗风偏于爱国和雄壮,自己的不得志表现的很少,这也是这伟大诗人可歌可泣的地方,他归乡之后写的诗偏于田园风气,但是也表现了人民的疾苦,以及对自己生平不得志的感慨! 陆游的词很少壮阔,偏于婉约派的风格,你可以从他写给蒋琬的词中看到,他的词一般抒发着深沉的人生感受,或寄寓着高超的襟怀,等等 好了就说这么多,希望采纳 ,谢谢! 6.古诗词中梦的用途,老师要求写一篇札记自在飞花轻似梦 ——古诗词中的“梦”意象 梦,以其轻盈、朦胧、虚幻、如烟似雾的美,引发了多少文人雅士的喜爱,谢眺梦中得 旬,李白梦笔生花。 梦是一种意象语言,她能够激发艺术的灵感。梦与诗歌是一对孪生姐 妹,梦本身就含有诗性的成分,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诗人做梦、写梦、歌咏梦,梦成为古 诗词中最可爱的精灵。 一、梦——思乡的愁绪 梦是游子思乡最直接的方式。远涉他乡的游子,无论身处天涯还是海角。 总是忘不 了对故土的留恋,于是梦回故乡成了慰藉那浓得化不开的乡愁的唯一的精神享受.而梦 醒时分的孤单凄苦更增添了无限思乡的愁绪。 唐人赵嘏在《吴门梦故山》中写道:“心熟家山梦不迷。 孤峰寒绕一条溪。秋窗觉后情 无限,月堕馆娃宫树西。” 诗歌写于诗人落第后漂泊岭南时期,尽管离家久远,但家乡的 山山水水仍熟记在诗人心中,即便是思归入梦也能轻车熟路。梦回故乡是何等的幸福。 以至梦醒后仍回味无穷。全诗以梦为题,以梦抒发思乡情,以秋夜、堕月烘托归梦,把思 乡的悠悠情思无限地拉大、延长。 其他以梦思乡的诗句有: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唐�9�9 韦庄《含山店梦觉作》) 梦入故园数新笋,穿篱破藓几茎茎。 (宋�9�9 杨万里《二月望日》) 无限关山隔梦遥,山也迢迢,水也迢迢。(清�9�9 严元照《一剪梅》) 二、梦——怀人的情思 古代少的是家庭团圆的欢聚,多的是聚散匆匆的伤别。 于是独处异乡的旅者、征戍 守边的将士、独守闺房的怨妇,只能在梦中求得短暂相聚,重温往昔的幸福。以梦怀人在 古代闺怨诗、爱情诗、羁旅诗等诗歌中反复出现,梦成了离人们最为温馨的精神慰藉。 以梦怀人的诗句有:万方数据 别中还梦别,悲后更生悲。觉梦俱千里。 追随难再期。 翻思梦里苦,却恨觉来迟。 纵是非真事,何妨梦会时。 (唐�9�9 长孙佐辅《代别后梦别》) 半枕轻寒泪暗流.愁时如梦梦时愁。 角声初到小红楼。 风动残灯摇绣幕,花笼微月澹帘钩。 廿年旧恨上心头。 (宋�9�9 陈子龙《浣溪沙》)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 (宋�9�9 晏殊《木兰花�9�9 玉楼春》) 三、梦——落寞的情怀 古代求仕不济的文人、遭贬在外的宦者、怀才不遇的志士,往往用梦来排遣心头的 孤寂,借梦述说人生的无奈。在梦境之中独自咀嚼那份人生的失意与迷茫、生命的落寞 与悲苦。 梦在他们笔下,多是残梦、破梦,弥散着凄苦,充满着愁怨。 宋人王安石《日西》:“日西阶影转梧桐,帘卷青山簟半空。 金鸭火销沈水冷,悠悠残 梦鸟声中。”此诗是王安石推行新法失败,晚年退居金陵的作品。 诗歌通过梧桐疏影、寂 寂青山、香炉灰烬、悠悠鸟鸣等意象营造了一个空寂凄冷的意境。结句以虚写实,虚实相 间。 用“残梦”抒发人生失意后的落寞情怀,空灵婉曲,凄恻动人。 其他表现落寞之梦的诗句有: 冷极睡无离枕梦。 苦多吟有彻云声。(唐�9�9 杜荀鹤《馆舍秋夕》) 落魄江南载酒行。 楚腰肠断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唐�9�9 杜牧《遣怀》) 满船明月浸虚空。绿水无痕夜气冲。 诗思浮沉樯影里,梦魂摇曳橹声中。 (宋�9�9 裁复古《月中泛舟》) 四、梦——悠闲的象征 '梦有时是飘逸的,亦真亦幻,如柳絮飞舞,似飞花坠地,充满了闲情逸致。 她带着几 分轻松、些许悠闲。在诗人们午间小憩时,在姑娘们花丛春困中,在隐士们松下打盹里, 轻佻地跃动着。 古诗词中以梦写悠闲的名句有很多。 宋人蔡确的《夏日登车盖事》就写得十分悠闲:“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沦浪。”诗人 在水亭纳凉,他高卧水亭,酣然入梦,梦醒后听 见数声渔笛。 不禁会心地发出微笑。“手倦抛书午梦长”一句足显诗人心无眷顾的闲适安 逸之情和悠闲自乐的读书之乐。 而独对渔笛莞尔。则是对渔家身居江湖这种隐逸生活和 自在情怀的心灵默契。 其他表现悠闲之梦的诗句有: 身在乱蛙声里睡,心从化蝶梦中归。(宋�9�9 戴复古《夜宿田家》)万方数据 说文锯字。 SHUOWEN JIEZI 午梦醒来,小窗人静,春在卖花声里。(宋-王喁《夜行船》) 五、梦——爱国的寄托 梦有时又是雄壮的。 李白可以在梦中飞渡地域辽阔的吴越,辛弃疾亦能在梦中金戈 铁马,驰骋沙场,一展英雄之志。尽管现实何等残酷,人生多么不顺,前途怎样渺茫,这一 切并不能摧垮英雄们的理想之梦,在梦中他们同样可以笑傲江湖,快意人生。 这些梦浸 透着英雄们悠悠爱国心、拳拳赤子情。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 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首诗是陆游退居家乡山阴时所作,时年已六十八岁高龄。 诗歌 充满爱国豪情,大气磅礴,风格悲壮。当时诗人虽然年事已高,疾病缠身,僵卧孤村,但是 他仍然心系国家命运、民族兴衰,即使自己不能再驰骋沙场,梦中也要身披戎装,跃马扬 鞭,跨越北国冰封的河流,同敌人在疆场厮杀,收复沦陷的山河。 这是何等的爱国梦啊! 其他以梦抒爱国情的诗句有: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宋�9�9 辛弃疾《破阵子》) 。 7.古代诗词通常表现的意象有哪些1、春天2、秋天3、秋风5、酒6、玉门关7、关山月11、大鹏16、竹子21、兰花24、浮萍25、芳草26、黄叶27、飞蓬29、大海30、骏马31、猿啼34、登临35、砧杵36、黄昏落日37、细雨烟雾38、杨花柳絮39、长亭灞桥40、春雨秋雨 1、农历四季的别称 春季:阳春、艳阳、淑节、青春、阳节、青阳 夏季:三夏、朱明、九夏、炎夏、朱律、清夏 秋季:凄辰、金天、三秋、商节、素节、白藏 冬季:安宁、冬辰、岁余、九冬、无序、严节 2、以花命名的农历各月份的诗意别称 正月──柳月 银柳插瓶头,又称柳月 二月──杏月 杏花闹枝头,又称杏月 三月──桃月 桃花粉面羞,又称桃月 四月──槐月 槐花挂满枝,又称槐月 五月──榴月 石榴红似火,又称榴月 六月──荷月 荷花满池放,又称荷月 七月──巧月 凤仙节节开,又称巧月 八月──桂月 桂花遍地香,又称桂月 九月──菊月 菊花傲霜雪,又称菊月 十月──阳月 芙蓉显小阳,又称阳月 十一月──葭月 葭草吐绿头,又称葭月 腊月──梅月 梅花吐幽香,又称梅月 3、农历各月份的又一别称 正月:孟春、寅月、嘉月、首阳、献岁、早春、元月、端月、华月、夏正、冠月、新正 二月:建卯、夹仲、丽月、酣春、花朝、仲春、花月、杏月、竹秋、火壮、中春 三月:季春、姑先、桃月、辰月、莺时、末春、蚕月、桐月、秒春、桃浪 四月:槐序、孟夏、麦春、乾月、除月、麦候、建巳、中吕、朱明、正阳 五月:建午、炎月、天中、午月、幕月、仲夏、蒲月、郁蒸、小刑、鸣蜩 六月:季夏、林钟、征暑、荷月、遁月、精阳 七月:早秋、兰秋、首秋、建中、上秋、相月 八月:仲商、中秋、壮月、桂月、仲秋、南宫 九月:朽月、霜序、菊月、暮秋、无射、咏月 十月:良月、子春、孟冬、初冬、坤月、吉月 十一月:建字、葭月、畅月、复月、黄钟、寒月 十二月:建丑、严月、腊月、嘉平、残月、冰月 另外,如:夜光、孤光、夜明、玄度、玄晖、玄烛、素晖、晖素、素影、霄晖、皓彩、圆光、圆景、圆影、圆缺、清晖等等,都是月亮的别称 大行星的别称: 木星:岁星,太岁 火星:荧惑 金星:启明,长庚,太白 土星:镇星 酒的别称: 琼浆 玉液 金浆 杜康 玉醴 雪的别称 : 琼玉 碎玉 碎琼 乱玉 冰花 太阳的雅称 : 白驹 金虎 赤乌 阳乌 金乌 金轮 火轮 赤轮 晷景 奔晷 朱曦 曦和 阳景 大明 明光 光朱 曙雀 红日 春天的太阳―――春晖 夏天的太阳―――骄阳 早晨的太阳―――朝阳、朝曦、朝暾、朝光、朝晕、初旭、初景 黄昏的太阳―――夕照、夕曛、夕晕、夕阳、残阳、斜阳 月亮的雅称 婵娟 望舒 纤维 金波 玉弓 桂殿 团扇 玉桂 银台 五羊 夜光 清光 太清 蟾蜍 玉蟾 霜蟾 素蟾 冰蟾 银蟾 瑶蟾 蟾宫 皓蟾 金魄 圆蟾 金蟾 蟾魄 素魄 圆魄 冰魄 桂魄 瑶魄 玉盘 金盘 银盘 圆盘 广寒 霜盘 水晶盘 白玉盘 金镜 玉镜 圆镜 寒镜 秦镜 瑶镜 金轮 银轮 玉轮 圆轮 冰轮 霜轮 孤轮 斜轮 玉兔 玉钩 银钩 垂钩 悬钩 金兔 白兔 圆兔 蛾眉 悬弓 妲蛾 素娥 丹桂 广寒宫 月亮时圆时缺,缺而复圆,盈亏更替,周而复始,于是有了以下一些别称:夜光、孤光、夜明、玄度、玄晖、玄烛、素晖、晖素、素影、霄晖、皓彩、圆光、圆景、圆影、圆缺、清晖等等。 阴历每月初始见之月叫“魄”,有:月魄、魄月、金魄、玉魄、皓魄、素魄、新魄、圆魄、颓魄、纤魄、细魄、夜魄、晚魄、宵魄、晓魄、残魄、莹魄、魄宝、魄渊 圆月如镜(鉴)如轮、如规、如环、如丸、弯月如钩、如弦、如弓,于是产生了一系列比喻性的别称:飞镜、天镜、金镜、金鉴、玉镜、玉鉴、冰镜、水镜、圆镜、圆镜、宝鉴,月轮、玉轮、琼轮、白轮、银轮、冰轮、孤轮、圆轮、轮辉,玉盘、银盘、晶盘,清规,金丸、素丸,玉环,玉弓、明弓,玉钩、琼钩、银钩、玉帘钩等等。此外还有玉羊、玉壶、玉碗、碧华、银苑、金饼等喻称。 传说月亮上有玉兔在长年累月的捣药,由此产生了月亮的"兔"字系列别称--玉兔、白兔、银兔、冰兔、金兔、玄兔、卧兔、兔影、兔辉、兔月、月兔……玉兔捣药用的"玉杵"也成了月亮的别称。 传说月中有桂花树,任凭吴刚砍伐却永远不倒。 由此,又产生了月亮的“桂”字系列别称--桂、丹桂、月桂、桂月、桂宫、桂窟、桂丛、桂影、桂晖、桂魄 与嫦娥有关的:嫦娥、姮娥、月峨、金娥、素娥、残娥、姱娥、娥月、娥影、娥灵……"婵娟"本指美女,借指嫦娥仙子,故"婵娟"也成了月亮的别称。 传说月亮上有一只蟾蜍:蟾蜍、玉蟾、明蟾、清蟾、凉蟾、寒蟾、冰蟾、金蟾、银蟾、灵蟾、彩蟾、素蟾、孤蟾、新蟾、蟾窟、蟾宫、蟾阙、蟾光、蟾彩 在以上四个系列别称之外,还有:兔蟾、蟾兔、蟾桂、桂蟾、桂兔 传说为月亮驾车的神叫"望舒"月神名叫"结鳞"(又叫"结璘"),月中的五夫人名"月魂",月亮的归宿处为"月窟"月亮中有宫殿名叫"广寒宫"……这些都成了月亮的别称。 古人认为,月为阴气之精,日为阳气之精,故以"阴""阳"分别指月、日,由此产生了月亮的一系列别称:太阴、月阴、月灵、阴光、阴灵、阴宝、阴婆、阴精、阴兔、阴魄 酒: 欢伯、杯中物、金波、秬鬯、白堕、冻醪、壶觞、壶中物、酌、酤、醑、醍醐、黄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