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写几句带有花的诗句3句】诗中花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1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1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2.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王冕《墨梅》) 13.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 14.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 15.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范成大) 16.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唐)李峤(qiáo) 1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18.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 19.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 20.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 21.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高鼎:) 2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2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 24.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5.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翃) 26.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 27.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佚名) 28.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2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30.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温庭筠) 31.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32.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 3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4.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 (郑思肖《寒菊》) 35.惟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李白《别房太尉墓》) 36.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陈亮《梅花》) 3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3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摘自:?si=1。 2. 李白写“花”的诗有哪些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李白《清平调》)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3. 李白写花的诗李白 描写花: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2. 宣城见杜鹃花 【唐】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3。 春感诗 李白 榆荚钱生树,杨花玉糁街。 描写鸟: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李白《独坐敬亭山》) 描写山:1。独坐敬亭山 李白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2。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3。 庐山:日照香炉升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李白 《望庐山瀑布》) 4。 峨眉山: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唐 李白《峨眉山月歌》) 描写水:1。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3。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4。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5。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老白的诗。 真的太多了 只能尽力找到这些。 4. 李白写花的诗李白 描写花: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 宣城见杜鹃花 【唐】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3。春感诗 李白 榆荚钱生树,杨花玉糁街。 描写鸟: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描写山:1。独坐敬亭山 李白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3。庐山:日照香炉升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李白 《望庐山瀑布》) 4。峨眉山: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唐 李白《峨眉山月歌》) 描写水: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5。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老白的诗。。。。真的太多了 只能尽力找到这些 5. 李白写“花”的诗有哪些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李白《清平调》)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6. 李白写的关于桃花的诗词(要特别优美的)小时候读李白的名诗《赠汪伦》,就知道李白曾经到过泾县的桃花潭,喜欢桃花潭。 长大后有幸分配在泾县工作,走近桃花潭,面潭怀古,凭吊“谪仙”的遗踪,才知道李白与桃花潭的关系与情结。 谁都知道,李白到桃花潭是被汪伦的“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引诱去的。 但是,如果李白不是和兄长闹了矛盾,断了财路,千里迢迢来当涂投靠族叔李阳冰,汪伦怎么有机会邀请李白?反过来说,汪伦没有机会邀请李白,李白不会自动往桃花潭,这就是李白与桃花潭的关系,也是桃花潭与李白的缘分。 汪伦邀李白其实还有另外一个人的功劳,许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个人就是万巨。 万巨乃万村始祖万鹏举之后。他博学多才,家财万贯,广有交游,人称“万夫子”。 万巨在京城赶考时不但与李白有过交往,而且听说他经济拮据,曾慷慨相助。只是他考中进士不愿为官,纵情诗酒,潇洒度日。 因此,李白很仰慕他的道德、赏识他的人品,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汪伦在泾川虽贵为县令,但与李白素昧平生,从未有过任何交往,只是倾慕他的大名与诗才,盲目崇拜他。 用今天的话说,属于“追星”。能不能请动李白,把他请到泾川桃花潭来小住数日,与自己一叙,是汪伦埋藏在心中的一个愿望。 一日,他把这个愿望悄悄告诉了与自己交情深厚的朋友万巨,万巨是个绝顶聪明之人,谁知他听后哈哈一笑:“这有何难,明日我修书一封,保管他不会拒绝,匆匆赶来”。万巨了解李白的为人,也深知他的脾性,故在信中不提别的,只描写泾川的山水景色和自然风光。 与此同时,他还给汪伦支招,以“十里桃花,万家酒店”为诱饵,“引其上钩”。汪伦对于万巨的“点拨”心领神会、言听计从,于是差家丁星夜起程,速速赶赴当涂…… 一生好游、饮酒成癖而又重情重义的李白做梦也没相到信中有诈?哪能招架得住汪伦与万巨如此的策划与“忽悠”?见信之后,果如所料,他欣然前往。 李白到桃花潭后,一没见到“十里桃花”(“十里桃花”乃桃花渡也),二没看见“万家酒店”(店主人姓万也),但却哈哈一笑,高兴地留下了。这时在他的眼里,汪伦的热情就是“十里桃花”,万巨的真挚就是“万家酒店”。 这是任何绝妙的自然风光和再多的金钱也无法比似的。更何况桃花潭及周边的自然风光确实如“万夫子”所描写的相差无几。 于是,李白觉得这里的山好、水好、人更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和宾至如归的感觉。李白被桃花潭及周边的自然美景所吸引、陶醉,也被汪伦、万巨的真情所打动、折服。 “双份”的感动使他文思泉涌、妙语联珠,一发不可收。短短几天,李白就吟哦了数十首描写桃花潭景区自然风光,及赞颂与汪、万友谊的不朽诗篇。 李白一生游历的名山大川很多,但象这样在一个地方留下这么多诗篇,集中吟哦一地的诗篇达数十首之多的情况极为罕见,甚至是绝无仅有。可惜的是,这些诗篇不少后来遗失掉了,现在能够完整保存下来的只有区区十几首。 如《赠汪伦》、《过汪氏别业二首》、《早过漆林渡寄万巨》、《访万巨公吟》、《寻梅》、《扶风豪士歌》、《石壁山》、《涩滩》、《姊妹石》、《罗浮潭》等,其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因思万夫子,解渴同琼树。” “梅花自是清奇物,不比凡花一样看。”“安得五彩虹,驾天住长桥。” “姊妹双双恨未休,玉容永化石千秋。”“堂上各有三千士,明日报恩知是谁。” “七里哪寻八里店?孤村唯有一桃花。”等等脍炙人口的诗句,在民间不胫而走,广为传颂。 从此,桃花潭因李白的青睐而闻名全国、妇孺皆知,也因李白的赞赏而史册留芳、名垂千古;而李白呢,因桃花潭的濡润心灵更加充实,也因桃花潭的滋补生命分外精彩。 李白与桃花 李白在安陆十年期间,有过一段十分闲适的生活。 娶故相许圉师的孙女为妻,居家白兆山桃花岩下。春天,漫山的桃花开得绚丽娇艳,清澈的山溪在岩间自在地流淌,一首著名的小诗《山中问答》就在这种心境之下吟咏而成: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在往后远游他乡的日子里,桃花寄托了李白对许氏无尽的思念。 《寄远其八》写道:忆昨东园桃李红碧枝,与君此时初别离。金瓶落井无消息,令人坐叹复相思。 坐思行叹成楚越,春风玉颜畏销歇。碧窗纷纷下落花,青楼寂寂空明灭。 两不见,但相思,空留锦字表心素。至今缄愁不忍窥。 白兆山漫山桃花,李白居家东侧有一座茂密的桃园。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记述诗人曾经在此赏花、宴饮和赋诗。 远行他乡与妻子饯别也是春季正浓桃花正艳。“桃李今若为,当窗发光彩。 莫使香风飘,留与红芳待。”(《寄语其三》),异客他乡,天涯羁恨,李白睹物怀人,寄语许氏善护青春,留待重逢,字语间蕴含深情。 李白一生与桃花结有不解之缘。早在初离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返游”的时候,“桃花飞渌水,依然锦江色”(《宿巫山下》),桃花渌水是诗人对家乡的怀念,“桃李出深井,花艳惊上春”(《中山孺子妾歌》),桃花花色艳丽,自然可以比喻女性美丽的容颜。 “秀眉霜雪桃花貌,青髓绿发长美好”,《山中劝酒》一诗几位主角都是年高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