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梦与理想的诗句唐朝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萧楚女 2、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吉鸿昌 3、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郭小川 4、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 列夫·托尔斯泰 5、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 爱因斯坦 6、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 —— 郭小川 2.有关于理想的古诗【朝代作者】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魏 曹操《龟虽寿》)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战国 荀况《劝学》) 3、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 4、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汉 刘安《淮南子》) 5、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 7、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上无易事,只怕粗心人。 (清 袁枚《随园诗话》) 8、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 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0、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赖以正书《千幅七言对联》) 1、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春秋 老子《道德经》) 2、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 (汉 班固《汉书》) 3、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虽知必让,然后为知。 (汉 韩婴《韩诗外传》) 4、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晋 陈寿《三国志》) 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6、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战国 荀况《儒效》) 7、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明 曹学佺《蜀中广记》)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9、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抄哪计年。(宋 陆游《剑南诗稿》) 1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 颜真卿《劝学》) 1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赖以正书《千幅七言对联》) 1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 韩愈《进学解》) 3.关于古代著名诗人写青春梦想的诗句【Kaiser3344倾情奉献】 登科后 【唐】孟郊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莫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苏东坡的《浣溪沙·游清泉寺》) 游南亭 【南北朝】谢灵运 时竟夕澄霁,云归日西驰。 密林含馀清,远峰隐半规。 久痗昏垫苦,旅馆眺郊歧。 泽兰渐被径,芙蓉始发迟。 未厌青春好,已睹朱明移。 戚戚感物叹,星星白发垂。 药饵情所止,衰疾忽在斯。 逝将侯秋水,息景堰旧崖。 我志谁与亮?赏心惟良知。 惜花吟 【唐】鲍君徽 枝上花,花下人,可怜颜色俱青春。 昨日看花花灼灼,今朝看花花欲落。 不如尽此花下欢,莫待春风总吹却。 莺歌蝶舞韶光长,红炉煮茗松花香。 妆成罢吟恣游后,独把芳枝归洞房。 秋槿 【唐】白居易 风露飒已冷,天色亦黄昏。 中庭有槿花,荣落同一晨。 秋开已寂寞,夕陨何纷纷。 正怜少颜色,复叹不逡巡。 感此因念彼,怀哉聊一陈。 男儿老富贵,女子晚婚姻。 头白始得志,色衰方事人。 后时不获已,安得如青春? 送友人 【唐】杜牧 十载名兼利,人皆与命争。 青春留不住,白发自然生。 夜雨滴乡思,秋风从别情。 都门五十里,驰马逐鸡声。 送李青归华阳川 【唐】李白 伯阳仙家子,容色如青春。 日月秘灵洞,云霞辞世人。 化心养精魄,隐几窅天真。 莫作千年别,归来城郭新。 赠郭驸马 【唐】李端 青春都尉最风流,二十功成便拜侯。 金距斗鸡过上苑,玉鞭骑马出长楸。 熏香荀令偏怜少,傅粉何郎不解愁。 日暮吹箫杨柳陌,路人遥指凤凰楼。 三月过行宫 【唐】李贺 渠水红繁拥御墙,风娇小叶学娥妆。 垂帘几度青春老,堪锁千年白日长。 戏题赠二小男 【唐】刘长卿 异乡流落频生子,几许悲欢并在身。 欲并老容羞白发,每看儿戏忆青春。 未知门户谁堪主,且免琴书别与人。 何幸暮年方有后,举家相对却沾巾。 劝学 【唐】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为人题 【唐】郑谷 泪湿孤鸾晓镜昏,近来方解惜青春。 杏花杨柳年年好,不忍回看旧写真。 题吕食新水阁兼寄南商州郎中 【唐】朱景玄 丹槛初结构,孤高冠清川。 庭临谷中树,檐落山上泉。 晓色挂残月,夜声杂繁弦。 青春去如水,康乐归何年。 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送姚侍御出使江东 宋之问 帝忧河朔郡,南发海陵仓。 坐叹青春别,逶迤碧水长。 相和歌辞.长歌行 李白 桃李得日开,荣华照当年。 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 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 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 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 桃李务青春,谁能贯白日。 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 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 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 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饮冰朝受命,衣锦昼还乡。 为问东山桂,无人何自芳。 洛阳女儿行 王维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馀。 良人玉勒乘骢马, 侍女金盘鲙鲤鱼。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帏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狂夫富贵在青春, 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 妆成只是薰香坐。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长歌行 李白 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 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 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 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 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 桃李务青春,谁能贯白日。 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 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 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 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楼主】若觉得满意,望多多支持哈!!。 4.关于抒发理想志向的诗句关于抒发理想志向的诗句包括:1、唐代王绩《野望》原文: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译文:黄昏的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愿而归。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2、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原文: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3、东汉曹操《观沧海》原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译文:东行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观赏苍茫的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周围树木葱茏,花草丰茂。 萧瑟的风声传来,草木动摇,海中翻涌着巨大的海浪。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好像是从大海的怀抱里涌现出来的。啊,庆幸得很!就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志向吧。 4、宋代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原文: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译文:从哪里可以眺望故土中原?眼前却只见北固楼一带的壮丽江山,千百年的盛衰兴亡,不知经历了多少变幻?说不清呀。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想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已带领了千军万马。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过头。 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可以和他鼎足成三。难怪曹操说:“生下的儿子就应当如孙权一般!”5、唐代骆宾王《咏蝉 / 在狱咏蝉》原文: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译文:深秋季节寒蝉叫个不停,蝉声把我这囚徒的愁绪带到远方。怎么能忍受这秋蝉扇动乌黑双翅,对我一头斑斑白发,不尽不止地长吟。 秋露浓重,蝉儿纵使展开双翼也难以高飞,寒风瑟瑟,轻易地把它的鸣唱淹没。有谁能相信秋蝉是这样的清廉高洁呢?又有谁能为我这个无辜而清正的人申冤昭雪呢?6、宋代岳飞《满江红·写怀》原文: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译文: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7、南宋陆游《卜算子·咏梅》原文: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译文:寂寞无主的幽梅,在驿馆外断桥边开放。已是日落黄昏,她正独自忧愁感伤,一阵阵凄风苦雨,又不停地敲打在她身上。 她完全不想占领春芳,听任百花群艳心怀妒忌将她中伤。纵然她片片凋落在地,粉身碎骨碾作尘泥,清芬却永留世上。 5.关于志向古诗词有哪些1、《赋新月》 缪氏子(唐代)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 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 2、《咏架上鹰》 崔铉(唐代) 天边心胆架头身,欲拟飞腾未有因。 万里碧霄终一去,不知谁是解绦人 。 3、《冉溪》 柳宗元(唐代) 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复为身谋。 风波一跌逝万里,壮心瓦解空缧囚。 缧囚终老无余事,愿卜湘西冉溪地。 却学寿张樊敬侯,种漆南园待成器。 4、《空城雀》 李白(唐代) 嗷嗷空城雀,身计何戚促。 本与鹪鹩群,不随凤凰族。 提携四黄口,饮乳未尝足。 食君糠秕馀,尝恐乌鸢逐。 耻涉太行险,羞营覆车粟。 天命有定端,守分绝所欲。 5、《浪淘沙》 刘禹锡(唐代) 《浪淘沙》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6.关于李白人生理想的诗李白的诗歌今存990多首。 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豪侠的气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扬奋发的典型音调。李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多次以大鹏自比,如“大鹏一日同风起,博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 但李白在长安三年失意而归,使他激昂的政治热情,再受到现实的冲撞时,便转化为怀才不遇的悲愤狂歌,从胸中喷涌而出:“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李白还以痛快淋漓的饮酒诗,来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愁。 《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与这种豪放奔涌,无所掩抑的感情气势相适应,李白的诗歌在艺术手法方面的显著特点是:想象神奇,变化无端,结构纵横跳跃,句式长短错落,形成了雄奇飘逸的风格。 诗人终其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讴歌理想的人生,无论何时何地,总以满腔热情去拥抱整个世界,追求充分地行事、立功和享受,对一切美的事物都有敏锐的感受,把握现实而又不满足于现实,投入生活的急流而又超越苦难的忧患,在高扬亢奋的精神状态中去实现自身的价值。如果说,理想色彩是盛唐一代诗风的主要特征,那么,李白是以更富于展望的理想歌唱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李白的诗歌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代表作有:七言古诗(《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等,五言古诗(《古风》59首);有句汉魏六朝乐府民歌风味的《长干行》,《子夜吴歌》等,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都成为盛唐的名篇。 李白在唐代已经享有盛名。他的诗作「集无定卷,家家有之」。 为中华诗坛第一人。 李白的诗歌丰富和发展了盛唐诗歌中英雄主义的艺术主题。 他和同时代的其他文士一样,具有恢宏的功业抱负,所谓“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就是他最执着的人生信念。 李白是否具有在复杂的权力结构中从事政治活动的实际能力,也许是很可疑的,但作为诗人,这种信念更多地成为他追求和歌颂壮丽人生的出发点。他从无数古代英雄的风度、气派中吸取力量,把现实的理想投影到历史中去,从而在诗歌中建立起英雄性格的人物画廊。 他歌颂崛起草泽、际会风云的英雄,如《梁甫吟》写太公望:“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广张三千八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 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歌颂视功名富贵如草芥的义士,如《古风》其十写鲁仲连:“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歌颂爱才若渴、礼贤下士的英主,如《行路难》其二中的:“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赞美傲岸不驯、坚持布衣尊严的名臣,如《梁甫吟》中的郦食其:“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入门不拜骋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 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他笔下的英雄大多是在动荡变乱的非常时期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而且和抒情主人公打成一片,浑然而不可分。例如他在赠酬友朋的诗中说:“风水如见资,投竿佐皇极。” (《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自言管、葛竟谁许,长吁莫错还闭关。”(《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在醉醒后自抒其志云:“傅说板筑臣,李斯鹰犬人。 欻起匡社稷,宁复长艰辛。”(《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 安史之乱起,李白视形势如楚汉相争,并以张良、韩信自况:“颇似楚汉时,翻覆无定止。 朝过博浪沙,暮入淮阴市。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臣。 暂到下邳受兵略,来投漂母作主人。”(《猛虎行》)他入永王璘幕府后,又以谢安自比:“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永王东巡歌》其二)直至他六十岁投军时,还以西汉大侠剧孟自许:“半道谢病还,无因东南征。亚夫未见顾,剧孟阻先行。” (《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生在盛世的李白而对乱世英雄致以礼赞,当然不仅仅是发思古之幽情。因为通过这类人物,诗人更能够抒发自己“心雄万夫”的气概和热情,表现在历史中建立辉煌功业、积极创造自我价值的人生愿望。 李白把排难解纷的济世理想和纵放不羁的个性自由统一起来,以求得圆满的人生。他对人生道路的设计是分两步进行的:首先是建立奇功伟业,如云:“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赠韦秘书子春》)“两龙争斗时,天地动风云。 酒酣舞长剑,仓卒解汉纷。”(《送张秀才谒高中丞》)而功成之后,却又不贪恋富贵名位,而以“五湖”、“沧州”为家,向往自由的生活。 他早年在干谒求仕期间不讳言这一点:“功成拂衣去,摇曳沧州旁。”(《玉真公主馆苦雨》)在仕途最得意时不。 7.谁知道有关于理想的四句古诗啊李白 《塞下曲》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1]。 赏析 现存李白诗集中有《塞下曲》六首,都是借用唐代流行的乐府题目而写时事与心声的。 其中第四首写思妇怀念远行的征人,当属闺怨之类。另外五首都表述诗人“横行负勇气,一战静妖氛”的慷慨从戎的理想。 疏宕放逸,豪气充溢,为盛唐边塞诗中的奇葩之一。这首诗是组诗的第一首。 首句言“五月天山雪”,已经扣紧题目。五月,在内地正值盛夏。 韩愈说“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赵嘏说“和如春色净如秋,五月商山是胜游”。但是,李白所写五月却在塞下,在天山,自然,所见所感也就迥然有别。 天山孤拔,常年被积雪覆盖。这种内地与塞下在同一季节的景物上的巨大反差,被诗人敏锐地捕捉,然而,他没有具体细致地进行客观描写,而以轻淡之笔徐徐道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无花只有寒”。 “寒”字,隐约透露出诗人心绪的波动,何况寒风之中又传来《折杨柳》的凄凉曲调呢!春天在边疆是看不到的,人们只能从笛曲之中去领受,去回味。《折杨柳》为乐府横吹曲,多写行客的愁苦。 在这里,诗人写“闻折柳”,当亦包含着一层苍凉寒苦的情调。他是借听笛来渲染烘托这种气氛的。 沈德潜评论《塞下曲》前四句说:“四语直下,从前未具此格。”又说:“一气直下,不就羁缚。” 诗为五律,依惯例当于第二联作意思上的承转,但是李白却就首联顺势而下,不肯把苍凉情绪稍作收敛,这就突破了格律诗的羁绊,以气脉直行,豪纵不拘,语淡而雄浑为其特色了。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古代出征要敲击钲、鼓,用来节制士卒进退,五、六两句,写的正是这种情况。语意转折,已由苍凉变为雄壮。 诗人设想:自己来到边塞,就在天山脚下,整日过着紧张的战斗生活。白天在钲、鼓声中行军作战,晚上就抱着马鞍子打盹儿。 这里,“晓战”与“宵眠”相对应,当是作者有意在概括军中一日的生活,其军情之紧张急迫,跃然纸上。“随”字,摹状士卒的令行禁止。 “抱”字,描绘士卒夜间警备的情况。二句写的是士卒的生活场景,而他们守边备战,人人奋勇,争为功先的心态则亦尽情流露出来。 尾联“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是借用傅介子慷慨复仇的故事,表现诗人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直”与“愿”字呼应,语气斩截强烈,一派心声,喷涌而出,自有夺人心魄的艺术感召力。 注释 [1]斩楼兰:据《汉书·傅介子传》:“汉代地处西域的楼兰国经常杀死汉朝使节,傅介子出使西域,楼兰王贪他所献金帛,被他诱至帐中杀死,遂持王首而还”。 8.表明"志向"的诗句有哪些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 释义: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代李白的《行路难·其一》 释义: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释义: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 4、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代戴叔伦的《塞上曲二首·其二》 释义: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5、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宋代陆游的《读书》 释义:归乡隐居的志向就算没有那五亩田园也依然如故,读书的本意原在于黎民百姓。 6、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代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释义: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 7、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代戴叔伦的《塞上曲二首·其二》 释义: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代郑燮的《竹石》 释义: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9、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宋代陆游的《读书》 释义:归乡隐居的志向就算没有那五亩田园也依然如故,读书的本意原在于黎民百姓。 10、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宋代岳飞的《满江红·写怀》 释义:壮志同仇饿吃敌军的肉,笑谈蔑敌渴饮敌军的血。 9.李白表现远大志向的诗句有哪些李白《乐府·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行路难·其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将进酒 唐代: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行路难·其一 唐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蜀道难 唐代: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