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白写的关于庐山的诗句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谢灵运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淹昏旦,遂复经圆缺。 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题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瀑布 江 为 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万里朝沧海,千寻出白云。 寒声终自远,灵派孰为分。 除邓天台后,平流莫可群。 题西林壁 苏 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瀑布 徐凝 瀑布瀑布千丈直, 雷奔入海不蹔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 一条界破青山色。 江上送客游庐山 张 继 楚客自相送, 沾裳春水边。 晚来风信好, 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 云开瀑布泉。 惬心应在此, 佳句向谁传。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 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 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 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 日暮空闻钟。 庐山独夜 元稹 寒空五老雪, 斜月九江云。 钟声知何处? 苍苍树里闻。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 我本楚狂人,狂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望庐山五老峰 李 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 吾将此地巢云松。 2. 关于庐山的诗句有什么关于庐山的诗句(一)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常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生在此山中。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唐】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登庐山五老峰》【唐】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关于庐山的诗句(二) 《湖上望庐山》【唐】孙鲂 辍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 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 《登庐山》【唐】唐彦谦 五老峰巅望,天涯在目前。 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泰华根同峙,嵩衡脉共联。 凭虚有仙骨,日月看推迁。 《庐山》【唐】王贞白 岳立镇南楚,雄名天下闻。 五峰高阂日,九叠翠连云。夏谷雪犹在,阴岩昼不分。 唯应嵩与华,清峻得为群。 《庐山》【唐】李中 控压浔阳景,崔嵬古及今。 势雄超地表,翠盛接天心。湓浦春烟列,星湾晚景沈。 图经宜细览,题咏卒难任。靖节门遥对,庾公楼俯临。 参差含积雪,隐映见归禽。峭拔推双剑,清虚数二林。 白莲池宛在,翠辇事难寻。天近星河冷,龙归洞穴深。 谷春攒锦绣,石润叠琼琳。玄鹤传仙拜,青猿伴客吟。 泉通九江远,云出几州阴。冬有灵汤溢,夏无炎暑侵。 他年如遂隐,五老是知音。 《和段校书冬夕寄题庐山》【唐】刘得仁 名高身未到,此恨蓄多时。 是夕吟因话,他年必去随。尝闻庐岳顶,半入楚江湄。 几处悬崖上,千寻瀑布垂。炉峰松淅沥,湓浦柳参差。 日色连湖白,钟声拂浪迟。烟梯缘薜荔,岳寺步欹危。 地本饶灵草,林曾出祖师。石楼霞耀壁,猿树鹤分枝。 细径萦岩末,高窗见海涯。嵌空寒更极,寂寞夜尤思。 阴谷冰埋术,仙田雪覆芝。乱泉禅客濑,异迹逸人知。 藓室新开灶,柽潭未了棋。如何遂闲放,长得在希夷。 空务渔樵事,方无道路悲。谢公台尚在,陶令柳潜衰。 尘外难相许,人间贵迹遗。虽怀丹桂影,不忘白云期。 仁者终携手,今朝预赋诗。 关于庐山的诗句(三) 《庐山》【唐】李咸用 非岳不言岳,此山通岳言。 高人居乱世,几处满前轩。秀作神仙宅,灵为风雨根。 馀阴铺楚甸,一柱表吴门。静得八公侣,雄临九子尊。 对犹青熨眼,到必冷凝魂。势受重湖让,形难七泽吞。 黑岩藏昼电,紫雾泛朝暾。莲堕宁唯华,玉焚堪小昆。 倒松微发罅,飞瀑远成痕。叠见云容衬,棱收雪气昏。 裁诗曾困谢,作赋偶无孙。流碍星光撇,惊冲雁阵翻。 峰奇寒倚剑,泉曲旋如盆。草短分雏雉,林明露掷猿。 秋枫红叶散,春石谷雷奔。月好虎溪路,烟深栗里源。 醉吟长易醒,梦去亦销烦。有觉南方重,无疑厚地掀。 轻扬闻旧俗,端用镇元元。 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锦绣谷》【原】五律 奇花争锦秀,怪石竞嵘峥。 路险盘松顶,桥高半岭横。 叠崖随雾隐,飞瀑伴云生。 兰蕙香幽谷,邀春结伴行。 《游含鄱口》【原】(五律) 飞云渡险脊,走雾隐幽潭。 鸟掠丛林隙,人游松壑巅。 劲风摧细雨,峭壁断浓岚。 逶迤至山口,鄱湖一岭含。 《秀甲东南》【原】(古体) 劲风湮细雨,峭壁晓岚生。 瀑布悬云际,清泉堕碧汀。 蜿蜒松顶道,峻险石盘城。 坐爱庐山秀,崖岩也有情。 关于庐山的诗句(四) 金谷桃花【唐】许浑 《五老峰》【原】(五律) 庐顶接河汉,危崖绝九霄;千峰云弛急,万壑雾卷涛; 行至三潭瀑,停看五老樵;举杯邀同醉,横空揽云巢。 《江上送客游庐山》 张 继 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惬心应在此,佳句向谁传。 《三叠泉》【原】(五律) 飞泉三叠下,龙走碧潭渊。一径飘寒雨,千林散绿烟。 雷声震峡谷,玉碎洒磐川。疑入凌霄境,银河挂九天。 《庐山独夜》【唐】元稹 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唐】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扩展阅读:描写庐山的古诗 游庐山 慧远 崇岩吐气清,幽岫栖神迹。 希声奏群籁,响出山溜滴。 有客独冥游,迳然忘所适。 挥手抚云门,灵关安足辟? 流心叩玄扃,感至理弗隔。 孰是腾九霄,不奋冲天翮。 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 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 慧远 超兴非有本, 理感兴自生。 忽闻石门游, 奇唱发幽情。 褰裳思云驾, 望崖想曾城。 驰步乘长。 3. 李白描写庐山的诗句是有两首:望庐山瀑布水二首⑴ 其一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⑵。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⑶。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⑸。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⑹。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⑻;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⑼。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⑽;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⑾。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⑿。 其二 日照香炉生紫烟⒀,遥看瀑布挂前川⒁。 飞流直下三千尺⒂,疑是银河落九天⒃。 [1-2]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作品注释 ⑴庐山:又名匡山,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阳湖盆地,在庐山区境内,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江湖水气郁结,云海弥漫,多蝇岩、峭壁、清泉、飞瀑,为著名游览胜地。 ⑵香炉峰:庐山北部名峰。 水气郁结峰顶,云雾弥漫如香烟缭绕,故名。南见:一作“南望”。 ⑶三百丈:一作“三千匹”。壑(hè):坑谷。 “喷壑”句:意谓瀑布喷射山谷,一泻数十里。 ⑷歘(xū):歘忽,火光一闪的样子。 飞电:空中闪电,一作“飞练”。隐若:一作“宛若”。 白虹:一种出现在雾上的淡白色的虹。“欻如”二句:意谓快如闪电而来,隐似白虹而起。 ⑸河汉:银河,又称天河。一作“银河”。 “半洒”句:一作“半泻金潭里”。 ⑹造化:大自然。 ⑺江月:一作“山月”。“江月”句:意谓瀑布在江月的映照下,显得更加清澈。 ⑻潈(zōng):众水汇在一起。“空中”二句:意谓瀑布在奔流过程中所激起的水花,四处飞溅,冲刷着左右青色的山壁。 ⑼穹(qióng)石:高大的石头。 ⑽乐:爱好。 乐名山:一作“游名山”。益:更加。 闲:宽广的意思。 ⑾无论:不必说。 漱:漱洗。琼液:传说中仙人的饮料。 此指山中清泉。还得:但得。 一作“且得”。尘颜:沾满风尘的脸。 洗尘颜:喻指洗除在尘世中所沾染的污垢。 ⑿谐:谐和。 宿:旧。宿所好:素来的爱好。 “且谐”二句:一作“集谱宿所好,永不归人间”,又一作“爱此肠欲断,不能归人间”。 ⒀香炉:指香炉峰。 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 “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⒁遥看:从远处看。 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 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⒂直:笔直。 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⒃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一作“半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 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3-4] 作品译文 其一 从西面登上香炉峰,向南望见瀑布高挂在山前。 水流直下达三百丈,沿着山谷奔涌前行几十里。 速度快如风驰电掣,隐约之中宛如有白虹腾空。 乍以为是银河从天上落下,弥漫飘洒在半空中。 仰观瀑布那气势真雄奇啊,这是神灵造化之功! 再大的海风也吹不断,江上月光却能直透其中。 水流在空中任意飞溅,冲刷着两侧青色的石壁。 飞腾的水珠散发彩色霞光,水沫在巨石上沸腾。 我本来就最爱游赏名山,面对此景心胸更宽广。 不必像服琼浆一样成仙,此水已足以荡涤尘俗。 遁世归隐本是我夙愿,只想久居此地永辞人间。 其二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4-5] 编辑本段创作背景这两首诗一般认为是公元725年(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 吴小如教授认为,李白这两首诗体裁不一,内容也有一部分重复,疑非一时之作。詹锳先生在《李白诗文系年》中根据任华《杂言寄李白》诗,认为第一首五古为李白入长安以前(开元年间)所作。 [6-7] 编辑本段作品鉴赏这两首诗体裁不一,一首五古,一首七绝,内容也有部分重复。第二首诗流传很广,曾被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题作“望庐山瀑布”。 [8] 第一首诗是五言古诗。此诗共换四次韵,前八句为一韵;中间八句每四句各一韵;末六句为一韵。 诗意也可按韵分为四层。前三层基本上是摹写瀑布的壮观奇姿,属景语;只有末一层言志抒怀,属情语。 前三层也各有重点:第一层从正面描写瀑布的主体实景;第二层从虚处更深更细地描绘瀑布;第三层,从上下四旁来烘托瀑布之动态。最后一层先擒后纵,收束得自然平易。 首二句交待“望庐山瀑布水”的立足点和所“望”的方向。接着十四句用各种形象从不同角度形容瀑布的壮伟气势和诗人的赞叹。 所谓“挂流三百丈”,“初惊河汉落”,亦即第二首的“飞流直下三干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意,但不如后者的简练和生动。末六句抒写诗人的志趣和愿望。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李白思想中孤傲遁世的一面。 五言古诗讲究兴寄,直抒胸臆,质朴真切,气象浑成。 诗人的感情起伏与诗的节奏同步,由此形成感染人的力量。李白善于乐府和歌行,常以他横空出世,骏马绝尘的非凡才力,将乐府、歌行作为表达他飞腾的想象,纵横的才思,不羁的思想,奔放的情感之最合适的艺术形式,这些诗写得神识超迈,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劳于镂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 4. 李白描写庐山的诗句是有两首:望庐山瀑布水二首⑴ 其一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⑵。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⑶。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⑸。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⑹。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⑻;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⑼。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⑽;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⑾。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⑿。 其二 日照香炉生紫烟⒀,遥看瀑布挂前川⒁。 飞流直下三千尺⒂,疑是银河落九天⒃。 [1-2]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作品注释 ⑴庐山:又名匡山,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阳湖盆地,在庐山区境内,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江湖水气郁结,云海弥漫,多蝇岩、峭壁、清泉、飞瀑,为著名游览胜地。 ⑵香炉峰:庐山北部名峰。 水气郁结峰顶,云雾弥漫如香烟缭绕,故名。南见:一作“南望”。 ⑶三百丈:一作“三千匹”。壑(hè):坑谷。 “喷壑”句:意谓瀑布喷射山谷,一泻数十里。 ⑷歘(xū):歘忽,火光一闪的样子。 飞电:空中闪电,一作“飞练”。隐若:一作“宛若”。 白虹:一种出现在雾上的淡白色的虹。“欻如”二句:意谓快如闪电而来,隐似白虹而起。 ⑸河汉:银河,又称天河。一作“银河”。 “半洒”句:一作“半泻金潭里”。 ⑹造化:大自然。 ⑺江月:一作“山月”。“江月”句:意谓瀑布在江月的映照下,显得更加清澈。 ⑻潈(zōng):众水汇在一起。“空中”二句:意谓瀑布在奔流过程中所激起的水花,四处飞溅,冲刷着左右青色的山壁。 ⑼穹(qióng)石:高大的石头。 ⑽乐:爱好。 乐名山:一作“游名山”。益:更加。 闲:宽广的意思。 ⑾无论:不必说。 漱:漱洗。琼液:传说中仙人的饮料。 此指山中清泉。还得:但得。 一作“且得”。尘颜:沾满风尘的脸。 洗尘颜:喻指洗除在尘世中所沾染的污垢。 ⑿谐:谐和。 宿:旧。宿所好:素来的爱好。 “且谐”二句:一作“集谱宿所好,永不归人间”,又一作“爱此肠欲断,不能归人间”。 ⒀香炉:指香炉峰。 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 “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⒁遥看:从远处看。 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 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⒂直:笔直。 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⒃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一作“半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 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3-4] 作品译文 其一 从西面登上香炉峰,向南望见瀑布高挂在山前。 水流直下达三百丈,沿着山谷奔涌前行几十里。 速度快如风驰电掣,隐约之中宛如有白虹腾空。 乍以为是银河从天上落下,弥漫飘洒在半空中。 仰观瀑布那气势真雄奇啊,这是神灵造化之功! 再大的海风也吹不断,江上月光却能直透其中。 水流在空中任意飞溅,冲刷着两侧青色的石壁。 飞腾的水珠散发彩色霞光,水沫在巨石上沸腾。 我本来就最爱游赏名山,面对此景心胸更宽广。 不必像服琼浆一样成仙,此水已足以荡涤尘俗。 遁世归隐本是我夙愿,只想久居此地永辞人间。 其二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4-5] 编辑本段创作背景这两首诗一般认为是公元725年(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 吴小如教授认为,李白这两首诗体裁不一,内容也有一部分重复,疑非一时之作。詹锳先生在《李白诗文系年》中根据任华《杂言寄李白》诗,认为第一首五古为李白入长安以前(开元年间)所作。 [6-7] 编辑本段作品鉴赏这两首诗体裁不一,一首五古,一首七绝,内容也有部分重复。第二首诗流传很广,曾被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题作“望庐山瀑布”。 [8] 第一首诗是五言古诗。此诗共换四次韵,前八句为一韵;中间八句每四句各一韵;末六句为一韵。 诗意也可按韵分为四层。前三层基本上是摹写瀑布的壮观奇姿,属景语;只有末一层言志抒怀,属情语。 前三层也各有重点:第一层从正面描写瀑布的主体实景;第二层从虚处更深更细地描绘瀑布;第三层,从上下四旁来烘托瀑布之动态。最后一层先擒后纵,收束得自然平易。 首二句交待“望庐山瀑布水”的立足点和所“望”的方向。接着十四句用各种形象从不同角度形容瀑布的壮伟气势和诗人的赞叹。 所谓“挂流三百丈”,“初惊河汉落”,亦即第二首的“飞流直下三干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意,但不如后者的简练和生动。末六句抒写诗人的志趣和愿望。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李白思想中孤傲遁世的一面。 五言古诗讲究兴寄,直抒胸臆,质朴真切,气象浑成。 诗人的感情起伏与诗的节奏同步,由此形成感染人的力量。李白善于乐府和歌行,常以他横空出世,骏马绝尘的非凡才力,将乐府、歌行作为表达他飞腾的想象,纵横的才思,不羁的思想,奔放的情感之最合适的艺术形式,这些诗写得神识超迈,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劳于镂心刻骨,自有天。 5. 李白写的关于庐山的诗1、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是写庐山的。 2、全诗原文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3、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4、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