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峨眉山的现代诗句

1.关于峨眉的现代诗,必须原创,不能上网查

第一首《人间与仙境》

山向我走来

螓首蛾眉宛若仙子

未见真容便打动我心

山脚的人家

山顶的风光

炊烟袅袅

山雾缭绕

人间与仙境

原来这么近

第二首《峨眉》

螓首蛾眉

春山如笑

古人总把山水比美人

原来真的这么美

无须登金顶

无须观雾海

只是看看

路边的这些石头

就如神笔勾勒出的水墨画

美得

惊心动魄

2.有关峨眉山的诗句

登峨眉山

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3.关于峨眉山的诗句

1、登峨眉山 李白 蜀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悉青冥倚彩错疑画泠紫霞赏锦囊术云间吟琼箫石弄宝瑟平微尚欢笑自毕烟容颜尘累忽相失

2、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见渝州

3、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京 李白

我巴东三峡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峨眉照沧海与万相随黄鹤楼前月华白忽见峨眉客峨眉山月送君风吹西安陌安道横九峨眉山月照秦川黄金狮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振高名满帝都归弄峨眉月

4.关于峨眉的古诗

1、峨眉山月歌[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忆昔[宋] 陆游

忆昔西游两鬓青,即今镜里雪千茎。

峨眉风月犹关念,濯锦莺花已隔生。

避暑有时移枕簟,畏人终日闭柴荆。

此怀恨欠诗千首,且寄秋泉一再行。

3、浣溪沙[当代] 梁羽生

已惯江湖作浪游,且将恩怨说从头。

如潮爱恨总难休。

瀚海云烟迷望眼,天山剑气荡寒秋。

峨眉绝塞有人愁。

4、霜天晓角·峨眉仙客[宋] 甄龙友

峨眉仙客,四海文章伯。

来向东坡游戏,人间世、著不得。

去国谁爱惜,在天何处觅。

但见尊前人唱,前赤壁、后赤壁。

5、山[唐] 李峤

地镇标神秀,峨眉上翠氛。

泉飞一道带,峰出半天云。

古壁丹青色,新花绮绣纹。

已开封禅所,希谒圣明君。

5.关于峨眉山的诗

1、唐代: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原文选段:

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

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

满堂空翠如可扫,赤城霞气苍梧烟。

洞庭潇湘意渺绵,三江七泽情洄沿。

释义:

画中之山,如峨眉挺拔于西极之天,如罗浮之山与南海相连。此画工真是一位善于推思的能工巧匠,用彩笔驱赶着高山大海置于我的眼前。满堂的空灵苍翠如可扫,赤城的霞气和苍梧的岚烟,仿佛可从画中飘浮而出。洞庭潇湘的美景意境深远,我之情意随着三江七泽之水而回返往复。

2、唐代:李白《蜀道难》

原文选段: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释义:

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了吧,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西边太白山高峻无路只有飞鸟可通行,此山可以直通峨眉山巅。

3、唐代:李白《登峨眉山》

原文选段: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释义:

蜀国有很多仙山,但都难以与绵邈的峨眉相匹敌。试登此峨眉山周游观览,其绝特奇异的风光景致哪里能全部领略。青苍的山峰展列于天际,色彩斑烂如同出自画中。飘然登上峰顶赏玩紫霞,恰如真得到了修道成仙之术。

4、唐代: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原文选段: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

释义:

我以前在巴东三峡之时,曾西望明月遥想家乡峨眉。遥忆家乡的峨眉山月从峨眉而出,普照沧海,长与人万里相随。在黄鹤楼前的月光下,我忽然遇到了您这位从家乡峨眉来的客人。如今,峨眉山月又将随风伴送您西入长安。

5、唐代:李白《峨眉山月歌》

原文选段: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释义:

半轮明月高高悬挂在峨眉山前,平羌江澄澈的水面倒映着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只能依依不舍顺江去向渝州。

6.形容“峨眉山”的诗句有哪些

1. 《峨眉山月歌》唐代诗人: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 《赠别郑炼赴襄阳 》唐代诗人: 杜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

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

3. 《登峨眉山》唐代诗人: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4. 《漫 成 》唐代诗人:杜 甫

江皋已仲春,花下复清晨。

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

读书难字过,对酒满壶频。

近识峨眉老,知予懒是真。

5. 《峨眉饵黄精》唐代诗人:韦应物

灵药出西山,服食采其根。

九蒸换凡骨,经著上世言。

候火起中夜,馨香满南轩。

斋居感众灵,药术启妙门。

自怀物外心,岂与俗士论。

终期脱印绶,永与天壤存。

《峨眉山月歌》唐代诗人:李白

《赠别郑炼赴襄阳 》唐代诗人: 杜甫

《登峨眉山》唐代诗人:李白

《漫 成 》唐代诗人:杜 甫

7.现代诗《峨眉山》什么意思

蛾眉山是越地的八大名山之一,其实见不到山。越地的人曾取了蛾眉土谷祠桌下的一块顽石,来凑足八座山。我当初怀疑说:“一块顽石,都可以叫山,那么城里的山就太多了,为什么这个叫山别的不叫山呢?”

天启(明熹宗年号)五年,姑苏(今苏州)人周孔嘉寓居在轩亭的北边,我每次到他家,畅谈一整天。一天,我到了他房后厨房的下面,看到一块一丈多高的石壁,苍翠逼人。我说:“这块石头青绿,真是天地间的神物,怎么屈居在这里?”向邻居老者询问,老者说:“这是蛾眉山。山高一丈多,宽三丈,长几十丈,南到轩亭,北到香橼衕。石头就像斧头劈出来的褶皱,看让去就像一弯弯眉毛,黑中带青,浑身苍翠。”我因此拿梯子登上屋脊,一次观看,发现它的形状大致像眉毛,又向左右的沿着邻居家的墙摸索,都是从鸡栏、猪圈、厨房、厕所之下,发现它的山脚,于是大生呼喊痛快。衡量山的长短宽窄,和邻居老者说的一点不差。于是我就幻想,如果有一天全都把这里的墙壁推倒,把房屋都扒掉,让这座山岿然独立,也是天地人生间的一大快事。到了二十年后,陵谷变迁,遭遇战火,山外的房屋都烧光了,但是沿着墙的一带,都安然无恙,这应该是天意,想始终隐蔽这座山,不让人发现。奇怪的峦石,苍翠的苔藓,却只和马尿牛粪为伴,真实可惜!这就是柳宗元之所以写下《囚山》赋的原因。

我因此想到世间珍异的东西,被凡人所埋没的,真是数不胜数。尤其遗憾这座山,生在城市中,坐落在人烟密集的地方,仅仅隔着一面墙,使得世人竟然不认识它,反而拿庙里桌下的顽石来凑数,这座山的不幸竟然到了这种地步!就算如此,干宝曾记录了山的死亡,桑钦曾记录了石头飞走,山真的有灵,怎么能长期困在这里?东武的怪山,有真实的例子可以借鉴。我为山着想,希望他挣脱樊篱,断根飞去。

8.赞美峨眉山的诗句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2007-5-17 17:43:38 心情: 天气: 温度: ℃

——李白《峨眉山月歌》赏析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是李白二十六岁(726)初离蜀地时的作品,诗中描写了峨眉山月影入江流的迷人景色,表现了诗人离乡时对故乡山水的深深依恋。全诗意境明朗清新,语言自然流畅。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在一个云淡风清的秋夜,诗人从平羌江乘舟而下,峨眉山上的半轮秋月悬挂在幽美静谧的夜空,皎洁的月影倒映在静静流淌的江水中,伴随着诗人远去的行舟,和江水一起流向远方。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又一个天高云淡的夜晚,一叶轻舟从清溪出发,在月光的照耀下向三峡驶去,用不了多久,就要到达渝州了,从峨眉山一直跟随诗人行走的明月,被岸边的高山遮住看不见了。

注释:

①峨眉山:位于四川成都西南峨眉山市境内,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

②半轮秋:半圆的秋月。

③平羌:平羌江,又名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经芦山、雅安、洪雅、夹江,到乐山与大渡河汇流入岷江。

④ 清溪:唐时泯江的一处渡口。君:指峨眉山月。

⑤渝州:今重庆市为唐代渝州治所。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