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带“冷”字的诗句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七夕》 敲断玉钗红烛冷,计程应说到常山。 郑会《题邸间壁》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白居易《琵琶行》 一泓清可沁诗脾,冷暖年来只自知。 林稹《冷泉亭》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李商隐《霜月》 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 白居易《冬至宿杨梅馆》 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 白居易《为薛台悼亡》 渚宫东面烟波冷,浴殿西头钟漏深。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 软绫腰褥薄绵被,凉冷秋天稳暖身。 白居易《晓眠后寄杨户部》 夜寒不去寝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 李璟《望远行》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李商隐《春雨》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钱珝《未展芭蕉》 红窗透出鸳衾冷,白草飞时雁塞寒。 徐寅《霜》 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 薛逢《宫词》 这些够么?累死我了! 2.表现寒冷的诗句有关写寒冷的诗句5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此诗开篇就奇突.未及白雪而先传风声,所谓“笔所未到气已吞”——全是飞雪之精神.大雪必随刮风而来,“北风卷地”四字,妙在由风而见雪.“白草”,据《汉书.西域传》颜师古注,乃西北一种草名,王先谦补注谓其性至坚韧.然经霜草脆,故能断折(如为春草则随风俯仰不可“折”).“白草折”又显出风来势猛.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满天飞雪.“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个“即”字,维妙维肖地写出由南方来的人少见多怪的惊奇口吻. 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忽如”二字下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南方人见过梨花盛开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东方虬《春雪》),也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无论豪情与奇趣都得让此诗三分.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俱称奇绝.要品评这咏雪之千古名句,恰有一个成语——“妙手回春”. 以写野外雪景作了漂亮的开端后,诗笔从帐外写到帐内.那片片飞“花”飘飘而来,穿帘入户,沾在幕帏上慢慢消融……“散入珠帘湿罗幕”一语承上启下,转换自然从容,体物入微.“白雪”的影响侵入室内,倘是南方,穿“狐裘”必发炸热,而此地“狐裘不暖”,连裹着软和的“锦衾”也只觉单薄.“一身能擘五雕弧”的边将,居然拉不开角弓;平素是“将军金甲夜不脱”,而此时是“都护铁衣冷难着”.二句兼都护(镇边都护府的长官)将军言之,互文见义.这四句,有人认为表现着边地将士苦寒生活,仅着眼这几句,谁说不是?但从“白雪歌”歌咏的主题而言,这主要是通过人和人的感受,通过种种在南来人视为反常的情事写天气的奇寒,写白雪的威力.这真是一支白雪的赞歌呢.通过人的感受写严寒,手法又具体真切,不流于抽象概念.诗人对奇寒津津乐道,使人不觉其苦,反觉冷得新鲜,寒得有趣.这又是诗人“好奇”个性的表现.。 3.带冷字的古诗词《秋日即目》李世民 爽气浮丹阙,秋光澹紫宫。衣碎荷疏影,花明菊点丛。袍轻低草露,盖侧舞松风。散岫飘云叶,迷路飞烟鸿。砌冷兰凋佩,闺寒树陨桐。别鹤栖琴里,离猿啼峡中。落野飞星箭,弦虚半月弓。芳菲夕雾起,暮色满房栊。 《秋日斅庾信体》李世民 岭衔宵月桂,珠穿晓露丛。蝉啼觉树冷,萤火不温风。花生圆菊蕊,荷尽戏鱼通。晨浦鸣飞雁,夕渚集栖鸿。飒飒高天吹,氛澄下炽空。 《秋日翠微宫》李世民 秋日凝翠岭,凉吹肃离宫。荷疏一盖缺,树冷半帷空。侧阵移鸿影,圆花钉菊丛。摅怀俗尘外,高眺白云中。 《初秋夜坐》李世民 斜廊连绮阁,初月照宵帏。塞冷鸿飞疾,园秋蝉噪迟。露结林疏叶,寒轻菊吐滋。愁心逢此节,长叹独含悲。 《守岁》李治 今宵冬律尽,来朝丽景新。花余凝地雪,条含暖吹分。绶吐芽犹嫩,冰□已镂津。薄红梅色冷,浅绿柳轻春。送迎交两节,暄寒变一辰。 《同玉真公主过大哥山池》李隆基 地有招贤处,人传乐善名。鹜池临九达,龙岫对层城。桂月先秋冷,苹风向晚清。凤楼遥可见,仿佛玉箫声。 《彩书怨》上官昭容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咏灯》李昪 一点分明值万金,开时惟怕冷风侵。主人若也勤挑拨,敢向尊前不尽心。 《九月十日偶书》李煜 晚雨秋阴酒乍醒,感时心绪杳难平。黄花冷落不成艳,红叶飕飗竞鼓声。背世返能厌俗态,偶缘犹未忘多情。自从双鬓斑斑白,不学安仁却自惊。 《秋莺》李煜 残莺何事不知秋,横过幽林尚独游。老舌百般倾耳听,深黄一点入烟流。栖迟背世同悲鲁,浏亮如笙碎在缑。莫更留连好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李煜 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 4.含有“冷”字的诗词七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sczh/article.asp 在这里输入冷就可以查了,有7279篇 5.关于天气冷的诗句1、碧天凉冷雁来疏,闲望江云思有馀。秋馆池亭荷叶后,野人篱落豆花初。无愁自得仙人术,多病能忘太史书。——作者:李郢 《江亭晚望》 2、厨冷烟初禁,门闲日更斜。东风不好事,吹落满庭花。作者: 徐铉 《寒食日作》 3、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阴沉飞雪白。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弄房给事》 4、桂冷微停素,峰干不遍岚。何溪背林处,犹覆定僧庵。——作者:陆龟蒙 《残雪》 5、寒炉局促坐成劳,暗淡灯光照二毛。水寺闲来僧寂寂,雪风吹去雁嗷嗷。——作者:齐己 《楚寺寒夜作》 6、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愿随金騕褭,走置锦屠苏。路远思恐泥,兴深终不渝。献芹则小小,荐藻明区区。万里露寒殿,开冰清玉壶。君王纳凉晚,此味亦时须。——作者:杜甫 《槐叶冷淘》 7、九衢金吾夜行行,上宫玉漏遥分明。霜飙乘阴扫地起,旅鸿迷雪绕枕声。远人归梦既不成,留家惜夜欢心发。——作者:鲍溶 《寒夜吟》 8、瞿塘峡口冷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晴鸟一时啼。——作者:白居易 《杂曲歌辞·竹枝》 9、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王令的《暑旱苦热》 10、冷日微烟渭水愁,翠华宫树不胜秋。霓裳一曲千门锁,白尽梨园弟子头。——作者:赵嘏 《冷日过骊山》 11、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佚名 《孟冬寒气至》 12、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作者:孟浩然 《早寒江上有怀》 13、树绕池宽月影多,村砧坞笛隔风萝。西亭翠被馀香薄,一夜将愁向败荷。——作者:李商隐 《夜冷》 14、仙闱井初凿,灵液沁成泉。色湛青苔里,寒凝紫绠边。 ——作者:孙欣 《奉试冷井诗》 15、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翠色本宜霜后见,寒声偏向月中闻。啼猿想带苍山雨,归鹤应和紫府云。——作者:韩溉 《松》 16、雨余庭院冷萧萧。帘幕度微飙。鸟语唤回残梦,春寒勒住花梢。——作者:周紫芝 《朝中措》 17、月楼风殿静沉沉,披拂霜华访道林。鸟在寒枝栖影动,人依古堞坐禅深。——作者:陆龟蒙 《寒夜同袭美访北禅院寂上人》 18、月是阴秋镜,寒为寂寞资。轻寒酒醒后,斜月枕前时。——作者:元稹 《初寒夜寄卢子蒙》 19、云冷江空岁暮时,竹阴梅影月参差。鸡催梦枕司晨早,更咽寒城报点迟。——作者:殷尧藩 《寒夜》 20、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作者:岳飞 《小重山》 6.带“晚”字和“凉”字的诗句有哪些如果是分别带“晚”字和“凉”字的诗句,真的是数不胜数,但同时带有“晚”字和“凉”字的诗句比较少。 1.罢摇纨扇晚凉生。出处是宋代词人晁端礼的《浣溪沙》。 2.薰风破闷晚凉时。出处是宋代词人谢逸的《浣溪沙》。 3.公退晚凉无一事。出处是唐代诗人王建的《赠华州郑大夫》。 4.晚凉独步楚江滨。出处是唐代诗人殷尧藩的《潭州独步》。 5.雨过北林空晚凉。出处是唐代诗人周贺的《寺居寄杨侍御》。 6.晚凉初浴略梳妆。出处是宋代词人赵长卿的《临江仙·柳上斜阳红万缕》。 7.晚凉思饮两三杯。出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木芙蓉花下招客饮》。 8.篮舆不乘乘晚凉。出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晚出寻人不遇》。 9.谁见晚凉人立处。出处是明代高启的《晚立西浦渡》。 10.阴移高树晚凉微。出处是明代高叔嗣的《雨后柏井同方体易》。 含有“晚”和“凉”的诗句还有很多,这两个字通常可以结合在一起,因为形容晚最恰当的就是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