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南京历史的诗句南朝四国石头城 作者:刘禹锡 [唐]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乌衣巷 作者:刘禹锡 [唐]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临江仙 作者:李清照 [宋] 1084-约1151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雕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渔家傲 作者:苏轼 千古龙蟠并虎踞。 从公一吊兴亡处。 渺渺斜风吹细雨。 芳草渡。 江南父老留公住。 公驾飞车淩彩雾。 红鸾骖乘青鸾驭。 却讶此洲名白鹭。 非吾侣,翩然欲下还飞去。 南乡子 作者: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 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 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酹江月·驿中言别友人 作者:文天祥 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 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 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 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 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 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八声甘州 作者:辛弃疾 把江山好处付公来,金陵帝王州。 想今年燕子,依然认得,王谢风流。 只用平时尊俎,弹压万貔貅,依旧钓天梦,玉殿东头。 看取黄金横带,是明年准拟,丞相封侯。 有红梅新唱,香阵卷温柔。 且华堂、通宵一醉,待从今、更数八千秋。 公知否,邦人香火,夜半才收。 金陵三首(一) 作者:李白 晋家南渡日,次地旧长安。 地即帝王宅,山为龙虎盘。 金陵空壮观,天堑净波澜。 醉客回桡去,吴歌且自欢。 金陵三首(二) 作者:李白 地拥金陵势,城回江水流。 当时百万户,夹道起朱楼。 亡国生春草,离宫没古丘。 空余后湖月,波上对江洲。 金陵三首(三) 作者:李白 六代兴亡国,三杯为尔歌。 苑方秦地少,山似洛阳多。 古殿吴花草,深宫晋绮罗。 并随人事灭,东逝与沧波 登金陵凤凰台 作者: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浪淘沙 作者:李煜 往事只堪哀! 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2.关于南京的诗:“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李白《长干行》):长干,本古金陵里巷,居民多从事商业活动。其地在今南京城南。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高楼,指西楼。金陵城西楼即“孙楚楼”,因西晋诗人孙楚曾来此登高吟咏而得名。楼在金陵城西北覆舟山上(见《舆地志》),蜿蜒的城垣,浩渺的长江,皆呈其足下,为观景的胜地。覆舟山,即今南京九华山。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李白《登陵凤凰台》):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刘禹锡《金陵怀古》):据《金陵记》说,冶城,位于金陵府治西北,故址在今南京市朝天宫一带。征虏亭,故址在今南京市玄武湖北。东晋征虏将军谢石的哥哥谢万曾送客于此亭。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石头城》):“故国”即指金陵,这里曾经是战国时代楚国的金陵城,三国时孙权改名为石头城,并在此修筑宫殿。经过六代豪奢,至唐初废弃,200年来久已成为一座“空城”。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乌衣巷在夫子庙西南隅。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建康是六朝都城,秦淮河穿过城中流入长江,两岸酒家林立,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场所。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台城》):台城,旧址在今南京市鸡鸣山南,本是三国时代吴国的后苑城,东晋成帝时改建。中唐时期,昔日繁华的台城已是“万户千门成野草”;到了唐末,这里就更荒废不堪了 3.有关南京的诗词(1) 《桃叶歌》东晋•王献之(344—386年)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 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注释】桃叶渡:位于今南京夫子庙东北、十里秦淮与古青溪水道合流处淮青桥附近。今渡口处立有“桃叶渡碑”,并建有“桃叶渡亭”。 清 人张通之在《金陵四十八景题泳》“桃叶临渡”一景中写道:“桃根桃叶皆王妾,此渡名惟桃叶留,同是偏房犹侧重,秦臣无怪一穰侯。”桃叶、桃根姊妹俩,同为 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的小妾。 因王献之当年曾在渡口接送过爱妾桃叶,桃叶渡由此得名。王献之的女儿王神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痴呆皇帝之一、东晋第10位皇帝 晋安帝司马德宗的皇后。 王献之的结发妻子是郗昙的女儿。郗昙,字重熙,少赐爵东安县开国伯(相当于二品官职)。 司徒王导辟秘书郎(南朝士 族子弟以为出身之官)。朝论以昙名臣之子,每逼以宪制,年30,始拜通直散骑侍郎,迁中书侍郎。 简文帝为抚军,引为司马)的女儿,名字叫道茂。郗道茂跟王 献之为姑表之亲,郗道茂是王献之的表姐。 根据《世说新语》刘孝标注,咸、宁{东晋简文帝司马昱咸安、孝武帝司马曜宁康(371—375年)}年间,王献之 奉皇帝之命,休了原配郗道茂,另尚简文帝司马昱之女余姚公主(亦称新安公主)。 (2) 《之零陵郡次新亭》南朝梁•范云(451—503年) 江干远树浮。 天末孤烟起。 江天自如合。 烟树还相似。 沧流未可源。 高飘去何已。 【注 释】新亭:在六朝时十分有名,是六朝建康宫城西南的军事堡垒,新亭垒、白下垒,一南一北,为建康宫城的南北门户。 南宋时史正志《新亭记》记载:新亭“南去 城十二里,有岗突然起于丘墟垅堑中,其势回环险阻,意古之为壁垒者,或曰此六朝所谓新亭是也。”江干:江岸。 末:边。 (3) ①《入朝曲》东晋•谢朓(464—499年) 江南佳丽地。 金陵帝王州。 逶迤带绿水。 迢递起朱楼。 飞甍夹驰道。 垂杨荫御沟。 凝笳翼高盖。 叠鼓送华辀。 献纳云台表。 功名良可收。 【注 释】《入朝曲》:属乐府“鼓吹曲辞”。 “金陵”句:东吴、东晋、刘宋都曾建都金陵(今南京),故称之为“帝王州”。逶迤:形容水流弯曲。 带:环绕。迢递: 高峻巍峨貌。 朱楼:红楼。飞甍(méng):凌空欲飞的屋脊。 甍,屋脊。驰道:专供皇帝行走的御道。 御沟:流经宫苑的河道。凝笳:舒缓的笳声。 翼:送。高 盖:高高的车盖。 此指高车。叠鼓:轻而密的鼓声。 华辀(zhōu周):华丽的车辆。“献纳”句:谓立身朝堂,进献的忠言被采纳。 献纳,谏言以供采纳。云 台,汉宫高台名。 ②《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东晋•谢朓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注 释】三山:山名,今南京市西南。还望:回头眺望。 京邑:指南齐都城建康,即今南京市。灞涘望长安:借用汉末王粲《七哀诗》“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诗 意。 灞,水名,源出陕西蓝田,流经长安城东。河阳视京县:借用西晋诗人潘岳《河阳县诗》“引领望京室”诗意。 河阳:故城在今河南梦县西。京县:指西晋都城 洛阳。 两句意为:我怀着眷恋之情,傍晚登上三山,回头眺望都城建康。丽:使动用法,这里有“照射使……色彩绚丽”的意思。 飞甍:上翘如飞翼的屋脊。甍:屋 脊。 参差:高下不齐的样子。两句意为:在日光的照耀下,京都建筑色彩绚丽,高高低低都能望见。 绮:有花纹的丝织品,锦缎。澄江:清澈的江水。 练:洁白的绸 子。两句意为: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一匹白练。 喧鸟覆春洲:形容鸟儿众多。覆:盖。 杂英:各色的花。甸:郊野。 方:将。滞淫:久留。 淹留。怀:想念。 佳 期:指归来的日期。怅:惆怅。 霰:雪珠。两句意为:分别了,想到何日才能回来,不由得令人惆怅悲伤,留下雪珠般的眼泪。 鬒:黑发。变:这里指变白。 两句意 为:怀着望乡之情的人,又有谁能不白了头发呢? (4) 《河中之水歌》南朝•萧衍(464—549年) 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 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 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 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 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擎履箱。 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早嫁东家王。 【注释】萧衍:南朝萧梁开国皇帝。 莫愁:一说为洛阳女,15岁嫁至石头城(今南京)为卢家妇。今南京有莫愁湖。 (5) ①《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701—762年),作于唐天宝六年(747年)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 释】凤凰台:故址在南京城西花露岗。 相传刘宋元嘉十六年,有三鸟翔集此山,状如孔雀,文彩五色,音声谐和,众鸟群集。仍置凤凰台里,起台于山,号为凤凰 山。 吴宫:三国时孙吴建都金陵(今南京)。晋代:东晋亦建都于金陵。 衣冠:指王公贵族。丘:坟墓。 三山:山名,在南京西南长江边上,因三峰并列、南北相连 而得名。二水:秦淮河流经南京后,向西流入长。 4.我想请问一首有关南京的诗词《桃叶歌》 东晋 王献之 桃叶复桃叶, 渡江不用楫。 但渡无所苦, 我自迎接汝。 说明:桃叶渡为南京古名胜之一,金陵四十八景之列。桃叶渡之名由来已久,要追溯到东晋时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七子王献之住淮水南乌衣巷内,他常在这里迎接他的爱妾桃叶渡河。 地址:位于淮清桥边,十里秦淮与古青溪水道合流处。今渡口处有桃叶渡碑,并建有桃叶渡亭。(吴敬梓故居内,桃叶渡8号)。 《长干行》 唐 李白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说明:《建康实录》中记载:古代南京,称“山陇之间曰‘干’,建业南五里有山冈,其间平地,庶民杂居。有大长干、小长干、东长干,并是地里名。小长干,在瓦官南巷,西头出江。”“金陵南郭群山环之,而雨花峰为最大,其脊曰石子冈,即古之大长干也。稍西曰小长干,吴立大市,晋瓦官寺适当其地。”长干里地势高,雨花台陈于前,秦淮河其卫后,大江护其西,又是秦淮河的入江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秦、汉、六朝时期,长干里是南京最繁华的地方,是著名的商业区和货物集散地。 地址:长干里是南京古代著名的地名,遗址在今内秦淮河以南至雨花台以北,雨花台到长干桥一带。 《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说明:白鹭洲原为古代靠秦淮河口的一个沙洲。后江流改道,白鹭洲与陆地相连。现在的白鹭洲紧邻夫子庙,历史上称为徐太傅园,徐中山园、东园,是明初中山王徐达王府的东花园。东园定名为白鹭洲,始于民国初年,其原因在于湖中有洲,四面环水,洲边多植芦苇,秋日时有水鸟白鹭飞来,与原长江边的白鹭洲相象,墨客骚人在此观景畅饮时,为了让名园平添诗情画意,故借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诗句,名之曰“白鹭洲》。 凤凰台位于城内西南隅的一座山岗上,其遗址就在现今花露北岗一带。建于南北朝刘宋时期。相传有有凤凰翔集于此,因筑台而称凤凰台。由于凤凰台是六朝胜迹,为历代文人墨客悼古吟咏之所,特别是李白晚年,于唐上元二年(761年),也就是去世前一年,还登临凤凰台,抒发历史的慨叹。从此,凤凰台的知名度迅速提高,在六朝胜迹中闪烁生辉。至南宋,历经数次重建,最终废。今有来凤街,凤台路。 《乌衣巷》唐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说明: 乌衣巷在今南京秦淮河南岸夫子庙文德桥边,是一条幽静狭小的巷子。乌衣巷得名于三国时吴曾在此扎营,吴兵皆穿乌衣。六朝时,成为东晋名相王导、谢安,在乌衣巷东建有来燕堂,建筑古朴典雅,堂内悬挂王导、谢安画像,游人不断,成为瞻仰东晋名相、抒发思古幽情的地方。 朱雀桥为东晋时建在内秦淮河上的一座浮桥,在今中华门内,已不存。人们为追忆朱雀桥,往往把镇淮桥当作昔日的朱雀桥,不知有多少历代文人名士来此抒发过情思,抚今追昔。如今在武定桥和镇淮桥间新架设了朱雀桥,这里淮水微转,桥卧晚霞,尚不失当年风范。 地址:乌衣巷:在今南京秦淮河南岸文德桥边。 朱雀桥:因年代已远,朱雀桥早已无存,遗址也缥缈难寻。该桥今在中华门城内的镇淮桥和武定桥之间。 5.有关六朝古都南京的诗词..很多的呀,如: 宋,张耒,《怀金陵三首之三》:曾作金陵烂漫游,北归尘土变衣裘。 芰荷声里孤舟客,卧入江南第一州。 唐,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清,蒋超,《金陵旧院》锦绣歌残翠黛尘,楼台已尽曲池湮。 荒园一种瓢儿菜,独占秦淮旧日春。 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还有很多很多的,您自己上网找找吧。 6.关于南京的诗歌一 中山陵 1 走进中山陵,蓝瓦其实不是瓦 是信仰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 或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的是灵魂 重于泰山的也是灵魂 肉体不过是存放灵魂的皮囊 站在这里,让人懂得 信仰是灵魂的分量 2 天下为公 我无饭,大家要有饭 我无衣服,大家要有衣服 我无房子,大家要有房子 我不可出行,大家要能出行 天下是大家的天下 我为大家代言 我为大家服务 一草一木属于大家 一砖一瓦属于大家 食物属于大家 用品属于大家 工具属于大家 天空属于大家 山川属于大家 土地属于大家 乡村属于大家 城镇属于大家 教育属于大家 书籍属于大家 历史属于大家 福利属于大家 我去抗争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砸碎腐朽,天下为公 3 博爱 一个人如何爱众人 一棵草如何爱草原 一粒石子如何爱大山 一滴水如何爱大海 一只鸟如何爱天空 与众人在一起 与草原在一起 与大山在一起 与大海在一起 与天空在一起 爱是平等,是没有距离 一起经历四季 一起经历风霜 一起迎接或送走 一起得到或失去 博越大越好 爱越小越好 博爱,让付出最大 让距离最小 4 民族 民权 民生 社会是一口大锅 人们泡在锅中的温水里 先生是最早的觉醒者之一 烧着水的封建统治之锅 被你推翻 三民主义是你的双手 二 雨花台 1 第一次到南京,先上雨花台 翻开一部书的扉页 “国不可不救,他人不去救, 则唯靠我自己” 雨花台,盯着 历史书中读到过的名字 我沉默 一个石子对一块石头的沉默 盼望与走近时的沉默 煤遇到火的沉默 我怀着 一颗对那么多英魂敬慕之心 从外到内 由近而远 雨花台,绿树掩映 天空若是一把巨伞 它就是一根伞骨 2 “生命高于一切 信仰贵于生命” 一个人似一棵树 信仰是绽放的花蕾 牺牲,倒下的 只是躯体 那些不屈的灵魂直立着 他们化为 高山的巨石 天空的星辰 烈士纪念馆内 一件件遗物 是尘埃中的金子,黑暗里的光束 从它们前面走过 能听到愤怒,呐喊,抗争 十万先烈,十万双眼睛 十万先烈,十万张嘴 十万先烈,十万脊梁 十万先烈,十万拳头 烈士们的遗物 每一件 都是寄给今天的信笺、血书 3 每一个英魂都有属于自己的名字 不该被忘记 忠魂亭,烈士们的窗口 站在它前面,能感觉得到 烈士们在注视,比如 日益强大祖国的前行方向 伟大复兴路上的脚步 人民的生活,关注 人们安居乐业,苦难的日子 一一翻过 最好的纪念,就是像烈士们一样 爱一草一木,爱脚下的土地 爱胸中的梦想 纪念碑,与忠魂亭遥相呼应 一百八十块碑石,四万七千多字 石头都不沉默,日夜复述着不变的信仰 它是烈士们举着的镜子 面对它,让所有来者 正衣冠,点燃内心的火炬 4 “我以我血沃中华” 雨花台,一个为祖国输血的 针头 清末以来的中华 多像嬴弱的病人 缺钙的骨头,贫血的身躯 难以自立 十万烈士是钙源 是血库 他们用自己的魂魄药丸 喂服于她,我们的母亲 “与有愧心而生,不若无愧心而死” 烈士们前赴后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