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乾隆赞美江南美女的诗歌南在历史上出现了众多的美女。 最早的是西施,“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李白《西施》)“忆昔西施人未求,浣纱曾向此溪头。一朝得侍君王侧,不见玉颜空水流。” (施肩吾《越溪怀古》)流水依旧,而玉颜已逝,令人感叹不已。另外,历史上的江南美女还有项羽的宠妃虞姬、周瑜之妻小乔、钱塘娼女苏小小、金陵莫愁等。 唐代产生了大量描写江南美女的诗篇,唐诗中吟咏美人的诗层出不穷。王琚有《美女篇》,岑参有《醉戏窦子美人》,孟浩然有《美人分香》,李白有《陌上赠美人》、《口号吴王美人半醉》、《代美人愁镜二首》,张渭有《赠赵使君美人》,杜甫有《佳人》,张籍有《美人宫琪》,顾况有《代佳人赠别》,武元衡有《赠佳人》,李贺有《美人梳头歌》,陆龟蒙有《美人》等,把美人的仪态和情趣从内到外写了一遍。 唐代诗人对江南美女的形容,有佳丽、吴娃、吴姬、越艳等。江南美女有着娇好的姿容体态。 她们有着洁白的肌肤,这一点似乎成为江南美女与其他地方女子的显著区别。李白描写江南女子白皙清秀的诗歌就很多。 “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星月。屐上足如霜,不著鸦头袜。” (李白《越女词五首》其一)“吴儿多白皙,好为荡舟剧。”(李白《越女词五首》其二)“玉面耶溪女,青蛾红粉妆。 一双金齿屐,两足白如霜。”(李白《浣纱石上女》)把吴女之白作为整个诗歌的主题。 江南气候宜人,山水秀美,自然会造就美女的白皙肌肤。正如杜牧“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 (杜牧《杜秋娘词》)所吟咏的一样。加上采莲女多赤足在水上劳动,其素足也就给人以很深的印象。 “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杜甫《壮游》)在唐代诗人的笔下,江南女性容颜之美并无身份之分,既可以是贫寒浣纱女,有“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王维《洛阳女儿行》)的不平;也可以是歌妓,有“看舞颜如玉,听诗韵似金”(白居易《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的沉醉。 她们的体态窈窕多姿,“吴娃与越艳,窈窕夸铅红”(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她们有的丰满可人,“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王勃《采莲归》)。 将江南美女与鲜花相类比由来已久,梁代昭明太子就曾有“莲花泛水,艳如越女之腮。”(《锦带书十二月启》)诗人常常以鲜花来形容赞美她们,“越女颜如花,越王闻浣纱。” (宋之问《浣纱篇赠陆上人》)惊叹“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儿女全胜花。”(王昌龄《浣纱女》)“木兰舟上,何处吴娃越艳,藕花红照脸。” (孙光宪《河传》)写江南美女人面与鲜花相映衬,别有一番情趣与意境。江南美女还有着丰富的性情和才艺。 从总体上看,江南女性的性情开朗活泼,健康乐观。她们有的娇羞,“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有的大胆,“卖眼掷春心,折花调行客。” (李白《越女词五首》)有的天真烂漫,“呼来上云梯,含笑出帘栊。”(李白《经离乱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越女沙头争拾翠,相呼归去背斜阳。” (孙光宪《八拍蛮》)有的机灵活泼,“吴娃足情言语黠,越客有酒巾冠斜。”(刘禹锡《乐天寄忆旧游因作报白君以答》)有的深情款款,“越女含情已无限,莫教长袖舞阑干。” (羊士愕《郡中即事三首》)有的热情欢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李白《金陵酒肆留别》)当垆卖酒热情待客,如春风扑面。 “半道逢吴姬,卷帘出揶揄。”(李白《玩月金陵城西孙楚酒楼达曙歌吹日晚乘醉……访崔四侍御》)卷帘嘲戏,泼辣俏丽,毫无拘束。 江南社会普遍流行乐歌舞蹈,杜牧到湖州后,描写江南秋收后人们庆祝丰收的情景时说,“万家相庆喜秋成,处处楼台歌板声。”(杜牧《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霅溪管因题长句四韵》)就是这种文化氛围的写照。 唐诗中对江南佳丽擅长歌舞的描写,与其美丽多情一样,几乎成为她们的专利。“越女歌长君且听,芙蓉香满水边城。” (常建《吴故宫》)“葡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 (李白《对酒》)“吴姬对酒歌千曲,秦女留人酒百杯。”(鲍防《人日陪宣州范中丞传正与范侍御传真宴东峰亭》)都对她们的娇美歌喉赞美有加。 同时她们还擅长音乐与舞蹈。“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 (李白《九日登山》)“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王昌龄《重别李评事》)“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白居易《忆江南词》)当这种优美的歌声与具体场景结合起来时,便构成了动人的艺术境界。“楚客秋思著黄叶,吴姬夜歌停碧云。 声尽灯前各流泪,水天凉冷雁离群。”(鲍溶《吴中夜别》)秋日送别本已惆怅不已,吴女的歌声更增添了无限愁绪。 江南佳丽在唐代诗人心中有着很高的地位,他们赞美她们的娇媚灵秀,也敬佩她们的出众才艺。如张籍《酬朱庆馀》所云“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诗中虽然是用比兴手法赞扬江南举子朱庆馀,但其中仍然可以透露出唐代诗人心目中江南美女的份量。所以唐代诗人在江南游历,并不乏对她们的向。 2.关于“乾隆皇帝下江南”的诗句有哪些1. 清·乾隆《烟雨楼用韩子祁诗韵》 春云欲泮旋濛濛,百顷南沏一棹通。 回望还迷堤柳绿,到来才辨榭梅红。 不殊图画倪黄境,真是楼台烟雨中。 欲倩李牟携铁笛,月明度曲水晶宫。 2. 清·乾隆《忆》 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 眼看西北三千界,势压江南十二洲。 好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分再来游。 3. 清·乾隆《木兰祠》 克敌垂成不受勋,凛然巾帼是将军。 一般过客留吟句,绝胜钱塘苏小坟。 4. 清·乾隆《宿方山》 行馆傍花宫,林峦益致静。 山游薄暮归,篝灯夜方永。 定钟近宵声,弗霜亦念警。 安禅付彼僧,我自娱清省。 5. 清·乾隆《清凉山》 耸翠层峦接碧空,清凉襟袖拂天风。 石头城一西临望,千古兴亡慨叹中。 3.关于乾隆皇帝下江南诗句乾隆于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二十二年(1757)、乾隆二十七年(1762)、乾隆三十年(1765)、乾隆四十五年(1780)、乾隆四十九(1784)年六下江南。他是乘船顺大运河南下,大运河两岸的城市,象济宁、无锡等自然是他停游的地方,另外还巡游了扬州、苏州、杭州、镇江、南京等许多风光秀丽的城市。 乾隆皇帝下江南写下了《入山东境》、《过德州》、《老黄河》、《平原行》、《过济南杂诗》、《望岱庙》、《蒙山》、《过沂州》、《郯城道中》等诗。 关于乾隆皇帝下江南的诗句: (一) 乾隆下江南诗一首(转载于网上) ( 爱新觉罗——弘历) 金山珠影几千秋,云索高峰水自流。 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 远望江南三千里,近观湖北十路州。 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 (二) 乾隆游江南诗有赏 红球日出映朝辉,翠竹格高都算威。 山水清奇居华首,长江吹笛世间微。 庐山自有千情托,瀑布能无百种祈。 陶醉佳诗常记脑,又当提笔雨纷飞。 (三) 春云欲泮旋蒙蒙,百顷南沏一棹通。 回望还迷堤柳绿,到来才辨榭梅红。 不殊图画倪黄境,真是楼台烟雨中。 欲倩李牟携铁笛,月明度曲水晶宫。 4.乾隆赞美江南美女的诗歌南在历史上出现了众多的美女。 最早的是西施,“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李白《西施》)“忆昔西施人未求,浣纱曾向此溪头。一朝得侍君王侧,不见玉颜空水流。” (施肩吾《越溪怀古》)流水依旧,而玉颜已逝,令人感叹不已。另外,历史上的江南美女还有项羽的宠妃虞姬、周瑜之妻小乔、钱塘娼女苏小小、金陵莫愁等。 唐代产生了大量描写江南美女的诗篇,唐诗中吟咏美人的诗层出不穷。王琚有《美女篇》,岑参有《醉戏窦子美人》,孟浩然有《美人分香》,李白有《陌上赠美人》、《口号吴王美人半醉》、《代美人愁镜二首》,张渭有《赠赵使君美人》,杜甫有《佳人》,张籍有《美人宫琪》,顾况有《代佳人赠别》,武元衡有《赠佳人》,李贺有《美人梳头歌》,陆龟蒙有《美人》等,把美人的仪态和情趣从内到外写了一遍。 唐代诗人对江南美女的形容,有佳丽、吴娃、吴姬、越艳等。江南美女有着娇好的姿容体态。 她们有着洁白的肌肤,这一点似乎成为江南美女与其他地方女子的显著区别。李白描写江南女子白皙清秀的诗歌就很多。 “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星月。屐上足如霜,不著鸦头袜。” (李白《越女词五首》其一)“吴儿多白皙,好为荡舟剧。”(李白《越女词五首》其二)“玉面耶溪女,青蛾红粉妆。 一双金齿屐,两足白如霜。”(李白《浣纱石上女》)把吴女之白作为整个诗歌的主题。 江南气候宜人,山水秀美,自然会造就美女的白皙肌肤。正如杜牧“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 (杜牧《杜秋娘词》)所吟咏的一样。加上采莲女多赤足在水上劳动,其素足也就给人以很深的印象。 “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杜甫《壮游》)在唐代诗人的笔下,江南女性容颜之美并无身份之分,既可以是贫寒浣纱女,有“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王维《洛阳女儿行》)的不平;也可以是歌妓,有“看舞颜如玉,听诗韵似金”(白居易《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的沉醉。 她们的体态窈窕多姿,“吴娃与越艳,窈窕夸铅红”(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她们有的丰满可人,“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王勃《采莲归》)。 将江南美女与鲜花相类比由来已久,梁代昭明太子就曾有“莲花泛水,艳如越女之腮。”(《锦带书十二月启》)诗人常常以鲜花来形容赞美她们,“越女颜如花,越王闻浣纱。” (宋之问《浣纱篇赠陆上人》)惊叹“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儿女全胜花。”(王昌龄《浣纱女》)“木兰舟上,何处吴娃越艳,藕花红照脸。” (孙光宪《河传》)写江南美女人面与鲜花相映衬,别有一番情趣与意境。江南美女还有着丰富的性情和才艺。 从总体上看,江南女性的性情开朗活泼,健康乐观。她们有的娇羞,“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有的大胆,“卖眼掷春心,折花调行客。” (李白《越女词五首》)有的天真烂漫,“呼来上云梯,含笑出帘栊。”(李白《经离乱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越女沙头争拾翠,相呼归去背斜阳。” (孙光宪《八拍蛮》)有的机灵活泼,“吴娃足情言语黠,越客有酒巾冠斜。”(刘禹锡《乐天寄忆旧游因作报白君以答》)有的深情款款,“越女含情已无限,莫教长袖舞阑干。” (羊士愕《郡中即事三首》)有的热情欢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李白《金陵酒肆留别》)当垆卖酒热情待客,如春风扑面。 “半道逢吴姬,卷帘出揶揄。”(李白《玩月金陵城西孙楚酒楼达曙歌吹日晚乘醉……访崔四侍御》)卷帘嘲戏,泼辣俏丽,毫无拘束。 江南社会普遍流行乐歌舞蹈,杜牧到湖州后,描写江南秋收后人们庆祝丰收的情景时说,“万家相庆喜秋成,处处楼台歌板声。”(杜牧《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霅溪管因题长句四韵》)就是这种文化氛围的写照。 唐诗中对江南佳丽擅长歌舞的描写,与其美丽多情一样,几乎成为她们的专利。“越女歌长君且听,芙蓉香满水边城。” (常建《吴故宫》)“葡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 (李白《对酒》)“吴姬对酒歌千曲,秦女留人酒百杯。”(鲍防《人日陪宣州范中丞传正与范侍御传真宴东峰亭》)都对她们的娇美歌喉赞美有加。 同时她们还擅长音乐与舞蹈。“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 (李白《九日登山》)“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王昌龄《重别李评事》)“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白居易《忆江南词》)当这种优美的歌声与具体场景结合起来时,便构成了动人的艺术境界。“楚客秋思著黄叶,吴姬夜歌停碧云。 声尽灯前各流泪,水天凉冷雁离群。”(鲍溶《吴中夜别》)秋日送别本已惆怅不已,吴女的歌声更增添了无限愁绪。 江南佳丽在唐代诗人心中有着很高的地位,他们赞美她们的娇媚灵秀,也敬佩她们的出众才艺。如张籍《酬朱庆馀》所云“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诗中虽然是用比兴手法赞扬江南举子朱庆馀,但其中仍然可以透露出唐代诗人心目中江南美女的份量。所以唐代诗人在江南游历,并不乏对。 5.描写江南美景,用诗句:相和歌辞。江南曲(一幅很优美的江南水墨,平平如暮烟横纱,谈谈如江舟远山) 张籍(张籍,新乐府运动健将之一,其乐府诗之精神与元白相通,具体手法略异。) 江南人家多橘树,吴姬舟上织白纻。土地卑湿饶虫蛇, 连木为牌入江住。江村亥日长为市,落帆渡桥来浦里。 青莎覆城竹为屋,无井家家饮潮水。长江午日酤春酒, 高高酒旗悬江口。倡楼两岸悬水栅,夜唱竹枝留北客。 江南风土欢乐多,悠悠处处尽经过。 杂曲歌辞。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相和歌辞。江南曲 陆龟蒙 为爱江南春,涉江聊采苹。水深烟浩浩,空对双车轮。 车轮明月团,车盖浮云盘。云月徒自好,水中行路难。 遥遥洛阳道,夹岸生春草。寄语棹船郎,莫夸风浪好。 相和歌辞。采莲归(写采莲的风景描写不错,尽管景语悲伤) 王勃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 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摇轻橹。叶屿花潭极望平, 江讴越吹相思苦。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今已暮,摘莲花, 今渠那必尽倡家。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莲花复莲花,花叶何重迭。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 佳人不兹期,怅望别离时。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 故情何处所,新物徒华滋。不惜南津交佩解, 还羞北海雁书迟。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 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徘徊江上月。莲浦夜相逢, 吴姬越女何丰茸。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更几重。 杂曲歌辞。杨柳枝(一句写柳絮漫天的优美意境) 孙光宪(五代词人孙光宪,自号葆光子,字孟文。陵州贵平(今四川仁寿县东北)人。后唐时为陵州判官。后又在南平国任御史大夫等职。降宋后,任黄州刺史。《花间集》共收他的词61首。是五代词人中存词最多的一位。著有《北梦琐言》等集) 闾门风暖落花干,飞遍江南雪不寒。 独有晚来临水驿,闲人多凭赤阑干。 有池有榭即蒙蒙,浸润翻成长养功。 恰似有人长点检,着行排立向春风。 根柢虽然傍浊河,无妨终日近笙歌。 骖骖金带谁堪比,还笑黄莺不较多。 万株枯槁怨亡隋,似吊吴台各自垂。 好是淮阴明月里,酒楼横笛不胜吹。 春梦(有一种缥缈的思绪,江南在里面是一个美好的梦) 岑参 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江南逢李龟年(落花时节又逢君的美意和优雅)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6.描写江南景物的诗句江南曲 张籍 江南人家多橘树,吴姬舟上织白纻。土地卑湿饶虫蛇, 连木为牌入江住。江村亥日长为市,落帆渡桥来浦里。 青莎覆城竹为屋,无井家家饮潮水。长江午日酤春酒, 高高酒旗悬江口。倡楼两岸悬水栅,夜唱竹枝留北客。 江南风土欢乐多,悠悠处处尽经过。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江南曲 陆龟蒙 为爱江南春,涉江聊采苹。水深烟浩浩,空对双车轮。 车轮明月团,车盖浮云盘。云月徒自好,水中行路难。 遥遥洛阳道,夹岸生春草。寄语棹船郎,莫夸风浪好。 杨柳枝 孙光宪 闾门风暖落花干,飞遍江南雪不寒。 独有晚来临水驿,闲人多凭赤阑干。 有池有榭即蒙蒙,浸润翻成长养功。 恰似有人长点检,着行排立向春风。 根柢虽然傍浊河,无妨终日近笙歌。 骖骖金带谁堪比,还笑黄莺不较多。 万株枯槁怨亡隋,似吊吴台各自垂。 好是淮阴明月里,酒楼横笛不胜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