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于鱼和龙的诗句

1. 求有关鱼 龙的诗句 鱼和龙在一句里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春江花月夜》(初唐)张静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将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与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梳妆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毡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光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留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洞庭湖

【唐】曹松

东西南北各连空,波上唯留小朵峰。

长与岳阳翻鼓角,不离云梦转鱼龙。

吸回日月过千顷,铺尽星河剩一重。

直到劫馀还作陆,是时应有羽人逢。

秋兴八首之四

【唐】杜甫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迟。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2. 水和龙有关的诗句

有很多,提供一部分共你参考吧: 1、河海应龙(先秦·屈原·《天问》)2、熊咆龙吟殷岩泉(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九重彩浪浮龙盖(宋·无名氏·《鹧鸪天》)4、龙涎沈水总销魂(宋·张元干·《浣溪沙》)5、龙涎沈水是浅(宋·刘辰翁·《水调歌头》)6、龙渊水风恬浪静(宋·释祖钦·《偈颂一百二十三首》)7、龙出水来鳞甲就(唐·吕岩·《七言》)8、龙鱼未知水为命(宋·释正觉·《颂古一百则》)9、箫管迎龙水庙前(唐·李约·《观祈雨》)10、龙得水时增意气(宋·释祖钦·《偈颂七十二首》)11、龙起犹闻晋水清(唐·杜甫·《诸将五首》)12、借水沈、龙涎旋碾(宋·朱敦儒·《杏花天》)13、水亭初试小龙团(宋·李昴英·《浣溪沙》)14、自然如龙得水(宋·释智朋·《偈倾一百六十九首》)15、同饮龙渊无义水(宋·释普宁·《偈颂四十一首》)16、两龙跃出浮水来(唐·张建封·《竞渡歌》)17、水沈龙脑作燎焚(宋·陆游·《前有樽酒行》)18、龙骧仙掌岩头水(宋·白玉蟾·《题武夷五首》)19、战水定惊龙(南北朝·庾信·《拟咏怀诗 二三》)20、冰洞寒龙半匣水(唐·李贺·《静女春曙曲》)21、银漏滴残龙脑水(宋·莫将·《木兰花/玉楼春》)22、冰洞寒龙半匣水(唐·李贺·《静女春曙曲》)23、即今龙厩水(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24、水心龙镜(宋·陈德武·《百字谣/念奴娇》)25、潜龙不离滔滔水(宋·释延寿·《山居诗》)26、明朝酌取龙湫水(宋·黄干·《绍熙庚戍十月偕赵仲宗舜和潘谦之曾鲁仲游九》)27、水馀龙镜色(唐·刘长卿·《九日题蔡国公主楼》)28、水落龙蛇出(唐·刘禹锡·《观八阵图》)29、激水方龙战(唐·李白·《观佽飞斩蛟龙图赞》)30、龙藏寒水静(宋·舒岳祥·《秋日山居好十首》)31、龙槛沉沉水殿清(唐·李商隐·《吴宫》)32、龙笛吟寒水(唐·李白·《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33、洒水净龙须(唐·刘禹锡·《病中一二禅客见问,因以谢之》)34、龙在水长碧(唐·孟郊·《游终南龙池寺》)35、两龙跃出浮水来(唐·薛逢·《观竞渡》)36、水尽铜龙滴渐微(唐·徐夤·《晓》)37、龙游沧海水茫茫(宋·彭秋宇·《秋兴》)38、旌幢点水睡龙惊(宋·陈造·《十绝句寄赵帅》)39、慎勿见水踊跃学变化为龙(唐·杜甫·《桃竹杖引,赠章留后(竹兼可为簟,名桃笙)》)40、马如龙、钿车如水(宋·王嵎·《夜行船》)41、问龙乞水归洗眼(宋·苏轼·《游径山》)42、耆车如水马若龙(辽·萧总管·《契丹风土歌》)43、龙击驱辽水(唐·杨师道·《奉和圣制春日望海》)44、虬龙水间吟(唐·储光羲·《终南幽居献苏侍郎三首时拜太祝未上》)45、云龙出水风声急(唐·张佐·《忆游天台寄道流》)46、水精宫、金锁龙盘(宋·赵佶·《聒龙谣》)47、应龙无水谩通神(唐·薛逢·《贺杨收作相》)48、买得龙媒越水濆(唐·刘威·《伤曾秀才马》)49、龙溪之水清无底(唐·何敬·《题吉州龙溪》)50、甚鼎湖、龙去水空流(元·耶律铸 ·《木兰花慢 丙戌岁,游永安故宫,遍览太液池》)51、溪桥水浅影如龙(宋·刘鉴·《梅四首》)52、龙旟西幸水滔滔(唐·许浑·《骊山》)53、葛水雾中龙乍变(唐·韦庄·《放榜日作》)54、登龙有路水不峻(唐·杜牧·《贺崔大夫崔正字》)55、斩龙堰濉水(唐·王珪·《咏淮阴侯》)56、城绕青山龙暖水(唐·王建·《温泉宫行》)57、湛湛直通龙渡水(宋·刘接·《句》)58、力推狞龙借水饮(宋·刘尧夫·《句》)59、龙壁春阻水抹川(宋·陶弼·《句》)60、剑动星光水有龙(宋·朱浚·《句》)61、水尽铜龙滴渐微(唐·徐寅·《晓》)62、水状龙萦盘(唐·李白·《下陵阳沿高溪三门六剌滩》)63、潭底龙游水沫开(唐·李端·《题云际寺准上人房》)64、水淬龙蝹蝹(唐·孟郊·《赠剑客李园联句》)65、大小藏蕴灵兮下有龙湫水泠泠(宋·白玉蟾·《武夷歌》)66、水截龙章试虎斑(宋·陈师道·《寄豫章公三首》)67、凫水松龙是弟兄(宋·吕祖俭·《慈溪龙虎轩偶成》)68、龙文远水吞平岸(唐·元稹·《早春登龙山静胜寺,时非休浣,司空特许是行》)69、两派龙湫水(宋·戴复古·《雁山总题此山本朝方显》)70、箨龙环水小方壶(宋·李弥逊·《次韵林仲和筠庄》)71、群仙下云龙出水(唐·卢纶·《慈恩寺石磬歌》)72、砚水恐藏龙(唐·李洞·《观水墨障子》)73、白龙湫水落陈山(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之六十七》)74、耆车如水马若龙(宋·姜夔·《契丹歌》)75、龙骧水犀手(宋·李壁·《真州元夕和韵二首》)76、献花借水辨龙蛇(宋·释道川·《颂古二十八首》)77、龙挟水云飞(宋·释文珦·《旱雨》)78、水滑带龙涎(唐·杜牧·《暝投云智寺渡溪不得却取沿江路往》)79、渡水常忧化作龙(唐·白居易·《与微之唱和,来去常以竹筒贮诗,陈协律美而》)80、绿鸭回塘养龙水(唐·李商隐·《射鱼曲》)81、剑水不分龙(唐·魏氏·《赠外》)82、咒水夜潭龙怖剑(宋。

3. 水和龙有关的诗句

有很多,提供一部分共你参考吧: 1、河海应龙(先秦·屈原·《天问》) 2、熊咆龙吟殷岩泉(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九重彩浪浮龙盖(宋·无名氏·《鹧鸪天》) 4、龙涎沈水总销魂(宋·张元干·《浣溪沙》) 5、龙涎沈水是浅(宋·刘辰翁·《水调歌头》) 6、龙渊水风恬浪静(宋·释祖钦·《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7、龙出水来鳞甲就(唐·吕岩·《七言》) 8、龙鱼未知水为命(宋·释正觉·《颂古一百则》) 9、箫管迎龙水庙前(唐·李约·《观祈雨》) 10、龙得水时增意气(宋·释祖钦·《偈颂七十二首》) 11、龙起犹闻晋水清(唐·杜甫·《诸将五首》) 12、借水沈、龙涎旋碾(宋·朱敦儒·《杏花天》) 13、水亭初试小龙团(宋·李昴英·《浣溪沙》) 14、自然如龙得水(宋·释智朋·《偈倾一百六十九首》) 15、同饮龙渊无义水(宋·释普宁·《偈颂四十一首》) 16、两龙跃出浮水来(唐·张建封·《竞渡歌》) 17、水沈龙脑作燎焚(宋·陆游·《前有樽酒行》) 18、龙骧仙掌岩头水(宋·白玉蟾·《题武夷五首》) 19、战水定惊龙(南北朝·庾信·《拟咏怀诗 二三》) 20、冰洞寒龙半匣水(唐·李贺·《静女春曙曲》) 21、银漏滴残龙脑水(宋·莫将·《木兰花/玉楼春》) 22、冰洞寒龙半匣水(唐·李贺·《静女春曙曲》) 23、即今龙厩水(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24、水心龙镜(宋·陈德武·《百字谣/念奴娇》) 25、潜龙不离滔滔水(宋·释延寿·《山居诗》) 26、明朝酌取龙湫水(宋·黄干·《绍熙庚戍十月偕赵仲宗舜和潘谦之曾鲁仲游九》) 27、水馀龙镜色(唐·刘长卿·《九日题蔡国公主楼》) 28、水落龙蛇出(唐·刘禹锡·《观八阵图》) 29、激水方龙战(唐·李白·《观佽飞斩蛟龙图赞》) 30、龙藏寒水静(宋·舒岳祥·《秋日山居好十首》) 31、龙槛沉沉水殿清(唐·李商隐·《吴宫》) 32、龙笛吟寒水(唐·李白·《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 33、洒水净龙须(唐·刘禹锡·《病中一二禅客见问,因以谢之》) 34、龙在水长碧(唐·孟郊·《游终南龙池寺》) 35、两龙跃出浮水来(唐·薛逢·《观竞渡》) 36、水尽铜龙滴渐微(唐·徐夤·《晓》) 37、龙游沧海水茫茫(宋·彭秋宇·《秋兴》) 38、旌幢点水睡龙惊(宋·陈造·《十绝句寄赵帅》) 39、慎勿见水踊跃学变化为龙(唐·杜甫·《桃竹杖引,赠章留后(竹兼可为簟,名桃笙)》) 40、马如龙、钿车如水(宋·王嵎·《夜行船》) 41、问龙乞水归洗眼(宋·苏轼·《游径山》) 42、耆车如水马若龙(辽·萧总管·《契丹风土歌》) 43、龙击驱辽水(唐·杨师道·《奉和圣制春日望海》) 44、虬龙水间吟(唐·储光羲·《终南幽居献苏侍郎三首时拜太祝未上》) 45、云龙出水风声急(唐·张佐·《忆游天台寄道流》) 46、水精宫、金锁龙盘(宋·赵佶·《聒龙谣》) 47、应龙无水谩通神(唐·薛逢·《贺杨收作相》) 48、买得龙媒越水濆(唐·刘威·《伤曾秀才马》) 49、龙溪之水清无底(唐·何敬·《题吉州龙溪》) 50、甚鼎湖、龙去水空流(元·耶律铸 ·《木兰花慢 丙戌岁,游永安故宫,遍览太液池》) 51、溪桥水浅影如龙(宋·刘鉴·《梅四首》) 52、龙旟西幸水滔滔(唐·许浑·《骊山》) 53、葛水雾中龙乍变(唐·韦庄·《放榜日作》) 54、登龙有路水不峻(唐·杜牧·《贺崔大夫崔正字》) 55、斩龙堰濉水(唐·王珪·《咏淮阴侯》) 56、城绕青山龙暖水(唐·王建·《温泉宫行》) 57、湛湛直通龙渡水(宋·刘接·《句》) 58、力推狞龙借水饮(宋·刘尧夫·《句》) 59、龙壁春阻水抹川(宋·陶弼·《句》) 60、剑动星光水有龙(宋·朱浚·《句》) 61、水尽铜龙滴渐微(唐·徐寅·《晓》) 62、水状龙萦盘(唐·李白·《下陵阳沿高溪三门六剌滩》) 63、潭底龙游水沫开(唐·李端·《题云际寺准上人房》) 64、水淬龙蝹蝹(唐·孟郊·《赠剑客李园联句》) 65、大小藏蕴灵兮下有龙湫水泠泠(宋·白玉蟾·《武夷歌》) 66、水截龙章试虎斑(宋·陈师道·《寄豫章公三首》) 67、凫水松龙是弟兄(宋·吕祖俭·《慈溪龙虎轩偶成》) 68、龙文远水吞平岸(唐·元稹·《早春登龙山静胜寺,时非休浣,司空特许是行》) 69、两派龙湫水(宋·戴复古·《雁山总题此山本朝方显》) 70、箨龙环水小方壶(宋·李弥逊·《次韵林仲和筠庄》) 71、群仙下云龙出水(唐·卢纶·《慈恩寺石磬歌》) 72、砚水恐藏龙(唐·李洞·《观水墨障子》) 73、白龙湫水落陈山(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之六十七》) 74、耆车如水马若龙(宋·姜夔·《契丹歌》) 75、龙骧水犀手(宋·李壁·《真州元夕和韵二首》) 76、献花借水辨龙蛇(宋·释道川·《颂古二十八首》) 77、龙挟水云飞(宋·释文珦·《旱雨》) 78、水滑带龙涎(唐·杜牧·《暝投云智寺渡溪不得却取沿江路往》) 79、渡水常忧化作龙(唐·白居易·《与微之唱和,来去常以竹筒贮诗,陈协律美而》) 80、绿鸭回塘养龙水(唐·李商隐·《射鱼曲》) 81、剑水。

4. 请赶快帮我找一个和龙有关的现代诗歌或诗词都行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辛弃疾《青玉案》)

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李煜《望江南》)

水月通禅寂,

鱼龙听梵声。

(韩翃《送僧归日本》)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当年双桧是双童,相对无言老更荒。庭雪到腰埋不死,如今化作雨苍龙。”(苏轼《塔前古桧》)。

黑潭龙

【唐】白居易

黑潭水深黑如墨,传有神龙人不识。

潭上驾屋官立祠,龙不能神人神之。

丰凶水旱与疾疫,乡里皆言龙所为。

家家养豚漉清酒,朝祈暮赛依巫口。

神之来兮风飘飘,纸钱动兮锦伞摇。

神之去兮风亦静,香火灭兮杯盆冷。

肉堆潭岸石,酒泼庙前草。

不知龙神享几多,林鼠山狐长醉饱。

狐何幸?豚何辜?年年杀豚将喂狐。

狐假龙神食豚尽,九重泉底龙知无?

龙移

【唐】韩愈

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

清泉百丈化为土,鱼鳖枯死吁可悲。

【唐】李峤

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

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趋。

骊龙

【唐】唐无名氏

有美为鳞族,潜蟠得所从。标奇初韫宝,表智即称龙。

大壑长千里,深泉固九重。奋髯云乍起,矫首浪还冲。

荀氏传高誉,庄生冀绝踪。仍知流泪在,何幸此相逢。

龙潭

【唐】应物

石激悬流雪满湾,五龙潜处野云闲。

暂收雷电九峰下,且饮溪潭一水间。

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晓日浸东山。

回瞻四面如看画,须信游人不欲还。

5. 带龙字的诗句和故事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辛弃疾《青玉案》)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李煜《望江南》)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韩翃《送僧归日本》)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当年双桧是双童,相对无言老更荒。

庭雪到腰埋不死,如今化作雨苍龙。”(苏轼《塔前古桧》)。

黑潭龙【唐】白居易黑潭水深黑如墨,传有神龙人不识。潭上驾屋官立祠,龙不能神人神之。

丰凶水旱与疾疫,乡里皆言龙所为。家家养豚漉清酒,朝祈暮赛依巫口。

神之来兮风飘飘,纸钱动兮锦伞摇。神之去兮风亦静,香火灭兮杯盆冷。

肉堆潭岸石,酒泼庙前草。不知龙神享几多,林鼠山狐长醉饱。

狐何幸?豚何辜?年年杀豚将喂狐。狐假龙神食豚尽,九重泉底龙知无?龙移【唐】韩愈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

清泉百丈化为土,鱼鳖枯死吁可悲。龙【唐】李峤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

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

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趋。骊龙【唐】唐无名氏有美为鳞族,潜蟠得所从。

标奇初韫宝,表智即称龙。大壑长千里,深泉固九重。

奋髯云乍起,矫首浪还冲。荀氏传高誉,庄生冀绝踪。

仍知流泪在,何幸此相逢。龙潭【唐】应物石激悬流雪满湾,五龙潜处野云闲。

暂收雷电九峰下,且饮溪潭一水间。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晓日浸东山。

回瞻四面如看画,须信游人不欲还。恶龙不斗地头蛇 地头蛇:比喻称霸一方的人。

比喻外来者尽管很厉害,也斗不过本地的恶势力托凤攀龙 〖解释〗犹言攀龙附凤。比喻依附帝王、权贵。

人中龙虎 〖解释〗比喻人中豪杰。攀龙附骥 〖解释〗攀:攀附;骥:好马。

比喻攀附圣贤,归附俊杰。烹龙炮凤 〖解释〗①比喻烹调珍奇肴馔。

亦形容菜肴豪奢珍贵。②比喻高超的艺术技艺。

亦作“烹龙庖凤”。亦作“烹龙煮凤”。

炮龙烹凤 〖解释〗形容豪奢珍奇的肴馔。也指一种肴馔名。

同“炮凤烹龙”。炮凤烹龙 〖解释〗①形容豪奢珍奇的肴馔。

②指一种肴馔名。矫若游龙 〖解释〗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或舞姿婀娜。

同“矫若惊龙”。画龙刻鹄 〖解释〗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

同“画虎刻鹄”。画龙不成反为狗 〖解释〗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

同“画虎不成反类狗”。虎踞龙蟠 〖解释〗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同“虎踞龙盘”。虎据龙蟠 〖解释〗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同“虎踞龙盘”。虎超龙骧 〖解释〗比喻群雄奋起,互相角逐。

虎变龙蒸 〖解释〗指乘时变化而飞黄腾达。笔底龙蛇 〖解释〗犹言笔走龙蛇。

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大水淹了龙王庙 龙王庙:管水之神的庙宇。

比喻本是自己人,因不相识而互相之间发生了争端。祖龙之虐 指秦始皇焚书坑儒。

祖龙,指秦始皇。掷杖成龙传说东汉费长房见一老翁挂着一把壶卖药,然后就跳进壶里去。

第二天,费去拜访他,和他一起入壶,但见房屋华丽,酒菜也很好。费于是向老翁学道,后来骑着老翁所给的竹杖回家,投杖于葛陂,变成一条龙。

事见《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后以“掷杖成龙”为典,借指还乡。

真龙天子 旧时认为皇帝是天上的真龙下凡,因以为皇帝的代称。真龙活现 形容逼真。

云蒸龙变 云气兴起,神龙飞动。比喻英雄豪杰遇时奋起。

云起龙襄 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鱼质龙文 鱼的实质,龙的外表。

谓虚有其表。鱼跃龙门 同“鱼化龙”。

鱼升龙门 同“鱼化龙”。鱼龙漫衍 见“鱼龙曼延”。

鱼龙曼延 亦作“鱼龙漫衍”。亦作“鱼龙曼衍”。

①古代百戏杂耍名。由艺人执持制作的珍异动物模型表演,有幻化的情节。

鱼龙即所谓猞猁之兽,曼延亦兽名。②喻虚假多变,玩弄权术。

鱼龙曼羡 喻世事变幻。鱼龙变化 谓鱼变化为龙。

比喻世事或人的根本性变化。鱼龙百变 像鱼龙那样变化多端。

一龙一猪 比喻两个人高下相差极大。绣虎雕龙 比喻文章的辞藻华丽。

舞凤飞龙 犹龙飞凤舞。气势奔放雄壮的样子。

屠龙之伎 比喻虽有很高造诣却不切实用的技能。土龙沐猴 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其实。

岁在龙蛇《后汉书·郑玄传》:“五年春,梦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年岁在辰,来年岁在巳。’既寤,以谶合之,知当命终,有顷寝疾。”

李贤注:“北齐刘昼《高才不遇传》论玄曰‘辰为龙,巳为蛇,岁至龙蛇。贤人嗟,玄以谶合之’,盖谓此也。”

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谓命岁在龙虵 见“岁在龙蛇”。

尸居龙见 居:静居;见:出现。静如尸而动如龙。

事火咒龙 比喻荒诞不经之事。事火,指祀火为神;咒龙,指咒龙请雨。

神龙失埶 喻失去权位。埶,同“势”。

神龙马壮 喻身体健壮、气宇轩昂。神龙见首 清赵执信《谈龙录》:“昉思嫉时俗之无章也,曰:‘诗如龙然,首尾爪角鳞鬣,一不具,非龙也。

’司寇哂之曰:‘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后以“神龙见首”指诗文跌宕多姿。如龙似虎 形容勇猛有活力。

日角龙颜 旧时相术家谓额头隆起为龙颜。“日角龙颜”为帝王的贵相。

日角龙庭 旧时相术家谓天庭隆起为龙庭。“日角龙庭”为帝王的贵相。

雀马鱼龙 泛指珍禽异兽。语本《汉书·西域。

6. 找几句诗句带有鱼这个字的

《渔歌子》张志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人未归。 长安秋望 赵嘏 云物凄凉拂署流 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 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 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 空戴南冠学楚囚 《水龙吟》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共恨,玉簪螺髻。薄目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南风,季鹰归来?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起红巾翠袖,温英雄泪? 《秋风歌》张翰 秋风起兮嘉景时,吴江水兮鲈鱼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 池上寓兴 白居易 水浅鱼稀白鹭饥,劳心瞪目待鱼时。

外容闲暇中心苦,似是而非谁得知。 寄杨六侍郎 白居易 西户最荣君好去,左冯虽稳我慵来。

秋风一箸鲈鱼鲙,张翰摇头唤不回。 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尽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秋水系舟图》张庸 小姑山到彭郎矶,老树含风黄叶飞。 何人泊舟秋色里,钓得鲈鱼三尺肥。

《惠崇春江晓景》苏东坡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携白酒鲈鱼过詹文君》 苏东坡 青浮卵碗槐芽饼 红点冰盘藿叶鱼 醉饱高眠真事业 此生有味在三余 《鳊鱼》苏东坡 晓日照江水,游鱼似玉瓶。 谁言解缩颈,贪饵每遭烹。

杜老当年意,临流忆孟生。 吾今又悲子,辍筋涕纵横。

《划鱼歌》苏东坡 一鱼中刃百鱼惊,虾蟹奔忙误跳掷。 渔人养鱼如养雏,插竿冠笠惊鹈鹕、岂知白挺闹如雨,搅水觅鱼嗟已疏。

《杜介送鱼》 苏东坡 新年已赐黄封酒,旧老仍分赪尾鱼。 陋巷关门负朝日,小园除雪得春蔬。

病妻起斫银丝脍,稚子欢寻尺素书。 醉眼朦胧觅归路,松江烟雨晚疏疏。

《初到黄州》苏东坡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次韵子瞻杜介供奉送鱼 苏辙 天街二霁初通驷,禁御冰开渐跃鱼。 十尾烦君穿细柳,一杯劝我芼青蔬。

寒樽独酌偶逢客,佳句相酬不用书。 江海归来叨禁近,空令同巷往来疏。

洛阳女儿行 王维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馀。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薰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7. 龙的谚语和龙的民谣

龙的谚语 1. 二月二,龙抬头 2. 千万不要去招惹龙,无论你是什么 3. 擒龙要下海,打虎要上山 4. 吃饭象条龙,做活象条虫 5. 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龙的歇后语: 八月十五看龙灯:迟了大半年(比喻太晚来不及了) 唱戏的穿龙袍:成不了皇帝 大水冲了龙王庙:家人不认识一家人(比喻自己人由于互不了解发生了冲突、误会) 河里划龙船:同心协力 跤龙头上搔痒:溜须不要命 烂板桥上的龙王:不是好东西 鲤鱼跳龙门:碰碰时气 两个人舞龙:有头有尾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 龙船上装大粪:臭名远扬 龙头不拉拉马尾:用力不对路(比喻力气或功夫没用在,点子上) 鲤鱼跳龙门:身价百倍(比喻名声、地位大大提高了) 麻布袋做龙袍:不是这块料 佘太君的龙头拐杖:有钱也买不至 水淹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 四海龙王动刀兵:里里外外都是水 跳蚤变龙钟:冒牌货 未草里头藏龙身:农家出英才(比喻在平凡的地方或平凡的工作中出现了有才能的人) 蚊龙困在沙滩上:威风扫地 要饭的给龙王上供:穷人有个穷心 叶公好龙:怕是真的 龙的对联 彩龙飞舞迎春到,金凤腾飞报喜来。

凤鸣盛世,龙腾强国。 龙游凤舞迎天瑞; 日暖风和遍地春。

山青水秀龙游凤舞; 雨顺风调马跃人欢。 春来大地微风吹绿柳; 喜进善家笑脸接祥龙。

与龙有关的诗歌: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当年双桧是双童,相对无言老更荒。

庭雪到腰埋不死,如今化作雨苍龙。”(苏轼《塔前古桧》)。

唐-韩愈 龙移 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 唐-李商隐] 龙池 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

(陆游- 龙挂):上帝有命起伏龙,龙尾不卷曳天东。 [韦应物-龙潭]:石激悬流雪满湾,五龙潜处野云闲。

宋·陈与义-龙门:不到龙门十载强,断崖依旧挂斜阳。 南宋·陆游-龙钟:龙锺一老寄荒村,鼎食山栖久已分。

陆游-白龙:九月癸酉暮,白龙见西方。

8. 关于龙的古诗

作者:李峤

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

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趋。

两千三百年前,一位诗人同时又是哲人的士大夫在洞庭湖畔徘徊。他时而低首思索,时而仰天咏叹。在珠走玉盘级的诗句中,他把积郁在心头的那种疑惑一泻而出:

那远古的初态,是谁传告下来?

天地还未成形,凭什么来考证?

日夜水分,一片黑暗。

有谁能分辨极限?

天气运动,克盈无形。

如何可以识得天地?

禹用应龙。

如何沟通江海?

应龙怎样以尾划地?

江河流向海洋,有何经历?

日光无处不到,

烛龙如何再照?

太阳尚未升起,

神树为何闪耀光华?

这位士大夫就是春秋时期的著名诗人屈原。

上面的诗句来自他的《天问》。在诗中,屈原一口气提出了百余个问题,从自然到社会,从历史到传说,他都大胆地提出了怀疑,自然,“龙”这个神物也没逃脱他那敏锐的目光。因为传说当年大禹治水时,曾有应龙(一种有翼的龙)以尾划地,为禹指出疏导洪水的路线,于是才有后世江河的浩荡。

参考资料:/culture/dragon/qiyuan/sh-1.htm

“驾飞龙兮北征”、“‘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

参考资料:《湘君》

晴空万里出神龙,神龙一显曙光照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