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宋词人姜夔 姜夔是什么派的词人姜夔,在南宋词派中也算是独树一帜,有所成就。他是今天的江西人,一生却在安徽、江苏、浙江一带都有所活动。年少时期跟随父亲到达汉阳,父亲死后,他移居至湖州,而作品大多是在江苏、浙江、安徽一带游历的时候写的,一生潇洒自在,却不得朝堂一展抱负,最终死在杭州。 作为南宋著名词人,姜夔他善于运用自己擅长的音律作词,他的词既可以自由散漫,也可以格律严密,主要在于他的词的意境十分动人,他的作品都被冠以空灵含蓄的特点。而且鉴于他本人十分通晓音律,他写的词都可以自己作曲给人家传唱,并且由于性格的多重特点,姜夔的词也具备多彩的元素。其中既有感伤怀古的词句,也有单纯的游记,还有对于不得功名的不甘,也不缺感情世界的情谊。甚至有的人评价姜夔称他是继苏轼后再一难寻的才艺广泛的大家。 姜夔在词作上面,最为世人传唱的自然要数《扬州慢》、《白诗道人歌曲》、另有《白石道人诗集》,还有和今天的一首歌曲同名的《暗香》~ 2.宋代著名词人姜夔的简介【作者小传】: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父知汉阳县,夔幼随宦,往来沔、鄂几二十年。淳熙间,客湖南,萧德操爱其词,妻以兄子,因寓湖州,自号白石道人。会上书乞正太常雅乐,得免解,讫不第,以布衣终。他的词属婉约派,风格清峻,音调谐婉,多写爱情,或自伤身世。有《白石词》、《白石道人诗》传世。 宋·张炎《词源》卷下:“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 宋·黄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六:“白石道人,中兴诗家名流,词极精妙,不减清真乐府,其间高处,有美成所不能及。” 清·汪森《词综》序:“西蜀南唐而后,作者日盛,宣和君臣,转相矜尚,曲调愈多,流派因之亦别。短长互见,言情者或失之俚,使事者或失之伉。鄱阳姜夔出,句琢字练,归于醇雅。于是史达祖、高观国羽翼之;张辑、吴文英师之于前;赵以夫、蒋捷、周密、陈允衡,王沂孙、张炎、张翥效之于后,譬之于乐,舞箾至于九变,而词之能事毕矣。” 清·周济《宋四家词选》序论:“白石脱胎稼轩,变雄健为清刚,变驰骤为疏宕。盖二公皆极热中,故气味吻合。辛宽姜窄,宽故容藏,窄故斗硬。” 清·刘熙载《艺概》卷四:“白石才子之词,稼轩豪杰之词。才子、豪杰,各从其类爱之,强论得失,皆偏辞也。姜白石词幽韵冷香,令人挹之无尽。拟诸形容,在乐则琴,在花则梅也。”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姜尧章词,清虚骚雅,每于伊郁中饶蕴藉,清真之劲敌,南宋一大家也。梦窗、玉田诸人,未易接武。” 3.南宋豪放派词人的作品南宋豪放派词人有:辛弃疾、张孝祥、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张元干…我最喜欢的是辛弃疾和张孝祥。 《六州歌头》〔南宋〕张孝祥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4.姜夔的主要作品姜夔今存词八十多首,多为记游、咏物和抒写个人身世、离别相思之作,偶然也流露出对于时事的感慨。 其词情意真挚,格律严密,语言华美,风格清幽冷隽,有以瘦硬清刚之笔调矫婉约词媚无力之意。代表作《暗香·旧时月色》、《疏影·苔枝缀玉》,借咏叹梅花,感伤身世,抒发郁郁不平之情。 其《扬州慢·淮左名都》是较有现实内容之作,它通过描绘金兵洗劫后扬州的残破景象,表现对南宋衰亡局面的伤悼和对金兵暴行的憎恨。词中“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几句颇受人们称道。他晚年受辛弃疾影响,词风有所转变,如《永遇乐·云隔迷楼》、《汉宫春·云日归欤》等,呈现出豪放风格。 《白石道人歌曲》中有十七首自度曲,并注有旁谱,是流传至今的唯一完整的南宋乐谱资料。姜夔上承周邦彦,下开吴文英、张炎一派,是格律派的代表作家,对后世影响较大。 其诗初学黄庭坚,后学晚唐陆龟蒙,虽精心刻意词句,但较少纤巧之痕,诗风清妙秀远,如《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十首等。所著《诗说》颇有独到见解。 生平详见夏承焘《姜白石编年笺校》等。卒年据《姜夔卒年新考》。 有《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诗集》、《诗说》、《绛帖平》、《续书谱》和琴曲《古怨》。代表作品如下: 《江梅引·丙辰之冬》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杏花天影·绿丝低拂鸳鸯浦》 《玉梅令·疏疏雪片》 《踏莎行·燕燕轻盈》 《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 《霓裳中序第一·亭皋正望极》(自度曲) 《庆宫春·双桨莼波》 《齐天乐·蟋蟀》 《满江红·仙姥来时》 《一萼红·古城阴》 《念奴娇·闹红一舸》 《法曲献仙音·虚阁笼寒》(自度曲) 《琵琶仙·双桨来时》 《玲珑四犯·越中岁暮,闻箫鼓感怀》(自度曲) 《探春慢·衰草愁烟》 《暗香·旧时月色》(自度曲) 《八归·湘中送胡德华》 《扬州慢·淮左名都》 《长亭怨慢·渐吹尽》(自度曲) 《淡黄柳·空城晓角》(自度曲) 《疏影·苔枝缀玉》(自度曲) 惜红衣·簟枕邀凉(自度曲) 《凄凉犯·绿杨巷陌秋风起》(自度曲) 《翠楼吟·月冷龙沙》(自度曲) 《湘月·五湖旧约》 。 5.姜夔的作品有哪些姜夔(kuí) (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 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姜夔的书法创作:他的《续书谱》仿效孙过庭《书谱》而撰写,但并非《书谱》之续。姜夔的音乐创作:姜夔对于音乐史的主要贡献就是留给后人一部有“旁谱”的《白石道人歌曲》六卷,包括他自己的自度曲、古曲及词乐曲调。 其代表曲有《扬州慢》、《杏花天影》、《疏影》、《暗香》等。姜夔的诗词创作:《点绛唇 丁未冬过吴松作》、《好事近》、《鹧鸪天元夕有所梦》、《水龙吟》、《昔游诗 其九》、《齐天乐》、《踏莎行》、《疏影》、《点绛唇》、《水调歌头》、《虞美人》、《满江红》、《暗香》《浣溪沙》、《念奴娇》、《鹧鸪天》、《扬州慢》、《淡黄柳》、《卜算子》、《昔游诗其十》、《探春慢》、《次石湖书扇韵》、《摸鱼儿》、《鹧鸪天 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鬲溪梅令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洞仙歌》、《惜红衣》、《鹧鸪天 正月十一日观灯》、《惜红衣》、《八归 湘中送胡德华》、《凄凉犯》、《翠楼吟》、《阮郎归》、《解连环》、《霓裳中序第一》、《庆宫春》、《诉衷情》、《少年游》、《蓦山溪》、《杏花天影》、《长亭怨慢》、《一萼红》、《琵琶仙》、《玲珑四犯》、《昔游诗》、《夜行船》、《杏花天》、《侧犯咏芍药》、《法曲献仙音》、《昔游诗 其四》、《汉宫春》、《忆王孙》、《月下笛》、《过垂虹》、《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昔游诗 其一》、《昔游诗其五》、《湖上寓居杂咏 其九》、《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九》、《昔游诗 其二》、《玲珑四犯》、《湖上寓居杂咏》、《永遇乐次韵辛克清先生》、《角招》、《湖上寓居杂咏 其二》、《昔游诗其三》、《昔游诗》、姜夔-诗词《昔游诗 其十三》、《平甫见招不欲往》、《浣溪沙辛亥正月二十四日,发合肥》、《以长歌意无极好为老夫听为韵奉别沔鄂亲友》、《除夜自石湖归苕溪 其二》、《昔游诗 其十一》、《昔游诗 其七》、《昔游诗 其十五》、《玉梅令》、《湘月》、《昔游诗其十四》、《昔游诗 其六》、《昔游诗 其十二》、《昔游诗 其八》、《眉妩》、《小重山令/小重山 潭州红梅》、《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除夜自石湖归苕溪 其一》、《湖上寓居杂咏》、《徵招》、《琵琶仙/自度曲》、《过德清》、《湖上寓居杂咏 其十》、《除夜自石湖归苕溪 其五》、《过德清》、《姑苏怀古》、《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三》、《湖上寓居杂咏 其一》、《月上海棠》、《清波引》、《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十》、《题华亭钱参园池》、《句》、《秋宵吟》、《湖上寓居杂咏 其四》、《除夜自石湖归苕溪 其七》、《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六》、《送朝天续集归诚斋时在金陵》、《春日书怀四首》、《送范仲讷往合肥三首 其二》、《湖上寓居杂咏 其七》、《湖上寓居杂咏 其三》、《除夜自石湖归苕溪 其四》、《雪中六解》、《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八》、《石湖仙》、《偶题》、《古乐府》、《答沈器之二首》、《莺声绕红楼》、《江梅引/江城梅花引》、《斋后与金老铦朴翁聪自酌龙进而发》、《送彭仲讷往合肥三首》、《契丹歌》、《除放自石湖归苕溪》、《送范仲讷往合肥三首其一》、《庆宫春/高阳台》、《虞美人草》、《湖上寓居杂咏 其十四》、《湖上寓居杂咏其十一》、《湖上寓居杂咏 其五》、《生云轩》、《观灯口号》、《京口留别张思顺》、《寄俞子》、《寄上郑郎中》、《贺张肖翁参政》、《过湘阴寄千岩》、《桂花》、《访费山人》、《丁已七月望湖上书事》、《次韵鸳鸯梅》、《次朴翁游兰亭韵》、《赤松图》、《呈徐通仲兼简仲锡通仲与诚斋为乡人近来赴调》 、《嘲林可山称和靖七世孙》、《湖上寓居杂咏 其六》、《喜迁莺慢/喜迁莺》、《张平甫哀挽》、《雁图》、《同潘德久作明妃作》、《送左真州还长沙》、《送王简卿归天台二首》、《送王德和提举淮东》、《送李万顷》、《郊礼后景灵宫薛谢纪事》、《和转庵丹桂韵》、《和王秘书游水乐洞》、《过桐庐》、《灯词》、《次韵千岩杂谣》、《次韵德久》、《次韵诚斋送仆往见石湖长句》、《送范仲讷往合肥三首其三》、《湘月/念奴娇》、《箜篌引》、《临安旅邸答苏虞叟》、《金神夜猎图二首》、《金神夜猎图二首》、《寄田郎》、《寄上张参政》、《华藏地云海亭望具区》、《赋千岩曲水》、《登乌石寺观张魏公刘安成岳武穆留题刘云侍儿》、《待千岩》、《与和甫时甫分题画卷夔得剡溪图》、《湖上寓居杂咏其十三》、《小重山令/小重山》、《醉吟商小品/小品》、《坐上和约斋》、《竹友为徐南卿作》、《乍凉寄朴翁》、《下孤城》、《戊午春帖子》、《同朴翁卧龙山》、《题杨冠卿客亭类稿》、《送项平甫倅池阳》、《送陈敬甫》、《禽言如日哥哥》、《平甫放三十二鸥于吴松余不及与盟》、《陪张平甫游禹庙》、《绿萼梅》、《李陵台》、《越中士女春游》、《有送》、《雪中访石湖》、《夏日寄朴翁朴时在灵隐》、《送王孟。 6.宋代词人姜夔怎么读姜夔:(jiāng kuí) 。 姜夔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词曲作家,他的词调音乐无论在艺术上及思想上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并具有独创性。姜夔的词调音乐创作继承了古代民间音乐的传统,对词调音乐的格律、曲式结构及音阶的使用有新的突破,并且形成了独特风格。 扩展资料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 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 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 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马塍。 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姜夔的词境独创一格,艺术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也别出心裁。 他善于用联觉思维,利用艺术的通感将不同的生理感受连缀在一起,表现某种特定的心理感受;又善于侧向思维,写情状物,不是正面直接刻画,而是侧面着笔,虚处传神。 他的词在题材上并没有什么拓展,仍是沿着周邦彦的路子写恋情和咏物。 他的贡献主要在于对传统婉约词的表现艺术上进行改造,建立起新的审美规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姜夔。 7.卜算子咏梅 南宋姜夔姜夔是南宋中后期著名的词人, 他一生清贫自守,以文艺创作自娱,诗、词、书法、音乐无不精善。 姜夔词中,以梅花为题或关涉梅花的作品有三十二首,数量之多,境界之高,构思之妙,不仅再现了姜夔的生活及感情经历,而且还充分显现了其清空、高雅的艺术风格。姜词中的“梅花”意象,既是作者冷僻、孤傲人格的比附,又与萦绕作者心头的“西湖情结”和“恋人情结”息息相关。 先看姜夔咏梅代表作《暗香》《疏影》。这两首词是姜夔的自度曲,词前有序: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 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暗 香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 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 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疏 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 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 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 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 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 幅。 《暗香》《疏影》是姊妹篇。 这两首词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咏梅词,是姜夔的代表作之一。南宋词人张炎在所著《词源》中说:“诗之赋梅,惟和靖一联而已,世非无诗,不能与之齐驱耳。 词之赋梅,惟姜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此论虽绝对了些,但也代表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 所谓“和靖一联”,即宋初诗人林逋《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姜夔非常欣赏其句,就摘取两句句首二字,以之为“自度曲”咏梅词的调名。 白石是南宋大音乐家,妙解音律,从此两篇咏梅词亦可看出其独创之功。 白石词往往有小序,或述作词缘起,或纪心绪行踪,要言不烦,与词的内容溶为一体,不可分割。 从题序看,这两首词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辛亥(1191)冬季,当时词人应邀到范成大退休隐居的苏州附近的石湖别墅作客。范成大也喜爱梅花,买园种梅,并著有《梅谱》。 白石投主人之雅好,驰骋才华,创作了这两篇咏梅绝唱。 《暗香》一词,以梅花为线索,通过回忆对比,抒写今昔之变和盛衰之感。 全词共分六层。上片,开篇至“不管清寒与攀摘”五句为一层,从月下梅边吹笛引起对往事的回忆。 以“旧时月色”开头,以往事递入,落笔便不平凡。已经勾勒出了时空范围,渲染出了感情基调。 回忆旧时,拉开了时间距离;月色在天,撑起了空间境地;眼前的景象勾连着过去的经历,令人摇曳生情。“唤起”二句,又引入怀人层层荡开,环环相生:由月色写到“算几翻照我”,画出回忆往日情事时的屈指凝神之态;再写“梅边吹笛”,在月下笛声中点出“梅”字;再由笛声“唤起玉人”,以美人映衬梅花,直欲喧宾夺主,却急以“不管清寒与攀摘”收住,化险为夷,仍不离咏梅的本题。 至此,一幅立体的,活动的,有人有物,有情有景,有声有色的生活图景、艺术境界,乃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月色下、笛声中,一位玉人在犯寒摘梅,境界何其清空幽雅。 贺铸的一首《浣溪沙》中有“玉人和月摘梅花”之句,意境已自高雅幽美,但与姜白石词相比,仍显单薄。姜词“不管清寒与攀摘”一句蕴藏着两层没有明说的意思:一是“与”人攀摘,既有与人同摘之义,也有摘梅以赠别人之义,这就暗中用上了“驿寄梅花”的典故,透露了陆凯的诗句“聊赠一枝春”的一层意思;另一层含义是,玉人之所以“不管清寒”,因为她怀着满腔的热情,且与外界的“清寒”恰相反衬。 玉人的一片深情密意全都倾注在梅花上,梅花的感情负载就格外厚重了。开头几句写的是回忆中的情景,到“何逊而今渐老”两句,笔峰陡转,境界突变,由回忆回到现实,由欢乐往事转到而今的迟暮之悲。 词人以何逊自此,是说自己年华已逝,诗情锐减,面对梅花,再难有当年那种春风得意的词笔了。与上五句相比,境界何等衰飒。 这是第二层。其实词人当时年仅三十五六岁,所以这当是自谦之词。 而且何逊写的那首《扬州法曹梅花盛开》诗“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等,实在算不得什么好诗,跟他喜爱梅花,一直挂念着扬州廨舍那株梅树的心情并不相称,可是后来,他从洛阳特意赶回扬州,再访那一树梅花时,却彷徨终日,不能下笔,连原先那平庸的诗也写不出来了。何逊虽有爱梅之心,而其才力不逮,没有做出好诗来(“春风词笔”是指他的《咏春风》诗“可闻不可见,能重复能轻。 镜前飘落粉,琴上响余声”,咏物颇称工细)词人以之自比而表示谦逊,实在蕴含着人生慨叹。 “但怪得”至上片结尾为第三层,又把笔锋转回来,意谓尽管才不附情,见到石湖梅花的清丽幽雅,亦不免引动诗兴,以答谢主人的盛情美意。 这几句映照小序,点明题旨。“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是对石湖梅花的具体描绘。 以竹枝映衬疏花,写其形貌。 8.南宋词人姜夔的名句有哪些 姜夔是什么派词人姜夔属于婉约派,但词界也认为其词风已经脱离了婉约,可以自成“清雅派”、“格律派” 姜夔今存词八十多首,多为记游、咏物和抒写个人身世、离别相思之作,偶然也流露出对于时事的感慨。 其词情意真挚,格律严密,语言华美,风格清幽冷隽,有以瘦硬清刚之笔调矫婉约词媚无力之意。 代表作《扬州慢·淮左名都》、《暗香·旧时月色》、《疏影·苔枝缀玉》 名句: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人间别久不成悲,两处沉吟各自知。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姜夔(kuí) (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 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 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 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马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9.宋代著名词人姜夔的简介【作者小传】: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 父知汉阳县,夔幼随宦,往来沔、鄂几二十年。淳熙间,客湖南,萧德操爱其词,妻以兄子,因寓湖州,自号白石道人。 会上书乞正太常雅乐,得免解,讫不第,以布衣终。他的词属婉约派,风格清峻,音调谐婉,多写爱情,或自伤身世。 有《白石词》、《白石道人诗》传世。宋·张炎《词源》卷下:“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 宋·黄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六:“白石道人,中兴诗家名流,词极精妙,不减清真乐府,其间高处,有美成所不能及。”清·汪森《词综》序:“西蜀南唐而后,作者日盛,宣和君臣,转相矜尚,曲调愈多,流派因之亦别。 短长互见,言情者或失之俚,使事者或失之伉。鄱阳姜夔出,句琢字练,归于醇雅。 于是史达祖、高观国羽翼之;张辑、吴文英师之于前;赵以夫、蒋捷、周密、陈允衡,王沂孙、张炎、张翥效之于后,譬之于乐,舞箾至于九变,而词之能事毕矣。”清·周济《宋四家词选》序论:“白石脱胎稼轩,变雄健为清刚,变驰骤为疏宕。 盖二公皆极热中,故气味吻合。辛宽姜窄,宽故容藏,窄故斗硬。” 清·刘熙载《艺概》卷四:“白石才子之词,稼轩豪杰之词。才子、豪杰,各从其类爱之,强论得失,皆偏辞也。 姜白石词幽韵冷香,令人挹之无尽。拟诸形容,在乐则琴,在花则梅也。”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姜尧章词,清虚骚雅,每于伊郁中饶蕴藉,清真之劲敌,南宋一大家也。梦窗、玉田诸人,未易接武。” |